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ACS SCE》:废烟头为原料制备多孔氮掺杂碳材料,可作为锂氧电池高效正极催化剂

carbon_art 材料分析与应用 2023-07-07

1成果简介 

阴极催化剂的低催化活性和高成本阻碍了锂氧(Li-O2)电池的大规模商业应用。本文,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孙春文-教授团队在ACS Sustainable Chem. Eng》期刊发表名为“Waste Cigarette Butts-Derived Nitrogen-Doped Carbon Fibers Loaded with Ru Nanoparticles as an Efficient Cathode Catalyst for Lithium-Oxygen Batteries”的论文废烟头本身具有多孔纤维结构,选为Li-O2电池正极催化剂的碳材料的前体。通过对废烟头的简单热处理制备多孔氮掺杂碳材料到的碳纤维材料丰富的多孔结构有效地增强了氧分子的扩散,为放电产物提供了充足的空间。碳纤维中的氮掺杂增强了对氧还原反应(ORR)和氧进化反应(OER)的双功能催化活性,这在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中得到了证实。


带有C-N纤维负载的Ru纳米颗粒催化剂的组装Li-O2电池的初始放电容量高达12 036.3 mA h g-1,并且可以在200 mA g-1的电流密度和500 mA h g-1的截止容量下稳定地循环800多次(4000小时)。即使在500 mA g-1的高电流密度下,电池仍然显示出2.28 V的高平均放电电压,具有出色的循环稳定性和速率能力。XPS分析证明,该阴极材料可以有效地抑制Li2CO3和Li2O副产品的形成。这项工作为解决Li-O2电池的阴极催化剂问题提供了一个具有成本效益的解决方案,提高了电池的循环稳定性以及环保性。

2图文导读  


图1.(a) C-N纤维/Ru纳米粒子正极催化剂制备示意图。(b) 加载 Ru 之前和之后 C–N 纤维样品的 XRD 图谱。(c) 碳酸前 C–N 纤维的 SEM 图像。(d) C-N光纤的XPS测量光谱。(e) C-N纤维/Ru的TEM图像和元素映射。


图2. (a) 不同氧阴极的固态Li-O2电池在200 mA g-1和固定比容量500 mAh g-1下的循环性能。(b, c) 不同氧阴极的固态Li-O2电池的电位差演变:(b) 电池在不同循环后的充/放电曲线和(c) 电池在不同电流密度下测试的充/放电曲线。(d) 采用C-N纤维/Ru氧气阴极的固态Li-O2电池的速率性能。


图3。(a–c)循环后具有c–N纤维/Ru氧阴极的固态Li-O2电池各部分的SEM图像:(a)锂金属表面,(b)CSE表面,和(c)氧阴极表面。(d–f)循环后具有CNTs/Ru氧阴极的固态Li-O2电池各部分的SEM图像:(d)锂金属表面,(e)CSE表面,和(f)氧阴极表面。


图4。在具有(顶部)C–N纤维/Ru氧阴极和具有(底部)CNTs/Ru氧阴极的固态Li-O2电池中,Li金属表面的(a)C1s和(b)O1s的XPS光谱。


图5:(a,b)(a)C-Ru和(b)C-N-Ru的结构模型。(c, d) (c) C-Ru和(d) C-N-Ru的平面电荷分布。(e, f) (e) C-Ru和(f) C-N-Ru的部分电荷状态密度(P-DOS)d带


图6。(a,b)在(a)C–Ru和(b)C–N–Ru结构的表面上形成Li4O4的路径图。(c,d)(c)c–Ru和(d)c–N–Ru表面的自由能图。


3小结 


我们已经制备了一种阴极材料,该材料可以有效地解决Li-O2电池的界面问题,从而通过使用C–N纤维/Ru催化剂来提高电池性能。这项工作为解决锂-O2电池的阴极催化剂问题提供了一个经济有效的解决方案,实现了废物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文献:

https://doi.org/10.1021/acssuschemeng.3c02050

▼往期精彩回顾▼北化工《ACS AMI》:以丝瓜为原料制备MoS2片/碳复合材料,用于高效太阳能蒸汽生成和海水淡化
昆明理工大学《Rare Met》:多功能硫固定化石墨烯/MXene气凝胶,用于高稳定性和长循环寿命锂硫电池
北航《ACS AMI》:高灵敏度石墨烯MOEMS谐振压力传感器

来源:文章来自ACS SCE网站,由材料分析与应用整理编辑。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点击关注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材料分析与应用"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材料分析与应用,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材料分析与应用"。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三日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