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同济大学《JMCA》:利用快速和超稳定的锌离子存储的亲锌多层石墨烯结构

carbon_art 材料分析与应用 2023-06-28

1成果简介 


碳阴极中亲锌基序的缓慢离子迁移动力学和低可及性是锌离子电容器的主要限制,导致电容活性和耐用性不足。在碳基质中植入石墨化纳米结构域似乎可以促进快速稳定的锌离子存储,但尚未报道。本文,同济大学Zijie Xu团队在《J. Mater. Chem. A》期刊发表名为“Zincophilic multilayer graphene structures leveraging fast and ultrastable Zn-ion storage”的论文,研究通过铁盐和金属钠的协同作用,通过石墨微晶重构引发滤纸原热解,用无序碳制备了多层石墨烯结构。碳基体显示出精心编排的石墨化纳米结构域,具有优化的四层石墨烯配置,提供了高速电子转移路线和更多暴露的电活性位点,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电荷存储。

因此,这种独特的多层石墨化结构在结构化学缺陷处提供了快速和超稳定的锌离子电荷存储,有助于大电流生存能力(100 A g−1), 超高能量密度 (148.9 W h kg−1),以及组装的锌离子电容器的超长使用寿命(300 000 次循环)。全面的研究有助于确定极好的电荷存储的来源,即局部石墨化碳阴极的相反电荷载流子存储机制,需要在亲锌位点上交替吸收Zn2+/CF3-,以及Zn2+和氧化还原活性羰基图案之间的化学作用,形成Zn-O键。这项工作拓宽了局部石墨化碳阴极的设计空间,朝着先进的锌基储能应用发展。

2图文导读  


图1、材料微观结构与及制备流程


图2、MLG结构的表征


图3、制备的ZHCs的电化学性能


图4、研究组装的ZHC的电子/离子转移行为和电荷存储动力学


图5、电荷存储机制


图6.电活性基序中电荷载流子的理论计算


3小结 


综上所述,通过石墨微晶的重排改善了碳材料阴极在水性ZHCs中的电化学性能,导致MLG在无定形碳基体中形成。受益于多孔碳和MLG的统一,暴露了更多的亲电位点,并构建了更快的电子路线。实验表征和动力学分析表明,结构良好的MLG能够衰减活化能障碍并加快离子传输,促进了电极表面的极好可及性。优化后的无定形碳结构显著提高了碳材料的综合电化学性能,为高效储能碳材料的合理设计提供了思路。



文献:

  • DOI

  • https://doi.org/10.1039/D3TA01107K

▼往期精彩回顾▼北化工《ACS AMI》:以丝瓜为原料制备MoS2片/碳复合材料,用于高效太阳能蒸汽生成和海水淡化
昆明理工大学《Rare Met》:多功能硫固定化石墨烯/MXene气凝胶,用于高稳定性和长循环寿命锂硫电池
北航《ACS AMI》:高灵敏度石墨烯MOEMS谐振压力传感器

来源:文章来自JMCA 网站,由材料分析与应用整理编辑。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点击关注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材料分析与应用"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材料分析与应用,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材料分析与应用"。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三日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