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残酷法则:父母的保质期只有十年
后台回复“晚安”,王燕送你一条特别语音
这是 燕会听 的第 4 篇文章
这是湖南都市频道《寻情记》栏目播出的真实故事:
新新三岁那年,父母协议离婚,把小小的新新留给了奶奶。新新每天都趴在窗口,盼望妈妈的到来,和妈妈通电话是新新每天最开心的事。
他从小就立志考上重点高中,成为妈妈的骄傲。可是,他渐渐发现,就算自己的成绩好了,妈妈还是有了自己的生活,离异的背景,让新新在学校中产生了自卑,考重点高中的梦想也慢慢冷却。
直到有一次,妈妈因故缺席了家长会,新新的情绪彻底爆发了,他开始厌学,沉迷手机游戏,每天玩到凌晨两三点,不上学不洗澡不说话,只要奶奶多说他几句,就要发脾气摔东西,甚至将奶奶扫地出门。
龙应台曾说过,父母和食物一样,是有“有效期”的,而且很短,只有十年。一旦孩子长到青春期,过了人生中最重要的关键期,这时父母再怎么努力,也很难提供实质性的影响。
因为你们“过期”了,很残酷,也很现实。
1
中国大部分孩子是有父母的“孤儿”。
跟大家说一个真实的故事,同事D哥有段时间经常外出采访,晚上他下班回家时,女儿已经睡了,早上女儿上学时,他又没有起床。
妻子经常带着女儿守在电视机前,就为了看他出镜采访的短短几十秒。
后来有一次,他提前回家,正想好好抱抱女儿,却被女儿一把推开。
女儿嗲嗲地说:“你不是我的爸爸,我爸爸在电视里。”
这个经历了无数次险象环生的暗访的大男人说起这件事时,竟在办公室里红了眼眶。
D哥并不是个例。中国城市亲子调查数据显示:七成中国父母没时间陪孩子,仅30.32%的父母有足够的时间陪伴孩子,全职父母的比例不到一成;
73.13%的父母会因为工作原因取消与孩子的约定,67.75%的孩子儿童由老人照顾,独立照顾孩子的父母仅占三分之一;
三分之二的儿童与手机、ipad为伴,仅五分之一的父母重视与孩子的情感沟通。
房祖名小时候的一则日记令无数人直呼心疼: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爸爸来接我放学。他还曾在媒体面前表示:我是父亲背影里的人,我的记忆里没有父亲的身影,连背影也没有。
2
童年时接收的冷漠和忽视,长大后都会返还给父母和社会。
心理学中有一个依恋理论:
早期亲子关系的经验形成了人的“内部工作模式”,如果孩子在早期的关系中体验到爱和信任,他就会觉得自己是可爱的、值得信赖的。
然而,如果孩子的依恋需要没得到满足,他就会对自己形成一个不好的印象。
从“爸爸妈妈给我讲个故事吧”
———“你们烦不烦啊”
演员刘敏涛在参加某综艺节目的时候,曾遇见一个父母都在国外的男孩,当老师在课堂上提问“谁有离家出走的经历”时,这个男孩高高举起了双手。
他说:“我现在就是离家出走。”因为父母不在身边,所以他的“家”离他很远,他“被离家出走”了。
当刘敏涛问他会不会想爸爸妈妈时,男孩沉默了。过了一会儿才说:“小时候想的比较多,现在他们打电话过来,我都是随便说几句就挂掉了。”
从“爸爸妈妈陪我去游乐园吧”
——“没事,你们去忙吧”
同事小张有一个很可爱的女儿,每次他加班回家,女儿总是闹着让他陪着去游乐园玩。
小张总会说:“爸爸工作很忙,周末有时间再带你去吧。”
可他的周末总是没有时间,终于有一天,他检查女儿的作业,发现女儿在作文里写了一句话:
爸爸的陪伴很贵。
这时他才发现,女儿再也没有提过去游乐园了。
很多家长总是后知后觉,在多次拒绝了孩子期盼陪伴的要求之后才发现,孩子早已在一次又一次的失望后,将你排斥在他的世界之外。
3
问问自己: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你真的陪伴孩子了吗?
一位网友以孩子的第一视角记录了一个5岁孩子从早上6:30起床到晚上9点睡觉,和妈妈相处的真实生活片段。
这段近5分钟的视频里,妈妈和孩子的对话不超过10句,除了晚上有一小段陪读书的时光,妈妈几乎一直在玩手机,无论是餐桌还是被窝。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e0328ibgsq3&width=500&height=375&auto=0
我将这段视频分享到朋友圈,几个妈妈都哭了,她们说,如果在自己家里也安装一个摄像头,可能与视频中的情形也差不多。
很多的父母,陪孩子的时候,总是忍不住玩手机,对孩子提出的问题敷衍了事,有时候孩子问得烦了,甚至还会发火。
陪伴的“陪”字,耳朵旁在前,意味着多听,上面是个“立”字,表示尊重、平等,下面才是个“口”字,应该是少说,可见“陪”只是辅助,要少说多听。
陪伴从来不是“时间”问题,而是“选择”问题,如果时间有限,至少请给孩子高质量的陪伴。
4
什么是高质量的陪伴?
2016年发表在《NeuroImage》上的一篇讨论“父母陪伴与孩子大脑发育关系”的权威文献,指出了高质量陪伴的六大准则:
1.温暖:陪伴时拥抱孩子或有亲密的身体接触5分钟,并保持柔和而热情的态度;
2.情感:陪伴时表达对孩子的爱意,例如说“妈妈爱你”或叫孩子的爱称等;
3.言语反应:陪伴时至少与孩子欢乐交谈两次,积极回应,说话轻柔而舒缓;
4.接受:期间,不管孩子如何做,都不责骂,更不打孩子;
5.鼓励:陪伴时,鼓励孩子去独立尝试一些任务,而不是着急快速地帮孩子做;
6.父亲的参与:父亲积极参与孩子陪伴,并也努力做到上面五点。
前几天在网上看到一张图片:
地铁上,一位妈妈在专注玩手机,孩子挤在一边,伸长脖子好奇地盯着屏幕;另一位妈妈在专注地看书,孩子也沉浸在手中的书里。
你是上图中的哪一种父母?
荷兰教育家伯纳德曾说过:孩子对他周围环境的感知越是无意识,这种感知渗透进灵魂的就越多。
父母就是为孩子的周围环境,父母的状态,就是孩子学习的姿态。
还有的父母,和孩子永远不在一个频道。
比如当孩子兴高采烈地跟你说起跑步的快乐,你是下意识地对他进行“运动对身体好,好好坚持!”类似的不带感情的说教;
还是先感受到他发光的眼睛、急促的呼吸、上扬的嘴角,从内而外散发的快乐呢?
要看到孩子,而不是孩子的功能价值。
只有当你放下所有的要求、评价、控制,只是单纯看到孩子当下的样子,分享他当下的感受,那才是真正的陪伴,具有疗愈效果的高质量的陪伴。
要让孩子感受到:“爸爸妈妈爱我,不是因为我优秀,而是因为我是我。”
5
回到开头D哥的故事,后来无论前一天加班到多晚,D哥都坚持早起送女儿去上学。他说,每次女儿笑着对他挥手告别,转身走进校门。他总会呆呆地望着女儿的背影出神。
“我不知道我还能这样陪她多久,可能她马上就不需要我了。”
孩子第一次离开父母去上学,今天哭着,但不久之后就会笑了,他的世界里会有老师、同学、游戏……很多很多新的东西,对父母的依赖也会越来越少。
直到那一天,那个每天早上对你挥手说“再见”的孩子,晚上已经不会背着书包回家了。
而这,就是身为父母最伟大也是最残忍的地方:
世界上的每一种爱,都是为了相聚,唯有父母的爱,是指向别离。
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龙应台《目送》
欢迎扫码加入
“燕会听”读者群
聆听真实情感故事
可能你还想看:
点赞单数遇见爱人,点赞双数遇见幸福
玩的就是心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