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红木没落之后:21亿项目烂尾、开发商亏损严重潜逃国外

2018-04-20 政事百晓生


繁华过后,只余寂寥。


01


图为2018年1月26日,位于仙游榜头镇的中国古典工艺博览城,仙游工艺文化产业园里的第一城部分工程烂尾。


仙游红木产业依托传统木雕技艺,取材自南亚、东南亚、非洲等地的 “濒危”树种,仰仗于中高消费阶层,随市场沉浮。福建莆田市仙游县,是中国红木古典家具的重要集散地之一,更是高档木制品市场的晴雨表。

如今,这个被联合国世界手工艺理事会冠以“世界中式古典家具之都”的县城,却显得有些寂寥。

图为木匠贺静与他独立完成的两个大柜,他的家乡在湖北,来仙游工作已有五年,“仙作”的家具和木雕工艺源远流长,吸引不少像他一样慕名而来学艺打工的外省木匠。


仙游依山傍水,树木繁茂,古时家中起居用品就地取材,又因人多地少,久而久之,木雕手工艺便成了一种谋生手段。流传的古典家具制作技艺被称为“仙作”,与“苏作”“广作”“京作”并称为明清古典家具四大流派。初时,不少中国台湾和东南亚的客商到此寻访手艺。

在仙游榜头镇,操着闽南口音的滴滴司机,闲聊时都会问一句:“来这里买红木吗?”“全世界木头都集中在这里!”

榜头镇的“环球工艺城”名副其实,店家会特地告知,木制品的取材,有来自南亚的“小叶紫檀”(又名檀香紫檀),有东南亚的“缅甸花梨”(又名大果紫檀)、“大红酸枝”(又名交趾黄檀),还有远至非洲的“血檀”(又名染料紫檀)、中美洲的“微凹黄檀”等等。图为26岁的木匠师傅小郑,已经学艺八年。

白天,小郑在工艺品店雕刻“大众口味”的佛像,晚上回家,则一头钻进自己简陋的工作室,进行“艺术创作”,身边同龄的木匠不多。


02


2010年,中国经营红木家具的公司数目激增了30%至40% 。城镇化步伐加速,“中国风”红木家私,被认作是“撑门面”的利器。市场上萦绕着代表文化传承、身份象征的“红木情结”。

“存金不如存木、炒股不如炒木。”仙游的红木产业发展高潮迭起,起价动辄上万元的仿古家具、木雕、佛珠供不应求,原材料价格更是一路高歌猛进,当地消耗的珍稀木材难以计数。

游当地的红木家具产业发展迅速,在2014年统计的红木家具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达到4500多家,配套产业企业3000多家。工艺美术产值从2006年的5亿元激增至2012年的175亿元、2014年的380亿元,一跃成为县域经济的优势主导产业。

讲究“三分料、七分工”的红木家具制作,选料的好坏,直接影响工艺的发挥。未经加工的原木交易,既能减轻木材商的负担,又得到了下游生产者的垂青。“材料用量太大了。后来为了补充,到其他国家去调硬木。”余茂也曾在东南亚寻找适用的木材。

中国本土的红木资源早已寥寥无几。“莆田系” “仙游人”是最早一批出海开拓优质硬木的“淘金客”,其身影遍布临近中国的湄公河流域的热带雨林,远至非洲南部的米扬博林地。图为一个兼顾展示用途的红木商人家,这种住宅与店铺结合,前店后厂的模式在当地很普遍。

图为1月28日,在福建仙游榜头镇,当地一位木材商的楼房,从外面看与普通的民楼并无二致,家中房梁的造型却是一棵高四五层楼、枝繁叶茂的“参天假树”。房主从事红木生意逾20年,设计过以荷花图案为点缀的古典家具,曾在东南亚寻木。

伴随着“高风险、高暴利”,仙游的红木产业以传统木雕技艺为基础,因逐利而兴盛。红木市场“惟材论”的风气渐长,传统的技艺倒显得次要了,重要的是如何“多多益善”取材“濒危”,规模化生产。木匠们摇身一变,都成了“大款”。

31岁的家具店老板陈洪伟属于行业里的新生代,短短四年间,将3个员工的小厂壮大到100多个员工的大工厂,成为了仙游当地规模较大的缅甸花梨家具生产商。刚入行不久,全国红木家具行业急剧降温,他需要在线上线下做更多的营销。

2018年1月29日,在仙游榜头镇,一家制作“血檀”家具的加工厂内,工人干活时 “全副武装”。血檀有着较高的密度,鲜艳的色泽,而价格仍低廉,主要用于仿古家具制作和地板加工。


不止一位仙游人称,当时“炒木头”按斤论价,有的树种是“一天一个价”。中国红木进口综合价格指数(HIPI)显示,2013 年我国红木进口价格年内上涨了近40%,“大红酸枝”“缅甸花梨”等原材料价上涨了50% 到100%。而部分“大红酸枝”制品价格更是增长了1 倍至3 倍。

图为2018年1月27日,在仙游榜头镇紫洋村。去年因木材市场不景气,曾是木雕师傅的戴先生离开加工厂,与母亲两人一起卖早餐。


03


“分水岭”出现在2014年。名贵硬木资源日渐稀缺,环境压力加剧,贸易限制加紧;加之反腐倡廉以及中国经济增长放缓,高端消费市场疲软……各种原因导致红木价格波动,泡沫破裂,红木市场随之由热转冷。


2018年1月27日,仙游一家具城内展示大厅,客人很少,销售员低头玩手机。


红木价格高开低走带来一系列变化。“现在送礼送不出去了,不值钱了!”已改行当滴滴司机的本地人感叹,“2013年前做这个的基本都发财了,2013年以后做的亏本的很多。”


消费市场疲软,产品滞销,导致了红木库存积压。游资纷纷撤离,市场泡沫随之破裂,不少名贵木料掉价,产业陷入泥沼。

展示厅里的红木家具与远方的县城景观。尽管红木行业为仙游县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收入,这个小县城的外观依然朴素甚至略显破败,除了政府带头兴建的产业园与各色庙宇,这里的景观与仙游人低调实干的作风相一致。

一个木雕艺人将参赛参展证挂在自己的作品上。为了让自己的技艺得到行业和客户的认可,木雕艺人们需要不停参加展会和比赛活动,但有艺人透露比赛的名次通常有水分,而每每研发出受市场欢迎的新产品便会迅速被别人抄袭,这让木雕艺术慢慢变得不纯粹。

木雕手工艺人吴明新(右),黄美仙。他们在木雕加工厂里相识并结为夫妻,现在共同经营一个木雕小作坊。

图为2018年1月26日,在仙游工艺产业园内的质量检验检测中心,一台力学试验机可综合测试家具的稳定性和耐用性,但因会对家具进行不可逆的伤害,很少有买家或商家会带家具来进行这项测试。


黄美仙的作品,她说做木雕的女师傅很少,十个里面大概有两个是女性,但因为自己生在木雕家庭,耳濡目染下进入了这个行业并做到现在。

图为2018年1月28日,仙游榜头镇红木一条街上,木材店前的大红酸枝堆放一地供人挑选。红木行情好时,这条街上,运送原木的车辆还未卸货,等货的好几百人蜂拥而上,拿着小板斧东敲西打,只为挑上一块好木头,而如今不少店铺门可罗雀。


2018年1月28日,周日晚上,仙游当地的木制餐具生产商老板在装修豪华的包间与其有纹身的业务员一起消遣。仙游有不少大型KTV与酒吧,据行内人士回忆,在最辉煌的时候,一位红木老板一晚上在KTV里可以花销达六七万元。而今这些娱乐场所的人气已大不如前。

2018年1月26日,位于仙游榜头镇的中国古典工艺博览城,仙游工艺文化产业园里的第一城,项目总用地面积345亩,总建筑面积约36万平方米。2011年8月1日开始动工建设,总投资额达21亿元。当地传闻博览城建设后期因开发商亏损严重并潜逃国外,部分工程烂尾。

面朝家乡的绿水青山,余茂有点苦涩。“这里的空气是好的,天是黑的。”他痛陈国内的经济发展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却矛盾地认同,消耗来自别国的热带原木,是为本地创造生计。

和许多仙游人一样,对木材源头面临的生态、社区破坏问题,他们似乎更多是“无意识的”,正如把红木买作“奢侈品”、撑撑门面的消费者一般。图为一位红木商人带着记者前往仙游当地的工艺品小件市场,却近乎人去楼空,非常惨淡。这位木材商人直言,近几年红木行情不佳,亏了点钱,想改行。

图/财新记者 梁莹菲

出处 | 凤凰财经客户端、中国经济网


- END -

—你也许还想看—



叙利亚的七年,战争改变了什么?


我年入千万,家住城中村——微商江湖的众生相


悍匪与巨富:香港风云四十年



信息过载的时代

很多内容都缺乏营养

于是我们组建了30人的编辑团队

每天为您提供有价值的干货内容


关注我们

每天获取一篇深度文章

让自己变得更优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