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东去西来 | 以影像为形,以音乐为魂,感受中西音乐天籁对话

校学生会宣传中心 沈阳农业大学团委 2023-12-28

《东去西来》是在“国家艺术基金”、“上海文化发展基金”、国家“双一流”高校建设项目以及上海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扶持项目的支持下,上海音乐学院出品,上音数字媒体艺术学院为主创团队,由代晓蓉教授领衔,并集结了国内外、上音一批优秀的作曲家、视觉艺术家、教授跨界创作。

沈阳农业大学作为辽宁巡演的第一站,由辽宁歌剧院院长田剑峰、副院长殷之声亲自挂帅主持,组成了强大的演出阵容。3月14日、3月15日《东去西来》在我校演出圆满成功。

下面,就让小团带大家还原现场,进入《东去西来》的世界。


    01    






俯视大地,开始启航,东西方开启和平交往的大门。开放的中国拥抱世界,一个多元的世界出现在我们面前。来来往往的人流与缤纷的色彩让人目不暇接,舞者伫立在十字街头,他为眼前的一切所迷惑,内心却兴奋莫名。


    01    







第一个作品《对话》是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音乐对话,它经历了一个从不和谐到和谐的发展过程,寓意不同文化的求同存异与包容共生。全场观众都静静地在欣赏着高雅艺术带来的视觉盛宴。



    02    






在经历了东西方文化交融带来的短暂兴奋之后,人类陷入了文化认同的迷茫。多棱镜的镜像宛如一个充满诱惑的世界,镜像中出现诸多的我,哪一个是虚幻的我哪一个是真实的我?面对诸多的幻象与幻影,我们如何才能做到不迷失自我获得文化自信?


    02    






第二个作品是《镜·界》,从镜中影像获得灵感,作品表达出在经历了东西文化交融带来的短暂兴奋之后,人类陷入了文化认同的迷茫,但又展现出不迷失自我,获得文化自信的主题,最终在数字审美视界中跨越疆界,汇于一处,冥冥中昭示创作者对自身存现的审思。


    03    







多媒体呈现停满了汽车的停车场,从空中鸟瞰,却让人产生那是一个垃圾场的错觉。但正是这错觉发人深思,科技进步改变了人类的生存方式提升了人类生活的品质,与此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诸如环境污染、资源破坏等许多问题。我们到底想要什么?不同民族的人们在追问着同一个问题:东去西来,人类将走向何方?


    03    







第三个作品《景象》从东西方不同的视角来看地球的风景,中西器乐合并与影像形成互动,将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感受?


    04    






世界很精彩,我想去看看,我们已经试穿了太多的衣,我们已快认不出自己是谁,是时候需要我们静下心来想一想了,在经历了许许多多之后,我们开始重拾自信——洗尽铅华方显本我。


    04    








第四个作品《冥想》给观众带来了视觉上的盛宴。来自不同的空间,不同纬度的声音,结合视觉媒体对于光影在空间中紧密或疏离的独特表现形式,褪去浮华,表达自我,带有距离感地观察和体会作品的奇特表现形式和浪漫的想象逻辑,若有所感,即为冥想。


    05    






现实距离太近,未来充满未知,面对前路举步维艰,深陷迷茫的我们将何去何从?不妨回望一下我们的历史,或许历史将帮助我们找到答案。


    05    








第五个作品是《祈愿》,是歌曲演唱与民族乐器演奏,作曲家的经历与阅读使他对文化交汇产生的艺术充满兴趣,在亚欧大路上流传千年的笙簧,笃度克,胡琴,提琴的琴音与歌声应和;似沙似火,又似流动的时光一般的影像,在整个空间中淌过。


    06    






世界在改变我们,世界也因我们而改变世界,改变的结果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拥有世界将因之而变得更加美丽。


    06    







最后一个作品《梦回》让我们看到了一个闪光的点,不同文化在那个点上交汇,那个点坐落在著名的丝绸之路上。它是龟兹,是一个象征,一个中国与世界和平交往的象征,龟兹也是一个见证,它体现的是海纳百川的胸怀,丰富了我们的文化,也奠定了一个民族屹立不倒的基石。


艺术家们竭力跨越民族、地域的文化边界,呈现东西文化相遇、相知、相合的历史进程,彰显属于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艺术是一种无界的语言,可以跨越语言、地域、时间的屏障,引发观众在视觉、听觉融合的艺术体验中,对文化交汇从何而起、向何而去的哲思。

活动承办方 | 校团委

演出单位 | 辽宁省歌剧院

上海音乐学院数字媒体艺术学院

编辑 | 校宣传中心赵曼君 

排版 | 冷昊钰

图片 | 周璇、商煜晴、白洁、田岳枫、苏正、刘阳、王子豪

编审 | 冷昊钰

责编 | 李丛丛

  想了解更多沈农的故事?  
  你还可以看看这些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