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悦人,不如悦己——CIC灼识咨询发布《中国内衣行业蓝皮书》

CIC灼识咨询 灼识CIC 2023-08-20


随着中国经济的稳步发展,居民消费水平随之提高,人们对于个人卫生的关注度也日益提升,中国人均内衣年消费量逐渐增加,带动了中国内衣行业的发展。与此同时,女性对于内衣的要求渐渐从“悦人”转变为“悦己”,越来越多的女性选择购买以“无钢圈内衣”、“无尺码内衣”为代表的舒适型内衣,促进了新型内衣的快速发展。


在此背景下,CIC灼识咨询发布《中国内衣行业蓝皮书》。该蓝皮书主要聚焦了中国内衣行业,对相关市场的价值链、市场规模、驱动因素、未来发展趋势、市场竞争格局等进行了具体分析。本文将蓝皮书中的精华内容摘录出来以飨读者。


中国内衣行业市场概览


内衣一般被称为人的“第二层皮肤”,广义的来说,包括背心、内裤、文胸、保暖衣、家居服、睡衣、袜子等诸多贴身衣服,也包括矫正内衣、运动内衣等功能性内衣。中国内衣销售收入在2020年达到2,227.0亿元,其中女性内衣占70%以上的市场份额。随着人均消费量和消费单价的稳步提升,预计中国内衣行业的市场规模将在2026年达到3,020.5亿元。


来源:CIC灼识咨询


中国内衣市场驱动因素


01


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的增加,居民消费能力提高将进一步促进内衣市场的发展。从消费情况来看,一二线城市的人群更偏好于舒适型内衣。以文胸为例,文胸品类的线上消费人群中,有近60%来自于三四线及以下城市,而无尺码文胸的线上消费人群中,一二线人群数量占比接近55%。随着一二线城市消费者对于舒适度要求的提升,预计将带动无尺码、无钢圈内衣消费量的逐步提升。

02


从人均内衣年消费量的角度来看,中国女性内衣的人均年消费量有所增加,从2016年的4.1件提升到2020年的4.8件,年复合增长约为4.4%,但是与美国的人均14.7件年消费量相比仍有约三倍的差距,即使与生活习惯相似的日本相比,仍有25%左右的差距。而男性内衣人均年消费量也呈现类似的情况,目前与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随着中国居民对个人卫生健康的愈加重视,中国居民更换内衣的频率预计也会增加。

03


随着青年一代消费能力的提高以及互联网、新媒体等文化的渗透,越来越多的青年人开始在消费时注重产品的“悦己”属性。年轻消费者更加追求自在舒适的生活状态,重视个人体验型消费,在通过线上渠道购买文胸品类的消费者人群中,以85后/90后为代表的轻熟女性是无尺码文胸的主要消费人群。

04


与传统内衣品牌大多采用重资产运用模式不同,新内衣品牌多数采用DTC(Direct-To-Consumer)模式,靠清晰的定位抓住消费者需求,通过直播带货、跨界联名、KOL投放等方式营销,以线上平台作为主要销售渠道,让有记忆点、平价的超级单品出圈,快速建立起品牌知名度。这些品牌多数采用轻资产的运营模式,即代工生产,将重点放在产品设计和品牌营销上。


中国内衣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舒适型内衣的渗透率不断提升

传统内衣品牌厂商凭借过往的内衣行业经验,也纷纷推出自己的舒适型内衣品类。无论是“无钢圈内衣”还是“无尺码内衣”,未来舒适型内衣的渗透率将持续提升。

技术和面料的迭代创新

传统女性文胸的制作工艺需要20-30道工序,搭配不同颜色、尺码,导致大量产品积压在仓库和经销商处,造成了传统内衣品牌面对市场反应时往往很被动。随着技术的迭代,实现自动化生产,通过减少SKU数量,进一步减少库存压力。

多品类拓展

新兴舒适型内衣品牌从“无钢圈内衣”和“无尺码内衣”品类出发,打造了各自品牌的爆品,积累了一定的消费群体基础。未来这些舒适型内衣品牌则会继续通过品类上的拓展和延申,以覆盖更多的消费群体,持续增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多渠道融合

中国内衣行业线下渠道的销售额虽然占据整体销售额的80%左右,但是电商销售的规模逐年提升。传统内衣品牌在布局线上渠道的同时,新兴互联网内衣品牌也开始布局线下渠道。因此,更多的内衣品牌开始进行多渠道布局,来触及更多的消费者。


如果您希望获取灼识《中国内衣行业蓝皮书》,请将您的名片信息发送邮件至:marketing@cninsights.com,我们会将蓝皮书精选内容通过邮件分享给您。



关于CIC灼识咨询

CIC灼识咨询(China Insights Consultancy)是一家服务于投融资领域的咨询公司,公司总部位于上海,并在北京、南京、杭州、广州、香港均设有分支机构。CIC灼识专注于为各行业公司融资及境内外上市提供行业咨询和可研服务,为国内外企业提供战略咨询服务,为投资机构提供商业尽职调查服务。同时,CIC灼识向客户提供与行业专家的沟通渠道,帮助客户获取行业信息和最新动向。CIC灼识研究覆盖200个细分领域,拥有超过1,000家企业的咨询服务经验,数据库覆盖超过300,000名行业专家。若您希望获取CIC灼识咨询的详细资料或与灼识建立媒体/市场合作,敬请致函:marketing@cninsights.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