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如何把握商业电影的观众喜好?她坚持做了7年观影团

享莫 藤井树观影团 2020-11-03

导读:

藤井树说不太会去做艺术性的小众文艺片,她很明确,要做主流商业片。2011年开始运营的“藤井树观影团”,被她视为洞悉市场变化的重要工具。7年里,她频繁参与观影团的线下活动,以期掌握每个阶段的受众喜好。

 

5月22日,由马思纯、钟楚曦、黄景瑜主演的商业电影《荞麦疯长》在重庆开机。这是藤井树创业后的第一个项目。

 

电影《荞麦疯长》的导演徐展雄和制片人藤井树参加开机仪式


80后导演、井树文化的另一合伙人徐展雄担任编剧兼导演,《催眠大师》《重返20岁》的导演陈正道担当监制。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初入社会的三个年轻人,在追求新生活的途中,也同时代一起经历跌宕起伏。故事缘起是藤井树本人的一段亲身经历,剧本成型过程中,完全成了徐展雄的创作欲望和野心投射,亦加入了商业元素和更精准的主题表达。

 

电影《荞麦疯长》先导海报


2017年4月,藤井树和徐展雄创立井树文化,主营电影制作、内容孵化和观影团运作。目前已经完成由猫眼领投、辰海资本跟投的天使轮融资。

 

藤井树说,创业对她是一个必然过程。她在电影行业待了很多年,一方面想做些挑战,更重要的是,自主创业能够带给她更大的创作自由,让她对项目有更大的自主性。

 

创业之前,藤井树做过十年媒体人、六年电影公司高管。上一个参与制片的项目《七月与安生》收获了1.67亿票房,周冬雨和马思纯凭借这部电影,获得了第53届金马奖最佳女主角。藤井树说,这部站在女性视角上的电影,在口碑和商业上的表现,给了她做主流商业片很大的信心。

 

她很明确,不做艺术性的小众文艺片,主流商业片的路径是从一开始就想好的。2011年开始运营的“藤井树观影团”,被她视为洞悉市场变化的工具。7年里,她频繁参与观影团的线下活动,以期掌握每个阶段的受众喜好。

 


1

BBS时代最早的一批影评人

 

日本纯爱电影《情书》,讲述了同名同姓的男藤井树和女藤井树,隐藏多年的感情故事。

 

1999年,藤井树开始以“藤井树”这个ID活跃在BBS论坛“电影红茶坊”上。

 

取这个ID,是因为当年她想找到另一个男藤井树。

 

比“电影红茶坊”稍晚的,还有西祠胡同的“后窗看电影”,都是最早的一批电影爱好者聚集地。据说那个时候陆川、张立宪、史航都在。

 

现在,找这些论坛的入口已经变得困难。更多人喜欢到豆瓣发表影评和谈论电影。

 

一位在新浪电影论坛时期认识她的朋友说,她喜欢写以情绪为主的影评,每篇文章结尾写一句“谢谢你看完了我的字”。


从普通爱好者到电影制片人,藤井树描述十几年过往时,觉得有很动人的地方,隔了很久回想,依然很多感触。所以她想把自己的故事拍成电影,作为创业后的第一个项目,找了编剧徐展雄。


电影《荞麦疯长》编剧、导演:徐展雄


“故事大纲出来以后,和我当初的想法很不一样,但是他给了我很大惊喜。故事里越来越多的呈现了他的生命感受和对这个故事的掌控力。掺入男性化视角,添加了商业元素,加上内容的表现力和结构本身带来的张力,给了电影很大的可能。在完成差不多六七千字的故事大纲时,我们就决定要参加上海电影节的创投单元。”


电影《荞麦疯长》获20届上海电影节创投单元 “最佳创意项目”大奖


徐展雄对商业片的结构和语言更擅长,他写黑色幽默,表现生命的荒诞与无常。2017年上海电影节,《荞麦疯长》获得了“最佳创意项目”。

 

2

坚持主流商业片

 

《荞麦疯长》讲述的是上世纪90年代末,小人物在时代快速发展中的命运沉浮,从故事结构和调性上,更像韩寒的《乘风破浪》

 

藤井树坦言,《乘风破浪》有10多亿票房,也有韩寒自身这个IP在,他们对于票房的预估并没有那么高。从商业的角度出发,藤井树不希望她的电影能够覆盖所有的用户群。

 

“十几亿票房,只是一个小概率事件。电影已经是普及型消费,基数足够大的基础上,观众其实是分层的。”

 

从电影题材的选择上,井树文化要做的项目,只服务某一类型受众。当初决定买安妮宝贝的《七月与安生》时,也有人劝过她,他们担忧小众IP不会获得相应的票房回报。

 

“对于新导演是一个挺难的选择,除了要有可看性外,还要兼顾商业化元素,所以我们找了陈正道来做监制。”藤井树说,她希望陈正道在商业性上的制作能力和掌控力能帮到这部电影。


电影《荞麦疯长》监制、著名导演:陈正道

 

在国内,商业电影和文艺电影的票房差距,甚至商业电影和商业电影的差距,不是一句两句能解释清的。2017年,很多80后独立导演的作品要么拍片稀少,要么甚至无缘与观众见面。

 

藤井树坚持做主流的商业院线电影,作为一个制片人,她希望项目能够被更多观众看到,有更大层面的影响力。“对导演来说,只有被更多观众看到,才是对作品最好的回报。对资方的意义也一样。”

 

随着电影消费意识的提升,外界有一种声音,资本夹持下的商业电影呈现一种无力感,“只有流量没有演技”的电影主演被频繁议论。


去年12月份,藤井树带着徐展雄去见黄景瑜,彼时《红海行动》《枪炮腰花》都没有上映。他和宋茜合作的《结爱·千岁大人的初恋》也还没拍完。只有一部代表作品《上瘾》还被封了。

 

黄景瑜告诉藤井树,他想做一个演员,这一点打动了她。藤井树认为,热度和流量只能锦上添花,选演员还是要看与角色的匹配度和演员对于电影的想法。“他很像故事里的那个人。”

 

虽然在短时间内,找到了保障项目成功的一些关键要素,看似幸运的项目也不是一帆风顺。已经定了开机时间,要建组筹备了,资本还没有完全敲定。项目从无到有的过程中,她说,背后还有很多这样的惊险时刻。

 

据井树文化投资人、辰海资本合伙人王维玮讲,当初之所以选择投资井树文化,也是因为藤井树对要做的事情有坚持和韧性。

 

“一方面,因为她有很强的‘攒局’能力,在公司刚成立,还没拿到钱的情况下,就把第一个项目的团队组建起来了。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审美。”

 

藤井树觉得判断一个剧本的好坏、项目成功与否,很微妙,并不能拎清方法论。她对市场的直觉来源于从2011年就开始运作的藤井树观影团。

 

3

七年观影团,切准观众胃口

 

2011年,藤井树在《优家画报》做娱乐总监,她把片方送的票分享给读者俱乐部,从而做了最早的线下观影团。后来观影团变成她转型的一个契机,组建观影团一年以后,她离开供职十年的媒体行业。

 

“观影团就像我窥探这个市场的一个放大镜。”

 

藤井树观影团主打白领影迷,采取线上招募+线下观影+映后主题沙龙的模式。从2011开始,大约举办了300场落地放映。

 

藤井树在微博电影之夜领取“微博影响力观影团”奖项


藤井树认为,做了七年的“藤井树观影团”也成为井树文化区别于其他制作公司的一个通道。每场观影,除了观众以外,也会邀请业内的导演、制片和演员到现场,既打通业内资源,也让她保持对影迷喜好的把握。


“我做观影团,每周都在跟观影人群做亲密接触。不能在家臆想观众喜欢什么,要到电影院看这一百多人的感受。哪些是他们嗨的地方,哪些他们觉得不能接受,哪些又是他们无动于衷的。”

 

观众在不停迭代,受众取向也在不停发生变化。和七年前不同,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了观影团的营销作用。

 

2017微博电影之夜 “微博影响力观影团”——藤井树观影团


“藤井树观影团跟单纯自媒体的不同在于,井树文化做制片,同时也做项目开发,相当于自己打通了一个闭环。”藤井树认为观影团始终是她保持市场敏锐度的工具,所以她主动选择不扩大观影团的规模。目前保持每月2场,每年不超过30场的频率,每场150人左右。

 

藤井树观影团活动现场


藤井树认为目前行业还存在着很大的痛点。一个项目从前端开发到制作完成,最后顺利拿到许可证上映,过程无比艰难。但是站在她的角度,影片上映后,留给这个作品的时间又太少,几乎是快消品。而制片方和影院的分成比例又很低。

 

“最难的活儿,都是制片方承担,还要承受融资的压力。影片上映后,我们又只能在票房上,拿走三分之一,剩下的三分之二都给了影院和渠道。这个分成比例非常不合理,站在国际角度,美国的制片方能拿到百分之六十,院线和渠道是百分之四十。未来,还需要这方面的改革。”

 

同时,她也认为,无论渠道如何变化,内容都是核心。作为一家生产内容的公司,他们首先还是要确保内容本身的优质性。目前,公司的盈利模式主要依靠项目制作、开发、发行的收入。

 

王维玮觉得,井树文化目前还是比较标准的制片公司模式,对于多元化的变现渠道,还需要时间。

 

另一方面,井树文化作为一家新创企业,在未来也需要不断积累能够帮助公司做大的资源,例如发行,创作人才。

 

从2017年开始,市场也开始更多关注80后导演的作品,藤井树表示,除了项目制作和观影团运作外,井树文化也在加大对年轻导演的扶持。



目前,电影《荞麦疯长》已于8月4日杀青,75天的艰苦拍摄已告一段落,等待剧组的是紧张的后期制作,而等待观众的将是一部梦幻般的电影。





微博:@藤井树观影团2011

公号:藤井树观影团


点击关键词,查看往期热文


【内有福利】《小偷家族》:人间,没有什么比爱更美。

8.4分,见证是枝裕和的温情与残酷!


延禧攻略  是枝裕和  风语咒   妈妈咪呀   狄仁杰之四大天王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电影专属小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