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脱欧背后的所有猫腻,这部电影全都告诉你!

胖部 藤井树观影团 2020-11-03

英国差点又出大事儿了。

 

格林威治时间1月16日晚19点,英国下议院发起了对首相特蕾莎·梅的不信任议案。如果这份议案过了,梅首相就得灰溜溜下台!


 

今天中午结果出炉,梅还好以325票反对、306票支持的微弱优势,保住了她在唐人街十号的房屋使用权。

 

但媒体口风也是有趣,字眼全都是“英首相挺过表决”、“首相的至暗时刻”什么的,虽然没下台,梅这一次也是闹了个灰头土脸。


 

为什么一国首相居然混成这样了?


这就不错了!就在一年前因为同一个问题,卡梅伦首相不得不提交了辞呈。


 

这个问题,就是正让所有英国人纠结、全世界瞩目的“脱欧”

 

从英国加入欧盟开始,留欧和脱欧两方势力就开始玩命撕。2013年,留欧派首相卡梅伦实在看不下去了,首次提出在英国发起脱欧的全民公投,咱来个一锤子买卖。


脱欧和留欧派在国会门口对峙

 

2016年6月,大名鼎鼎的“脱欧公投”正式启动,支持脱欧选民以1700多万票、52%占比获胜。英国正式启动了脱欧流程,首相卡梅伦撂挑子GG。



 

但选择困难的英国民众这两年多一直纠结,除了各种现实带来的考量,16年那次爆出越来越多丑闻的脱欧公投遭到太多的质疑。

 

这背后,故事实在太多太精彩,还好之前不久的一部英国的电视电影,把背后的逻辑一一说明。

 

就是让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头秃的这部《脱欧:无理之战》

 

《脱欧:无理之战》(2019)

Brexit: The Uncivil War

导演: 托比·海恩斯

编剧: 詹姆斯·格拉汉姆

主演: 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 / 李·博德曼 / 奥利弗·莫尔特曼

类型: 剧情

片长: 92分钟

 

相较于英国国民看了之后的种种愤怒和反思,咱们海外吃瓜群众更关心的是,一直以来英国演艺圈的发量担当本尼,这次居然华丽丽的秃了……秃了……


 

因为这次,本尼饰演的角色多米尼克·卡明斯确有原型,是公投事件中脱欧派的“关键先生”,在他的一手操控之下,原本被认为必败的脱欧派,居然拿下了这场现代史上最具争议的公投。


至少在发量上,本尼做到了……


像是一个加长减宽的滤镜?

 

电影开头,交代时间已经是2020年,卡明斯在一个听证会上,被强烈质疑其在脱欧公投期间的线上推广合法性,距离那场脱欧公投的闹剧已经过去了四年。


 

彼时,当脱欧派官方竞选组织“Vote Leave”需要一个总裁的时候,议员们听到的第一个名字就是多米尼克·卡明斯。


所有人都知道他精神状态异于常人,但他们也都知道这个人在政治手段上的出众。


 

《脱欧》里,我们看懂了他到底如何愚弄民众翻云覆雨,更看到了现代政治越来越数字化、娱乐化的趋势。

 

走进办公室的第一天,没有跟属下对谈套近乎,直接分配任务:我们首先需要一个口号。



 

不谈税收,不谈医疗,不谈移民,他背对着一群呆若木鸡的下属,在白板前皱着眉头比划了半天,写下了两个词:“Take Control”(掌控一切)。让下属们惊为天人。




但人家自己还不满意,海报都印了几千张了,全部收回,就为了加一个词:“Take Back Control”(夺回掌控)。这文案的煽动性,绝对世界顶级。


 

再搞竞选纲领,没有什么一二三四五,就两点内容:开销和主权。大大的字印在公交车上:我们每年给欧盟3.5亿英镑,把损失厌恶的作用发挥到极致。没说的,英国民众的集体小情绪迅速升温。


 

真有这3.5亿英镑?数字准确吗?花在什么地方了?不重要,重要的是,这句口号已经让所有人愤怒了。留欧派想反驳,甚至都无从下口。

 

他抓住了现代政治的精要,简约化,眼球化,第一时间用理念和认同感抓住你,并召唤你最原始的情绪:恐惧和仇恨。


 

还要搞宣传渠道,不像既往的议员们那样,沿街发传单到处搞演讲,他把一半的宣传经费都花在了一家线上数据抓取和推广公司身上。

 

这家公司就是臭名昭著的聚合智囊,他们负责做两件事,第一是采集网络数据定向推送竞选广告。第二就厉害了,他们帮多米尼克找到了三百万从未参与投票、但有可能支持脱欧的潜在票仓。



 

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其实我们都看得出,对于卡明斯来说,“脱欧”是否正确根本不重要,他只是在玩一场游戏,一场以整个欧洲为棋局的数字游戏。

 

不得不承认,本尼或许再度带来了他职业生涯的又一次经典表演。这个略带神经质、情感内敛的秃顶男,被他诠释出了一种“福尔摩斯+图灵”的怪异天才质感。


 

语速max的满分嘴炮功底,更帮他把脑子里飞速运转的思路完全表达。


尤其是当脱欧派议员向这个破坏规矩的小子发难,卡明斯居然如野兽护食般露出獠牙,一场舌战群儒的大翻盘完全进入他的节奏。



 

而留欧派呢?他们就真的是正义一方吗?卡梅伦和他的团队组成了留欧派的大本营,而他们也必须竭尽手段拿下这场选举,否则,卡梅伦将必须面临被弹劾下台的下场。


他们同样都将这场决定英国前途命运的投票当作争胜负的角力场。在政治上,没有绝对的正确,只有结果的正确。他们的失败不在于底线高,只是手段低。



 

相较于传统的政治手段,卡明斯跨时代地将现代政治角力引入到了互联网时代,这种较量,宛如巨人和幼童的对决。而从未经历过这种手段的选民们,仿佛第一次接触毒品般疯狂。

 

这种狂热,终究成为脱欧公投失控的先兆。大选前一周,议员乔·考夫曼遭异见分子暗杀身亡。



 

次日早上,偶遇的卡明斯和留欧派竞选总裁克雷格决定坐下来喝杯酒。他们都有点茫然,已经放出来的这头野兽,是否还能恢复控制。



 

而这种担心并非空穴来风。为脱欧派提供技术支持的聚合智囊及剑桥分析这两家数据公司,背后的都有一位叫罗伯特·墨瑟的支持者。而墨瑟,后来成为特朗普竞选的最大赞助人。

 

或许这头野兽已经吞噬的,不仅仅是在脱欧边缘不断徘徊的英国。



 

选举之后,留欧派凄风冷雨,首相辞职;脱欧派欢天喜地,开香槟庆祝。卡明斯在办公室默默收拾了东西,离开了到处是他手迹的战场。这场仗,谁也没赢。

 

故事在现实中还没有结束,2017年3月,英女王批准“脱欧”法案,授权首相特蕾莎·梅启动脱欧程序。


2017年3月,大批民众在国会门前反对脱欧

 

但当年被蛊惑的民众,如今渐渐回过味了。此前在1月15日,下议院刚刚对与欧盟达成的脱欧协议进行表决,反对支持票数比居然达到432:202,达到下议院历史最悬殊票数差。


这个结果被《每日电讯报》认为是“彻头彻尾的羞辱”,并直接导致文首提到的梅首相被弹劾事件。


下议院脱欧投票现场

 

老子说:“治大国如烹小鲜。”在国家层面上做决策,从来都不是简单的对或者错,将权力如赌气般完全下放搞公投,本身就是不负责任;更别说,整个事件如闹剧一样成了个人赌斗的棋局。

 

《脱欧》给我们看到了更为可怕的前景。如果西方政治向一场大数据游戏转变,那么如脱欧公投一样陷入社会狂热的情况将越来越多。


政治不应该只有输赢,判断什么才是有益的,什么在历史进程里是正确的,才是政治该做到的事。脱欧的那片烂摊子,希望永远不再重演。




微博:@藤井树观影团2011

公号:藤井树观影团


点击下图,查看往期热文!



尽在“藤井树观影团2011”!



今日话题


你对脱欧了解多少?


转发或者点赞,都是最好的支持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电影专属小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