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像《罗马》一样,这些导演的青春往事都成了银幕上的经典。

名侦探老张 胖部 藤井树观影团 2020-11-03

 

明天,《罗马》即将在内地上映。这部在今年奥斯卡颁奖礼上捧获最佳导演、最佳外语片和最佳摄影三座小金人的西班牙语影片,终于可以在电影院看到了!



由流媒体巨头Netflix打造的文艺片杰作《罗马》,在2018年可谓是风头出尽。戛纳苦苦挽留,威尼斯拿下金狮,年底更在各种年度片单TOP10名列榜首。


该片是墨西哥导演阿方索·卡隆根据自己的儿时经历,将一段上世纪70年代墨西哥城罗马区的往事呈现在大银幕之上。



这也是第一次他自己全包了电影的制片、编剧、导演、摄影甚至剪辑,以完全唤醒那些早已尘封在岁月里的关于家乡、关于那些人的故事。


相比于电影里令人惊叹的镜头语言,墨西哥中产之家的故事成为电影里最动人的篇章。


老话说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电影创作者们最熟悉的生活,当然是他们自己的亲身经历。尤其是在成长过程中,那些对大导演们一生产生过重要影响的人或事,许多后来都通过他们的电影,成为银幕上的经典记忆。


《罗马》中父亲离开家的情景


甚至这些作品,都成为他们作品列表中最重要的部分。毕竟,还有什么情感能比自己的回忆更强烈?


今天,我们将给大家介绍十部由不同导演拍摄的、关于各自青春记忆的电影。对于想要探访导演作品或生平的朋友们来说,这些作品绝对不能错过。

 

1

《罗马》(2018)

Roma

 导演:阿方索·卡隆 

 关键词:墨西哥 温情 保姆 




对于阿方索·卡隆来说,《罗马》是他电影生涯至今最私人的一部作品。卡隆亲自掌镜,重现自己在墨西哥城罗马区度过的童年,以他保姆Libo为原型的保姆视角,纪录墨西哥70年代初一段动荡岁月。


阿方索·卡隆与Libo


父亲的离去,母亲的迷茫,保姆怀孕之后的纠结和痛苦,孩子们对于一切的懵懂和恐慌……电影仿佛是从阿方索·卡隆的记忆里直接移植出来的,冷静克制的画面却饱含着对于旧日时光的怀念和伤感,又带着对残酷现实的刻意规避和淡化。



电影最令人震惊的,还是画面。卡隆在平凡中捕捉到无比丰沛的生活质感,出神入化的运镜和调度,把整部电影变成了一件艺术品。黑白画面的背后,是导演洗尽铅华的创作质感。



卡隆将《罗马》视作自己的激情项目,是自己这辈子必须要拍成的电影,“哪怕没人看我也要拍”无特效、无明星的项目策划开始曾被华纳拒绝,幸好有Netflix出资,让我们看到了这部堪称伟大的作品。

 

2

《童年往事》(1985)

 导演:侯孝贤 

 关键词:台湾 父亲 叛逆 



谈侯孝贤,就不得不谈他自传性质的电影作品,包括《风柜来的人》《冬冬的假期》、以及《童年往事》《恋恋风尘》等,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这部《童年往事》



 

影片的一开始,导演侯孝贤就用旁白的形式引出整个故事,“这部电影是我童年的一些记忆,尤其是对父亲的印象。”


父亲有肺病,和家里人碗筷分用,平时也有气无力。面对调皮的孩子,他很难出声呵斥,更因为早逝造成了家中的父权失位,孩子叛逆不羁。然而,阿孝对母亲和祖母的孝顺又正是来自父亲的影响。他身上永远有父亲的影子。


 

1947年4月8日,侯孝贤出生于广东省梅州,4个月后,他们全家迁往台湾。家人原想客居几年,不料最终也无法重归故土。

 

而这个只在他人生之初停留了4个月的出生地,往后都转化为这个家庭的离愁别绪,渗透在他的童年里。



3

《穷街陋巷》(1973)

Mean Streets

 导演:马丁·斯科塞斯 

 关键词:小意大利 犯罪 新好莱坞 



马丁·斯科塞斯1973年的作品《穷街陋巷》被认为是其个人美学成熟的一部作品,在当年的戛纳导演双周单元大放异彩。这个关于纽约意裔年轻人的故事,是老马丁对自己童年的回忆。


中年时期的老马丁


马丁·斯科塞斯本人是意大利裔,从小的床边故事就是各种黑手党传奇。他成长于纽约皇后区,距离不远就是曼哈顿下东区著名的“小意大利”,大量意大利后裔聚居于此,黑手党帮派层出不穷。



正因如此,老马对于意大利和附近爱尔兰人聚居区的生活非常熟悉。而他最早写出的剧本,就是根据他与朋友经历写出的《穷街陋巷》,却多次遭拒,直到1973年终于拿到了投资。



两个“小意大利”的混混强尼和查理,因为欠了麦克的债而麻烦缠身。最后二人被麦克枪击的高潮正是马丁本人的遭遇。他在这部电影里有太多的个人寄托,如果想读懂马丁,除了《出租车司机》《穷街陋巷》不能不看。

 

4

《碧海蓝天》(1988

Le grand bleu

 导演:吕克·贝松 

 关键词:地中海 潜水 梦想 




吕克·贝松从小就跟随做潜水员的父母在南欧生活。三岁就学会了潜水的贝松,在童年的记忆中深深地印刻着大海。这份热爱,让他在1988年拍摄了自己的第三部长片《碧海蓝天》


 

因此,他从小就幻想成为一名潜水运动员或是航海家。然而17岁那年遇到的潜水事故让梦想不能实现,但什么都不能使他和海洋的缘分中断。


 

所以《碧海蓝天》也被认为是他融入了最多个人情感的一部自传性影片,算完成了吕克·贝松心中未实现的海洋之梦。受伤的孩子重新跳入大海,但吕克·贝松不再有在大海驰骋的机会。


 

5

《阳光灿烂的日子》(1995)

 导演:姜文 

 关键词:大院 北京 青春冲动 




25年前姜文还只是个演员,他拉着剧组在全北京转悠,开拍自己的导演处女作《阳光灿烂的日子》。他用的演员是第一次拍戏的夏雨,以及第二次拍戏的耿乐,加上自己也是个菜鸟,没人看好这部片子的前景。


 

后来的事,大家都知道了。它成了中国最好的青春片,还把首次触电的夏雨,供奉上了威尼斯影帝宝座。那一年,他才18岁,是威尼斯历史上,年龄最小的最佳男主角。


 

谈起被姜文选中拍摄《阳光灿烂的日子》,夏雨现在依旧觉得很幸运。当时父亲把照片寄到剧组,他去跟姜文打了个照面,就被选中了。“当时不明白自己为何被选中,后来才知道,是因为我长得跟年轻时候的他很像”。

 

电影虽然改编自王朔的小说,但《阳光灿烂的日子》依然有姜文自己强烈的半自传性质。片尾姜文亲自出演中年马小军,而且全片的独白,都是他一手包办。姜文本人也表示:一开始便在王朔的字里行间闻到了青春的味道。


 

6

《天堂电影院》(1988)

Cinema Paradiso

 导演:朱塞佩·托纳多雷 

 关键词:西西里 电影院 情怀 




在地中海中心,人口稠密的西西里岛杂居着不同种族的人,这里的火山、地震和黑手党同样活跃。1956年,托纳多雷出生在这片土地。



20多岁后托纳多雷离开家乡。并参与了一些与戏剧相关的工作,之后,他正式涉足电影行业。32岁时拍摄的第二部影片《天堂电影院》,让他真正开始扬名。


该片讲述一个成长在西西里岛詹卡多村庄中小孩子的故事,从小在电影院里长大,目睹电影带给人们的喜怒哀乐,自己最终也成为一位导演。



或许托纳多雷的童年也有一个领路人叫艾佛特,或许没有,但就是机缘巧合的,让他产生了对电影的热爱,并以这种情怀感动了无数人。


 

7

《野战排》(1986)

Platoon

 导演:奥利弗·斯通 

 关键词:越战 残酷青春 




奥利·弗斯通的成名作《野战排》的故事,来源于斯通本人参加越南战争的亲身经历,片中的克里斯·泰勒就是奥立弗·斯通的自己的化身。


奥利弗·斯通越南服役时的真实照片


奥利弗·斯通出生在纽约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高中毕业后他考入耶鲁大学。1967年,越南战争爆发了,奥立弗·斯通投笔从戎奔赴越南战场,接受了战火的洗礼。


这段经历也成为斯通生命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直接影响了斯通今后的人生道路。


 

《野战排》剧本斯通早在1968年就开始构思了,当时斯通观看了约翰·韦恩和美国军方合作的美化越战的影片《绿色贝雷帽》,该片对越南战争的歪曲使得斯通大受刺激,他决心写出一部真实反映越战情形的剧本,历经8年的打磨,终于成型而出。


片中泰勒经历的震惊、麻木到异变,真实反映了当年越南战场上士兵们的心路历程。斯通的“越战三部曲”都堪称经典。



8

《我在伊朗长大》(2007)

Persepolis

 导演:玛嘉·莎塔碧 

 关键词:伊朗 动荡 童年 

 


莎塔碧出生于伊朗,母亲是伊朗前国王的曾孙女,但父母都是社会主义者。在童年,莎塔碧经历了伊朗政局的变化和两伊战争。



14岁时,她父母为了让莎塔碧能够脱离伊朗的环境,将她送到国外学习。玛嘉因此得以在德黑兰的法语公立学校学习,因此培养出了批判的思想和独立的性格。

 

而这部《我在伊朗长大》正是根据莎塔碧的同名自传式漫画改编,由莎塔碧和文森特·帕兰德联合执导。


 

这部动画豆瓣评分8.7的动画,当年一连提名了包括奥斯卡金像奖、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金球奖在内诸多奖项。

 

简单线条形成的画面风格既不同于日本、也不同于好莱坞现在的动画电影,加上讲述一个小女孩的成长,不得不承认它带有天然的亲和力,很容易获取观众的好感 ——没准你也会喜欢。


 

9

《信笺故事》

The Tale

 导演:詹妮弗·福克斯 

 关键词:真相 性侵 伤痛 



 

《信笺故事》是美国纪录片导演詹妮弗·福克斯,自编自导的第一部剧情长片,她将自己童年时的亲身经历,13岁未成年少女被成年人诱惑性侵的尘封往事搬上银幕。


詹妮弗在片场

 

电影里,48岁的詹妮弗·福克斯是一位成功的纪录片导演,有一个订婚3年的关系稳定的男友,生活独立、充实而丰富多彩,而这一切被她妈妈的一个电话打乱了。


妈妈偶然间发现了一封女儿40年前所写的信,信里揭露了一段三角关系,不以为意的詹妮弗却渐渐发现当年的事似乎另有玄机,诸多秘密就此被揭开。


 

电影刚开头就声明:本电影改编自詹妮弗·福克斯的个人经历,内含敏感题材,敬告观众,谨慎观看。

 

福克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表示,“我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探究这些事是否真实发生过,因为我一直都铭记在心。重点应该是它是如何或为何发生的,以及我又是如何将他视为对自己的正向故事”。


 

10

《不良教育》(2004)

Bad Education

 导演:佩德罗·阿莫多瓦 

 关键词:西班牙 性侵 人生 




《不良教育》是阿莫多瓦少数讲述男性的电影,确切地说是讲述四个男同性恋的故事,据他本人说是根据他童年真实经历改编的带有自传色彩的电影。


 

阿莫多瓦的童年过得十分贫苦,童年期间在教会学校学习,糟糕且专制的教育制度和被神父性侵害的经历,使得少年时代的阿莫多瓦就对宗教产生疑惑并最终丧失信仰。


也正是在这个时候,他开始迷恋电影,同时电影也给了他最大的安慰。这段经历,被他拍成了《不良教育》



恩里克和伊格莱西奥是教会学校里的一对同性爱人,然而受到神父的诱惑,陷入复杂的情感关系。恩里克后来离开了学校,成为一名成功的导演,然而他不知道的是,伊格莱西奥经历了怎样的幻灭……


 

《不良教育》在现实、回忆、剧本、电影中来回穿插,来回衔接,直到最后才在观众面前铺陈清晰。




以上十部作品,都是大导演们根据个人青春时代的经历拍摄,而这些作品几乎都是堪称经典的佳作。以个人情感写就的故事,触及了每位导演最动情的深处。


那么在这十部作品里,每一部最能打动你?欢迎在投票和留言中告诉我们哦!





微博:@藤井树观影团2011

公号:藤井树观影团


点击下图,查看往期热文!


扫码约你看电影!



今日话题


你最喜欢哪部作品


点击“阅读原文”
可进入电影专属小店


转发或者点个“在看”再走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