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去年最恐怖的电影,非《灯塔》莫属

胖部 藤井树观影团 2020-11-03



如果说2019年的电影有什么遗憾,首先要说的就是,一年没看到什么像样的惊悚恐怖片……


此前备受期待的续集《安娜贝尔3:回家》《小丑回魂2》《忌日快乐2》,一部比一部不争气;大师级编剧导演们出手,《丧尸未逝》《睡梦医生》《仲夏夜惊魂》,照样不好使。


直到被人提醒:忘了吗?去年戛纳,有一部《灯塔》。



在戛纳的时候,所有人都知道《灯塔》是一部好电影,《女巫》的导演罗伯特·艾格斯卷土重来,讲述两个男人被困在孤岛上之后发生的一系列故事。控制,情欲、“孤岛效应”,交织成人性至恶的诞生。


只不过到了年底才意识到,经过同行衬托,这居然就是年度最佳了!



两位男主角,一位是威廉·达福,不需要多说,从绿魔到梵高演了一个遍,好莱坞或许最顶级的男演员,只是离影帝还少了点人气。


威廉·达福《永恒之门》获奥斯卡影帝提名


另一位,则是大名鼎鼎的“嫩牛五方”罗伯特·帕丁森,从《暮光之城》的时候就被全网群嘲僵尸脸。



这位也是够刚,接下新版“蝙蝠侠”电影之后放了狠话:如果这片儿砸了,我就拍A片去!



而看过《灯塔》你会知道,这哥们的下半身安全了。就看看那虐鸟糙汉,你还能认得出这是什么青春偶像?



更何况,这部怪诞到了极致的电影,也根本不会给你任何想东想西的机会。从镜头对准小岛的那一刻起,你的视线就再也离不开了!


《灯塔》
The Lighthouse

导演: 罗伯特·艾格斯
编剧: 马克斯·艾格斯 / 罗伯特·艾格斯
主演: 威廉·达福 / 罗伯特·帕丁森 / 瓦莱丽娅·卡拉曼
类型: 惊悚 / 恐怖 / 奇幻
制片国家/地区: 加拿大 / 美国 / 巴西
上映日期: 2019-05-19(戛纳电影节)
片长: 109分钟


1

把一个男人逼疯,总共分几步


故事本身其实并不复杂,改编自航海史上非常有名的一个案件,叫“小灯塔事件”。


十九世纪初,汤玛斯·豪威和汤玛斯·格里菲斯两个人去威尔士的一座灯塔上看守。在看守过程中,其中一人死了。另外一人被孤独和同事的死折磨得不成人形,回家后朋友们都不认识他了。


这就是电影故事的原貌,但在罗伯特·艾格斯令人战栗的怪诞风格诠释下,我们真实见证了“荒岛”,如何将一个看似正常的人逼疯。



年轻人温斯洛(罗伯特·帕丁森饰)在高薪招聘的吸引下,成为了一名灯塔看守人。接下来四周,他需要与另一名老看守人维科(威廉·达福饰),在一座与世隔绝的荒岛上共同维护灯塔的运作。



具体的工作内容也很简单。一个人值白班,做烧煤打扫清洁等杂活;另一个人值夜班,登上灯塔顶部负责看守。两个看守人轮流负责日班和夜班。



应该说这还是很合理的一套制度,问题在于,这次两个人互相看不顺眼。温斯洛文质彬彬还留着整理有序的八字胡,沉默寡言滴酒不沾;而维科则以老水手自居,放屁打嗝酗酒如命,满头杂毛乱七八糟头发胡子都分不清。


更诡异的是,老看守人直接打破了制度安排,拒绝换班,死死地占据高塔,完全不允许温斯洛靠近,并强迫温斯洛一直干着打扫清洁的粗活。



倚老卖老,百般刁难,甚至动不动就以扣钱、无偿劝退等形式进行威胁。甚至不直呼温斯洛的名字,只叫他“lad”。



维科妥妥的PUA套路啊,通过对对方能力的贬低与地位的打压,来彰显自己的权威,实现对对方的控制。


可以想象,这趟旅程对于温斯洛来说堪称地狱,可以说是逼疯他的第一步。但好就好在,他只需要忍受这个怪老头子四周时间就够了。



因此,他在大多数时候忍气吞声,但怨气越来越大,甚至活活摔死了维科严禁碰的海鸟。


不知道是不是迷信,在海鸟死了之后,风暴来袭。原本四周就该回去的他们,被真的困在了小岛上。而倚老卖老的维科那句“最长的一次困了七个月”的吹嘘,把温斯洛在发疯的路上踏踏实实推了第二步。



然后是第三步,真正的“孤岛效应”,开始发挥作用了。


孤独恐怖的无人之境,暴躁怪异的老看守人,尊卑分明的等级制度,以及永远循环往复不停歇的恼人鸣响。所有的内外因素都在摧毁温斯洛的精神防线。


原本温顺规矩、滴酒不沾的温斯洛,很快变得暴躁失控、酗酒成性。



另一方面,他开始被现实的欲望灼烧,在孤独中无处倾诉的绝望,化为无数臆想。他希望有一块牛排,希望有更多清水;他甚至想象岛上有一只美人鱼,下身的鱼尾上还有朵张开的“花”。


他开始对维科有着强烈的抵抗心理,另一边又忌惮他的身份。两人的关系也变得失衡。前一秒还在彼此拥抱,后一秒就开始相互折磨嘶吼。



直至最后,彻底走向失控的温斯洛起了杀心。他击败了维科,登上灯塔,实现权力的反转。


在光明的灯塔上,他放声大笑,却发出的是如同人鱼般凄厉的哀声。



故事讲到这里,已经非常明显,一次“孤岛效应”下的悲剧,人在绝对独处的环境下,会快速导致精神异常。如果不理解这种效应,不妨联想下“关禁闭”包括升级版“关黑牢”,这种惩罚的可怕之处就是“孤岛效应”。


更何况,温斯洛原本就不是那么正常。在他当木工时,曾眼睁睁看着讨厌的工头被木材砸死,而他毫无愧疚感。这让他恐惧,希望重头来过,这才改了名字换了工作。


工头也出现在电影里,或许他就叫温斯洛


而他原本的名字可没有伊弗瑞姆·温斯洛那么洋,叫托马斯·霍华德,而维科的大名,是托马斯·维科。


所以这是两个“托马斯”的故事,正如原事件里的巧合。但脱离原来的事件,疯狂的托马斯在岛上还有个伙伴托马斯?是不是过于巧了?


2

弑父还是弑神


对于温斯洛来说,维科象征着一个约束,一个高压的管理者、剥削者。而这个剥削者,和他同名。


托马斯·维科,正是压抑温斯洛本我的那个“超我”人格。他压抑着已经近乎疯狂的温斯洛,但当温斯洛杀死了维科,他也走向了彻底疯狂。



别急,这部电影里的人物关系,可没那么简单。繁复的意象背后,是更为深层的隐喻。


比如高耸的灯塔,一直是许多艺术作品表现的对象,而他代表的是什么?是男性力,是控制力,是权力和欲望。



前期,灯塔由老人维科死死守护,不由新人触碰分毫,就是对权力的独揽与维护。


而维科,就象征着权力。这里面有父权,也有神权。前者对应着禁止温斯洛干这干那,后者对应着温斯洛无法面对自己的罪恶。

精神紊乱的温斯洛,让这两种权力产生了某种混杂。对于此时的温斯洛来说,维科如父如神。



那么后面温斯洛武力夺权,所表达的主题就更明白了:电影里最爱玩的“俄狄浦斯情结”,弑父的本能。


为什么弑父,为了获取权力,为了释放欲望。


臆想中的美人鱼,包括维科长出的章鱼触手,湿漉漉黏糊糊,活脱脱的克苏鲁,所象征的,依然是不可对人言的那份心理。



从他最初从前任守塔人的遗物中发现美人鱼雕像,偷偷藏匿;到他臆想中在海边偶遇美人鱼,惊慌失措地逃窜;直至赤裸袒露性幻想,大胆拥抱美人鱼,甚至占据强势和主攻地位。


这不但是欲望的更加强烈,更是本我力量的不断膨胀,壮大。权欲与性欲相互交织,直至失控。而这种失控,迎来的就是两代当权者之间的决斗。


臆想中的维科神目如电,造型是神力士赫拉克勒斯


争夺的是什么?灯塔,一座傲然挺立的灯塔。


在影片结尾,温斯洛终于得以进入灯塔。灯芯如活的生命体一般自动打开们,仿佛在迎接他的新主人。



但下一刻,他从高高的灯塔上滚下去;然后紧随其后的落幕镜头,是温斯洛赤身裸体地在乱石上被海鸥啄食内脏。



这会让你想到哪个神话人物吗?没错,盗火的普罗米修斯,他的第一个考验是每天搬一块会自动滚下山的巨石上山,对应那个滚下的动作;而后,就是被绑在山顶被鸟类啄食内脏再自动恢复。



这当然是温斯洛的臆想,现实中对应的或许是杀死托马斯的他也命不久矣,而他将这视为是来自神的怒火,因为他成为了“反抗父权”的“新神”。



这些诡异而晦涩的超现实情节,增添了很多可供品玩的高级趣味。而在种种影像手法的处理之下,让影片的紧张惊悚,简直无法言喻。


3

克苏鲁邪典杰作


《灯塔》的故事堪称奇情,但极为惊艳高超的影像视听技巧,才是让其真正成为杰作的关键。


首先会发现,电影使用了一种相当古典的视觉结构。1.19:1,近乎正方形的画幅,所有光感基本来自自然光,构成了相当明显的光影布局。看看这些剧照,你甚至会觉得是一部上世纪20年代的苏联电影。



明明是拉开了距离感的手法,却在出色的人物塑造之下,让你真的代入了故事,进而发现,是你和现实世界拉开了距离!


正如片尾字幕所言:本片参考了赫尔曼·梅尔维尔和萨拉·奥恩·朱厄特的多部作品。这是19世纪新英格兰的两位作家,后者以描述日常生活见长,而前者则大大有名,他的代表作,叫作《白鲸》。



一位船长和一头白鲸纠缠半生的捕杀故事,有无数阴森冰冷的惊悚描述,更援引了大量神话元素,以丰富原本就奇幻莫测的海上传说。


你会明白维科的人物里,有着多少《白鲸》里亚哈船长的影子,孤傲粗鲁,甚至同样跛了一条腿。但最终,那只不过是他灌输给温斯洛的一个形象,而温斯洛因此会想象他是个神明。



在维科的话语渲染之下,当温斯洛逐步走向崩溃,一句话或一个雕塑所带来的印象,开始化为影片中开始出现越来越多的超现实意向。


最奇诡的一段是,他在运煤的途中,在海边捡到一条美人鱼。我们已经知道,他在自己的床铺里发现了一个美人鱼的雕像,显然这是一次YY。但这段近乎疯狂的镜头语言,简直听得到粗重的喘息声。



然后,人鱼猛然睁开眼,发出锐利的尖笑,仿佛突然变身海妖塞壬,尖利的牙齿充满了兽性。这种兽性,也是电影突出的一个质感。



而欲望觉醒的温斯洛,甚至幻想自己与美人鱼交媾。画面混杂着迷离的恐怖与性感,将影片狂乱的氛围推向高潮。



邪典的克苏鲁风格,不再是通过科幻,而是在疯狂的近代画质里出现。非人的质感,通过画面呼之欲出。




还有最经典的章鱼触角。温斯洛悄声摸到灯塔,想偷窥顶层究竟,结果却听到维科的呻吟声,随后从铁网的缝隙里,流下湿黏的液体。


然后在镜头里,快速划过一只巨大的章鱼触手。



之后,当温斯洛与维科扭打在一起的时候,维科也化身成为海王波塞冬,章鱼触角乱舞。



虚幻与现实,恐怖与邪典,交织为令人叹为观止的一次精神分析。看完《灯塔》,只觉得自己真的经历了一次孤岛的死里逃生。


这种将人的非人性放大到极致的电影,或许真的是“人吓人,吓死人”。如罗伯特·帕丁森所说:“如果是一个相对正常的人,那么拍电影最有趣的,就是可以让你在安全的环境中尽可能地荒诞。”看电影的人,同样如此。



这不是一部只会用低级的镜头剪辑和音乐吓唬你的电影,而是用人最丑恶、恐怖的一面,直接让你彻骨生寒。因为你不知道电影里那个,是不是自己。


去年的最佳惊悚恐怖,几乎无悬念属于《灯塔》。导演罗伯特·艾格斯的第二部作品,居然如此惊艳。


如果你对这部电影感兴趣,他的前作《女巫》也必须一看。同样的心理惊悚,同样的神秘暗喻,同样令你大气都不敢出。这样的导演,必须粉起来等着看新作!




微博:@藤井树观影团2011

公号:藤井树观影团





点击下图,查看往期热文!


“藤井树观影团”已同步入驻平台

| 微博 | 今日头条 | 一点资讯 | 豆瓣 | 

| 搜狐号 | 企鹅号 | 什么值得买 | 大鱼 |

| 趣头条 | 虎嗅 | 百家号 | 新知 | 大风号 |

合作、投稿、咨询请联系:17717464097

转载声明:原创文章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扫码约你看电影!





今日话题


你喜欢这部电影吗?


点击“阅读原文”
可进入电影专属小店


转发或者点个“在看”再走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