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梅州市“好家风好家训”网络投票开始啦!有你喜欢的吗?

文明梅州 2018-12-10
点击标题下「文明梅州」可快速关注

中华民族

素有“礼仪之邦”之称

家风、家训

影响着一个家族

乃至一代人的成长

正所谓

家风正则行得正

家风淳则风气淳


其实我们身边从来不缺少

这样的“优秀典范”

梅州市“好家风好家训”

网络评选活动今天开启


活动介绍

根据市文明办、市妇联《关于开展”好家风好家训”评选活动的通知》(梅市文明办〔2018〕21号)要求,我市开展了梅州市“好家风好家训”评选活动,经各地各部门推荐、审核,确定82个候选作品(作品内容附后)。


为体现公开、公正、公平原则,现将候选作品予以公示并接受公众网络投票。市文明办、市妇联将根据评选要求及候选作品内容,参考公众投票情况,进行组织评议,评出优秀家训20条、好家风故事10个


投票须知

在公示期限内,欢迎广大干部群众以来信、来电等形式,实事求是地反映候选作品内容的情况和问题。以个人名义反映的应签署本人真实姓名及提供联系方式;以单位名义反映的应加盖本单位公章。市创文办联系人:袁晓榆,联系电话:0753-2238233,传真:2289099,邮箱:mzswmb@126.com。
如何参与投票  10月12日-10月18日 广大网民可选出心目中的“好家风好家训”投票规则

方法一:


猛戳文末“阅读原文”

即可进入投票页面


方法二:


扫码关注“文明梅州”微信公众号

点击首页“专栏”→“好家风好家训”

即可进入投票页面



每个微信ID可投10票(注:本次公示投票活动是以宣传公示为主要目的,投票数量仅作参考,如发现刷票行为将取消参赛资格)本活动最终解释权归活动主办方所有。



“好家风”故事参评

梅江区

谢志路 家风故事:“明学术,明趋向”是谢志路的家族传承已久的家训家规,其中包含了无数族人用心血书写的故事。在抗日时期先辈们不忘家训,怀集满腔热情,积极开展抗日宣传救亡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不辞辛苦地继续为国家奉献自己的力量。好的家训润物无声,足以影响人的一生。在谢志路幼年时候,父亲带他背诵家训,教他如何忠厚立身处事,如何对家庭、社会担起责任。如今已年过而立,但家训的每个词早已植入心里,指引着他的一言一行。

林明贤 家风故事:林明贤家庭是个普通平凡的家庭,但其家中互敬互爱、积极进取、乐于助人的家风氛围深受邻里好评。林明贤夫妇经营着一家日杂店,一直本分经营,热情接待每一位前来购买的村民。同时,林明贤还担任着村治安主任,对待治安治理工作上尽职尽责,任劳任怨,及时为村民排忧解难。为了让他全心全意工作,妻子主动承担起家中大小事务,操持得当。在赡养老人上,林明贤母亲几年前检查出患有乳腺癌,夫妇两人带着母亲多方求医,细心照料,让老人安度晚年。在抚养子女上,他尊重子女的学习选择,充分发挥子女特长,两个女儿在德智体各方面都表现优秀。


梅县区

肖美霞 家风故事:在朴实家风的熏陶下,父母为肖美霞留下了孝顺、老实、勤恳的珍贵精神财富。父亲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怀着一颗宽容的心包容善待他人。母亲勤劳、淳朴、贤惠的美德在儿女心中树立起高大的形象。正是他们的善良和质朴化育了厚道的家风,教会了肖美霞为人处世的原则。在父母亲的影响下,她无怨无悔服侍生活不能自理的家婆,让老人安享晚年。对待子女的教育,她常常教导孩子“成由勤俭败由奢”,要学会勤俭节约,不铺张浪费。

杨明会 家风故事:杨明会家庭秉承着“和为贵,孝为先”的传统美德,孝敬父母,与邻里和睦相处。在赡养父母上,老父亲因脑中风导致瘫痪,夫妇两人主动承担起所有医药费用,侍奉身旁,鼓励父亲战胜病魔。为了让父母亲乐享天伦之乐,每年老人生日时候,杨明会都会召集大家庭的成员一起聚餐。在父亲在世的最后几个月,老人完全丧失自理能力,杨明会尽心尽力地照顾父亲,每天为其洗澡三次。与兄弟姐妹相处上,夫妇两人挑起大梁,关爱家人,成为家中的好榜样。在孩子的教育上,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言传身教,让孩子受到良好家风的滋养。在工作上,杨明会的妻子是一名村干部,爱岗敬业,遵规守纪,认真做事,受到了村里父老乡亲们的一致好评。

白素红 家风故事:白素红是一名中共党员,一名镇计生专干,但更是一个孝媳、贤妻和良母,她用自己的言行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侍奉长辈上,她十几年如一日地照顾年迈奶奶的起居饮食至到老人安然辞世。在照顾父母上,担任村支书的婆婆在一次处理公务时不小心摔成腰椎骨折,卧床三个月,她为婆婆洗澡、揉背、剪指甲,每天侍候婆婆穿衣吃饭。为了让婆婆早日康复,每天下班后无论多忙多累,她都要扶婆婆在院子里练习走路。在她的精心照顾下,婆婆得到完全康复。为了照顾好年老在家的公公,她每个月都为公公订阅书报,每天早上为老人泡好一杯热牛奶。她知道公公喜欢听养生讲座,看红色革命电影,便手把手教公公如何使用电脑。如今,老人已年近80了,仍身体硬朗,精神舒畅。每逢父亲母亲节,她都会精心为公公婆婆准备一份礼物,送上一份真挚的祝福。在日常的生活中更是无微不至地照顾公婆。父母的言行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在她的影响下,孩子们从小就充满孝心、爱心、上进心。现在两个孩子也都如愿以偿考上了自己心仪的大学。在工作上,她勤奋敬业,踏实能干,从不以家务繁重而迟到、早退。白素红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她的孝道,印证了她的孝心,有力地倡导了尊老爱老,敬老养老的优秀传统美德,为创建和美家庭、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表率,树立了榜样。

洪关昌 家风故事:最是书香能致远,洪关昌的家庭书香氛围浓郁,他是一名退休教师,妻子为人诚实厚道,乐善好施。夫妇两人一直坚持把家庭教育摆在首位,从小教育孩子谦和好学,善良诚恳。两个儿子不仅学习成绩优异,更是养成了博览群书,充实自己的好习惯。经过长时期的参观、学习、钻研美术画作,大儿子洪彤华的美术作品多次入选各种级别的展览并获奖,有五十多幅作品入编各种专业大型画集和发表,部分作品被东莞市政府、可园博物馆、东莞生态园等企事业单位收藏。在新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小儿子洪剑华的课堂教学水平越来越高,教学效果越来越好,教学反思越来越成熟。他撰写的多项论文获得省、市、区的各类奖项。他还先后被评为沙湾镇优秀教师,番禺区优秀教师等。家长是孩子的标尺,家长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成长,才能树立并延伸这标尺的长度,才能给孩子丈量出更多向上成长的空间和可能。洪关昌与夫人,儿子和儿媳妇们,都在为下一代人做好学习的榜样,给孩子们创造出良好的学习、读书的氛围。家中设有书房、书画室,楼梯上、转角处、家里空白的墙面上,都挂满自家的书画。在良好氛围的烘托下,孙子孙女学习成绩优异,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温笑青 家风故事:孝顺长辈,关心邻里,勤劳善良是大家对温笑青一致的评价。她和丈夫夫妻感情很好,丈夫在镇上一间学校任教,还担任了行政职务,工作繁忙。为了减轻丈夫的工作压力,温笑青主动担负起家庭的所有事务,不但把自家果园管理好,还将家中的事情管理的井井有条,贴心地照顾好行动不便的婆婆,几次婆婆生病住院,她都没让丈夫请一天假,自己每天家里、医院两边跑,不让丈夫为家里的事操心。2012年,温笑青的母亲突发脑梗,半身不遂,瘫痪在床,她每天精心照料,为母亲按摩、翻身,不厌其频的按摩和训练。功夫不负有心人,母亲凭着顽强的毅力勇敢的站起来,不但能拄着拐杖能行走,而且生活基本能自理。在家庭良好环境的熏陶下,女儿不仅成绩优异,更学会了常怀感恩、孝顺之心。遇到困难或患病学生捐款,女儿总是毫不犹豫捐出自己的零花钱。假期回家,帮忙分担家务,陪伴老人。在邻里相处中,温笑青始终把邻居视为自己的亲人,在邻里困难时伸出援助之手,空闲时间一起探讨分享自己的种果心得和种植技术,实现共同富裕。

沈晏城 家风故事:老老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做事是父母对沈晏城说过的最多的一句话,在他的成长记忆中,父母一直很重视家庭和睦、邻里和谐。母亲老实本分、任劳任怨,哺育子女,赡养老人。外出干活,她从不挑三拣四,认真做好自己的活。对待左邻右里,她总是乐于助人,出手相助。在他的眼中,父亲是“全能”的,不辞辛苦地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支撑起全家老小的生活。在父母的影响下,沈晏城将把父辈传承下来的好家风——做事踏实、与人友善、家庭和睦延续下去。 

江启华 家风故事:家庭是圃,孩子是苗。好家风如春雨,滋养孩子健康成长。在江启华的记忆中,提到家风便离不开爷爷奶奶。两位老人总是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来教导孩子们,奶奶担心孙女在学校和同学起争执,一有时间就给孩子上“政治课”,为孩子讲一些经典的故事,教育孩子遇事要宽宏大量,与老师、同学要和睦相处。而爷爷择爱给孙女们讲述很多关于他当年服兵役的经历,告诫孩子要“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只有经历了常人所不能忍受的环境,才能成为出类拨萃的人才。看似平常的奶奶的“政治课”,爷爷在饭前饭后聊的关于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等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些都是比春风还要温暖柔和而且嵌入人心的好家风。在好家风的影响下,孩子们如沐甘露,茁壮成长。

张鼎忠 家风故事:“有钱修功徳,无钱捡开棘”是张鼎忠的曾祖母曾秀娣经常敎育后辈的一句家训。一开始他还不太理解这句话,曾祖母解释说“有钱可以去修学校、造桥、修路做修功徳的善事,无钱同样可以做善事,比如在路上看到有玻璃、钉子、莿棘等会伤人的东西把它捡开,也是做善事,修功德!”曾祖母不但说了,更是处处身体力行,事事做榜样。旧社会时邻居孤儿缺吃少衣,曾祖母除尽力接济之外,还领着孤儿挨家乞讨,以求帮助。族中侄儿张铣生学业卓越,欲东渡日本求学,曾祖母毫不忧虑,借债卖田,让侄儿完成留学学业,后来归国后成为国家早期著名大学敎授、电子学专家。曾祖母从未念过书,但她用客家劳动妇女最朴质最实在的家训,以身作则教育后代,从小崇德向善,做好事,做好人。曾祖母终生未育,但经其抚养、培育的侄儿侄孙人数众多,长大成材后大都能考上大学,毕业后当上工程师、敎师、医师、银行家等,为国家和社会服务。曾祖母留下的家训一直印刻在张鼎忠的心里,他也坚持敎育自己的儿孙从小牢记“有钱修功徳,无钱捡开棘”的道理,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传承客家美徳。

黄海斌 家风故事:诚实善良,勤俭节约,尊老爱幼,认真做事,真诚待人是黄海斌的家风,而这好家风的营造离不开公公婆婆两位老人的努力。作为外来媳妇的黄海斌婚后来到丈夫的老家梅县,与丈夫一道在村里经营小生意。家公曾是一名村干部,几十年的老党员,他经常教导后辈要心存善良,勤俭节约。家婆一直将她视为己出,主动分担家务,照顾孩子,彼此和睦融洽。黄海斌空闲喜欢看书抄写,在农村中,不免招人说笑,家人却一直给与理解和支持,她先后加入了三乡诗文社、梅州市梅岭诗词学会、梅县区作协、客家诗人等等诗社、学会。在2012年雁洋镇举行的“争当雁洋镇旅游排头兵”的征文比赛中,荣获二等奖。2011年,村委会党支部发展新党员,她被吸收为入党积极分子,在家公、老书记老党员的关心和教导下,顺利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共党员。2014年,在村级换届选举中,她被选上党支部委员。在工作中,黄海斌坚持认真细致,一心一意为党为村民办实事好事。在2017年的换届选举中,更是以高票连选连任,当上了村里的妇联主席。现在,家公年事已高,因患高血压,脑梗,身体健康每况愈下,瘫卧在床,黄海斌和丈夫尽心尽力地照顾老人,让老人安享晚年,同时坚持把好的家风传统传承到下一代。


兴宁市

刘波中 家风故事:一本《三字经》影响着刘波中的人生成长,10岁那年,父亲将一本《三字经》送给他,而书中的内容看似简单却蕴藏着宝贵的人生哲理,深深地影响着他。《三字经》激励他对工作忠于职守,1974年刘波中怀着一颗红心参军,在一次机械检修任务中,他不顾自身病痛,带病坚持完成维修工作,获得营党委的嘉奖表扬。《三字经》启迪他孝顺长辈,2003年父亲因心肌梗塞住院,他精心照料父亲的饮食起居直到老人辞世。父亲去世后,他孝顺母亲,坚持每月回家一次探望。《三字经》催促他勤奋坚持,2005年秋季,刘波中失业在家,但他并未因此失志,笔耕不辍常写作,最终得到了《今日兴宁》报社编辑一职。虽然父亲已离开多年,但他送的《三字经》已然成为家中的一件传家宝、一种好家风,而刘波中也以此教导儿子,教其心存孝道,宽容待人,廉洁自律。在好家风的影响下,儿子成为了一个照顾家庭,孝顺长辈,工作尽职,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才。

罗浩文 家风故事:罗浩文夫妇家庭多年来夫妻和睦,尊老爱幼,团结邻里,乐于助人,是村里有口皆碑的“模范家庭”。生活当中,夫妇两人十分注重言传身教,以德育人,家庭中很少出现矛盾,大家能互相体谅,尊老爱幼、民主平等、宽容谦让,构成了互相理解、尊重的礼貌家风。真心待人是他们全家的处事态度,每当邻居遇到困难,他们总是热心帮忙。罗浩文现在兴宁市从事房地产行业,通过多年打拼的积蓄一直支持乡村的慈善工作,期望透过自己的微薄之力为那些需要帮忙的邻居解决一些燃眉之急。礼貌科学的生活方式是他们家庭坚持倡导的,注重科学理财、合理消费、勤俭节约。他们时常教导儿子,“勤俭持家的传统不能丢,生活中点点滴滴要从每件小事做起”。家里面的每样东西能修复利用的,从来不轻易地丢弃,尽量使其再发挥作用。平时做到人走灯灭,养成随手关灯的良好习惯。勤俭节约的意识已深入到每一个家庭成员之中,并成为全家人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 

袁育文 家风故事:诚实守信,勤奋好学,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袁育文的母亲从小教导他做人要诚实,要守信。信用如同一张名片,将伴随终生。他深深地铭记母亲的教诲,以此来教导自己的小孩,刻苦学习,孝敬长辈,爱护幼小,与人为善。此外,袁育文还经常告诫孩子要珍惜粮食,崇尚节俭,督促孩子吃饭不剩饭菜,日常生活做到废物利用。在家风氛围的熏陶下,袁育文家庭拥有了一个快乐的生活及良好的工作环境。

张玉芳 家风故事:张玉芳将家风概括为一句话,“行之以躬,不言而信。”她的父母是普普通通的客家人,在他们眼里,“孝与勤”是最重要的字眼。在成长的岁月里,父母说的最多的一句话便是认真读书。朴实无华的话语中满是父母的期待,张玉芳坚持一边学习,一边干活,在功课上刻苦努力,初中师范考试,考取了全市第一。不苟言笑的父亲头一回笑得咧开了嘴,那份骄傲她至今记忆犹新。在张玉芳上师范的第二年,奶奶不慎从台阶摔倒。父亲执意辞去原本稳定的工作,专心照顾老人。为了医治奶奶,父亲拿出了全部积蓄,家中也因此欠下一大笔债。但父亲依然坚持让她完成学业。父母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教会她成为一个勤勉、谦逊、孝顺的人。而这些好的家风,张玉芳也将继续传承给自己的孩子。作为一名母亲,在孩子的教育上,张玉芳始终尊重孩子的想法和选择,少一些指手画脚,多一些真心陪伴,让孩子在平凡的点滴中感悟生活、热爱生活。 


平远县

林莉芬 家风故事:林莉芬的母亲出生在一个小山村里,家中有九个兄弟姐妹。在那个饥荒的年代,外公坚持教导儿女读书识字和做人的道理。在外公的言传身教下,子女们安守本分,老实做人,勤奋好学,孝敬父母,家庭和睦。小时候家庭条件比较辛苦,但母亲仍不忘将尊老爱幼、礼貌待人、诚实友善教给她。幼年时期,林莉芳坚持每天早晨为爷爷倒痰盂,帮爷爷煲好药,为爷爷捶背。放暑假时,他们姐弟三个积极主动帮家里夏收夏种,减轻父母负担。在学校尊重师长,友爱同学。在刚开始工作时,有次因反应慢受到班长的批评而感到委屈,母亲开导她要宽容理解,释怀心胸。正是母亲的言传身教下,林莉芬坚持诚信待人、脚踏实地、好好工作。

刘婷 家风故事:在刘婷的成长中,爷爷的言传身教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爷爷是一名退休的老教师,从教生涯中,为人厚道,受人爱戴。在家中,他是一个既和蔼又分明的长辈。在刘婷的眼中,他就像一盏心灵明灯,指引着她前进。在传统的文化中,大多数老一辈观念中都掺杂着重男轻女的思想。但爷爷却认为男女应该平等对待。在离家上大学的前一天,爷爷送给她一本普通的笔记本,在笔记本的第一页是爷爷为她题写的四句话,“好花常在高山开,有志青年向未来。风华正茂勤奋发,苦读攻读早成才。”这四句话一直鞭策着她,努力践行爷爷的教诲。居家易,治家不易,欲自我身作则,行行当立好规模。这是爷爷一生的理念,而这些理念她将始终铭记于心。

吴怡婷 家风故事:吴怡婷的奶奶是一个平凡的客家女人,一辈子勤勤勉勉、操持农活、收拾家务,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给了家庭而毫无怨言。她的一言一行都浸润到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言传身教告诉儿孙做人、处事、立业的道理。对于吴怡婷小家来说,奶奶做人的四句朴素真言就是家风——不能懒、不能奢、不能满、不能贪。奶奶认为一日之计在于晨,只有勤劳付出后能收获成功。在她的印象里,一到点奶奶便会使出浑身解数把人叫醒,然后全家老小一同吃早餐。奶奶读书少,虽然说不出“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这样赋有诗书味的句子,但她始终奉行节俭,坐言起行凡事能省即省、毫不浪费,坚持在家推行“光盘行动”多年。无论在任何时候,奶奶都保持不骄、不傲、不满,始终谦逊处事宽厚待人,因为她认为只有保持平常心,不自满自傲,才能认真地做好每一件事。“贪字得个贫”,这是奶奶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在她的处事哲学里,不该拿的决不伸手、不该得的决不贪要。在生活中,奶奶用她的一言一行教育着儿孙,让她们学会了自知与知足,恪守本份,不贪不婪。正是这四句真言为家庭筑起了一片诚挚的天空,让人时刻温暖、时刻微笑。 

谢赵崧 家风故事:谢赵崧经常在子孙面前念叨“孝敬老人,严教子孙;尊老爱幼,亲穆存心。”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93岁的老母亲,半身不遂,生活不能自理多年;两个孩子,已成家立业。上有老下有小,夫妻分工协助,一个在外带小孩,一个在家料理家务和照顾老人。老人在家不能外出感到烦闷,夫妻俩为她买了轮椅,天气好时,把老人推到村里人多的地方,让她解闷。在谢赵崧几十年来的悉心照顾,老人安享晚年。在孩子的培养上,谢赵崧夫妻也从不怠慢,每周都与孩子沟通,及时了解情况,因管理有方,两个孩子在外都很优秀。谢赵崧的妻子何运珍是一个贤内助,作为儿媳,即使在外,也不忘每天固定抽点时间和老人聊天解闷,还专门买了一个老人手机和老人免提讲电话;作为母亲,她慈爱不溺爱,在照顾好孙子生活的同时,还担负起教育孙子成材的重任,让儿子儿媳全心全意工作。在夫妻的共同努力下,孙子孙女都谦逊有礼。老有所养,幼有所教,良好的家风在家庭中每个人身上得到彰显。

卓萍华 家风故事:卓萍华的父母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孩子如何尽孝道。因为家族的缘故,外公与他们一同住了将近十年的时间。外公并不是没有跟其他的儿女住在一起,但只有在卓萍华家,才是最舒心。这是因为卓萍华的父亲尊重老人家,当老人家在外面因为小事心理不平衡的时候,父母总是会耐心的劝说,从不顶撞他。以前卓萍华对此不明白,父亲告诉她,“百善孝为先”,对长辈首先要顺从,让他们感到顺心,感到被尊重。正是父亲的顺从,给了这个家无尽的欢乐,给了外公被人尊重的感觉。


蕉岭县

曾莲英 家风故事:“用心做人,用心做事”这句质朴的话是曾莲英的家风。她的爷爷从小是个孤儿,与奶奶从异乡来到蕉岭扎根发展,从当初的被排挤到被尊重,全靠“用心”。在一次赶集中,爷爷奶奶帮助走失的小男孩找到父母,却拒绝了男孩父母的现金答谢。这一家风就像一种无形的力量影响着曾莲英的父母。2011年日本发生大地震,引发了一场全国性的碘盐“抢购风波”。这一盐荒事件也波及到小县城。一些不良商家乘机囤积碘盐,哄抬价格,可是父母还是按原价卖给顾客。只因唯有用心才能不失去他人的信任。父母用他们的言行践行了用心做人,用心做事的家风。在父母的影响下,后辈懂得勇于仗义执言帮助被撞小孩,面对他人遗失物件应该归还。“用心做人,用心做事”,这简单质朴的一句话从爷爷奶奶到爸爸妈妈再到曾莲英这一辈代代相传成了家风。而她也将把这一家风传承到下一代,继续发扬下去。 


大埔县

贺奕荐 家风故事:贺奕荐出生于建国之时,跟随着祖国一路走来,见证了新中国的不断强大,蓬勃发展。而他始终不敢忘记祖辈留下的家风家训,坚持以善为本,以德立身。在幼年时期,祖父辈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坚持以善为本,勤于学习,乐于施人,勤俭治家。在长辈的殷勤教导和良好家风的感染下,他铭记家训,接过家风传承的担子,教导后代勤奋攻读,奋发进取,为中国梦的建设作出应有贡献。

杨晓芬 家风故事:杨晓芬的家庭是个特殊的家庭,公婆早逝留下一个不能自理的弱智小叔,一个刚上幼儿园的儿子,一个家徒四壁的家。加上丈夫过于憨实,只顾埋头木工,在人妻、人母、人嫂的多重责任下,她毅然挑起了家中事务,教育儿子,照顾小叔。杨晓芬深知因材施教的重要性,根据两个孩子不同的性格特点采取合适的教育方式,从小培养孩子自理能力和独立性,教导孩子努力学习,锻炼身体。现在孩子们不仅在学业有所收获,更是从母亲的身上学到了孝敬、担当的好品质。

赖曼芳 家风故事:在“与人为善、乐善好施”的家风熏陶下,赖曼芳一家扎根农村,积极为山区群众服务。在工作上,作为一名村委干部,赖曼芳早出晚归地处理村里繁琐事务,正是因为身后家人的理解和支持,才能让她安心投入到农村服务事业中去。其丈夫和公公都是人民教师的一员,始终坚持“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为促进农村教育事业发展和弘扬客家人崇文重教的理念尽心尽责。女儿毕业后进入邮政局工作,因诚实守信,踏实肯干的工作态度深受群众好评。在生活上,公公婆婆几十年如一日地侍奉高龄瘫痪奶奶,让老人颐养天年。对待邻里乡亲也总是乐于出手,主动帮忙。家里成员遇事沟通,彼此互相礼让,和睦温馨。家风如春雨,润物细无声,好的家风成就了美好的家庭。

李东才 家风故事:82岁的李东才老人一直坚持做“好家风”的践行者,不仅对自己要求严格,每日看报写字。更是重视对儿孙的成长培育,培养子孙的思想政治素养和读书看报习惯,教育子孙保有善心,乐于助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李东才老人认为只有尊重老者,爱护幼子才能真正得到他人的尊重。为了让后代不忘祖辈,他坚持每年过年期间,亲自带领儿孙上山祭祖,向子孙讲述祖辈奋斗的故事,告诫后辈们要坚守勤劳勇敢、无畏无惧、迎难而上的好家风。 

林万水 家风故事:与邻为善,以和为贵的美言美德是林氏家风的一个重要元素。而这个美德来源于林氏祖上林达泉的一则家乡逸事。林达泉在光绪三年任台北知府,勤政爱民,清正廉洁。有一年,达泉公老家邻村黎氏因修建祖坟选址问题与林氏族人发生争执,闹到官府。林氏族人担心会破坏自己风水,书信给达泉公,希望借助达泉公的权势打赢官司。而达泉公对此给族人回复了十六个字“有千年的邻舍,冇百年的林泉(林泉即林达泉)”。大家深深体会到达泉公的良苦用心,不再争闹,黎氏祖坟得以顺利修建,两地村民和睦相处。


丰顺县

周美群 家风故事:做人实在,是周美群家庭世代传承的做人准则。爷爷经常教导后辈,吃亏是福,宽厚大度,不斤斤计较,才能得到他人的理解和尊重。在家风的影响下,父亲一直本分地道,老实憨厚。遇到村里水管断裂,他总是第一时间带上工具去维修。因为他坚信事无大小,尽力而为,为事负责,不分好恶。做人做事实在的家风影响着祖祖辈辈,也在一直感染着周美群。只有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干好工作,靠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创造,做人才有底气,生活才过得充实。

李海茂 家风故事:李海茂的家风是“诚”,诚实守信,诚实待人。“诚”是人的生命。父亲从小教育他们,做人要诚实,言而有信。在良好的家风影响下,兄弟姐妹们茁壮成长起来。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李海茂初中毕业后参加了生产队的生产劳动。第二年年初,父亲被全体社员选为生产队队长,哥哥被选为生产队会计,他被选为生产队记分员。一家六口人,三人被选为生产队干部。这是群众们对父子三人最大的信任,而这来源于家中良好的家风家训。

李美秀 家风故事李美秀的婆婆是个朴素勤劳的普通客家妇女,虽不善言语表达,却用实际行动告诉家人为人处世的道理。婆婆有三男一女,对待子女一视同仁。每逢过节,婆婆总会为子女人手准备一份家乡糕点。为了减轻孩子们的负担,婆婆主动帮忙照顾孙子。婆婆用平凡的言语,朴实的行动,阐释的却是人间最纯最真的感情。而李美秀将把这种勤劳善良的优良作用继续传承下去。 

罗文熙 家风故事:“宁亏一斗米,不贪一根葱!”罗文熙父亲的做人原则。父亲年轻时是一名赤脚医生,在村里行医看病,他医术高明,问诊细致入微,再加上一副菩萨心肠,来看病的人络绎不绝。当时大家生活都很拮据,他为了降低医药成本,他发奋钻研医书,遍尝各种草药,并上山下田采集各种中草药来配合治疗,不但提高了医疗效果,更大大降低了医药成本。但当时人们很多温饱都不能解决,所以欠医药费的情况比比皆是。而有些家里实在太穷的,父亲更是常常免费为他们治疗。这样一来二去,最后竟入不敷出,再加上罗文熙几姐弟的出生,父亲不得不被迫转行。转了行的父亲,在村里开了一家百货店外加经营早餐。虽然不再当医生,但乡亲还是常常来讨草药。于是父亲每天起早摸黑弄完早餐后,便常常抽时间去地里田间,甚至到深山野岭寻找各种中草药。而这些辛辛苦苦找来的药,总是免费送给乡亲,分文不取。除了免费送草药外,父亲在经商时总是让人买东西馀账。一次清点账目时,发现了一张假币。他忍着心痛,给孩子们详细地讲解怎样辨别假币,宁可自己吃亏也不愿让他人上当。父亲通过言传身教,将“宁亏一斗米,不贪一根葱”的思想深深刻在罗文熙心里。

王小杏 家风故事:王小杏的家乡在丰顺县北斗镇的一个小山村,父亲早年在村里的小学教了十多年书,后来因为家庭原因到村里的电站上班。早先几年电站还是国有体制,职工的家庭用电都是免费的。但父亲仍然要求家人不能浪费公家的电,不能占公家的便宜,一直坚持用手洗衣服代替洗衣机,天亮关路灯。在工作上,父亲更是競競业业。每年夏天台风到来的日子,一旦电站的通水渠道发生塌方,父亲和工友们就第一时间奔赴抢险。如果塌方严重,便连续几十个小时不吃不睡地在事故地点工作,用锄头、铁锹一遍遍将塌土清走。在父亲的心中,险情早一刻排除早一刻造福人民,电站早一刻投入生产早一刻为国家输送更多的电源,这才是最重要的事。遇上村里闹旱灾,自来水断流,父亲在挑满自家水缸之外还帮助邻居老人挑水。父亲用自己的行动教会了王小杏,对自已吝啬对他人大方,而王小杏将继续把好家风传承下去。 

罗莉琼 家风故事:节俭,是罗莉琼家一贯的家风。无论是爷爷、外公外婆,还是父母亲,都是节俭的模范,甚至到了“抠门”的地步。在小县城,爱书法的爷爷,是一位退休的主任,不舍得用宣纸,用看过的报纸,也把字练得龙盘凤翥。从局长岗位离休的外公,为了货比三家一碗粄汤,走遍了整个小城,最后还是决定买回原料,自己下厨。外婆更是节俭质朴,即使家里已经用上煤气,还是“另开小灶”,用废弃的竹篾、甘蔗渣、木头等烧柴火,只为省煤气。父母亦是视节俭如吃饭、饮水般自然,吃穿用度,除了关键花销,其余节约至上。除了保持节俭的理念,罗莉琼家中三代女人,外婆,母亲和她,在小小的潮客地——丰顺,用不同的方式去阅读世界,阅读生活。外婆不识字,没读过因文明而生的书籍,却读过生活的书籍。老人家勤于劳作,心灵手巧,用朴实的教育,将生活的细节教给儿孙。母亲虽然读过书,但年轻时没有什么时间阅读,现在仍然坚持读书看报。罗莉琼喜欢读书,在书中寻找心灵的休憩。外婆,母亲,她们从世界,从生活读出的勤和善,更用几十年的光阴去诠释勤和善;而罗莉琼从书中看到了更再广阔的天地,生活中更能释然对待挫折。

刘慧慧 家风故事:刘慧慧的童年是在父亲的关怀的目光下成长的,小时的她是个笨小孩,读学前班时,写个“1”字练了一个月都是弯曲的,写个“3”也老是反方向。因为年纪较小就上学,简单的10以内的加减法老是学不会。父亲却从不批评她,耐心借用游戏的方式帮助她记熟加减法。对于做人,父亲教导她内方外圆。既要像松树一样,有刚阿不正的性格,做事讲原则,又要像柳树一样,学会灵活处事,稳中求变;对于学习,父亲教导她坦然面对,直面困难,化绝境为生机;对待工作,父亲教导她不必太在意他人的眼光,认真做好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事;对于择偶,父亲教导她不要太在意物质是否丰厚,做精神的富翁。正是父亲这种欣赏孩子的教育方式养成了刘慧慧信任他人的性格,而这也影响了她教育孩子的方式。因为父教,她比同龄人收获了更多的幸福,也少走了很多人生的弯路。

谢煜晖 家风故事:在谢煜晖的印象中,奶奶如桂花一般,历经了生活的磨砺后,越发的坚韧不拔。奶奶小时候家境不错,后来嫁给了同是老师的爷爷,生下来五个孩子。之后经历文革,被打成了右派,进行劳动改造,尝尽了生活的苦痛。文革之后好几年,奶奶和爷爷得以复职,生活才慢慢好了些。奶奶原本也算是个大家闺秀,但是为了过日子,抚养孩子,努力挑起了生活的重担,和爷爷一起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挫折。对曾经经历的苦难奶奶很少在孙辈面前提起。奶奶还有似桂花般诸多美好的品质,作为一名教师,深受学生的爱戴。退休后深居家中的奶奶,常常有学生来拜访,有的学生年纪甚至与奶奶不相上下,奶奶对每个前来的学生都能准确叫出名字。奶奶好学博才,老来尤爱看书,三国和红楼都是奶奶所喜好的,它们一直驻扎在奶奶的书柜子里,被奶奶常常翻阅。在书中看了精彩的段子,到吃饭时便说与孩子们听,借机教育孩子,在奶奶的身上谢煜晖学到了不少道理。奶奶坚韧不拔、素雅清平的品格,正如夜里飘香的桂花。


五华县

田细文 家风故事:在田细文的家风故事中,父亲总是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父亲告诉他学唱国歌要严肃,对待粮食不浪费,珍惜现有的不易生活,有诺必守,有应必行。这些日常的点滴小事,父亲教导他要学会“习惯”,习惯做好每一件小事,习惯做好每一件随手事。在面对洪涝水灾时,父亲更是用行动践行做人的原则,不顾自身安危,将大家摆在小家之前,外出守坝,清理大街,救助群众。面对家里人的不解和质疑,父亲只留下“应该”两个简单的字眼。父亲的“习惯”和“应该”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田细文,在党十八大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24字基本内容时,他才真正地了解到,父亲的“习惯”和“应该”正是对爱国、诚信、敬业、友善的诠释。而这些为人处世的道理已经深深扎根在他心里,将伴随他走好今后的每一步。

张洁玲 家风故事:张洁玲夫妇同为人民教师,20多年来相知相伴,相濡以沫,教书育人。在工作上始终坚持身教胜于言传,不断增长知识见识,提高思想道德和职业素养水平,身体力行地教育学生,在任教期间成绩显著,得到了领导、同事和家长一致好评。在家庭上,张洁玲认为良好的家风是培育孩子的天然“熔炉”,是一种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张洁玲夫妇将“孝悌为先,德高为范”作为家风,十年如一日地照顾瘫痪卧床的祖母,让老人家安享天伦之乐。精心护理因脑溢血而瘫痪的家婆,无怨无悔。对待女儿教育上,坚持为孩子创造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让孩子在良好家风的沐浴下快乐健康成长。现在女儿学有所成,成长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张洁玲也因此获得过2004年10月荣获梅州市“百户学习型家庭”称号,2018年第一季度“五华好人”称号。


“好家训”参选作品

梅江区

张训达 家训家规:孝友传家,尚武自强,博学崇德,执着求真。

 

廖子金 家训家规:从政者,克己制欲;经商者,诚信为本。兄弟姐妹,互帮互助;婆媳妯娌,相敬如宾。邻里之间,真诚相待;若起争执,忍让礼先。

 

谢志路 家训家规:孝父母、友兄弟、敬长上、和邻里、安本业、明学术、尚勤俭、明趋向、慎婚嫁、勤祭扫、慎交友、重忍耐。


梅县区

肖美霞 家训家规:安分守己,诚实守信。尊老爱幼,心存孝道。简朴持家,乐于助人。

 

杨明会 家训家规:和为贵、孝为先。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懂得感恩、礼貌待人、与人为善。 

 

温笑青 家训家规:夫妻相敬,举案齐眉,婆媳相让,一家和气。 

 

杨治福 家训家规:日耕日读必日勤,能补拙还将人力胜天功。求利求名先求德,足润身自可永垂成大业。

 

梁兴盛 家训家规:诚实守信,助人为乐,勤奋好学,尊老爱幼,虚心求教,堂前教子,严于律己,学以增智,学以立身,勤俭持家,和睦团结,正直做人,踏实做事。 

 

李冠球 家训家规:孝悌忠信,理义廉耻。和亲睦邻,勤俭朴素。敬重义节,乐于助人。读书穷理,志圣经世。读书不贱,守田不饿,积德不倾,择交不败。事亲以孝,待友以信,御下以诚,处世以浑。 

 

沈晏城 家训家规:踏实做事,诚信待人。 

 

江启华 家训家规:平常心对人与事,勤俭朴素不攀比。做人言行要一致,诚实守信是最好。尊师孝长重友谊,孝老敬贤宽待人。社会公德要遵守,爱祖国,爱我家。

 

张鼎忠 家训家规:爱国爱乡,责任担当。勤劳俭朴,正直善良。家庭和睦,万事商量。尊老爱幼,慈善心腸。遵规守法,取财正当。热心公益,尽已力量。 

 

黄海斌 家训家规:诚实善良,勤俭节约,尊老爱幼,认真做事,真诚待人。


兴宁市

罗浩文 家训家规:崇文重教,尊老爱幼,明事知礼,正直善良,诚实守信。  

 

陈美红 家训家规:坚持自己的准则,不盲从,不浮夸,实实在在。 

 

袁育文 家训家规:珍惜粮食,崇尚节俭;孝敬长辈,爱护幼小;诚实守信,勤奋好学;与人为善。 

 

张玉芳 家训家规:行之以躬,不言而信。 

 

邓国新 家训家规:敬天地,孝父母,爱家国,睦亲友;遵道法,正德行,禁毒赌,戒骄奢;勤劳作,苦攻读,精习艺,强体魄;早立志,慎思辨,常改过,多积善。


平远县

邱美英 家训家规:一忠君上;二孝父母;三宜兄弟;四训子弟;五慈卑幼;六笃宗族;七睦乡党;八务正业;九尚勤俭;十崇忠厚。

 

邱志云 家训家规:奉祖先,孝父母;亲族宗,敬长辈。睦兄弟,和夫妻;警自身,重幼教。尚节俭,惜财用;勤耕作,足衣食。戒骄逸,秉诚信;明礼让,承良俗。兴教育,立远志;忌赌毒,禁非为。厚人伦,兢廉节;知忠义,爱国家。

 

王绮璇 家训家规:成事,不可无志。待人,不可失礼。心存原则,不偏不倚。胸怀坦荡,不卑不亢。

 

谢赵崧 家训家规:孝敬老人,严教子孙;尊老爱幼,亲穆存心。


蕉岭县

黄添增 家训家规:敬祖宗,孝双亲。爱兄弟,教子孙,睦宗族,和乡邻。择交游,信友朋。勤耕读,慎言行,戒争讼,要存心。

 

刘宇彬 家训家规:敦孝悌,睦宗教,和乡邻,明礼让,务本业,端士品,隆师道,修坟墓,戒犯讳,戒争讼,戒赌博,戒淫恶,戒犯上,戒轻谱。

 

张宏清 家训家规:廉而养德,勤俭养家。诗书养志,习礼知义。渔樵耕读,崇文尚武。品端行正,诚实笃伩。敦亲睦族,尊老爱幼。

 

张舒 家训家规:继承族德、忠效国家、勤为职业、孝敬父母、雍和兄弟、友睦祖邻、慎结婚姻、训教子女、崇尚节俭、禁戒非为。 


大埔县

蓝瑞启 家训家规:在家千日好,出门半朝难。 

 

贺奕荐 家训家规:百善孝为先 

 

杨啟滔 家规家训:顺父母、睦兄弟、和宗族、务勤俭、勤耕读、谨丧祭、肃闺门、慎嫁娶、安本分、禁非为、戒谕族众。

 

饶建祥 家训家规:孝悌宜敦、宗族宜睦、乡党宜和、职业宜专、子弟宜课、名份宜正、纶纪宜肃、诤讼宜息、窝匪宜诫、邪巫宜禁。  

 

张亦全 家训家规:继承祖德、忠效国家、勤为职业、孝敬父母、雍和乡里、友睦族邻、慎结婚姻、训教子女、崇尚节俭、禁成非为。

 

赖曼芳 家训家规:崇文重教,知书明礼。恪守孝道,与人友善。互相礼让,和谐家庭。洁净家园,崇尚文明。

 

魏新光 家训家规:宜孝顺父母、尊敬祖宗、兄友弟恭、夫义妇顺、和睦鄰裹、厚待亲朋、作養人材、早完国课、点奢崇俭、重义轻财。戒怨天咒地、玷祖辱宗、逼寡凌孤、勾私滅祭、窩匪诱赌、酗酒贪污、鼠竊狗偷、幹偷犯律、逞凶打架、游手好闲。

 

李东才 家训家规:尊老敬贤,爱幼乐施,举止稳重,语言文明。 

 

罗泳彬 家训家规:遵循孝道,睦族敦宗。济困扶危,意志一同。团结合作,共存共荣。父慈子孝,夫妻相敬,和乐相容,治家勤俭。处世待人,至诚为重,认清善恶,辨别奸忠。须识持物,莫贪虚荣,良朋多结,恶友毋逢,步步踏实,贯彻始终,遇难不缩,励志前冲,克苦耐劳,自得成功。

 

吴钦宏 家训家规:绍祖宗一脉真传克勤克俭,教子孙两行正道唯读唯耕。

 

黄晓辉 家训家规:“孝” 

 

林万水 家训家规:崇祀典,尽孝道,睦宗亲,齐家政,正德行,重文教,识大体,秉忠义,循律法,立诚信。 


丰顺县

李海茂 家训家规:洁身自重,勤廉持家。孝心感动人,美德育新人。家和万事兴,修来万年福。爱能化解怨气,和能助家兴旺。 

 

何望贤 家训家规:父母恩深,孝敬为本;子孙为重,慈爱是根;家庭是岸,和睦温馨;长辈需敬,延及子孙;家族和睦,举事皆成;谦逊待人,朋友成群;懂得忍耐,便是智人;谨慎交友,不掉泥坑;诚实守信,方得人敬;勤俭致富,福泽无限;廉洁自律,祸不沾身;遵纪守法,快乐人生;勤学好问,志在高远;成就事业,不畏艰辛;感恩报国,不辱使命! 

 

罗文熙 家规家训:宁亏一斗米,不贪一根葱 

 

黄梦瑶 家训家规:穷则思变,变则通,通则达。 

 

罗晓珊 家训家规: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


五华县

田细文 家训家规:勤俭节约,与邻为友,处世以谦让为贵,做人以诚信为本。 

 

张洁玲 家训家规:重道德修养,严情操品性。孝悌为先,德高为范。

 

钟宝强 家训家规:一戒毒瘾树洁心,二戒奢瘾树贫心,三戒惰瘾树勤心,四戒诈瘾树信心,五戒赌瘾树干心,六戒骄瘾树朴心,七戒淫瘾树正心,八戒凶淫树善心,九戒欺瘾树诚心,十戒盗瘾树戒心。


动动小手指

投上你们宝贵的一票吧!


来源:市创文办

推荐阅读

1、【局长对话创文】市教育局副局长梁财生: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维育人体系


2、【梅州跑起来】报名1.3万+,最小才3岁!梅州马拉松赛“战火”28日点燃


3、【创文在行动】梅江区立足创文主战场,打好创文攻坚战

4、【创文进行时】“残旧墙”变“文化墙”,梅县区这个村用画笔画出文明新风尚


5、【创文课堂】漫谈文明丨规范个人文明行为,你能做的还有很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