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连续三年督导“双减”,折射出哪些信号?

林风 人民网评 2023-04-18

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近日印发了《关于继续把“双减”督导作为教育督导“一号工程”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2023年度“双减”督导工作进行部署。《通知》提出,构建国家、省、市、县四级联动督导工作机制,持续推进“双减”落实落细。
此次下发的《通知》,已是连续三年把“双减”督导作为教育督导“一号工程”。这充分说明,相关部门推进“双减”工作落实落细的决心和力度。同时,也表明推进“双减”工作,具有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折射出绝不能也不会轻易“收兵”的信号。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玉泉区通顺街小学学生课后在校园内绘制墙画。新华网发(丁根厚 摄)


过去几年来,随着“双减”政策及相关配套措施的落地实践,一些良好变化已经发生。地铁商场里的教育培训广告少了,老师课堂讲课的质量和效率更高了;堆在学生和家长肩上的不必要“作业”少了,孩子每天睡眠的时间多了。应当说,“双减”政策的初衷和已收获的成效,是家长、学生、老师和社会都有目共睹的,也是大家所期待和认可的。
不过与此同时,一些问题仍旧存在。比如,学科类教育培训得到规范治理,但非学科类培训又蠢蠢欲动,逐渐暴露出诸多乱象。又如,“刷题式”作业和不合理的考试、排名减少了,但一些家长又开始担心起孩子“吃不饱”,甚至“主动”寻找一些隐形变异的违规培训……如果这些教育焦虑和现实矛盾得不到化解,那么“双减”的目标与成效将可能受到挑战。

广西兴业县石南镇至德小学,学生们在学习非洲鼓。新华社记者 曹祎铭 摄


正因如此,打赢“双减”这场攻坚战,是一个真正需要花大力气持续进行的“技术活”。这其中,需要各地继续总结经验,科学强化作业管理、教育教学管理和课后服务管理。作业和考试少了,并不代表可以无负担“放羊”,关键在于合理、必要和精准。一方面,在校内课堂教学上,学校和老师需要多花心思,科学设计,提高教学质量,努力做到教师在课上应教尽教、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另一方面,在课后服务管理上,虽然多地也出台实践了相应的一些好办法、好举措,但是也存在人手不足、资源紧缺等问题。怎样解决好家长的后顾之忧,仍需实践完善。从长远来看,最需要的还是均衡教育资源,构建起科学的人才评价和家校社协同体系。否则,孩子的需求、家长的焦虑,还会通过其他途径去弥补。
推进“双减”落实落细,除了抓住以上几个层面之外,有力的督导必不可少。强化“双减”督导,是推动“双减”各项政策落地见效、纯净教育生态的一个重要举措。此次《通知》中提出,建立健全“双减”督导工作机制,要重点从四个方面做好“双减”督导工作,即纳入市县政府履职“重点督”、部署指导责任督学“常态督”、组织各级督学“专项督”和加大通报问责力度“公开督”。在创新方式方法、强化监管力度、加大通报问责的同时,还要继续拓宽群众的举报投诉渠道,加大问责整改,真正达到以督促减、以督增效。
“双减”并非只是表面地减少过重作业负担及校外培训负担,而是要构筑以育人为中心的教育新生态。让教育回归良好生态和“育人初心”,“双减”必须落实落细,督导也必须动真碰硬。

本文系人民网评,原标题《人民网评:连续三年督导“双减”所折射出的信号》。

责编|王帅、徐玉涵

推荐阅读

跟风囤积甲流抗原试剂?没必要!

看两眼就敢做医美手术,谁给的胆子?

人民网评:推动党的二十大确定的目标任务落实见效

推动城镇化走深走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