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援疆:3000万元莆田援疆资金!乡村振兴百姓富 情满天山生态美
一、做好“牧民定居”的文章。2011年以来,莆田援疆分指累计在团庄村投入援疆资金3000余万元,先后建成高标准游牧民集中定居住房259套,定居游牧民259户,总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配套建成牲畜暖圈94座,有效实现了人畜分离。投入援疆资金,建设小学、幼儿园和生态休闲公园,建成设施农业大棚60亩,配套建设柏油路12公里,安装栅栏8公里,石头院墙2.5公里,供排水15公里,电力架设7公里,绿化引水渠5公里等基础设施工程,真正实现了居住、养殖、生产、公共服务四大功能区合理划分。游牧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根本上改善了游牧民群众所急所盼的衣食住行条件,彻底结束了原来传统落后的游牧生活方式和脏乱差、人畜合住的土坯房半定居生活,解决了“上学难、看病难、养老难”的问题,提升了老百姓的幸福指数,发展起各具特色的农牧民增收致富产业。2017年9月,中央电视台喜迎十九大栏目“还看今朝——新疆篇”报道了玛纳斯县清水河乡团庄村新农村建设情况,成为全疆唯一的向全国人民展示了风景优美的“生态牧区旅游新村”。2020年10月,人民网“大道康庄”栏目组专门到团庄村进行新闻采风。
二、做好“乡村旅游”的文章。注重新村旅游基础设施提升,投入援疆资金200多万元对村庄美化、绿化、亮化进行提升,通过种植特色景观树木,实施中国结LED灯亮化工程,打造牧民庭院经济(每户统一规划建设菜果园),建设乡村旅游设施等,整体提升团庄村游牧民定居点的自然文化景观,打造牧区美丽家园新样本,提高南部山区乡村旅游的品质。莆田市城厢区提供援建资金150万元,建成卧龙山观景台、莆田亭、木栈道等旅游文化设施。立足清水河乡五道垭景区、特色丹霞地貌、天然马场等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规划建设玛纳斯南部山区游客集散中心并配套停车场,切实提升旅游新村基础设施条件,助力打造富有民族特色的牧区生态旅游产业。为了充分挖掘清水河乡塞人悠久的历史文化,为旅游发展注入历史文化积淀,打造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辅相成的特色旅游产业品牌,莆田援疆分指投入50多万元资金建成清水河乡团庄村村史馆和塞人文化主题馆。
三、做好“生态振兴”的文章。融入福建省生态建设理念和莆田市木兰溪生态治理理念,引导农牧民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山雪山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退耕还林、退牧还草,让生态绿色文章成为致富文章。结合援疆项目实施,加大农村生态环保设施投入力度,推进厕所革命,让村庄的生产生活设施更加优化、更加美化、更加亮化、更加净化、更加彩化,形成人美、景美、物美、路美、生态美的乡村画卷,让北疆最美旅游公路S101线成为农民致富、农业发展、农村繁荣的康庄大道,成为生态建设的新亮点。
四、做好“现代农业”的文章。立足团庄村富硒土壤、天山优质水源等资源优势,提升改造“养殖+屠宰+销售”肉羊产业链,进一步向规模化、高效化、优质化、信息化发展,打造更为优质的肉羊产业链。在研发上,创新肉羊养殖的品种、模式、方法与手段;在养殖上,注重科学、健康、高效;在销售上,采用品牌营销、旅游体验、餐饮服务一体化策略,延伸肉羊产业链。积极打造药用植物园,已种植贝母、党参、甘草、黄芪等中草药品种,种植面积200多亩,其中雪菊、红花等已经产生经济效益。充分挖掘野生林木潜力,特别是对贝母、党参等名贵药材进行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培育一批知名品牌。
五、做好“组织振兴”的文章。结合福建省莆田市“党建+邻里中心”建设的好经验、好做法,把援疆工作与基层党建有机结合,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推进团庄村“党建+邻里中心”建设,让党员服务群众更加常态化、便利化、具体化,持续打造服务群众生产生活的党建工作品牌,让援疆党员干部人才与牧区群众肩并肩、心连心,让乡村党组织成为服务群众、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坚强堡垒,让党的旗帜在牧区群众心中高高飘扬,让援疆党员干部人才的初心化为服务牧区群众的热心、真心、爱心、细心和恒心。
一任接着一任干,久久为功谱新篇,历经莆田市第五批、第六批、第七批、第八批援疆干部一届又一届的持续努力、接续奋斗,如今的团庄村面貌焕然一新、百姓生活幸福安康、旅游产业整装待发,实现了游牧民群众“定得下、稳得住、能发展、优生态”的目标,为牧民群众脱贫攻坚和实现乡村振兴、富民兴疆提供了有力保障,进一步促进了闽昌莆玛人民交往交流交融,推动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为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生态良好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做出福建莆田援疆人的积极贡献。
推荐阅读文章
来 源:“莆田援疆”公众号2020年12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