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管必读丨微观视角透视银监会资管监管思路和机构运作机制
感谢并购圈微信群WELLANE分享的演讲实录资料
下载原文件,关注公众号后,回复关键词“资管监管”
李贺:今天主要分享的题目,大家在之前报名的时候已经看到了,我当时想题目的时候,因为看了很多关于监管这一块市场上的商业机构分析和报告,其实说句实话逻辑框架分析都很好,但是有一个问题,事实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件事情发生有的时候他是有一个微观传导机制的,可能并不像宏观层面分析的那么理所应当。所以有一些宏观分析,可能是事先先前期做了一些假设,我在想,因为我之前的工作是做媒体,最主要就是调研事实,现在最主要是做业务和机构去打交道,其实也是在一线和机构去接触,并且和监管有的时候也有一些沟通。
所以我就想用我现在和以前工作的经验,和现在工作的一些便利,我就想能不能利用现在这些资源,去切身的了解一件事情,就把这个事情的原本面貌反映出来,而不是简简单单,可能去就着他的一个大周期趋势,去不断的预期的自我实现,去循环,而是能够真正的从微观的角度去透析监管的思路,以及一个事件,可能相关机构他的运作机制,从而来判断这个事情他本身会不会朝着大家预判的方向去发展。
大家知道近期银监会连发了8个文件,还是比较凶猛的,尤其是对于可能银行盈收和利润贡献的大头,可能同业业务,资管业务,重点业务进行规范和现场检查,原原本本从这个文件本身看,是有一点恐怖的,因为很多既定的业务模式可能会出现调整,甚至可能遭遇到一些叫停的危险。所以在此之后金融机构可能普遍会产生一种恐慌,首先这个反映在消息层面的时候,各种信息泥沙俱下,大家提的更多或者引起恐慌最大的就是大行的相关问题,这样的信息出来,大家在这样信息出来之后,其实买账,市场有所反映,大家预期确实非常的恐慌。
其实市场大家看,在前两周利率债,信用债都有一些阶段性的抛售,收益率有一些调整,这么来看的话,说明市场的恐慌,其实时机上已经形成了一个相对比较确定的预期,如果他不买账一个谣言,市场不会有反映的。后来看到市场的反映,以及新闻之后,我就在思考一个问题,这个是确确实实监管的意图,或者非常明确的一个指导,还是说是机构,又是一次恐慌非理性的行为,或者又一次预期的自我实现。
件事情的发生,其实并没有那么简单,可能他需要一个从上到下的传导机制,在这个过程当中可能涉及到一些监管工作脉络和流程,还有机构内部的一个工作的流程,并不是说这件事情,大家预期到了很快就会实现和落地。所以大家在分析一些商业金融机构报告的时候,我觉得以我的经验来说,大家要多想一想,这个报告本身是一个大逻辑框架的一个预测,或者是自己有这么一个既定的观点,然后去证明这个观点,还是在推断这个事件本身。所以有的报告可能已经默认了这个事件发生,在这个基础之上,再去进一步分析,其实建立在一个虚拟假设上了,而没有说能够很好的把这个事情的原貌去还原,并且给市场一个投资,包括进一步判断的依据。
在这里我先抛砖引玉一下,举一个小例子,或者提一个小的思考题,后面再跟大家会反回来,后面跟大家继续探讨,现在大家讲同业收缩里面最主要的问题,同业存单会受到比较强的监管,其中一点同业存单纳入同业负债的口径,根据127号文的之前规定,就会受到同业负债比例上限限额管理,从而达到一个去杠杆的目的。其实这一点并不新鲜,从去年下半年,或者去年底开始,大家有所忧虑了,相关市场报告也是此起彼伏,言之凿凿。但是大家仔细想一想,回顾一下,在之前一两个月,在今年2、3月份的时候,同业存单的发行量,其实依然很大。
如果说监管已经下定决心了,或者已经向一些报告反映,好像已经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的情况下,为什么同业存单在今年一季度有如此大的发行量呢?大家仔细思考一下,这到底是为什么,或者同业存单是纳入同业负债同业限额管理,从监管角度他需要经过什么样的流程?这个流程如何经历下来之后,现实落地,大概的时间进度是什么样的,这个后面会跟大家继续探讨,大家可以先思考一下。这里我先卖一个关子,那个问题我稍候会解答的,下面就开始我在提纲中,也是在咱们公众号,当时在咱们公众号推出的时候列了一个小的提纲,按照这个提纲一点点的讲,现在先讲第一个问题,透析高层与金融监管部门的监管尺度。
我主要在这部分想跟大家分享和交流,如何从监管的声音和公开一点的表态,来进行一个文本分析,从这个文本分析里面,来推金融监管表面背后,他想表达的真实意图。有的时候大家觉得监管,是不是有的时候出尔反尔,其实并不是,监管的每一句话都是深思熟虑,重点的问题在于我们对于他的表态和发生看到了什么,看的是哪一部分,我们对于这一部分又是从什么角度去理解的。其实监管把所有的话都说的很明白了,只是在那个时点市场有没有这样的一个准备,能够理解监管当时说的那些话,而不是说用监管其中的只言片语来自我实现。
首先第一个想跟大家分享的小思考,就这个大话题下面第一个小思考,来阅读和理解监管的精神,其实关注节奏比关注一个大的方向更重要。举个小例子,4月25号中央政治局会议,“关于维护金融安全出的会议精神”,其中重要一项加强金融监管。单看这一句话,大家觉得金融监管要加强,政治局这样的会议高度都提到金融安全,和加强金融监管这样的提法。其实大家想一想,加强金融监管这样的说法并不新鲜,我觉得至少这三年都是不绝于耳了,这个词汇,大家觉得这个关健词本身并没有什么意义,我觉得最重要是关注他具体的操作步骤,和节奏,才是市场判断和投资的依据。
比如说金融风险可能在2014年表现钢贸风险,2015年的风险权益市场的配资,以及股灾之后带来的风险,2016年跨境资本流动的风险,今年也可能是涉及房地产风险,也可能是债券市场的风险,所以说这是一个很宽泛的词汇,其实无法对大家投资,对市场以及政策思路判断成为一个依据。
第二点想跟大家分析的一个小思考,也是在大的总体框架下,对于监管态度的文本分析大的话题下第二点小思考,大家在分析文本,看到金融监管这个部门发布的一些态度,声音的时候,千万不要去妖魔化一个中性的概念。
及就会比较紧张,也是媒体看到这个字眼,相对来说比较关注,或者理解,有的媒体会理解比较负面的就是委外,还有一个可能是杠杆,这两个我都跟大家说一下。比如这两个,大家都觉得已经是一个罪大恶极的东西,是一个原罪,是一个元凶,我也知道在有些地方的监管部门,和银行沟通的时候对于委外十分的关注,其实了解是非常非常细的,跟地方银行的朋友去交流的时候,大家觉得委外在媒体也好,包括在监管,有的地方监管部门的眼里,已经有点妖魔化了,大家都在说为外风险,可能为外本身已经成为了大家思想当中的一种风险,而不是委外他衍生出的其他风险。
要这么看的话,大家一提委外当然就会出现,刚才之前跟大家提到的,大家可能在市场看的比较多的文章,监管指导银行委外赎回,受到金融监管的影响,委外萎缩,其实这个逻辑顺理成章了。但是委外本身是不是一个过度被妖魔化的字眼呢?大家想想委外的初衷是什么,让专业的机构干专业的事,能够让在某一个领域更加专精资产管理机构来管理银行所管不了的资产,这是经济学当中发挥比较优势,从这点来讲委外不仅不是风险,而是防范风险的重要手段。
还有说去杠杆,大家现在提的比较多的,听的比较多的是去杠杆,在很多官方表态当中,还有在一些分析报告当中,提到去杠杆,觉得是未来的一个趋势,也会觉得杠杆这个东西是一个罪魁祸首,现在金融安全风险,金融扭曲的一个罪魁。但是去杠杆这个词,我觉得是金融机构的老朋友了,比如大家想一想2014年的时候43号文,当时防范的就是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就是地方政府去杠杆,2015年的A股大家也能想到,当时气壮山河那一拨那牛市,逻辑也是做大权益,从而从另一方面间接降低杠杆率,在财务指标上。所以杠杆这个词提的很多,在不同的时期会有不同的含义,而杠杆本身就是一个中性的词汇,是在金融当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工具,杠杆和去杠杆本身都不可怕,就跟委外并不可怕一样,但是妖魔化这些词汇,可能是真的可怕,而这个可怕是大家在分析当中,会影响大家正确分析和判断,会对有一些字眼过度的敏感,从而过度的解读。
接下来第三点,想跟大家分析的还是政策,对于监管表态的文本分析当中的第三个小的思考,叫《文中向外》,其实是我之前一位老师,他写的一本书,这本书跟金融没什么关系,是古籍古书考据学,应该业内一部小有名气的名著,对我后来分析政策的文本,梳理政策的态度其实起到很大的态度,很多东西他的核心思想,其实不在文本之中,而是在内容之外。所以我觉得这种思路对大家分析政策文本是非常有意义的一种方式,我下面给大家大概举几个例子,大家就明白了,也是根据我之前的一些在做媒体,当时关注政策时候的一些经验。
比如说大家分析货币政策的时候,尤其在2014年,2015年,尤其在2014年,那时候我还在路透社,大家对货币政策非常关注,新届政府主要强调结构性的货币政策,当时一提降准降息,相当于比较妖魔化的词汇,带来结构性扭曲。所以当时一直提的中性的货币政策,2014年确实一直都是结构的货币政策,都是结构性的降准,定向降准,所以中性货币政策,2014年的时候经常被提及的。
但是大家其实最有意思发现到2015年的时候,其实货币政策实质上,大家想一想应该是比较宽松的,或者用小春行长的话说稳健偏宽松,至少从市场的反映,当年市场价格波动来看,应该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了。但是大家看官方的解释,其实他仍然把2015年货币政策操作解读为稳健和中性的货币政策,主要逻辑有两个,第一个当时2015年PPI连续下行,实际利率走高。然后实际利率走高,降息就是对冲实际利率升高,他是中性的货币政策。第二外汇债款减少,资本外流,导致基础货币投放减少,由于基础货币的投放减少,所以要通过降准来扩大货币存数,从而保证M2广义货币的增速目标,从文本中看,无论央行怎么解释,无论他实质怎么操作,永远是中性的货币政策,从内容本身,或者他想让大家看到的关键词汇本身,其实这个定性并没有实际的意义。
但是大家其实最有意思发现到2015年的时候,其实货币政策实质上,大家想一想应该是比较宽松的,或者用小春行长的话说稳健偏宽松,至少从市场的反映,当年市场价格波动来看,应该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了。但是大家看官方的解释,其实他仍然把2015年货币政策操作解读为稳健和中性的货币政策,主要逻辑有两个,第一个当时2015年PPI连续下行,实际利率走高。然后实际利率走高,降息就是对冲实际利率升高,他是中性的货币政策。第二外汇债款减少,资本外流,导致基础货币投放减少,由于基础货币的投放减少,所以要通过降准来扩大货币存数,从而保证M2广义货币的增速目标,从文本中看,无论央行怎么解释,无论他实质怎么操作,永远是中性的货币政策,从内容本身,或者他想让大家看到的关键词汇本身,其实这个定性并没有实际的意义。
再给大家举一个外管局的例子,当时应该是在2015年到2016年,那个时候跨境资金流动比较热的话题,那时候压力也非常大,所以外管局那时出台一系列跨境资金流动管理,加强跨境资金流动管理的政策。但是当时有一句话,其实这句话是外管局定性的一句话,这句话很关键,“政策不会倒退,打开的门不会关上”,要在既定的监管框架内进行严格管理。这句话从表面上看是滴水不漏的,意思就是中国的跨境资金流动,还有跨境资金流动的开放,本身来说是不会走退步的,所以市场不必惊慌。
不会有一个实质上政策的收紧,但是实际上大家应该是知道,在2015年,2016年的跨境资金流动实际上要困难一点,这个主要确实外管局没说错,就是在既定的管理框架内,并没有政策的修改和倒退。但是就是在资金的框架内,资金跨境流动真实性核查非常严格,并且真实性核查的效率也大大降低了。所以大家可能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不知道大家的感受,大家可以反复读一读,最少我第一看到关注是前一半,没有关注最后一句话,态度的精髓就是在最后一句话,就是在监管的框架内进行管理。
所以我想跟大家分享监管有时候把他想说的话其实已经告诉你了,他也并没有说,不说,或者他并没有来欺骗市场,他其实给了市场一个相对来说比较明确,真实全面的态度表达,只是市场当时怎么理解,从什么角度理解,并且以什么心态去理解,这个是在文本分析,和梳理政策态度脉络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现在我就说联系实际,当前对于金融监管来说,近期金融监管部门集中的表态和发声,尤其在五一劳动节,节前节后配合着金融安全的政治局会议,之后一系列金融监管机构贯彻精神,到底背后是什么样的核心态度呢?
然后政治局会议,大家肯定都已经研究很多,市场也分析很多了,其实就我来看最主要无非两点,不发生系统性风险,还有一个加强金融监管协调,大家看随后在第二天央行官方网站上,他的党委专题会议也出现了一些表述,大家看这个表述里头很重要,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基调,加强金融监管协调,还有有序化解处置突出的风险点。刚才我比较着重强调是稳中求进的稳,然后在稳中求进的时候加强金融监管的协调,然后要有序化解风险点,所以这个其实就已经说把这个金融监管的节奏,金融监管的方式方法,以及他的力度,范围都告诉了大家。
然后央行发文不久,银监会在五一前表态了,我看之后在五一之间出来的分析文章很多,但是风险很大,银监会在之前掀起这一轮金融监管一个小高潮重要的主题之一,或者最重要的主题,他几天之内连续8个文件出来,以及密集的现场检查,给大家真的市场带来一个很深的印象。所以说银监会的表态,大家可能更多记住三个字“严紧硬”
但是再细看,可能大家就不难发现和央行当时在4月26号,当时党委专题会议上的表态其实有异曲同工的地方,仍然是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基调,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这一句和中央政治局会议里面态度是相吻合的,后面要讲政治,顾大局,积极主动参与金融监管协调。我觉得可以把重点放在稳中求进之外,放在顾大局,并且参与金融监管协调。
所以在五一当中也跟很多朋友探讨,有的人说觉得严谨硬,有的朋友,包括我之外,还有几个朋友,大家聊的时候都觉得更多的,其实是一个求稳,而且是在金融监管当中把握节奏,控制节奏,甚至稍微放缓节奏的一个态度的表达。但是之前有点拿不准,我当时的想法,包括和银行,和其他一些单位朋友聊完之后,我的想法其实偏重可能金融监管要节奏上的放缓,结果果不其然,大家看昨天证监会也表态了,而这个表态相对于前两个机构来说,也是更加明确了一点。
我记得昨天我看有的公众号上,自媒体比较一致的一个说法刘主席认错了,我当时一看,其实应该说这个态度是比较明确的,而大家认为是刘主席认错了,应该都分析到了,结合之前央行和银监的表态,都有一个一以贯之的东西,而这个一以贯之的精神,其实就是监管的节奏和监管的力度的一个变化。大家关注证监会也提及了监管协调,和维护市场稳定,并且要守住系统金融风险这样一个底线。
其实这几个监管单位,金融监管部门先后出台了对于政治局会议的一个思想贯彻的表达,以及向市场共买表示一个态度,相当于一个前瞻性指引,先后出来,态度都是一以贯之逐步明确。我觉得归根到底就是一个字“稳”,大家还可以关注一点,稳的手段是什么呢?金融监管协调,所以金融监管协调,大家也知道现在的金融监管协调,有部级联席会议,央行牵头,更多的之前三行的表态,以央行为主,其他的机构配合辅助,金融监管协调这几个字告诉大家,或者告诉市场上要以央行的态度为准绳,央行是什么态度呢?大家可以关注一下近期央行的一些表态。
央行的表态,其实在五一当中,在五一劳动节的时候,央行研究局的局长发表一篇文章,去杠杆引发债务通缩风险,这是最核心的一个观点。昨天人行在在操作上有一个小小的变化,这个之前有一个小的插曲是在前一天市场上风传MIF(音)可能调高的利率,在国债期货,市场上其实也有所反映了,结果就在第二天,昨天人行在公开市场上的变化,所偿放短,大量的资金短期7天回购来对冲,所以我觉得这也是一个态度的表达,虽然说不一定资金面会适度宽松,至少央行是稳定市场预期的一种方式,也是告诉市场他现在在金融监管…
也是央行和市场沟通一种方式,把握现在在金融监管当中,他所把控的这个节奏和力度,这样的一种态度,所以说,如果大家金融监管协调更多是看央行的表态,或者更多的要尊重央行的意见,央行无论是他官员署名文章发声,还是他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来展现自己一种姿态,其实都能看出来,金融监管和金融去杠杆的节奏,实际上在监管都是有所把握,并且会时刻关注市场的预期,并做出适当的反映和调整。
刚才跟大家交流的是第一个话题,主要是根据我之前在监管政策报道,以及监管研究当中,自己的一点小的经验,包括结合近期政策表态,稍微梳理了一下,给大家算是抛砖引玉,尽量带来一点启发。下面跟大家分享,这次分享主题的第二点,从金融监管操作行为来预判监管的脉络,主要就是从当下金融监管,尤其银监会,以及各地银监局在指导银行进行自查,检查的时候他的一些行为细节,展现出他背后监管的态度。
因为我本身现在是做委外业务,在资产管理机构,所以我是对近期银监会这几大政策出台之后非常紧张的,一开始的时候在调研之前,我当时觉得如果真按这几个文件的内容来严格执行,市场会有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事实上在几个文件下发之后,银行在开始自查之前,或者在自查当中,实际上市场就有一个相对来说比较明显的反映,在反映初期,我个人来说也是比较恐慌的,就是觉得是不是银监在检查的时候有一些实质指导和表示,给机构操作带来了影响,而这个有可能是未来长期的一种趋势。
但是在实际上交流和调研之后,我的脑海当中,就是感觉市场的变化源于一种恐慌,这种恐慌就是一张窗户纸,本身就是机构可能源于,对于银监会检查一种担心,一种恐慌,一种不确定性预期,从而带来一个非理性的操作,而非是实质上有监管的实际指导。
本身来说,监管文件已经说的很明白了,这个监管有自查阶段,之后银监会要入场检查,会反馈整改意见,就分几个阶段。现在大多数金融机构还处在自查阶段,各地不一样,有的银行可能有当地监管机构已经入场开始检查了。但实际来说都不会到反馈意见的阶段,所以本身来说市场上的反映应该不是监管明确指导带来的,更多还是刚才跟大家分享的,源自一种对预期不透明的担忧和恐慌,一方面是拿捏不定监管的尺度,这次监管的力度,以及实质上背后的监管态度。
还有一个担心,如果现在做了,未来又不让做了,比如一些创新业务,会增加自己的处置成本,所以预期不透明,一方面可能来源于恐慌,来源于一种拿捏不定监管背后实质上的一些态度层面的东西,另一方面,如果真的不能做增加自己的处置成本,也没有必要,暂时机构业务量缩小,甚至暂停了业务,实质上还没有一家机构在交流当中提到,确实是受到监管的明确指导。
还有一点,其实说句实话,大家会觉得有点搞笑,还有一些机构暂停业务的原因,一方面跟大家分享的第一点原因,预期的不透明,其实现在还有一个问题,人手不够了。监管确实非常耗人力物力的,这也说明这次监管确确实实是想摸清一个金融机构在经营当中风险点,以及摸清一个业务的比数,这个态度还是比较明确的,但是给金融机构带来的影响确实是人手不足。我知道有的朋友根本没有时间去做业务了,甚至可能直接调回到总行,在总行那边去报数据,去统计数据,可能暂时就先远离业务战线。
我也了解到在自查阶段,报送数据的口径非常详细的,他可能不光传统上按照资产类别划分,还会根据当下重点的风险点,根据一些风险点重新梳理口径去统计,这个工作量其实非常大。而且这是一方面去统计数据,报送数据,还有一方面要根据监管提出的一些问题进行回答和反馈,所以这两方面带来很多机构,本身机构做委外,他就是因为人手不够,现在又要抽出人力去应对自查这个环节,并且自查的任务量还是比较大的,所以就会影响了业务的开展,带来了可能实际业务交易量的下跌,但是并不是监管他一个明确态度的表示。
在交流和之前了解当中,我还有一个自己的体会,机构的预期不明朗,不确定,基层监管单位预期也并不十分明朗,给大家举一个小小例子,大家可能从这些细节就能够自己得出结论。比如说在调研交流当中,有的地区,有的银行同业朋友反馈,已经监管入驻了,有的地方还没有消息,甚至监管什么时候入驻,会不会进驻,都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结果,或者没有一个明确的信息。所以可见地方监管单位在把握时间上,在流程上,这个把握并不十分统一,可能各自会有各自的安排,和统筹规划。
我还遇到过有的朋友在交流当中会反馈,一开始在前期沟通当中,可能当地的监管单位在口头表达的时候,会说的比较严重。比如说未来要底层穿透,每笔信用业务要授信,可能在沟通当中会说的比较严重,还有提到在认购同业资产的时候,之前认购同业资产看的是价格,现在无论对方是不是存款金融机构,都要加强尽调,先统一授信,所以在业务流程上来说更加严格了。
但是有一个问题,并不是所有地区的银行都跟银监交流当中,都会收到这样的态度,即使交流当中银监有提到一个方向,但其实也没有一个明确的态度和文字的表达。最后也有在五一劳动节过后,也有银行从业的朋友说,他们在交流当中发现监管的态度,当地监管态度也稍有松动,可以看出监管单位在把握监管的尺度节奏,和理解监管核心精神,顶层设计精神的时候,其实也是在不断的修正和调整,也会根据市场的预期,金融市场的变化,会有所应对和改变。
所以说到这,我想和大家交流,大家不用恐慌,比如媒体报出来,或者有些金融机构从业朋友在交流当中提到,我们在交流当中和监管交流当中,比如一些监管态度的表示,其实有可能当地监管单位的一种理解,或者他在当时那个时期一种表态,但实质来说,我觉得都会根据市场的变化,和一个顶层设计的精神来把握节奏,不断调整,不是说可能真的会出现一刀切的强压,导致银行业务突然性,断崖式的下跌,甚至是叫停,这种风险我觉得,至少在五一节过后,大家应该能分析出来,这个可能性应该没有的,包括从同业去交流,所以无论是监管态度的表达,我在实际调研当中,金融同业机构交流的时候,了解到的金融监管单位的行为变化,其实可以看出来,都是有把握和调整的,不会有一刀切的行为,现在大家也能看出来这个趋势是比较明显的了。
所以交流下来,我现在的感觉,其实监管是处于一个摸底阶段,而这个摸底阶段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摸清一个底数,要做到心里有数,对于前期认为的风险点,或者需要未来处置的风险点,先摸清这个市场实际情况,调查十分详细之后,可能才会有相应监管态度出台。所以调查的严格并不代表是最后监管规定就会非常严格,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大家仔细想想2015年的股灾,很多做研究的朋友分析已经很到位了,也是由于前期监管,比如数据互相之间的不共享,不透明,对于市场客观情况估计不足,贸然出手带来的一些问题。
所以现在监管更多是一种非常负责任的表现,就是先摸清底数,知道市场的实际情况,把数报给我,我知道你大概什么情况了,我会出相应的政策逐步的根据市场实际上的问题,再把控风险和稳定的前提下,有节奏的去应对和处置。我觉得这也是建立在,首先这是一个比较合乎情理的路径,第二也是建立在2015年,以及其他的一些金融风险爆发之后,逐步建立起来的经验,我觉得在自查阶段,检查阶段,检查的详细,真的不代表监管实质上他会有什么特别严厉的举措出台,更多是本着防范风险的考虑。
在这一部分最后,第二个小话题最后,想跟大家探讨上面给大家留的一个小问题,同业存单纳入同业负债这个问题,从去年到现在也是不断被提及,也是不断扰动市场的神经,引起市场的波动。大家其实只要再仔细回头看一下127号文,我也是跟很多朋友聊过这个话题,包括监管的朋友。有的时候,如果大家真的了解监管的路径和脉络,以及他们工作的方式,就会发现其实是非常审慎的,不会像市场上分析的,怎么说呢?就会来的那么突然,或者那么顺理成章。
大家回头看一下127号文,大家只要读一句话就明白我刚才说的意思了,那句话是什么呢?为了进一步规范金融机构同业业务经营行为,人民银行、证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外管局等,我觉得说到这大家应该就明白了,这是一个五部门会签的文件,同业存单纳入同业负债需要五个部门在一起会商决定,再重新考量和定夺,调整,其实并不是哪家说了算,也不是银行业监管机构银监会在调查当中,我要调研你同业存单纳入同业负债,整体的同业负债,在总负债当中占比口径,就是未来银监会要出台一个规定去规范同业存单,去限制同业存单,这个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一个问题。
而五部门会商才能共同解决127号文里头提到的,比如说去修改127号文,把同业存单纳入同业负债,其实是需要有一个过程,并且这个过程当中,五部门要不断的会商决定,这个效率大家应该也心里明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落地的一个变化,并且这个事情对市场影响很大,大家看到分析上已经把这个事情默认了,并且在分析事后的影响。但实际来说,大家要注意这是一个长周期的变化,甚至还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变化,都很难说,这是微观层面一个传导机制带来的实质上的一个问题。所以并没有那么顺理成章,并不是宏观分析去抽象就能够分析出来的。
然后对于同业存单,我想再补充一点我自己的感受,这点感受也和很多朋友交流过,交流完之后,大家都是有这么一个共识的。同业存单,大家想一想,从本源去考虑,同业存单为什么会出现这么一个问题,他源起是什么?这是央行大力推动的,因为本身同业存单,央行把他纳入一个部分,促进同业存单的交易流动性,从而把这个市场做大,这个首先是人民银行一手把这个品种培养起来的。但是为什么要大力去推这个品种呢?大家可以看看同业存单他的意义,首先他是在线上发行交易,他是可以受到监控和指导的。
也就是说在线上这个品种的量价都是透明的,第二由于同业存单可交易,以及高流动性,就保障了,具备一定的流动性,就保障了发行银行负债的稳定。同业存单说是一种同业负债,他比一般的同业负债要稳定的多,其实就是因为他在线上可交易,流动性要更强这样一个因素,其实也是当时本着金融安全的考量,如果真的把这个CB品种掐死的话,大家可以从反面想一想他的结果会是什么,可能就是同业存单需求,又回到过去不透明的线下时代,首先监管就无法真正的去了解同业负债的真实性口径。比如说过去确实有通过资管通道,同业负债变成一般负债的情况,需求又回到过去比较原始不透明的线下时代,会其实进一步引发金融风险。
我今天跟大家交流的问题有点多,因为想说的话题实在太多了,我尽量后面压缩,还有最后一个小的主题,就是机构委外流程制度与委外业务共振的关系。前面更多是从监管的态度,以及监管的实质上的操作和行为来分析,其实这一点是从机构的行为来分析的。这个由头大家可能也都知道,前一段媒体的文章,比如大行赎回委外,银监会指导银行赎回委外,这样一些文章,和他们是有关的。
而这些舆情和信息,实际上确实对市场的信心和预判造成了影响,造成市场上实质的波动。但是我觉得大家可以从几个层面再细致分析一下,包括从监管的行为,以及从机构自身的行为,以及工作流程,都可以判断出来信息本身的真伪。首先大家可以看监管明确处置的,并不是一个层面的东西,他要处置的是风险点,这个在银监,其他监管部门,在提及,公开表态中提及的是风险点,而委外并不代表是风险,而委外延伸出来一系列风险隐患,监管去指导为外收缩,指导银行赎回委外,就是一个不太符合监管逻辑的一种分析。
我觉得未来及时说对于委外的监管加强,对于委外风险管控更加严格,也更多是在委外衍生出的可能的风险隐患上,比如资产穿透,严格尽调,我觉得也绝对不会出现,就是通过现在的监管思路去推断和延伸的话,也不会出现一刀切,对于某一个面上既定的业务,整个业务条线出台一个一刀切的情况,这是不符合常理和监管思路的。
我后来也跟很多朋友交流过,到底这个舆情是怎么出来的?是不是一点眉目都没有,根据我之前在媒体的经验,我觉得有的经验叫无风不起浪,实际上有一些影子的,但是这个影子背后基于的源起和意义被过度解读和放大了,实际上就媒体报道银行,尤其大行赎回委外本身,我本身没听过相关有这样的操作,而且我知道的是什么情况,在很多银行是在季度,甚至半年,一个他所认定的期限,对以前存量委外管理员进行一个评价考核,并且有的委外委托人会有优胜劣汰的管理机制。这是一个既定的,是一个流程化的,是一个历史延续下来市场行为,所以说恰恰就是本着账户收益最大化的目的,所以银行委托人,他是要可能把一些委外管的不是很好的委外账户进行赎回,从而替换给其他的,管理更加优秀的委托人。
实际上大行委外的资金规模并没有减少,只是说可能换了更加具有管理资格,或者风险识别能力更强,对市场预判能力更强的管理机构,替换过来,重新进行开立账户,资金委托的操作而已,并不是大行实质上赎回了委外,更不说明是在银监,或者在监管的指导之下去赎回委外的,这也是不符合机构操作的一个行为。同时大家可以想想,如果大家有跟大行合作,或者有跟大行的朋友聊过,或者接触过银行委外业务的,大家也都知道打夯的委外业务,有一个比较大的区域性银行账户都有几十亿的规模,底层资产如果是稳定收益类的委外,底层资产一些信用债,底层资产当中有相当比例不是流动性资产,如果直接赎回的话,肯定会造成资产折价抛售,和整个账户估值比较大幅度回撤。如果把账户快节奏的赎回,其实这个回撤就会变成账户,银行委外的实际亏损,这个肯定是银行自身不愿意看到的。所以即使银行我要从委托人那赎回账户,他也不会大规模的,集中的去操作,所以本身从机构的行为,大家应该也能推断出来本身机构去集中赎回委外这个事情的真实性。
所以说有些事情本身可能有些眉目,可能就是由于过度的解读,过度联想了,带来整个分析思路扭曲,甚至引起了过度恐慌,导致失误性判断,很多事情还要从微观的角度去分析他的机制,他的一个可能性,他的一个和事实之间偏差度,才能来决定出自己可行性的操作。在这里再补充两点,也是从银行经营模式和管理机制入手,解释两个现象,一个是同业,有些银行同业业务也萎缩了,有些银行的资管业务也萎缩了,是不是由于监管强力指导呢?这个其实也并不一定。
对于一家银行来说,资管也好,同业也好,只是他业务贡献营收和利润的一个业务板块而已,他会统筹综合考虑。在这个基础之上,比如说刚才提到同业业务萎缩,其实就不会,或者就不是监管态度上的指导。大家如果熟悉银行,就是银行的朋友,大家研究银行,分析银行的,可能知道有一个数据,净益率收益率,净息差,决定银行收入当中利息收入部分,非常重要的一个数据,这段时间以来,资金价格的走高,带来净息差不断的走低。实际上,实质上影响的是银行整个利息收入,和银行的盈收和利润,有些银行收缩同业业务,在整个经营范围层面上一个战略的行为和决策,主动收缩的同业业务,他的目的主要是优化财务报表和资产配置,是基于这样考量,而非监管强制性的指导。
再举一个例子MPA资管业务收缩,很多因素跟MPA有关系的,但是MPA有关系,这是一个间接的传导机制,这也并不是说受到了非常直接的一种口头上的指导,或者前瞻性指引,广义信贷增速,整个你的增长速度,和你当年增量已经被控制住了,你既然已经被限制住,就不能无限扩大表内外的规模。在这样情况下,只有提高效率了,为了增加你资产的收益率,增加你的征收,就要投资更高的资产,更高收益的资产,导致很多银行交易当中,他们今年的出账在MBA严格管理之下,他们本行出账资金的价格被抬升了不少,这些同业的小伙伴有比较深的感触。所以这是一个间接的影响,因为监管操作手段,其实带来一个市场的变化和波动,由于这个市场的变化,进而影响到一个机构的操作行为,就是提高了出账资金的价格,从而资产方和资金方之间,造成一种供需,需求上不匹配,进而带来业务互相之间匹配,或者达到和议的概率减少,从而导致业务量和交易量的减少,这个可以理解成一种间接的去杠杆行为,是通过影响市场来影响机构的行为,而非是监管指导,从而让机构被动的去行政性的去缩减业务规模。
讲了这么多,这是我要分享的第三点,第三点也分享完了,这是今天主要分享的主体,三个主题,根据之前的提纲,以及我自己的一些思考,也抛砖引玉跟大家去交流,也欢迎大家在之后能够持续的保持沟通。大家互相之间能够共同的探讨,去发觉市场他的本来面目。我也感谢速记的小伙伴,挺不好意思,我一个说话有点快,第二今天讲的内容想压缩的比较多,所以可能给你带来挺大的工作量,实在不好意思。还有大家的时间也很宝贵,最后如果可以的话,我想再说一点心里话,也是之前看到几篇文章,给我的一个感触。
我记得有篇文章,那个公众号应该还是个大号,我看的人挺多,分享挺多,他有篇文章其实蛮惊悚的话题,“同业不死,百业不兴”,没记错大概是这个话题。还有近期可能比较搞笑的一个话题,“同业业务人员下岗再就业交流讲座”,有这么一个,我觉得有点自嘲的一篇公众号文章发出来。
那么同业到底能不能和资金空转,或者脱实向虚,这些东西划等号,就是这些负面词汇的代名词呢?我觉得从我的观点来说,我和很多朋友交流,就我个人思考来说,这个观点还是有点扯,不能盲目的把同业黑化,并且把他标上一个负面标签,我个人感觉如果没有同业的话,其实对于金融机构,银行机构来说,可能就早已经发生了系统性金融风险。
大家知道有的银行,可能同业业务已经占到他们银行盈收的一半,甚至更多一点,这是有一个背景的,在整个经济下行周期的时候,银行业传统的信贷投放,其实爆发了大量的不良。在这个时候其实就遇到一个,现在好像提的少了,2014年大家提的比较多资金传导不畅,以及银行信用收缩,或者叫中国流动性陷阱,就是经济周期和信用周期的叠加,带来银行惜贷的行为。
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如果只有传统银行的信贷业务,大家可以想象,一方面银行惜贷带来利息收入降低,第二方面前期投放,由于经济的逆周期,经济周期的调整,带来风险,资产质量问题的暴露,其实是非常可怕的一件事情。因为这个风险的暴露,一方面银行自身性补充资本来源,他的力量本身由于惜贷受到影响,但是另一方面来说,由于风险暴露,你还需要用更多的资本金,更多的拨备,更多的利润去核销风险暴露出来的不良风险。
如果大家想没有同业这几年的兴起,为银行带来新的贡献,新的利润来源,会带来什么情况呢?首先就是银行内生性补充资本的能力下降,增加拨备的能力下降,以及核销坏账的能力下降,那么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可能就会非常的难看。这种情况下,由于你资本金不足,就会带来不良率居高不下,因为你没有办法去核销你出现的不良。第二由于资本金不足,你会进而引起了信用的紧缩,以及带来银行信贷投放能力的减弱。
如果说没有同业利润的贡献,实质来说,首先来说银行可能已经爆发了金融风险,本身资本金已经非常紧张了。第二,如果没有同业在这几年贡献利润,或者对冲传统的信贷业务利润收缩,带来了负面影响的话,实质上影响银行信用投放的能力,以及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我觉得客观来看,其实同业业务在这几年起到了一个对冲传统业务收缩,我觉得可以把他比喻成一个稳定器。
当然肯定还有资管业务,作为新的利润来源另一个来源和补充,这些新兴的,现在更多有点被妖魔化的风险点,其实在这几年,在信贷逆周期当中,实质上来说,帮助银行走过了逆周期的调整,优化和健康了银行资产负债表。从另一方面也帮助银行能够有更多的能力去进行信贷投放,支持实体经济,既对冲了金融风险,也对冲了信用和经济风险。当然他可能在业务操作当中会有一些隐患存在,也是监管部门需要在检查当中不断的去了解和规范的,但是我觉得并不能说这些业务就是造成风险最主要的来源,以及这些业务本身把他们妖魔化,带来现在金融风险,金融扭曲,经济脱实向虚的罪魁祸首,这样无论对于业务本身,对于银行经营主体本身,对于这几年从事这项业务的,同业,资管这些业界小伙伴也是不公平的。所以我是觉得,大家还是从实事求是的方向入手,不用过多去执迷一些概念和态度上的东西。
近期精彩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