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概念验证中心验证啥?怎么验证?


概念验证中心(Proof-of-Concept Centre, PoCC)是国际上促进高校科技成果商业化的重要载体。
作为跨越科技成果转化“死亡之谷”的第一步,概念验证的主要目标是论证创新想法、论文或专利成果的商业化可行性,评估它们的市场潜力,并为科研团队提供种子资金、商业顾问、创业教育等服务。
美国在这方面已经进行了20多年的尝试,其中,2001年创建的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冯·李比希中心(概念验证中心)最有代表性。它的出现,为高校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源头质量,满足应用需求,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向上滑动阅览

关于“冯·李比希中心(VLC)”
2001年,威廉·冯·李比希基金会向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雅各布工程学院捐赠了1000万美元,用于启动威廉·冯·李比希创业与技术推进中心,这也是全美第一个高校技术商业化机构。
冯·李比希中心(VLC)的使命是通过资助、教育和商业辅导激发创业精神,促进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发明商业化。其主要目标是促进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内部的创新;加速大学发现的商业化;促进大学与私营部门之间的思想交流和合作;并为学生做好职场准备。
VLC已为140名教师提供了咨询服务,审查了270项技术,向66个项目颁发了超过300万美元的概念验证基金,并协助成立了26家公司,创造了180多个就业岗位和8700万美元的私人资本。超过70名研究生和博士后研究人员获得了资助,以探索他们的研究商业化,并专注于开发、测试或原型建设,以证明技术的商业可行性。
VLC就广泛的项目提供咨询,包括医疗设备/诊断、软件和清洁技术。这些项目导致公司和产品对可持续性、医疗保健和生活质量产生深远影响。例如,包括一种改进的人类乳头瘤病毒筛查测试;用于改善休克和急性炎症疾病的治疗技术;基于热能转换的替代能源;以及下一代节能照明设备。




概念验证中心,不仅为高校里不能通过任何常规渠道得到资助的早期研究提供种子资金,弥补大学基础研究与天使投资、风险资本资助新创企业的空白,而且它也为天使或风险资本家提供一条便捷道路,使他们能在投资阶段接触到可能的初创公司。
2002年,麻省理工学院德什潘德中心成立,这些早期的PoCC的运作成功,使得越来越多美国大学开始成立自己的概念验证中心。




一、概念验证的阶段 




(一)主要验证内容

一般而言,创新链分为基础研究、概念验证、工作样机、工程化及生产线、产品生产5个阶段,“死亡之谷”主要指第2、3、4阶段,其中又以第2阶段概念验证的“死亡率”最高。
造成“死亡之谷”现象的主要原因有:(1)高校科研成果主要以专利、论著形式呈现,极少对市场与应用成本进行考虑,市场化思维与动力不足;(2)高校、企业、投资机构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和知识鸿沟;(3)政府成果转化相关政策主要集中在科研人员身份限制、成果转化收益分配等体制机制问题及天使投资、孵化器加速器建设等成果转化后端;(4)风险投资等市场主体对早期技术成果关注度不大或不敢冒太大风险。
因此,概念验证通常被称为是在打通成果转化的“最初一公里”。与中试相比,概念验证侧重“市场可行”,更关心成果的商业价值;中试侧重“规模实施”,更关心生产工艺和质量。


(二)如何进行验证
概念验证中心的验证流程通常包括:

1.提交商业计划书或项目申报书。

2.进行初步的行业调研和市场判断。

3.对项目进行商业化的深度调研与判断。

4.根据综合因素优中选优,形成一批概念验证优选项目。

5.提供多维度服务,如行业调研、专家访谈、知识产权梳理、股权设计、商业规划、团队搭建、融资顾问等。


此外,概念验证中心的建设也得到了政府的鼓励和支持,多个城市发布了相关政策文件,鼓励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医疗卫生机构、企业和社会组织等开展概念验证中心的建设。




二、国外概念验证中心经验做法




(一)基本概况

2001年,全球首个概念验证中心——冯·李比希创业中心在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成立,之后,越来越多美国研究型高校陆续建立概念验证中心,至今建有30多所,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冯·李比希创业中心和麻省理工学院的德什潘德创新中心。
除美国外,主要有新加坡和欧盟开展概念验证工作,其中新加坡于2008年启动概念验证资助计划,鼓励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将尖端基础研究成果进行转移转化和产业化;欧盟于2011年设立概念验证基金,主要支持已获得欧盟研究理事会资助的基础研究项目,加速这些项目成果从概念走向市场。
2018年欧盟研究理事会发布的《概念验证基金实证评估报告》显示,概念验证基金项目在知识产权产出、公司衍生、吸引资金支持等方面表现出优势,有20%的概念验证基金项目凭借其研究成果创建了新的公司,而其他项目只有6.4%;17.3%的概念验证基金项目形成的成果签署了技术许可协议,而其他项目只有9.3%。

(二)经验做法

梳理国外概念验证活动尤其是美国概念验证中心建设情况,其经验做法有:
一是政府引导支持。2011年美国总统奥巴马将创建概念验证中心作为投资“i6绿色挑战计划”的主要渠道,并投资1200万美元给6个大学下属的概念验证中心,2012年又分别各拨款100万美元新成立7个概念验证中心。2014年美国经济发展局扩大“i6绿色挑战计划”的投资,给已有的概念验证中心各新增投资50万美元。欧盟则是通过概念验证基金给予每个概念验证项目15万欧元支持。
二是多元化资金保障。早期概念验证中心主要由民间基金会予以资助创建,如冯·李比希创业中心最初由冯·李比希基金会捐资1000万美元创建成立,但随着概念验证中心的发展,概念验证中心启动资金来源逐渐多样化,主要有政府资助(联邦政府、州政府)、基金会捐赠、本校收入、私人捐赠等,而成果转移转化收益是后期运维资金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是聚焦尖端基础研究成果。美国的概念验证中心主要建立在研究型大学尤其是一流研究型大学,排名前100的大学中已建立概念验证中心的约占1/5。欧盟概念验证基金主要支持已获得欧盟研究理事会资助的基础研究项目进行概念验证。新加坡概念验证计划主要支持国立大学和公立科研院所将其形成的尖端基础研究成果进行概念验证与转化。
四是主要为项目提供种子资金。冯·李比希创业中心每年遴选10~12个概念验证项目,每个项目支持1.5万美元~7.5万美元。德什潘德创新中心提供点火资金(每项5万美元)和创新资金(每项不超过2.5万美元),前者用于证明成果具有商业价值,后者用于已证明概念和研发路径的项目开展持续创新。欧盟则予以每个概念验证项目15万欧元支持。
五是健全以市场为导向的科技成果评估机制。美国的概念验证中心通常拥有一批专业的管理团队和顾问,能够识别出具有商业化价值的科技成果。冯·李比希创业中心和德什潘德创新中心在项目申请时,会选派顾问帮助科研人员撰写概念验证申请书,在项目遴选时,设立由风险投资者、创业家、技术专家组成的评审委员会,并从技术创新度、现实需求、潜在市场、技术就绪度、知识产权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判,筛选项目并确定资助力度。
六是辅助开展技术咨询服务和创业教育。冯·李比希创业中心为资助项目推荐技术和行业顾问,全过程提供商业指导与产品开发转移知识和技能,并识别潜在技术受让者、市场投资者等。德什潘德创新中心通过举办讲座、开设课程等传授科技商业化知识,培养受资助者和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通过举办“思想流”等活动,促进受资助者与杰出人才进行创新创业思想交流,促进新思想和新合作项目的形成以及投资、创业等活动的产生。




三、国内概念验证中心建设情况




(一)基本概况

2018年4月,西安交通大学成立国内首个概念验证中心,同时还成立微种子概念验证基金,以小额早期科技投资及专业管理为主,投资金额10万元~20万元,目标以原理概念性样品或样机为主,并通过精细化、专业化的管理操盘运作,“成熟一个转让一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国内高校科研机构随后也相继成立了概念验证中心。
2018年10月,北京海淀区推出中关村科学城“概念验证支持计划”,支持各类创新主体开展概念验证活动。2022年开始国内多个省市先后推出相关政策支持概念验证活动,主要有北京、上海、天津、江苏以及杭州、合肥、成都、苏州、武汉、青岛等(见表1)。

(二)情况总结

综合国内主要省市概念验证中心相关政策制定情况与建设实践,对国内经验概念验证中心建设情况总结如下:
一是支持各类创新主体建设不同类型概念验证中心。相对美国主要在研究型大学创建概念验证中心不同,国内支持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各类创新主体结合自身优势尤其在成果转移转化方面已有基础,单独建立或联合建立综合型概念验证中心或专业型概念验证中心,如清华工业开发研究院概念验证中心(依托清华大学技术转移机构建设)、上海国际绿色低碳概念验证中心(复旦大学环境系与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联合建立)、山东省计算医学概念验证中心(由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联合广州奥咨达医疗器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等,整体而言仍以依托高校和科研院所设立居多。
二是支持方式多样并突出绩效考核、动态资助。在建设模式上,主要有“新建培育”和“先建设后认定/备案”两种,且以“先建设后认定/备案”模式居多。从支持方式上,有“事前补助”“事后补助”“启动经费+绩效奖补”等多种支持方式,均突出绩效考核,强调视绩效考核情况予以择优资助、动态资助,如仅奖补年度绩效评价“优秀”或“良好”的概念验证中心,评价较差的取消“授牌”,且通常按一定比例予以资助而非全额资助,如按年度服务收入或年度投资预算的一定比例予以事后奖补或资助等。
三是主要围绕各地重点产业方向建设并形成覆盖网络。以杭州首批15家概念验证中心为例,生物医药领域和材料领域各4家、智能物联和高端装备领域各3家、综合性验证中心1家,符合杭州重点产业发展方向,其中生物医药领域包括合成生物、创新药物、高端医疗器械、小分子创新药物4个细分方向,新材料领域包括新型储能材料、光电功能材料、生物基新材料、超细粉末及复合材料4个细分方向,智能物联领域包括智能无人系统、视觉智能、大数据智能3个细分方向,实现关键细分方向覆盖目的。
四是基本明确概念验证中心建设条件,但整体仍处于起步探索阶段。从各地出台的政策看,基本明确了概念验证中心的定义和功能定位,以及申报/认定/备案的要求和流程、支持措施等,尽管各地具体要求并不一致但关注的点相差不大,基本明确了概念验证中心的建设条件。但从实操而言,绝大部分概念验证中心主要在2021年之后开始建设,大部分省市相关扶持政策在2022年之后出台,整体仍处于起步探索阶段。




四、启示与建议




(一)强化概念验证中心顶层设计和政策支持,不求多但求精

一是研究出台支持概念验证中心建设的政策文件。支持创新型省市围绕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未来产业发展,结合区域研究型大学和重点科研院所发展情况,明确概念验证中心的建设布局、管理模式和政策措施,引导各类创新主体单独建立或联合建立不同领域、不同类型、不同运行模式的概念验证中心,并建立健全概念验证中心、中试基地、孵化器三者衔接政策,为通过概念验证的项目提供“一条龙”转化服务。
二是对概念验证中心予以创建支持或运营补助。制定支持概念验证平台建设发展的鼓励措施,解决概念验证平台建设初期资金问题,建立与概念验证中心服务挂钩的运维激励机制,同时谨防概念验证中心建设过热现象出现。鼓励各类创新主体大胆探索,在概念验证中心运作体制、内生机制上有所突破,闯出具有区域特色的概念验证中心建设新模式。
三是建立健全概念验证项目市场化遴选机制。要求组建由产业界、投资界、学术界专家组成的专家组,重点围绕技术创新度、成果可转化性、未来市场潜力、知识产权等指标进行概念验证项目的筛选。支持各概念验证中心将获得国家和省级基础研究项目尤其是重大重点基础研究项目形成的成果作为概念验证项目的主要来源,集中资源对尖端基础研究成果进行概念验证,避免验证概念中心建设异化。鼓励各概念验证中心选派顾问帮助科研人员撰写概念验证申请书。
(二)高度重视概念验证中心人才队伍建设,数量质量双提升
一是重视概念验证中心专业管理团队建设。各级概念验证中心应明确中心主任基本任职要求和技术经纪(经理)人数量和质量要求,保障概念验证中心实质性建设,其运行管理制度应明确中心主任、技术经纪(经理)人等人的职责及相应激励机制。支持专业机构对概念验证中心工作人员进行专项培训,提高概念验证中心服务团队专业水平和能力。奖励首次取得技术经纪专业职称并受聘于概念验证中心的技术经纪(经理)人及其聘用机构。
二是重视概念验证中心顾问团队建设。明确各概念验证中心顾问团队组成结构、数量质量等基本要求。支持各概念验证中心建立一支集聚创业领军人才、企业技术高管、风险投资专家和技术专家的概念验证服务团队,并建立相应的便捷高效的长期服务机制,更好发挥顾问作用。支持依托高校建立的概念验证中心积极建立高校CEO校友团。

(三)加强对概念验证中心建设的科学引导,做强做优服务

积极召开国内概念验证中心建设经验交流会议,总结典型案例与经验做法并加大宣传力度,推动各类创新主体深入了解概念验证平台的作用功能、建设模式及运行机制,鼓励各概念验证平台探索符合自身发展需求的建设模式,支持各类概念中心建设覆盖资金平台、技术服务平台、知识产权平台和商业化顾问验证团队等支撑体系,为概念验证项目提供“大配套”服务,让概念验证中心尤其是依托高校、科研院所建设的概念验证中心成为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深度融合的关键平台和抓手,推动科技与产业互促发展。

内容综合自:上海情报服务平台、徐州创之社通用技术产业研究院、四川科技成果评价服务联盟公众号,William J. von Liebig Center of Entrepreneur-ism and Technology Advancement官网等。


sctcc

往期内容

阅读直达



华转定制化培训|2024年概念验证及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培训班圆满举行


高校专场 | 深圳技术大学科技成果概念验证能力提升班顺利举办

“高级科技咨询师”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考前培训即将开始!



关于华南技术转移中心 



华南技术转移中心是由广东省政府统一部署,广东省科技厅、广州市科技局、广州市南沙区管委会联合支持共建,广东省生产力促进中心牵头建设的国有创新服务平台,致力于推进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球技术转移和科技成果转化。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华南技术转移中心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