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20年3月5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我们可能还没有真正了解它们

桌子先生 桌子的生活观 2020-02-26

一张聚焦于生活里的智慧、温暖的桌子


今天的文章开始之前,想给大家先看一张照片。


(图片来源:中新网)


上面这些长得奇形怪状的物体,就是这次肺炎疫情的元凶——新型冠状病毒。

 

这个春节期间,大家都在密切关注着疫情的最新信息,感染的人数,预防的措施,时时刻刻牵动着我们的心。

 

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我们只有去了解我们这次的敌人,才能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里有更多的胜算。

 

所以今天的文章,桌子想针对大家关心的一些问题,聊一聊这次的新型冠状病毒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1

守住呼吸道就是守住生命线


病毒是什么?

 

首先,与大多数人理解不同的是,病毒其实也跟我们人类一样,是在地球上生活的一种生物。

 

既然是生命,第一要务就是生存,比如我们人类的吃饭、喝水和繁殖都是为了能够在地球上更好的生存下去。


而病毒作为一种生物,它也有自己的生存方式。

 

只不过,由于病毒个体微小,结构又非常的简单,所以实际上它们的生命是非常脆弱的,只有通过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才能够保证自己的存活和繁殖。

 

然而我们人体里面是有免疫细胞存在的,我们的人体内有着40-60万亿个细胞。


当外界有细菌和病毒入侵的时候,免疫细胞就会第一时间赶到前线,去与这些入侵者们作战,杀死它们,把它们赶出我们的身体,这就是人体的免疫反应。

 

当发现病毒时,我们的身体为了输送更多的免疫细胞与它们战争,我们的血管就会加快血液流速,并且将自己膨胀起来,以便白细胞进入体液来杀灭病毒或细菌。

 

从人体外面来看,我们那一部分的血管就会变红变肿,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发炎。


换句话来说,发炎实际上就是我们的人体在与病毒作战的一个信号。



比如这次新型冠状病毒的主战场在肺部,通过呼吸道进入肺部,所以我们看到很多患者去确诊,拍到的很多片子都是肺部发炎:



出现“白肺”意味着肺部病情严重,肺部的气体交换不足以满足身体的氧需求,从而出现呼吸困难、呼吸衰竭的表现。


此时需要积极的呼吸支持,包括呼吸机的使用,比如说那一例感染了冠状病毒的患者,就是用ECMO(人工肺)辅助之后,才治愈出院的。

 

为什么感染了冠状病毒的典型症状是发热,浑身无力?

 

这就是因为我们身体的免疫系统在和病毒对抗的结果。

 

这次病毒非常难缠的原因主要有两点,第一点是病毒的潜伏期长,第二点是它具有空气传播的能力。

 

一听到这个消息,很多人就陷入了恐慌,空气就能传播的话,那我们身边不就到处都是病毒了吗?

 

但其实这个所谓的空气传播,并不是病毒通过空气来传播的意思。

 

我们前面说过,病毒是非常脆弱的生命,离开了载体根本无法生存,它们如果想要待在空气里,只能通过附着在飞沫上。


(这个视频是流感,冠状病毒的传播道理也是一样的)

 

而新型冠状病毒就会借着这个机会,附着在患者打喷嚏或者咳嗽时的分泌物上,顺着飞沫散播到周围。

 

一个普通的喷嚏,就会散发出10000个以上的飞沫,最远可以飞到10米,一次咳嗽所喷出的飞沫也有1000-2000粒飞沫。


就算是平静地说话,每分钟造成的飞沫也高达500个。

 

那些100微米以上的大飞沫,都会因为过重而落地,但是仍然有许多的小飞沫会包裹着病毒在空气中飘荡,一旦接触到了其他人的黏膜,就造成了传播感染。

 

所以出去戴口罩,就非常有必要了。

 

我们有一句古话,叫病从口入,这用来形容感染冠状病毒的感染途径再适合不过了。

 

在我们的手上,我们的身上,都有皮肤,有很强大的防御系统,只要没有伤口,病毒很难侵入。


而我们口腔粘膜,鼻腔粘膜,极其脆弱,很容易成为冠状病毒侵入我们身体的入口。

 

所以守住呼吸道,就是守住我们的生命线。

 

前段时间一个深圳七口之家感染的病例,对这一点就很有说服力。

 

这个七口之家中,有6人都去了武汉旅游,只有婆婆留在深圳没有去。


可是最后,婆婆也被回来的家人传染,而整个家里唯一没有患病的却是年龄最小、也去过武汉的小女孩。

 

为什么这个小女孩处在全家人都感染的环境里却没有患病呢?

 

一问才知道,原来是因为他们一家人在武汉旅游期间,小女孩一直都戴着口罩,即使在家人患病的情况下,她也戴着口罩,有效地抵挡了病毒的入侵。

 

守住呼吸道,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地方就是冠状病毒还有粪口传播的可能性。

 

钟南山院士说,已经在粪便里面检测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



相比起空气传播,粪口传播就更加令人意想不到了。

 

03年非典的时候,香港有一户叫做淘大花园的单元楼,出现了329例感染者。

 

一栋楼出现了这么多感染者,而其中有很多人甚至都没有出过门,简直令人匪夷所思。

 

后来经过调查以后,事情的真相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原来,大楼里面的一位住户的表哥,是病毒感染者,他过来拜访的时候,因为腹泻而使用了这家人的厕所。

 

厕所里面留下了病毒,而因为当时楼内的卫生设备不过关,下水道里U型管中的残留带病毒液体,一部分顺着排水渠和年久失修的地漏设施传到了楼下的住户中去,一部分冲马桶的时候产生强烈的气流挥发,被强力抽风机抽到整栋楼的通风系统管道里面,通过风扇被吹到了各家各户中去。



最终,一个人上一次厕所,导致329人感染,42人死亡,这样的惨痛代价,给我们留下了很严重的警醒。

 

总结了这一次事件的经验教训之后,我们国家出台了很多对于新房建造时对地漏和排水设施的许多严格规定,就是为了防止粪口传播。



而这次的新冠肺炎,也已经在内蒙古出现了一例楼下感染,导致楼上也感染的情况,专家正在调查,非常值得我们警惕。



所以,你家里或者邻居有确诊患者或者疑似患者,如厕后一定要先盖好马桶盖再冲水,减少室内病毒气溶胶的产生,降低被感染的风险。

 

2

接触传播被很多人都忽视了

 

根据资料显示,这次的新型冠状病毒经虽然呼吸道飞沫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但同样也有接触传播的风险。

 

有人可能会觉得,只要自己不碰到病人或者疑似感染者的身体和物品,不就可以规避这种传染方式了吗?

 

然而事情却远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接触传播同样意义重大。

 

日本TBS 电视台的一档科普节目,曾经做过一次实验,就讲述了接触传播的威力到底有多大。

 

节目组把一种无色无味的模仿病毒的荧光涂料涂抹在了一个7口之家家中的爸爸手上,这种涂料只有经过特殊的光线照射才能看得到。



之后这家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度过了两个小时的正常生活,可当节目组再进入房间开始用灯光照射检查时,结果却令人震惊。

 

一家七口里,除了爸爸之外的6位家庭成员,有5位身上都沾染上了这种涂料,也就是“被感染”。

 

那么他们是怎么被感染的呢?

 

节目组用灯光照射了室内室外的物品后,终于发现了问题所在,楼梯扶手、点心袋和门把手,这些日常生活中很容易接触到的东西,全部都沾染了病毒。



然后又通过手,传染到了脸上和口腔部位,而整个家中,唯一没有被感染的,是这一家的奶奶。



老人之所以没有被感染,是因为她一直都有勤洗手,就算接触到了涂料,也因为一直在用流动的水冲刷的缘故,导致没有沾染上。

 

由此可见,洗手对于防护病毒的入侵真的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研究表明,冠状病毒在各种金属、塑料和玻璃上都还能够因为附着的分泌物存活至少2天。

 

也就是说,就算是病毒没有因为空气传播飞到别人的黏膜上,也会随着飞沫附着在各种我们可能接触到的地方,比如车厢的扶手,家里的门把手,电梯按键等,这些我们的手很容易触碰到的地方。

 

而如果我们的手接触到这些病毒,又去触碰了自己的眼睛、嘴唇这些带有黏膜的地方,就很容易造成意想不到的感染。

 

比如这两天广州确诊的一则病例中,医护人员就在患者家里的门把手上发现了新型冠状病毒的核酸。



所以,保持手的干净,切断接触传播的途径,尤为重要。

 

3

隔离的意义

 

我们可以把这次疫情中的人群,分为ABCD四种,A是有过武汉接触史的人。

 

B是A在旅途中所遇到和接触的所有陌生人,C则是与A有密切接触共同生活的人,而D则是指没有外出过的安全市民。

 

A与C这两类人,目前基本都已经被找到并且隔离了起来,但B类人却是最难寻找和确认的。



大家都有过春运回家的经历,仔细想一想,一路上我们的旅途中会接触到各种来自天南地北的陌生人,我们之间互不认识,也不知道互相的目的地。

 

由于这次新型冠状病毒的潜伏期非常长,一旦有一例A被确诊,那么他曾经所遇到的所有B都有已被传染的可能。


更要命的是,不光是我们不知道B都去了哪里,他们也不知道自己属于B。

 

而本来相对安全的D只要出门,就有可能遇到可能已经感染的B,使得疫情蔓延得更加迅速和广阔。

 

所以,当务之急就是找到B类人群,这是控制疫情蔓延的最有效的办法之一。

 

我们都知道这几天在微博上,经常可以看到权威机构在急寻和患者同处一个车厢的普通乘客的消息。



在这些寻找乘客的微博下面,也有很多人认为这样兴师动众会不会有点小题大做,但桌子想说,这样的事情绝对不是小题大做,而是负责任的表现。

 

想要战胜这次疫情,我们唯一的办法和最好的办法就是隔离,十几年前我们战胜非典用的就是隔离,而这次要战胜冠状病毒,也必须要用到隔离。

 

隔离的意义是什么,通过这个视频就可以看出来:



十根火柴排在一起,无论先点燃哪一根,最后火势都会蔓延到全部的火柴上面。


但如果从中抽掉一根火柴,阻断了火焰蔓延的载体,那么火势就能够被止住。

 

这次的疫情其实也是同样的道理,只要我们不出门乱逛,病毒的传染链就会从中断开,无法蔓延到更多的地方去,疫情也就能够逐渐平息。

 

所以,在这个最长的假期里面,尽量克制少出门,在家多陪陪家人和孩子,不光是在保证自己的安全,同样也是在承载守护更多人的责任。

 

4

一条和自然的平衡之道


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有了解到,这次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最早是爆发在武汉的华南海鲜市场。


并且最初的来源很可能是来自市场里售卖的蝙蝠等野生动物,所以很多网友也把这次的肺炎命名叫“野味肺炎”。

 

于是有很多人,认为罪魁祸首就是蝙蝠,恨不得把整个世界上的所有蝙蝠都屠杀殆尽,以泄心头之恨。



但是,如果真要怪罪的话,这次的疫情,还只能怪我们自己,因为是我们自己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

 

我们都知道,蝙蝠喜欢栖息在人迹罕至并且少有光照的地方,这是一种群居动物,上万只蝙蝠可以栖息在一起,然后彼此身上的病毒相互传染。


一种蝙蝠可以携带几千种病毒,它是名副其实的毒中之王。

 

而蝙蝠的体温很高,免疫力很强,它们自己不会有事,但人类直接吃他们,或者吃被它们感染的野生动物,那么就是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

 

蝙蝠身上有些病毒是人类的克星,之前我们没事,是因为它们一直被封印在蝙蝠身上,但我们还要吃蝙蝠,就在自己在作死。

 

我们以前以为病毒很小儿科,因为我们人类在不断变得强大,可以战胜病毒。


但是我们我们却忽略了,病毒也在跟着我们人类的强大在变得强大。

 

15世纪的天花病毒,潜伏期短,2-3天后,会有典型的天花红疹明显地分布在脸部、手臂和腿部,在那个时候它的致死率是30%。


后来的鼠疫,潜伏期一般是2到5天,致死率在10%—20%。


再到之前的非典,潜伏期一般是35天,致死率是10%


最后是我们现在的新型冠状病毒,它的潜伏期最长可以达到14天,致死率比远远低于非典。

 

看到没有?

 

病毒正在朝着致死率低,潜伏期更长,传染性更强的方向在进化。

 

为什么?

 

因为病毒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多的传播,如果致死率很高,一下子把宿主杀死了,那么他们的传播就很有限了,而潜伏期长,就是为了实现大规模人传人的目的。

 

病毒逐渐变得聪明和狡猾,它们也跟着我们变得强大。


如果我们人类再不收手,再不懂得克制,你无法想法它们会进化出多么可怕的超级病毒出来。


其实它们本来离我们很遥远,但是随着我们的乱采乱伐,泛滥捕杀,吃野生动物,破坏了生物之间的平衡,这是大自然对我们人类的一种反噬。

 

在神秘莫测的大自然面前,我们人类应该放弃自己的傲慢和任性,寻求一种平衡。

 

作为一种微生物,病毒们已经在地球上生活了整整34亿年,而我们人类出现是在700万年前,形成文明则是1万年前。

 

早在人类还没出现的时候,病毒就已经基本上住在了地球上每一个角落,海洋当中所存在的所有病毒的总重量,是所有蓝鲸总重量的上亿倍。

 

当34亿年对比1万年,无法估量的数字对比70亿人口,究竟谁才更有资格生活在这个星球上,谁应该对谁的栖息地有更多的尊重,这个问题的答案不言而喻。

 

《三体》里有一句话说得很好,“无知和弱小从来都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

 

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要忘记,我们只不过是地球上万千生命中非常平等和卑微的一个,不要打破那一种平衡的关系。

 

当野生动物不再被当做餐桌上的一道“野味”对待,变成值得敬畏的生灵的时候。

 

当偷猎盗伐的行为被根本杜绝,没有任何一种植物和动物会对人类的行为担惊受怕的时候。

 

当所有人都开始意识到我们与整个地球的生态圈都息息相关的时候。

 

或许我们才能赢来和病毒,和微生物和平共处的那一天。

 

大自然的病毒永永远远都不会被消灭,是我们人类需要寻求自保,需要敬畏它们,然后寻找一条平衡之道。

 

期待着那一天的早日到来。

 



看更多走心好文章

请长按下方图片

识别二维码 关注桌子


推荐阅读(点击蓝色小字即可):


哄抢物资的背后,我们更应该明白这些“真相”


49岁的韩红,越来越“傻”了


音乐:武汉理工原创音乐工作室 - 樱花树下的约定,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问题请联系后台。


愿世界上所有相同磁场的人都可在这里相逢。我是桌子,谢谢你的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