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0亿工程被30万元小物件卡脖子,核电国产化背后的核心技术暗战

黎光寿 反做空信息中心 2018-12-15

点击上方蓝字“反做空信息中心”一起玩耍


导语:

最近,科创板成为资本市场上的热词,21世纪经济报道的一篇报道也认为,中国资本市场的“硬科技时代”正式到来,而什么是“硬科技”呢?就是那些拥有核心技术和产业链话语权、从事传统制造业的科技企业。我们今天要说的这家企业,就是这种“硬科技”的代表,如果仅仅从财报来看,这家企业掉进汪洋大海中你绝对找不不出来,因为实在太普通了,但从技术的角度,这家企业对中国的意义,是解除了中国一个重大的卡脖子风险。我们希望走上资本市场的企业,不要是那些虚头巴脑的什么野兽,而是这些实实在在取得了重大成就的“隐形冠军”,本号和“隐形冠军研究所”公众号,也都会陆续推出有关报道,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来自于: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


“一个核电机组值200亿元,主压力容器上的一套密封件只需要30万元,但这一套密封件人家不卖给你,你的200亿元投资也只能打水漂。”励行根这样解释中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密封件的重要性。他说这就是他从事密封件行业的动力。


励行根是宁波天生密封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生密封件”)董事长。天生密封件公司1993年创立于宁波,是一家高端静密封制造厂商,专业致力于船舶、机械、石油、化工、核电、核工业及航天等领域的密封方案的解决。


因打破国外公司对核电站密封件的垄断,天生密封件是中国静密封行业的领导者,该公司是中国唯一一家可提供核级石墨密封垫片的企业,还是大亚湾核电站国内唯一的核岛设备供应商,国家能源局第一批核电标准制定单位,国家能源局核电装备国产化企业。他还获得过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美方技术封锁,让他投入密封件行业


早在1982年,励行根在浙江一家国企上班的时候,就已经在研究密封件的问题,1993年其成立天生密封件有限公司。美国对核密封件的封锁,让他感触很深,并最终决定投入到核电密封件的设计制造上来。


据介绍,中国早期的核电站零部件,大多是从国外进口的,甚至包含密封件这样的零部件,都是从美国进口。但美国对核电站的供应链管理很严格,中国公司不能从美国进口核电站零部件转卖到第三国,要卖只能美国自己卖。


在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援助巴基斯坦建设恰希玛核电站,中核苏阀科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核苏阀”)是给恰希玛核电站供货的企业之一,已经与巴基斯坦方面签订了5000万元的阀门供货合同,但阀门的密封件需要向美国购买。结果中核苏阀向美国合作伙伴提出采购订单后,却遭到了拒绝,理由是该批密封件不允许向第三方国家供货。


从价值来说,配套这5000万元阀门的密封件,其实价值大约不到一百万元,但关键问题是,全世界当时生产核电密封件的公司只有两家,一家在美国,另一家在德国。美国公司不卖,到德国公司去买行吗?中核苏阀的人找到德国这家生产密封件的公司,结果该德国公司告诉中核苏阀的人,该公司与美国公司有协议,不允许提供给第三国。中核苏阀想获得密封件的路全部断掉了。


当时中核苏阀年销售额也才一个亿左右,5000万元的阀门订单相当于全年销售额的一半,这个订单没有理由拒绝,且在国际贸易中,因为小小的一点辅助零部件,就放弃已经签好的合同,会失去信用,以后再想做起来就难了。于是,找国内企业一起研究,攻克难关成为一个选项。


励行根当时已经在密封件行业里有了一定知名度,中核苏阀按图索骥,很快找到了他。花了三年时间研发试制,直到1995年,样品才勉强符合核电站要求,2000年交给中核苏阀。2004年,关于该密封件的鉴定会召开,经过专家严格测试的密封件通过鉴定,被认为可以出口巴基斯坦,才获得了出口的机会。


核电站的密封件有多复杂吗?其实没那么复杂,可也不简单。励行根解释,核电站密封件的温度适应性比不上化工厂要求的苛刻,高压力指标也比不上热电厂的要求,但是,在微量元素的控制上,要求却非常严格:一个重要的工艺就是要防止氯离子跑到堆芯,否则会影响核电机组的寿命。密封件在核电机组里是小物件,但作用非常大,处理不好就会变成一个重大隐患,不能掉以轻心。


巴基斯坦的问题解决了,2006年,华东某核电站三期加料系统有泄漏隐患,原系统的提供方加拿大某公司来了许多专家,都束手无策。励行根带着天生密封件的专家前去,发现了症结所在,回来后很快拿出了三个方案,该核电站确定方案之后,天生密封件厂马上开模具制造,三天后拿出密封件到现场安装,一下子把加料系统的泄漏隐患解决了。


巴基斯坦核电站密封件的解决和华东某核电站泄漏隐患的处理,让励行根明白一个道理——在核电站密封件领域,被两三家公司垄断着,一旦被卡脖子,国家对核电站的投入就要付出很大代价,甚至会打水漂。他还发现,这个市场没有竞争,制造标准也处于缺失状态,只要获得客户的认可就算成功,自己长期研究密封件,深耕该领域恰逢其时。


“我们把这件事情解决了之后,逐渐得到了核电站的信任,核心系统就慢慢地采用我们的密封件,后来效果也非常好。”再后来,天生密封件逐渐开发了新产品,一种新型的金属石墨垫片成为中国核电站广泛使用的密封件。


核电自主不是价格问题,而是能源安全


早在2007年前,一套核电站的密封件垫片,外国企业的报价高达7000万元,并且订货的时候,一般要求都是20套或30套一次订完,即使中国的核电站业主方再土豪,也因为这不起眼的密封件价格高昂感觉肉疼。天生密封件的产品鉴定通过以后,秦山核电站二期工程扩建,工程单位对全球公开招标,原先报价7000万一套的外国密封件,报价一下子下调到1500万一套。


秦山核电站二期


“不要看这个东西降价幅度非常大,只是因为你做出来了,马上它就降价了。”励行根说,这在几乎所有大型工程里的共同现象,开始中国没有制造出来的时候,外国公司价格都十分昂贵,后来国内企业生产出产品后,外国公司的价格马上就降下来。有企业负责人认为,跨国公司降价竞标,实际上是低价倾销,涉嫌不正当竞争,“如果业主单位选择了跨国企业的单子,那国内企业没有订单就会面临生存困难,就有可能破产或者转产,在设备老化需要维修维护的时候,吃亏的还是包括业主在内的中国人。


中国核电最初是从国外引进的行业,业主企业也饱受外方刁难之苦,痛定思痛之后只得把目光转向国内,使国内核电配套企业渐渐发展起来,至今成为不可撼动的力量。秦山核电站二期扩建项目,尽管外方把价格降到了“惊喜价”1500万,也不再强行要求一次订购的数量,但中标的是天生密封件。“这个中标不完全是价格,而是我们的技术参数已经达到了国外的水准,而且有个别参数已经超过了国外水准。”


“原以为我们国产化了,以为价格便宜了,可以国产化,其实不是的。真正核电站里面是以技术为主导的,而不是以价格为主导的。”励行根介绍,合同签署后当天晚上,业主方打电话来,说外方发出了威胁,说是如果不把密封件合同给他们,外方就要限制核反应堆里压力容器的密封环供应。业主方还鼓励说,并不是要取消掉合同,而是告知他这个消息和业主方准备向外方多购一套,以维持和外方的关系,而天生密封件是一家民营企业,一定要支持。


励行根一个晚上都没睡着,他觉得这个大的压力容器密封环自己不能突破的话,就一直能卡住中国核电的脖子——当时中国的核反应堆还少,如果发展到100个反应堆或者更多反应堆的时候,又会是怎么个情况呢?“一个核电机组现在是200个亿,100个的话不是要两万多亿吗?两万多亿如果投下去的话,外国人给我们控制住怎么办?”


励行根说,核反应堆不是价格问题,而是能源安全问题。“我们的压力很大,作为一个密封件人,有这个志向,一定要把这个东西做出来”,他说,第二天他就给秦山核电站负责人打电话,说他五年之内一定要把压力容器密封环给做出来。


从2007年起,天生密封件开始调研,到2009年把设备、材料、工艺、工装、怎么做都做了梳理,但发现没有设备,也不知道去哪里买设备,怎么做也都是一片空白。又看到外国人的产品,是一件使用过的产品,他想看看到底是怎样一个东西,是什么样的材料,一点资料都没有。


2009年,天生密封件签订了一个联合研制的协议,客户给天生密封件提供了一份采购规范、设计规范、反应堆规范和用户的要求,包括压缩力、回弹力、抗拉强度、材料怎么做,等等。天生密封件将这些资料一项一项研究——首先是做材料研究,第二才是做性能研究,最后才是怎么做样品和产品。


性能研究涉及到很多问题,包括实验设备从哪里来?实验设备怎么做?天生密封件从实验设备的研究、工艺工装的研究开始,一步一个脚印,2007年就开始的研究,2009年就有了雏形,2010年前期过程全部完成,2010年底制造出样环,同时生产方法和工艺测试设备也全都完成。但谁来试用呢?


压力容器就是核反应堆,国内要找到可以试用的压力容器,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励行根找到中国一重,与该公司负责人刘总一见如故,刘总表扬他说东西搞出来很好,原来外国人老是给中国人卡脖子,价格每年涨15%,没办法谈,每次一订购就需要20到30套,少了他不理你,价格也很贵,现在有国产化的东西了,外国人就不能卡中国人脖子了。


中国一重愿意做第一个试验单位,为天生密封件新出的产品做水压试验,核动力研究院和设计方也很支持,中广核也很支持在其公司的反应堆做试验,可到了现场后,施工负责人不允许安装,主要理由万一安装失败,损坏压力容器,光是修理一下都要重新做水压试验,最快都要浪费一个月时间,有可能会拖了整个工期。


国产压力容器的密封环投入使用是一个大问题,可对项目负责人来说,拖延工期是更大的问题,如何解决好这个问题,结束中国核电站长期依赖外国密封环的历史,就摆在有关单位负责人的面前。结果,该试验的审批手续,迅速通过了有关职能部门和企业高层——天生密封件的密封环安装到核电站压力容器上后,一次试验就宣告成功。


水压试验成功了,但距离找到用户,还有很长很长的距离。因为核电技术的落后历史,在有关项目上,一些人不信任中国人成为常态,谁来第一个吃螃蟹呢?在国家民用核安全局的会议室里,连续召开了好几次会议,国内主要核电站的负责人齐聚一堂,讨论是否使用该密封环,与会者多数都有被外国人卡脖子的教训,在支持国产问题上基本能达成一致,方家山核电站表示可以做第一个使用单位。


核电站应用新产品有一个十分严格的使用规范,并不是负责人就可以拍脑袋决定的。尽管当时方家山的一号机组、二号机组都还处在工程的水压试验阶段,有试用条件,但要使用新产品,还需要进行工程上的水压试验,接下来还有一个热试,要上工程的时候还有一个评审。评审并不是内部评审,是要通过国家核安全局的评审,通过以后,才能做出用或不用的决定。


方家山核电站前后两任负责人都十分熟悉并支持该项目。经过严格试验和评审,天生密封件的密封环终于在2015年正式安装在方家山一号反应堆上,到现在为止已经经过了三个换料周期,效果还非常好。随后是秦山核电站的二期扩建工程和一期工程都开始使用。再后来,华龙一号也使用了天生的密封环,巴基斯坦也买了几十套


在人民大会堂做报告,企业已经揭不开锅了


这个密封环到底值多少钱呢?励行根介绍说,该密封环一套两个,一共才30多万元,但在核电站里,该密封环属于易耗品,每年都要打开一次,每次都要更换,如果完全用美国产品,万一哪天美方不供应了,或者公司破产了无法供应,业主方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就会十分被动,甚至会遭遇巨大风险。


励行根说,密封环的研制成功,是天生密封件公司对国家核电能源的安全做出的重大保证,这个贡献没有办法用金钱来衡量,其次就是在中国核电的出口上,国产密封件的成功让中国核电出口更安全,“如果继续使用美国产品,我们核电站要出口,一个核电站总规模要200亿元,美国可以通过限制出口密封环,就让我们已经签好协议的200亿元工程做不成”。


从研发费用的投入上,由于天生密封件是民营公司,在研制的过程中绝大部分的费用都是公司自己承担,“我们前后一共投资了7000多万”,可是当时天生密封件公司一年只有5000万的收入,为了实践自己的承诺,也为了做好进入市场的准备,励行根找银行借了很多钱,“公司差一点就倒闭了”。


“当时为了研究这个密封环,真的是银行里贷款,房子抵押,什么东西都抵出去了,还有个人地方借了好多钱,所以当时最困难的时候,还是国家帮了我们。”励行根回忆说,因为突破了密封环的技术,他当时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准备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发言,但当时公司已经揭不开锅了,正好有一个重大科技项目,全国工商联、国家能源局给财政部、国家发改委打报告,争取到了4000多万元,天生密封件才继续活下来。


在苦苦坚守的时候,诱惑其实也不少——“我们最困难的时候,美国人听说我们的项目成功了,就准备过来花6个亿收购我们公司。”对励行根来说,如果他当时卖掉公司,自己可以套现一笔钱,但换来的代价就是中国核电站的密封环技术仍然掌握在美国人手中,只要坚持下来,后边的路仍然很长。


现在,天生密封件公司生产的密封件产品,尽管看起来只是管道垫片、阀门填料等,但解决了原来可能存在的隐患,主要中国的核电站和航天工程上应用,在隐形飞机、弹道导弹、核潜艇等方面也有广泛的应用市场,包括未来可能会研制的核航母,也都能用到天生的密封件。


天生密封件做了377个大型案例之后,核电领域里的密封件全部完成一遍,励行根发现,中国早期建设的核电站,不管是自研的还是引进的,在密封件设计上多多少少都存在问题。他说,只要是核电站,设计的时候找到他,只要告诉他温度跟压力,他都可以帮助设计,并能给出一个最优化的方案。


“我们现在不仅仅是做密封件的,更严格来讲是做密封系统研究的。”励行根说,天生密封件下一步的目光,是关注石化领域的密封问题,“石化领域和核电有相似之处,过去很多设备都是引进的,现在也到了该引起重视的时候了,目前发生的密封件问题,有的是设计不合理造成了泄漏,有的安装不合理会造成泄漏,不仅仅是密封件本身材质的问题,还有整体的结构问题。”


中国制造最大困难,是让国人相信真超越国外


“现在我们最大的困难,就是让国内的人相信我们超越了国外。”励行根说,这个困难不仅仅是天生密封件的困难,而是整个中国制造的困难,而中国制造是一个给一点阳光就能灿烂的概念。


“比如石墨垫片,过去都是国外企业垄断的,招标没有中国人的事儿,但经过了我们十多年的研究,现在已经形成了很有竞争力的产品,在新的招标里,现在已经没有国外企业什么事儿了。”


励行根认为,制造业的成功是由市场来决定的,国家只需要制定政策,鼓励在重大项目和装备上,必须要采用国产化设备,并且做出一定的保障安排,制造企业就有奔头了。 “但是我们有的时候参加一些重大技术装备的招标,业主方居然要求只有外国人的企业才能参与投标,国内企业也要有外资企业担保,否则连参加投标的资格也没有。”


“如果我们质量比国外差,直接出局我们没话说,但现在我们的质量已经远远超过国外,并且鉴定会业开过了,准备工作都做了好几次了,倒是一些重大项目的负责人不相信我们的东西,连看都不看一下,这就有点奇怪了。”励行根说,迷信国外的技术,会让中国吃大亏。


多位企业家反映,现在有些人在面对中国制造的时候,容易走两个极端,一个极端在制造端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去研发和生产,另一个极端是在使用端设立各种奇怪的门槛,让中国制造难以有机会被投入使用。


多位企业家表示,在制造端,国家巨额资金投入补贴是一个错误,光伏是最典型的例子,前几年国家补贴,发展得很好,结果不补贴,很快就下来了。“好产品应当通过竞争赢得市场,国家应当制定政策和标准,鼓励在用户端上优先使用技术达标的国产产品,尤其是国家重大工程项目,或者国有企业主导的项目,只要列出相应技术指标,不应当在企业国别上制造差异,就是给中国制造留出空间,比如核电项目、石化项目和火电项目。”


励行根认为,国家应当通过立法的方式,保证重大项目优先使用国产装备,尤其是核电这样的项目,只要技术达标,有原创的核心技术,就应当尽可能使用国内的装备,这至少可以让国内企业在面临重大隐患的时候,能够有技术积累,能够及时解决问题,“一味依赖国外,就很容易被卡脖子,一个小小的密封件禁运,就有可能导致整个核电站不得不停下来”。


多位企业家认为,在招投标领域,最大的问题是低价中标问题,“过去有些项目,要么不开放给国内企业,后来放开招标以后,只看价格高低,不管是否侵犯了知识产权,结果外资企业把价格降到成本以下来投标,把国内企业挤出去,国内一些明显侵犯知识产权的企业也来投标,这本身对中国制造是一种伤害”。


多位企业家认为,低价中标对国家的伤害有两层意思,第一是对国家形象上的损害,给市场传递的信息是国家支持假冒伪劣,第二就是低价中标涉嫌低于成本价施工,有可能暗藏安全隐患。“比如西安地铁的电缆问题,江西的电厂爆炸问题,都是低价中标引起的。”


“国家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应当从招投标开始,国家重大项目和国有企业的重要招投标活动,应当是知识产权保护的模范。”多位企业家表示,国家应当打击那种不正常的低价活动和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侵犯知识产权的低价竞标者频频中标,真正的发明者长期拿不到订单,也就不再搞创新了,以后就没有人能保证国家重大项目的安全应用了”。




特别说明:本文已经公开发表在人民出版社刚刚出版的《寻找中国制造隐形冠军》(通用卷)里,原标题为《小小密封件,天生大秘密》本号发表时有删改。有兴趣的朋友,下周左右我们会在公众号里建立链接,直接可以下单订购。


作者|黎光寿贴

编辑|小鬼当家


温馨提示:

本文引用数据,均为官方数据,或为公开报道,未使用任何内幕消息

近期原创文章

青岛海尔:一场造神运动的终结

一场来自非洲的猪瘟,如何影响了中国?

暗战HPV疫苗,核心科技背后的“血战”

又一美股公司退市归国,创梦天地去港股

王思聪柳青宗馥莉创业,谁超越了老爸?

挪用公款?豪赌百亿?金立为何突然暴毙?

三季报揭真相:三星缩水48%,华为一枝独秀

冲击IPO,“汽车金融第一股”面临成长难题

转型靠傍拼多多大腿?国美能否走出亏损泥潭?

拥有世界最强悍执行力,万达为何还遭股债双杀?

反做空信息中心

世界那么大

扫我带你去看看


近期发表的文章都会保存在知识星球

(付费)加入了解到的肯定更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