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人类的共同命运而做教育(深度长文)

探月的公号 探月教育 2023-01-25
题图:科幻电影《星际穿越》中卡冈图雅黑洞本文作者:Jason 王熙乔 编辑:Zale
这是探月创始人 Jason 在世界地球日(4月22日)给全体探月伙伴们发的一封内部信。

全文约 19000 字,大约需要 40 分钟,适合一个人安静地阅读。


Hi 探月的伙伴们:


我想我们中的任何一个人应该都没能预料到,春节后大家再次相聚的时间点居然会如此未知。

 

原本组织发展团队的伙伴们安排了二月初开展今年的年会,共同回顾和复盘探月过去的工作,展望探月未来的长期战略及 2020 年工作计划。虽然年会的共创未能发生,但是我个人也确实在疫情期间对探月成立的初心、过去的工作以及未来的规划做了许多总结与思考。

 

作为一家以「人类文明的延续与繁荣」为自身初心和愿景的教育组织,大家对疫情的感受应该或多或少是不太一样的——我是有一些复杂的:一方面,我为疫情之下全球各国展现的治理与合作能力感到担忧,各国人民已经且还在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很难相信我们已经准备好了面对正在日益加剧的人类文明发展所面临的其他各类挑战;另一方面,我也有一丝希冀,这次疫情还不算是一场毁灭性的灾难,如果人类各国及每个个体能够通过这次经历深刻意识到当前潜伏的一些核心问题(就如祖国政府将此作为一次自身治理能力的「大考」),那么我们也许能建立并加强人类文明作为一个命运共同体的免疫能力。

 

疫情本身也让我联想到了过去一年时间里,全球经历的一些其他灾难与挑战:亚马逊森林以及澳洲森林久久不能熄灭的大火、南极再创新高的温度、全球合作的分化以及各国内部政治冲突的加剧...从七、八年前开始,我就总是时不时地和身边的人叨叨这些内容,大家也逐渐从觉得我想多了,转变为更多的认同。

 

但是这种认同的获取对我来说却很不是滋味,因为在内心深处的某一个小地方,我也希望是自己想多了。因此在每次跟别人认真叨叨的前后,我都会再仔细做做研究,看看自己是不是在拿着放大镜看人类当下所处的这段历史,但结果往往是更深的担忧。

 

通过这一封长信,我想较为全面地将日常思考和担忧的一些问题,落成实实在在的文字,也希望大家能够尽可能花足够的时间去阅读它。与此同时,基于过去一年组织内各个部门的重要决策会议与共创会议的产出,我归纳并整理出了探月最新的中长期战略规划,在此分享出来,以保障大家对探月的发展始终拥有着全局观。

 

因此,整封信的内容会大致包含三个部分:

1. 人类当前挑战的概览;


2. 教育和这些挑战的关系;


3. 探月会做的事情。


这个问题乍一看是有些夸张和遥远的,毕竟几乎我们所有人都出生和成长在一个相对和平与稳定的年代。但是如果大家稍微深入地剖析一下人类所处的整体现状,就会发现它或许并不是那么的远 —— 甚至如果我们应对不当,就可能会发生在有生之年。从人类文明诞生至今,有少数文明延续级风险是一直客观存在的,如超级火山的喷发、巨型小行星撞地球等。但是在我们当下所处的这个时代,有着比以往更多的,由人类自身活动(自己作)所引发的文明延续级挑战,这其中至少包含以下五项我个人十分关注的:「生态崩溃」、「气候变化」、「传染病大流行」、「人工智能」以及「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1.1 生态崩溃(Ecological Collapse)


地球生态系统目前为人类提供了近乎所有生存及发展所需的资源。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生态系统具备较强的恢复能力,能够一定程度上对人类活动造成的生态破坏进行修复。但是一旦人类活动造成的影响超过了某个临界点,生态系统很可能会迅速瓦解,这就是「生态崩溃」。在著名的复活节岛上,文明的消失很可能就是因为其活动造成了岛上生态系统的崩溃。

 

那人类现在对地球生态的影响到什么地步了呢?世界自然基金会(WWF)每两年会发布一份《地球生命力报告》(Living Planet Report),根据里面的数据,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起,人类每年消耗的资源就已经超过了这个星球当年的资源再生量。也就是说,我们已经在触碰生态系统阈值的道路上,以迅猛的步伐、无畏的精神,飞奔三十多年了,也不知道是谁给了我们这样的勇气。

 

左侧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变化,右侧是地球生态系统元素的变化。图片来源:2018 年《地球生命力报告》;

在 2009 年时,斯德哥尔摩大学教授 Johan Rockström 带队集结了全球各个国家不同相关领域的顶级科学家,共同定义出了九项「地球边界(Planetary Boundaries)」:每一项都对于地球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以及人类文明的延续至关重要。与此同时,他们为其中六项建立了可衡量的指标(下图中显示问号的三项则还没有可衡量的指标);在可衡量的前提下,又建立了「安全」、「风险」、「高度风险」三个风险级别。

 


图片来源:斯德哥尔摩生态恢复力中心官网 www.stockholmresilience.org

 

目前,人类已经至少将九项地球边界中的四项推到了「风险」级别,且「基因多样性」和「生物化学循环」这两项已经到达了「高度风险」级别。理论上来说,任何一个「地球边界」到了真正的阈值,都会引发整个地球生态系统极难预知且严重的连锁反应。

 

1.2 气候变化(Climate Change)


「气候变化」或许是我们日常听过最多的一个文明延续级挑战了,它可以被较为狭义地定义为「地球表面温度的显著变化」—— 地球表面温度很小的变化就可以对所有在地球上生存的生命造成巨大的影响。其实「气候变化」也是九项地球边界中的一项,只是因为其影响面过于广泛,当前挑战过于巨大,因此将其单独抽出来进行分析。

 

虽然总是有小部分政治家、商人因为自身利益的原因,声称「气候变化」是一个无中生有的谎言或者是地球的周期性正常活动,但是越来越多确凿的科学研究都清晰指明:人类的社会与经济活动向环境排放的海量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是「气候变化」的主要形成原因。

 

科学家们通过提取并研究冰核中留存下来的地球不同历史阶段的大气样本,并与现在可直接观测到的大气样本进行对比,证实了自工业革命以来,地球大气层中二氧化碳含量的飙升。上图展示了过去八十万年,地球大气层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图片来源:icecores.org

 

从十九世纪末到现在,地球表面平均温度已经上升了 0.9 度,且大部分上升都发生在过去的三十五年。大海、冰川等吸收了绝大部份的上升温度:在过去近三十年里,格陵兰岛和南极平均每年会损失近四千多亿吨冰;在过去十年里,南极每年的「失雪率」翻了三倍。更令人沮丧的事实是,冰川减少过程中会释放大量之前被封存的甲烷等「温室气体」,同时冰川面积的减少还会显著降低地球对太阳辐射的反射能力;也就是说,「气候变化」已经在一个不断加速的、极难逆转的过程之中了,且我们对于它迅速恶化的临界点还并不清楚。

 

从十九世纪末到 2020 年,地球表面平均温度的变化。多家科学研究机构的独立研究结果非常一致。图片来源:www.climate.gov

 

在 2015 年底举办的巴黎气候大会中,全球各国一致通过了《巴黎协定》,旨在通过各国政府的协同努力降低全球的碳排放量。但是即使人类依据《巴黎协定》行动,在本世纪结束时,地球表面平均温度也有 90% 以上的概率还会再上升 2 度、有 66% 以上的概率会上升3度 —— 更别说现在还有国家一言不合就退群。

 

在更加具象的层面,「气候变化」会导致海平面迅速上涨、飓风愈发严重、降雨降雪失衡、土地沙漠化、海洋酸化、极端高温天气频发等等。根据挪威的「流离失所监测中心(Internal Displacement Monitoring Centre)」2015 年的报告,从 2008 年开始,全球平均每年约有两千六百四十万人因为自然灾害而临时转移住所,其中 85% 的灾害都是与气候相关的。平均每一秒钟都有一个人因此流离失所。

 

图片来源:www.npr.org


人们将由于气候异常变化,被迫进行跨国级迁移的难民群体,叫做「气候难民」。联合国(世卫组织)、世界银行以及各国顶级研究性大学都进行了各自的预测:到 2050 年,全球将有少则 1.43 亿、多则 10 亿以上的人口成为「气候难民」;到 2100 年,这个数字可能会到 20 亿。人们所熟知的纽约、迈阿密、孟买、胡志明、上海、深圳等大型城市,在这个过程中都有较大可能性被淹没。

 

以上这些我从各类报告中截取的预测信息都是属于偏中等严重情况下的,并且即使最严重的预测也几乎没有过多描述我们触发临界点这种情形,因为实在难以预测。与此同时,「气候变化」直接和间接导致的粮食、卫生、难民收容等经济与社会治理问题,或许才是更为棘手的挑战 —— 它们极有可能会进一步触发各国各民族之间广泛的矛盾冲突,进而严重影响到全球社会的稳定与安全。


1.3 传染病大流行(Pandemics)


这次新冠疫情或许已经让我们绝大部分人深刻体会到了「传染病大流行」到底是什么,不过它对人类社会接下来会产生的深远影响或许才刚刚开始。同时,我想它也让我们意识到,虽然过去一百年医学的进步使得我们克服了许多疾病并显著延长了人类的平均寿命,人类对于陌生、未知病原体引发的传染病的抵御能力依然差强人意。

 

不仅如此,在可见的未来,人类的活动还有可能会引发更多更严重的疫情:


  1. 类正在破坏一些生物多样性较高的生态环境,这很可能会导致从来没有和人类或其养殖动物接触过的微生物通过中间宿主最终对人类进行感染。艾滋病如是,这次新冠也如是;


  2. 与第一点类似,气候变化正在导致地球上许多冰川与冻土的融化,并有较大概率会释放人类从未接触过的微生物,以此引发严重疫情;


  3. 抗生素的滥用正在加速超级病毒的进化与产生,如果不加以控制,至少有千万级的人口会因此死亡;


  4. 全球化与城市化能够扩大任何一个传染病进入大流行阶段的风险。


不过客观来看,传染性极强、致死率极高、潜伏期较长的传染病是很难出现的。纵观历史,黑死病(The Black Death)应该是最严重的疫情了,导致当时全球有 15-20% 的人口因此死亡;查士丁尼疫情(Plague of Justinian)紧随其后,导致全球人口的 13% 因此死亡。

 

The Triumph of Death, Bruegel Pieter 

 

以此可见,「传染病大流行」可以重创人类,却不见得会直接导致文明的消亡。但与「气候变化」类似,它极有可能会引发经济的衰退以及全球各国之间的矛盾,进而显著降低全球社会的稳定与安全。

 

1.4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人工智能」(AI) 应该是大家很熟悉的一个技术名词了,其本质上是能够(通过机器)实现较为复杂目标的算法技术。无论是从社会生产力的角度,还是从每个人的个性化生活质量,AI 都有可能做到充满想象力的颠覆性支持——即使从现在来看,它也已经随着淘宝、头条、抖音、自动驾驶等我们经常使用的技术服务,来到了人类生活的许多方面。但与此同时,AI 也为我们带来了同等级别的风险。

 

我们可以先来看看 AI 的发展趋势。人工智能界普遍认为到 2050 年时,有大约  50% 的概率,AI 可以胜任绝大多数人类能够胜任的事情;且一旦到达这个水平,AI 就可能在较短时间内,于几乎所有领域都大大超越人类表现的任何智力,达到所谓的「超人工智能」水平。再在万物互联(物联网、脑机接口及其它人体智能植入物等)的加持下,AI 可以支持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同时具备能力毁掉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我们可以先不去讨论 AI 变成了一个有自我意识且想要主动毁灭人类的情形,这个议题以我们当下对意识产生机理的理解,还很难进行有效推演。但即使不考虑这种情形,也有至少其它两种大情形是 AI 可能直接威胁到人类文明延续的:

 


  1. AI 被编写成(大规模杀伤性)自动化武器。相对于核武器来说,AI 武器的制作难度或许会相对简单挺多:强大的武器落入错误的人手中,所造成的危害是很难想象的。当然一个巴掌是拍不响的,如果出现双方甚至多方互相使用 AI 武器,且为了进攻能不被轻易阻止而将程序设计得很难停止运行,那么最后的结果很可能会超出任何人的控制。


  2. AI 强大到能够「一不小心」重创人类。随着 AI 的发展,人类对它「思考」的过程很可能不完全了解(人们将这种情形称为「黑盒子」),也就意味着我们很难在它解决问题的每个阶段都能够矫正其拆分的小目标及实现方式。而在 AI 拥有足够强大的算力及资源调动能力时,每一个共识分歧都可能产生十分严重的后果 —— 它可能原本是应人类要求解决一个复杂问题,但是中间的某个方式却给人类带来了毁灭性打击。


    这就好似我们只是想要通过走路,去往办公室,却一不留神在路上踩死了一只蚂蚁一样。Elon Musk 显然也是对这种情形拥有极深的忧虑,也因此做了两件事情:成立「OPEN AI」和「Neuralink」。「OPEN AI」作为一家非盈利机构,其使命就是始终保持人类对 AI 的透彻了解,不允许黑盒子的出现。「Neuralink」则是希望让人类通过脑机接口拥有和 AI 一样强大的能力,以此保护和发展自己。


 

每一个新兴技术的出现,都需要人类的治理能力相应提升并与之匹配。AI 的诞生与迅速发展显然给我们出了一道非常大的难题。

 

1.5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Weapons of Mass Destruction)


其实上一段就简单分析了 AI 作为新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情况,不过最出名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还是当属「核武器」。

 

一枚核弹足以基本摧毁一座城市,且根据具体引爆的体量、方式及环境,对爆炸地点的影响将维持几十年到一百年不等。人类目前拥有约一万四千枚核弹(相较于冷战时期的六万八千枚已经好太多了),如果发生核战争,在较短时间内引爆成百上千枚核弹,则可能会引发所谓的「核冬天」—— 核弹爆炸引发的大量微尘进入大气层后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会导致全球在几个月至几年的时间里,温度显著下降。其实即使地球上现有的所有核弹同时引爆,也很难直接摧毁人类文明,但是核弹爆炸后形成的气候方面的连锁反应,则很可能会造成人类文明更广泛和持久的衰退。


广岛原子弹爆炸;图片来源:www.nbcnews.com

 

除了「核武器」以外,「生化武器」是另一个典型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我之前有写到过传染性极强、致死率极高、潜伏期较长的传染病是很难出现的,但随着合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的发展,人类自己是可能培育出这样的病毒的。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如果这次新冠病毒的致死率再高个 5-10 倍,其后果将很可能是指数级的。

 

但即使是这样,最让我担心的却并不是当下可以看到的这些武器本身,而是如上一段分析 AI 时所描述的:技术的迅猛发展必将使得人类可以制造更多更强大的武器和其它产物,但是人类内部的治理能力却未必跟得上。在 2018 年初,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曾指出:「全球对核武器的担心达到了冷战结束以来的最高水平」。这背后反映的其实是全球社会不确定性的增加。

 

我个人认为,人类社会治理能力与技术及其产物之间的发展差距,是人类文明延续与发展在接下来所要面对的主要矛盾之一。

 

1.6 基于「费米悖论」的反向推理


刚刚的五项内容都是从「原因」去正向推导人类是否正在触发自身的灭绝,除此以外,我们还可以尝试从「结果」进行反推 —— 比如我们可以一起来看看「费米悖论」这个曾经为我个人带来巨大困惑的问题。

 

「费米悖论」起源于著名物理学家 Enrico Fermi 提出的关于「外星人 / 外星人的物品到底在哪儿」的疑惑:

 

在可观测的宇宙中,至少存在数千亿(10^11)类似银河系的星系,而银河系中又存在数千亿(10^11)类似太阳系的恒星系统,也就意味着,即使数亿、数十亿个恒星系统中,只能产生一个文明,那么银河系中应该也有成百上千的文明,宇宙中更是应该有数以百万亿(10^14)计的文明。

 

人类文明通过几千年的发展,到现在已经具备初步的太空探索能力。而宇宙已经有一百三十亿年的历史,如果这期间真的存在过以上推测数量级的文明的话,其发达程度及太空探索能力应该是远超我们可以想象的。即便他们只是基于人类现在飞船的航行速度,理论上也只用五百万到五千万年就可以征服一个星系;即便没有一个物种愿意自己去尝试长时间宇宙旅行,他们也完全可以如人类一般,向宇宙发射探测器或无线电信号。

 

但是直到现在,我们几乎一无所获。这就是「费米悖论」的主要内容。

 

人们当然好奇为什么,因此物理学家和科学爱好者们开始层出不穷地提出各自的假说(我们所熟知的科幻作家刘慈欣老师也在包括《三体》的多部作品中,提出过多个不同的假说),其中有一个是得到科学家们较为广泛认可却也同时有些让人窒息的,叫做「大过滤器」。

 

简单来说,「大过滤器」把从没有生命的荒芜之地到扩张性的星际文明的整个演进过程,大致划分成了以下九个阶段:

1. 合适的行星系统(存在有机物以及可能宜居的行星);

2. 可自我复制的分子(比如 RNA);

3. 简单(原核)单细胞生命;

4. 复杂(真核)单细胞生命;

5. 有性生殖;

6. 多细胞生命;

7. 脑量较大、使用工具的动物;

8. 我们目前这个阶段;

9. 星际殖民扩张。 

基于人类观测到的宇宙寂寥无人这一事实,上述九个阶段中至少有一个是被认为极其难以跨越的,而这个阶段就被称为「大过滤器」。基于以上论述,自然会有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浮现出来:人类文明是否已经跨越了「大过滤器」?

 

红色的那条线代表大过滤器,橘色的那条歪歪扭扭的横向曲线代表人类文明,其他绿色曲线代表其他物种;在这个情景里,我们突破了「大过滤器」。

图片来源:waitbutwhy.com

 

对于这个问题,我个人是不太乐观的,因为:

1. 如果我们已经跨过了「大过滤器」,那么貌似这个目标不依靠智慧文明自身有意识地全力以赴就可以达成,「大过滤器」名不副实。


2. 此段前半部分已经分析过的由于人类自身活动造成的多个文明延续级挑战,或许就是「大过滤器」本身的重要组成部分;

红色的那条纵向直线代表大过滤器,橘色的那条歪歪扭扭的横向曲线代表人类文明,其他绿色曲线代表其他物种;在这个情景里,我们还没到达「大过滤器」。
图片来源:waitbutwhy.com

 

无论是通过正向还是反向推理,人类文明当下的处境都不太乐观,且留给我们应对挑战的时间或许也不多了。


这是我第一次将自己对人类文明的所有忧虑,一个字一个字地写出来,不过写完反而轻松了一点。因为我一直有个观点:理解现实是解决问题的开始,悲观到一定程度是保持乐观的基石。刚刚的论述已经足够丧了,所以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解决方案吧,这也是与大家日常工作与生活相对更有关系的部分。

 

2.1 从系统的视角看待文明的延续


就如上一大段内容所述,人类文明(在不大规模衰退前提下)的延续或许是当今世界最复杂和最艰巨的挑战之一,因此如果要尝试解决它,我们就需要用一个简化、有效且正确的视角去理解它,而我希望用的这个视角就是「系统」。作为一所将「系统思维」设立为荣誉必修课程的学校,我们对系统的定义应该不算陌生:系统是由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这个有机整体又是它从属的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其实小到一个原子,大到整个宇宙,万事万物都是系统且彼此相关,只是在不同情景下,我们不一定有意识或有需求去这样看待他们。

 

在此,我们可以把人类文明整体看作是一个系统,与此同时,它也是自身目前所属的地球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与其他绝大多数组成部分维持着广泛且深度的物质、能量或信息交换。无论是人类文明系统,还是其所属的地球生态系统,至少目前都输出着一个共同的特定功能:维持人类的延续与发展。

 

我们知道,任何一个系统若是要相对稳定地维持动态平衡并输出某个特定功能,都需要各个组成部分及外部环境条件将自身活动对系统内其他组成部分的整体影响控制在某个阈值(临界点)内;阈值一旦被打破,系统的原有状态就会很难再恢复,甚至还可能会迅速崩溃。

 

从本质上来看,上段提到的五项文明延续级挑战,其实都是正在迅速接近或可以迅速打破系统阈值的人类活动。因此,人类有且只有一个选择:将自身活动的影响控制在所处系统的阈值范围内 —— 迅速降低给现有生态系统制造的压力(减少新生问题),修复已经造成的创伤(解决已有问题),并最终将影响控制在一个较为安全与稳定的范围内。

 

左图为人类活动的影响冲破了系统阈值;右图为人类活动的影响在快速上升后,得到控制并稳定在一个范围内。

 

有的人可能会说,我们通过技术保护或改造自己以适应新的系统环境,或者干脆抛弃现有系统去到一个新的系统(比如另外一个星球)难道不行么?当然是可以的,且从短期续命和风险规避的角度来看也是十分必要的。


一直为人类文明延续操碎了心的 Elon Musk(我几乎肯定他比我对现状更加悲观...),建立 SpaceX 的目的正在于此。他曾说过「地球是人类文明的单点故障(Earth is the single point of failure for Humanity)」—— 只要地球出问题,人类文明就完蛋了,连个像样的替代方案都没有。

 

但是,即使不去考虑通过技术保护或改造自己,或者干脆去个新的系统生存,是否能维持人们现有的生活质量以及是否真的是我们想要的,我们也依然需要意识到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无论人类怎么折腾、怎么跑,我们最终都一定会置身于某个系统之中。

 

如果人们不能真正深刻地理解这个道理,以至于进入任何系统都不顾其阈值地进行发展,那么我们永远都只能处在灭绝的边缘。在医学领域里,人们将这种凡是出现在某个生物系统里,就不顾系统阈值地野蛮生长的现象叫「癌症」。我想人类不应该将自己发展成为地球、太阳系甚至宇宙的癌症,不仅如此,我们应该尽可能将自己发展成为它们的「益生菌」。

 

因此,重要的事情还需要再说一遍 —— 如果人类文明希望长久地延续下去,那么我们有且只有一个选择:将自身活动的影响控制在所处系统的阈值范围内。

 

2.2 减少新生问题


就如前文所述,我们无非是通过「减少新生问题」和「解决已有问题」这两个大途径,将自身对所处系统的影响动态地控制起来。现在,我们可以稍微更加深入地来看一下可以如何推进实施这两个路径。

 

首先是「减少新生问题」。人类为了经济迅猛增长所带来的资源消耗、对抗冲突、技术爆炸,是绝大部分新生挑战的来源。但是「减少新生问题」并不意味着我们不发展经济了,而是应该更有效、更有节奏地发展经济 —— 如果一亩地能通过我们的技术创新,从生产 500 公斤水稻到生产 1500 公斤,这就是更有效;在以透支部分资源为代价寻求快速发展和以不透支资源为前提的可持续发展之间,我们选择后者,这就是更有节奏。

 

其实十八大后提出的「经济高质量发展」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概念,都全面包含了以上内容。可持续发展领域的著作《增长的极限》(Limits to Growth)一书中也曾详细推演过,即使基于一个较为保守的技术发展预期,如果治理得当,地球也可支持八十亿人口拥有现在中等发达国家人民的生活水平。

 

但如果我们再往本质里挖一挖,就会发现经济增长以及人类社会所谓的发展,其实基本都是为了满足我们每一个人源源不断的需求和欲望。而对环境的破坏在多数时候也都发生在我们点的每一份外卖、浪费的每一滴水、盲目消费的每一个物件中。如果大多数人的需求是无止尽的、且总是希望快速被满足的,大多数人对其他人及事物是没有联结的,那么可持续发展也就几乎不可能发生了。

 

每个个体的需求满足和整个人类文明所处系统的状态之间的概括关系。


因此,「减少新生问题」当然需要有担当、有能力的社会治理者和科技创新者,但最根本与长久的,是需要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发展出更丰盈的内心和更广泛的同理能力及系统观 —— 只有当我们的内在更丰盈,我们才能在一定物质条件下真的知足与幸福;只有我们具备更广泛的同理能力与系统观,我们才能在生命的每一个当下,都自然地做出更有责任的选择。


2.3 解决已有问题


除了「减少新生问题」以外,我们还需要「解决已有问题」。如果从具体问题来看的话,无论是生态环境修复、气候变化调节、传染病预防与治疗、AI 与核武器监管,每一个问题其实都已经有不仅清晰而且较为可行的解决方案。

 

就拿气候变化这个艰巨挑战来说,除了常规的植树造林以外,哈佛大学环境中心(HUCE)的团队已经开始实验一项叫做「太阳辐射管理(Solar Radiation Management )」的地球工程,计划将气溶胶或其他类似粒子喷射进入地球大气层中的同温层,实现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并以此达成对气候变化的有效控制。但最难解决的问题其实不在技术层面,而在实施这项技术所需要的治理结构 —— 在全球范围内,谁来整体统筹和监管这项技术?谁来决策什么时候以及在哪里使用这项技术?谁来保障这项技术实际上能在需要的地方实施(或许涉及主权问题)?

 

图片来源:www.climateprediction.net


其他几个大问题的解决也面临着类似的挑战:技术创新当然有难度,但最难的是人类彼此之间的有效合作。就如《人类简史》作者尤瓦尔·赫拉利最近发表的长文《冠状病毒之后的世界》中的最后一段所述:「人类需要做出选择。我们是走全球团结的道路,还是继续各据一方?如果我们选择不团结,这不仅会延长危机,而且将来可能会导致更严重的灾难。如果我们选择全球团结,这将不仅是对抗冠状病毒的胜利,也是抗击可能在21世纪袭击人类的所有未来流行病和危机的胜利。」

 

一切合作的前提就是共识。如果我们希望解决这些由全人类共同引发又需要由全人类共同承担的问题,我们就必须建立非常广泛的对于这些问题及其解决方案的共识,对于人类彼此需要相互理解并坦诚以待的共识,对于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的共识。只有建立共识,合理分工,齐头并进,我们才有机会解决正在到来的一个又一个艰巨的挑战,人类文明才有机会得以延续与繁荣。

 

2.4 教育是根本解决方案


前面三段的内容基本可以这样总结:从系统的视角来看,少数优秀的社会治理者与技术创新者可以为人类争取宝贵的时间,但如果我们希望长久延续甚至实现繁荣,那么每一个人(系统中的多数节点)都需要为所处系统带来更少的压力甚至是辅助消化压力 —— 越早越多越好。

 

若是如此,无论是发掘每个领域最有天赋的人去直接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具体挑战,亦或是支持世界上的每个个体都拥有更丰盈的内心、同理能力、系统观,还是在广泛人群中建立深度共识、发展合作基础,我无法想到任何一个其他的解决方案能够比「教育」更系统、更彻底、更规模化地实现这些目标。

 

因此,在全人类具备广泛共识之前,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开始建立统一的共识并为此付出坚定不移的行动:

我们需要支持培养人们的自我认知与自我引导能力,辅助每一个人更真实地看到自己,直面恐惧、建构使命、追求丰盈,而非于内在空洞的状态下,向外不断索取。

 

我们需要支持培养人们的同理能力与系统观,让每一个人看到并感受到自身与其他人、与其他生命、与万事万物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结,并最终能将这种联结带入到生活中的所有选择。

 

我们需要支持培养人们对当下挑战的共识,并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去发展每一个人的合作意识与能力——唯有团结,而非分裂,是一切解决方案坚实落地的根基。

我们需要培养「内心丰盈的个体,积极行动的公民」。

 

我两年前画的「内心丰盈的个体,积极行动的公民」。

 

或许只有支持越来越多的人们在这个目标下显著发展,人类文明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进化:我们不再是不断地为自身所处的生态系统带来破坏与混乱,而是通过与它友好地相处来实现文明的延续,甚至是通过帮助它变得比原本更加可持续地发展以实现文明真正的繁荣。

 

要做到这些,身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必须对自己提出同等甚至更高的要求。这绝非容易之事,但我们必须达成共识、携手合作、长久跋涉、拼力一搏。就如在探月所有对内对外介绍材料中所引用的,二十世纪英国著名作家、政治家、历史学家赫伯特·乔治·威尔斯(H.G.Wells)所说过的那段话:「人类文明的延续是一场教育与灾难之间的竞赛(Civilization is a race between education and catastraphe)。」

 

因此,如果说从这一代教育工作者开始,我们真的有什么特殊使命的话,那就是我们需要为人类文明的延续而做教育,我们需要深刻意识到自己每一天的每一个举动都可以指数级地影响着现有人类的命运,影响着我们自己和所爱之人的命运,影响着人类未来世世代代的命运。


相信在看了之前的论述与分享后,大家对于探月作为一家教育组织,为什么会将「人类文明的延续与繁荣」作为愿景,将「基于教育的场景,支持世界上的每一个人成为内心丰盈的个体,积极行动的公民」作为使命,有了或多或少更深刻的理解。

 

但是如果我们不仅仅是希望将自身的愿景与使命挂在墙上,而是真的想要将其扎扎实实地落地,那么我们就需要建构与之匹配的战略规划,并将其贯彻执行。这是我和创始团队从探月创建之初就开始琢磨的事情,不过直到最近这一年,才随着和不同 circle 的伙伴们以及外部环境的持续碰撞下变得愈发清晰和肯定起来,在此也希望分享给大家。

 

首先,我们需要清醒地认识到,要实现看似如此宏大的愿景与使命,只依靠现在的探月是不可能的。因此我们必须对自身所处的内在与外在环境进行全面且深刻的洞察,并尽可能地顺势而为;我们必须在这个时代里、这个世界上,找到与自身最契合且最强有力的依靠与合作对象。

 

这个对象只有可能是中国。为什么?

 

  1. 探月生根于中国,受益于中国近四十年的高速发展,是中国社会治理与改革开放的果实;这里是我们团队中多数人的家乡,在这里,我们能得到最大的身份认同与支持;

     

  2. 目前全世界有机会、有能力做百年规划的,且具备足够的组织能力将其落地的国家,只有中国。作为一家追求长远价值的组织,这样的环境不仅会给予我们更为稳定且坚实的依靠,同时还能为我们的组织建设与发展提供重要的学习对象;

     

  3. 「人类命运共同体」展示了中国希望在下一个人类社会发展阶段所承担的重要使命,其与探月的价值观高度契合。而且我相信在接下里的全球化进程中,「人类命运共同体」很可能会慢慢成为国际主流价值观;


  4. 在 2019 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中国教育现代化 2035》,是中国充分考虑实现自身「两个一百」以及在全球发展角色定位下的,教育方面的顶层设计。教育现代化的内涵和探月自身的规划高度契合,而我们要做的就是由下而上的呼应、落实和贯彻;


  5. 中国拥有全世界最多的人口以及最复杂的人口与地缘关系。如果我们能有效支持中国教育的现代化,我们就有理由相信自己可以改变全球的教育。 

 

因此,我们需要与中国政府展开积极、全面、彻底的合作,而合作的抓手就是《中国教育现代化 2035》,其内涵可以简单归纳为:在全国范围内,既保证质量也保证公平地实现「立德树人」根本目标,以培养建设「两个一百」所需的优秀人才与高素质社会成员,构筑中国在教育领域的全球竞争力;于此过程中,建立起匹配此阶段和能够开启再下一个阶段教育发展所需的人力、物力、制度、社会环境等。

 

我将与「教育现代化」相关的延展阅读材料也放在了信的末尾,如果大家感兴趣对此做更多、更深入的研究(欢迎找我探讨),就会发现探月的目标以及希望做的几乎所有事情都被包含在内,只是语言体系不尽相同。国家一定是从其政府定位来落实教育现代化相关政策的,而我们则要从民间与市场的力量提供建设性的合力、补足结构性的需求。

 

其实一些伙伴或许还有印象,去年初年会时我们就曾一起初步探讨过如何将组织的中长期战略与国家的教育现代化进行深度整合,但当时对目标和方法都还不是特别的清晰和肯定。直到去年八月底,我们正式将「支持中国教育现代化以更低的成本来得更快」确立为了探月的中长期战略目标。基于此,探月已有的两大核心业务「探月学院」和「教育生态变革学院」之间的战略关系及定位也被重新进行了梳理,总体可以用这样一句话来概述:

 

先做一所符合教育现代化方向的、引领性的未来学校(探月学院),再在这个不断积累的过程中将核心经验基于中国国情产品化,以支持二十四万所中国中小学完成指向教育现代化的变革(教育生态变革学院)。


中国教育现代化与探月中长期战略。

 

3.1 探月学院(MSA)


在具体业务层面,我们可以先来看看「探月学院」。基于「探月教育」的愿景、使命、中长期战略目标以及过去的运营经验,「探月学院」在其中的战略定位可以被总结归纳为以下四点:

 

「探月学院」的使命与定位。

 

1. 探月自身培养目标最全面深入、最坚定不移的贯彻者。「探月教育」使命中的「内心丰盈的个体,积极行动的公民」是我们期待在未来的某个时间点,这个世界上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的样子。「探月学院」存在的根本原因就是去直接支持培养这样的人,因此它理应是世界上拥有最高密度这类人的地方,我们的学习者、家长、教育者、运营者都应为此努力,都需要得到不同的支持。

 

这一点能够被实现的程度,决定了其他所有事情能够被实现的程度。

 

2. 中国教育现代化(在 K12 阶段)的「系统性实践场景」。学院目前的所有毕业生都打算去往海外就读大学,但是我们从来不将自己称为「国际学校」。这样做的主要原因是中国的高考改革还需要一段时间循序渐进,而我们需要找到在当下更匹配探月学院及教育现代化培养目标的评价体系,以此换取引领性地落实教育现代化的空间和时间。

 

这样的定位也是学院学术部团队在「课程标准」和「课程体系」这两个直接承载培养目标的核心事务上,从不盲目套用已有国际课程体系,而是更多地和中国的新课标以及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进行耦合的原因 —— 我们从一开始就希望建设「根植中国的世界级教育体系」,并通过实践为现有国家课标及其实施方式的完善提供强有力的建设性支持。

 

除了课程标准和课程体系以外,我们还需要在教学模式、教师专业能力、学生管理模式、组织治理模式、物理环境以及信息技术等各个方面,以统一的原则进行设计、实施和迭代,使得「系统性实践场景」这个定位实至名归。其实这些方面的工作学院的许多伙伴应该都不同程度地参与过,而且在这学期结束时会更新发布的「探月学院学校模型 2.0」中,也会更加系统地呈现相关信息,在此我就不做更多赘述了。

 

「学校系统」的简化示意图。

 

3. 全球教育改革经验的「整合器」与「转化器」。要实现以上两个定位,闭门造车肯定是不行的,这也是为什么学院要在课程设计上与 High Tech High、Envision、MPX 合作,在评价设计上与斯坦福测评中心(SCALE)以及美国大学新成绩单系统 MTC 战略合作,在信息环境建设上与校宝战略合作,在组织治理上学习青色组织、合弄制等。

 

不过我们也需要清晰意识到,这些整合工作当然是很有价值的,但却不应该是盲目和机械化的。我们应该永远懂得如何清晰地审视自身,知道问题到底是什么,以确定哪些资源应该合作,哪些不应该合作。基于此,再有意识地将合作资源与学习成果拆分、梳理、转化到一个逻辑统一、简单准确、符合自身情景的语言体系中来。

 

这是将全球经验转化为探月经验,进而转化为更为广泛的中国经验的必要过程,也是学院的定位不能只是个「整合器」,还得是个「转化器」的原因。

 

4. 面向教育决策者与一线教育者的「体验中心」与「共创之地」。既然我们已经花了许多功夫做了一个现成的、持续进化的作品,在不影响学院自身运转质量的前提下,就应该尽可能开放给更多人并得到他们的反馈和建议 —— 尤其是同为教育领域的伙伴们,他们能够在教育生态中实现的以点带面的连锁反应很可能是我们无法提前预估的。目前学院伙伴关系部的同事们与学院的学习者们正在计划升级探月学院的接待流程,以支持不同视角的教育(爱好)者们来到学院参访时,都能获得高性价比的收获。

 

除此之外,「学校模型开源计划」这个大家已经听了半年多的事情,也在稳步推进中。乐平公益基金会将与我们成立专项基金,以支持开源计划的落地及长期维护工作。本来学校模型就像是学院所有工作内容的详细操作系统,只不过是用自然语言直接编写并由人类来执行的。因此我们会将其如软件代码开源一般,建立一个独立的开放网络平台,将学校模型及其大大小小的版本迭代都进行上传,供所有人参考、使用和建议,我相信这也是我们自身保持有效进化的重要方式之一。目前,开源计划预计将于今年年底上线。

 

我想大家在全面了解探月的整体战略以及学院的四个核心定位后,应该能够更加理解为什么探月的学校业务起初还在计划着于十年内在全国各地开设二十所学院,结果在去年年中过后不久,就将计划调整为「不是天时、地利、人和,绝不建设更多学校」了。

 

中国有超过两亿的中小学生,然而即使我们花十年时间建二十所探月学院,也大概只能服务一万来名学生。因此,除非有充分的战略级需求,相较于新建少量的、定位差异不大的学校,我们更应该将资源投入到支持中国现有教育存量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

 

那么什么情况才是「天时、地利、人和」呢?「天时」主要是指国家是否将某一个地方列为了全局规划下的重点发展对象,尤其是在教育领域 ;「地利」主要是指在这个地方,是否有价值观高度契合的、完全不干涉学校教学运营的硬件投资方;「人和」则主要是指我们能否在当地建立起一支愿意将此当作终身事业的、能力极强的创始团队。

 

对探月的建校战略来说,「天时、地利、人和」的意义。

 

学院在探月教育中长期战略中的定位及规划基本如上所述,简单来讲,我们希望它可以成为撬动整个生态变革的「支点」。接下来,我会和大家分享教育生态变革学院的发展规划,也算是对过去一年 EEEA 团队的摸索工作做一个总结性的呈现。


3.2 教育生态变革学院(EEEA)


首先,当我们在说「教育生态变革」几个字的时候,我们必须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基于探月当下所处的战略背景,「教育生态」更多指的是国内 K12 教育的生态,其主要构成部分是中国中小学校。「变革」则最需要明确的是其方向:「立德树人」是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根本任务,我相信也是全球现阶段教育改革的共同目标之一;而从教育学的专业语言体系来看,「核心素养」应该是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最为贴切的,可发展可衡量的教育目标了。

 

综上所述,对于当前战略背景下的探月来说,「教育生态变革」基本等价于「中国中小学校指向核心素养的结构性改革」。刚好借此机会和大家再次强调,「素养本位教育」绝不是「知识本位教育」的对立面,而是对其的一种补充和升华,因为素养是真实情境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知识、技能和态度的集合体。

 

基于探月学院的创校经验,我们认为当培养目标发生根本性改变时,一所学校至少需要完成八个方面的结构性调整:1. 课程标准(发展标准);2. 课本教材;3. 课程体系(活动体系);4. 教学模式(设计、实施、评价);5. 学生管理模式;6. 组织治理模式;7. 物理环境;8. 信息技术。

 

对于大多数中国中小学来说,课程标准以及课本教材这两项都是由国家统一制定的,民间力量对此的贡献主要在于有效的反馈和建议。但除此以外,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学生管理模式、组织治理模式、物理环境、信息技术等六项调整内容,都是民间力量可以深度参与贡献价值的。在这其中,我们又认为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学生管理模式、组织治理模式的改变,本质上都是通过教育者及教育管理者的转变实现的。

 

因此,EEEA 的团队最终将自己在中长期战略背景下的产品矩阵确定为: 

1. 教育者及教育管理者的专业发展;


2. 物理环境解决方案;


3. 信息技术解决方案。

学校需要改什么 - 民间可以参与什么 - EEEA 打算做什么。

 

在 2022 年结束前,EEEA 将集中精力推动「教育者及教育管理者的专业发展」的相关工作。因为第一,我们认为中国 1700 万中小学教育者的转变是学校及整个教育生态转变的根本;第二,相较于物理环境和信息技术解决方案,它离教育活动本身更近,因此也是我们更擅长的;第三,我们希望通过它建立起价值观趋同的、认可探月和 EEEA 的体制流量入口,为后续两个产品建立市场基础。

 

为了建构既能基于中国国情,又能站在全球经验肩膀上的细化业务战略,EEEA 在过去一年中大量且深入地调研了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的在职教师教育改革经验;针对国情复杂度更接近中国的美国,我和不同伙伴更是为此实地调研了两次。

 

我们发现如果想要在整个国家范围内系统性地推进教师教育的改革,就必须凑齐紧贴改革理念的四大要素并实现四位一体的正向循环。这四个要素分别是:专业标准、产品体系、认证(评价)系统、激励机制。

 

专业标准层面,中国目前几乎没有除教师资格证以外的、能够持续有效指导教师专业发展的标准(基本都停留在发文层面,不太能落地),可以支持素养本位教育落地的教师专业标准就更没有了。产品体系层面,国内现有教师培训产品的质量普遍较低,少量具备创新理念的产品又缺乏系统性。认证(评价)系统层面,没有专业标准就很难有与之匹配的认证系统,且其需要用到的表现性评价技术在国内除了探月之外,鲜有人具备系统性探索的条件。激励机制层面,没有认证(评价)系统,也就不存在与之相对应的激励机制了。

 

可见,这个挑战显然是非常巨大却也十分有意义的,特别符合探月人的审美。

 

由于专业标准、认证系统以及激励机制都更适合由独立第三方来建设和运营,EEEA 还会作为创始理事单位之一,辅助建立一个行业协会(类似美国的 National Board for Professional Teaching Standards),并为其提供创立时期的管理支持。但在除此之外的其他任何层面,EEEA 和行业协会都会是彼此独立的,双方的任何合作也必须遵守各自对外合作时的一致原则,这点需要牢记和坚守 —— 我们要辅助建构的是一个开放竞争并能使广大中小学校最终受益的生态,不是一个暗箱操作的游戏,更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商业成功。只有这样,我们的使命才能实现,我们的存在才有意义。

 

四大要素是什么 - 它们在中国的现状 - 它们的建设主体分别应该是什么。

 

行业协会预计会于 2020 年底正式设立。目前,EEEA的战略合作伙伴教育部规建中心未来学校研究院、北师大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都已同意参与发起行业协会,我们之后还会邀请我们的顾问朱永新老师以及杨东平老师分别代表的新教育研究院和二十一世纪教育研究院,以及其他教育界及公益界的组织共同参与。

 

关于建构四个要素的现状和规划,由于过于专业和细节,在这里只简单地和大家分享一下(学院的老师们可以多关注关注):

 

1. 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可切实落地的素养本位教育教师专业标准。标准建设由 EEEA 和行业协会共同推进,含三个细分模块:教师专业能力标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教师能力评价体系


教师专业能力标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教师能力评价体系的简介。

 

能力标准的建设主要是以素养本位教育的理念为牵引,从教师的核心工作场景以及中国教师的现状出发,拆分出了「课程设计」、「教学实施」、「评价应用」等三个核心能力下的十多个细分能力及其对应量规。能力标准的结构与内容决定了其他两个模块的结构与内容,更多细节在此就不过多赘述了。

 

团队方面,在北师大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的全力支持下,EEEA 已经组建了一支由北大、北师大、海淀进修校、北大附中、十一学校、中关村四小、探月学院的教授、校长、教师培训负责人及骨干教师等组成的专家和研究员团队。领衔建立 NBPTS 和 edTPA 两套著名教师标准的斯坦福测评中心主任 Ray Pecheone 会负责审阅每一个大版本的迭代。

 

值得一提的是,整个研发不仅需要参考全球前沿经验,还需要遵循实证研究的原则以保证其在中国的落地性 —— 正是这个原因,让专家和研究员团队不断感叹探月学院现有实践和研究的帮助是巨大的。除此之外,学院也会在标准正式产出后用其来支持我们自身教育者的专业发展,以此为标准的建设提供持续的、最前沿的行动研究支持。


进度方面,包含能力标准、课程标准、评价体系等三个模块的完整版标准 1.0 将于今年 8 月份发布。

 

2. 基于教师专业标准,开发并交付用户体验极佳的产品体系。EEEA 会负责推动产品体系的建设,其包含线下培训和线上产品两方面,一个服务骨干教师,一个服务所有教师。

 

线下培训和线上产品的简介。

 

线下培训的核心工作主要包含两点,一个是基于「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进行课程体系的全面开发;一个是培训培训师,以扩大产能。线上产品的核心功能则是基于「教师能力评价体系」的微认证平台。围绕微认证,EEEA 会提供录播课程、线上训练营、案例库、工具库等教师专业发展所需的产品与服务。

 

进度方面,EEEA 线下培训业务从去年暑期已经开始;线上产品1.0预计今年秋季上线。客户方面,EEEA 已经服务了近百所学校,接下来的主要方向是建立区域级合作关系。

 

除了 EEEA 自身以外,我们也十分希望更多的优质教育组织能够共同参与建构指向标准的产品生态,并在彼此友好合作与良性竞争的过程中,服务中国中小学的教育现代化进程。

 

3. 建设基于表现性评价的、公信力极高的教师专业能力认证系统。认证系统的工作将由行业协会来全力推动,主要是基于教师专业标准中的「教师能力评价体系」来进行线上认证平台的开发。行业协会的线上认证平台和 EEEA 线上产品的微认证平台的主要区别在于:一个颗粒度更大,是对教师发展级别的认证;一个颗粒度更小,是对某个具体技能的认证。两者理论上具备等价效应。

 

实施层面,教师可将自身的发展证据上传并缴纳认证费,这些发展证据会被匿名发包给多个具备评价能力的教师,这些教师收取费用并决定上传证据的教师是否能被认证。整个过程的数据都会基于区块链技术进行存储,保障可信度。

 

进度方面,认证系统 1.0 预计将于 2021 年中上线。

 

4. 构建多层次的、能够有效鼓励教师基于专业标准发展的激励机制。激励机制的建设将以行业协会为主,EEEA 为辅。在国家层面,行业协会将与教育部直属相关部门建立全国范围的、指向标准的教师奖项;在地区层面,行业协会将逐步推动各个行政区域将标准纳入教师考核评级的参考指标中;在学校层面,EEEA 会鼓励学校将自身产品中的微认证用作教师薪酬激励的参考指标(至少探月学院是会的)。

 

若是以上三个层面的激励机制可以基本成立,则对教师个人层面来说,基于标准的认证将会是自我增值的重要方式。

 

进度方面,多层次激励机制的完整设立预计能在 2022 年中实现。激励机制的基本完善,将标志着「标准-发展-评价-激励」四位一体正向循环的全面开启,也将成为教育生态变革的巨大里程碑。

 

国家级、地区级、学校级、教师级等不同层面的激励机制。

 

以上内容基本就是 EEEA 2022 年结束前的工作规划了。「教育管理者的专业发展」应该会遵循类似的逻辑,其正式启动时间会在 2022 年初左右,但整个循环建构的周期应该可以比「教育者的专业发展」更短。

 

「物理环境解决方案」和「信息技术解决方案」则是 EEEA 在 2022 年后才会开启的业务,目前并没有做详细规划。不过究其根本,无非是我们往供应链走多深的问题:只做已有优质方案进入中小学的渠道 - 战略投资部分优质解决方案 - 已有方案结合 EEEA 的部分解决方案 - EEEA 建构完全独立的解决方案。

 

EEEA 建构「物理环境解决方案」和「信息技术解决方案」的初步想法。

 

届时的决策只会依据一个核心问题:如何让中国中小学获得最切实有效的、最高性价比的教育现代化整体解决方案。只有从这个核心问题出发,而不是其他任何问题,才能指引我们实现探月教育整体的中长期战略目标:支持中国教育现代化以更低的成本来得更快。

 

3.3 探月的中长期战略还会调整吗?


当然会的。探月内部和整个世界都正在且还会一直发生快速的变化,因此无论是已有业务内涵的增加、减少或调整,还是增加新的业务或砍掉已有业务,只要时间足够长,都可能会发生。

 

但这恰恰是我花时间写这封长信给大家的原因 —— 全球日益增加的不确定性,反而对任何一个人在每个当下确定性和安定感的要求更高了;VUCA(变化莫测)时代来临的客观现实,反而对任何一个组织进行长期系统性规划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因此今后的每一年,我都会写一封类似的信(这个 flag 我真的犹豫了好久...但之后的信应该不会这么长了...),作为 CEO 向大家进行较为全面的分享和汇报,支持每一个探月人都对探月的发展拥有着系统观。

 

那么有什么事情对探月来说是不会变的呢?

 

我们的初心和愿景。

 

如果有一天「人类文明的延续与繁荣」这个愿景的本质内涵发生了变化,探月就不再是探月了。但只要这一点没变,在时间的长河里,我们永远都可能因为希望更系统地、更彻底地推进实现它,而调整其他的一切。


其实上段内容所呈现的中长期战略规划,更多指的是探月的「业务发展战略」,是我们直接对社会和市场交付的价值集合及其推进计划,而与之相对应的「组织发展战略」则会在进一步打磨之后,分享给大家。

 

从真正长期的视角来看,「组织发展战略」或许比「业务发展战略」还要重要 —— 如果将组织比喻成为一个人,「业务发展战略」就是这个人基于实现自身使命而打算做的事情的全局规划,而「组织发展战略」则是这个人提升智慧、强身健体的全局规划。从古至今人们都爱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我想就是这个道理。

 

探月的愿景是超越我们每一个人生命长度的,就如人体的生命是超越人体每一个细胞生命的。因此我们希望通过较长时间的努力,将探月培育成为一个始终对人类文明有益的、具备强大生命力的组织生命体,这就是组织发展团队(运营、人力、财务、法务)的中长期战略目标,也应该是我们每一个探月人需要共同努力的目标。

 

我想如果这是一个「Objective」的话,其中一个「Key Result」应该是:有一天,没有 Jason 的探月会比有 Jason 的探月更健康(虽然这个 KR 真的很不 SMART...)。为此,在探月实现稳定盈利之后,创始团队(瀚之、志勇、璐和我)会腾出手来将自身持有的大部分股份捐给一家我们成立的基金会,使得这家基金会成为探月的实际控制人和最大受益者,进一步保障每一届管理团队控制权的交接,保障探月创造的大部分收益都能留给其自身以进行更多的价值创造,或者用于支持其他和我们分享类似愿景的组织。

 

以上基本就是这封信的全部内容了,如果伙伴们有任何困惑、反馈或建议,都可以随时发邮件给我,我会将它们先收集整理起来,然后再看看如何回应大家是最合适和最高效的。

 

最后,希望我们能带着积极、平和且坚定的状态迈入之后的工作与生活,并与此同时,做好心理准备 —— 即使拼尽一切,也有可能在有生之年看到人类文明的凋零;即便用尽一生,也只能在愿景实现的道路上走上一小步。

 

但我想无论如何,我们每一个人短暂的生命都可以因此在整个宇宙及其漫长的生命中,找到自身的归宿。

 

和你在一起的

Jason

2020 年 4 月 22 日 地球日


「完」


以下是信中涉及的部分延展阅读资料(特别感谢 Wen 的研究支持),大家有空可以看一看:

关于由于人类活动所引发的文明延续级挑战

www.wwf.org.uk/updates/living-planet-report-2018

globalchallenges.org/global-risks/

The Greatest Challenges of Our Time by Laszlo Szombatfalvy

Limites to Growth by Donella Meadows, Jrogen Randers & Dennis Meadows

关于「费米悖论」和「大过滤器」

waitbutwhy.com/2014/05/fermi-paradox.html

baike.baidu.com/item/大过滤器/17698306?fr=aladdin

关于「2018 年全国教育大会」和《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

www.moe.gov.cn/jyb_xwfb/xw_zt/moe_357/jyzt_2018n/2018_zt18/

www.gov.cn/xinwen/2019-02/23/content_5367987.ht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