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如何在高中时期,开始「成为自己」?

探月的公号 探月教育 2023-01-25

内心丰盈的个体,积极行动的公民

作者:Susan 徐俏寒|编辑:Zale


Susan 是探月学院创始届的学习者,不过,在探月我们更习惯叫她「苏老师」。


为什么要称她为「苏老师」?我想大概是因为如果要拿一个词去形容 Susan,我会说她是一个很「通透」的人,有大智慧。


她看起来一直都很清楚「自己希望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并时刻都坚定地走在「成为自己」的道路上。这和许多在高中阶段的孩子的状态都很不相同,因此我一直对 Susan 的状态很是好奇,想要请 Susan 写些文字,分享一些她的想法和经验,于是便有了下面的这样一篇文章。

 

这是一篇年轻人写给年轻人的经验分享,如果你发现自己需要靠文章中的名词解释备注才能读懂,很抱歉地通知您,您已经脱离年轻人的行列了。


我是 Susan,探月学院 11 年级的一名即将要面临升学的学习者。在不同场合下的自我介绍似乎都需要描述自己喜欢什么,而我的答案始终都很统一:我喜欢人类。我喜欢观察他们的行为模式和内部动因,同时,鉴于我自己也在人类的范畴中,我也经常观察自己的心理状态和行为到底在受什么所左右。

 

以下是我对于自己和身边人类的观察结果,希望能对同是年轻人的你有所启发。


对于我来说,很长一段时间在思考的命题都是「如何成为很厉害的人」。作为参考,我会在 b 站上搜索各种以「xx 大学+ study account」为标题的视频[备注:b 站是国内最大的青少年视频网站 Bilibili,而 study account 指的是一些著名大学的在校生录制自己一天 / 一周的学习生活,播放量通常和学校排名呈正比]

 

在受到那些大学霸的学习动力鼓舞之余,我总结出了他们的一个共同特征:拥有及其严苛的作息时间,并且能够一直保持。带着对于「成为很厉害的人」的憧憬,我也给自己制定了严格的作息时间表(每天 12 点睡,5 点起),还把它写在便签上,贴在自己的床头,仿佛自己拥有了这个「高度自律」的标签。

 

但是,不出意外,我的作息计划还没坚持一周,就被各种生活中的突发情况以及身体的应激反应所打破了。于是,仿佛证明了自己真的是「不自律」大军的一员,我又回到了自己之前的作息,甚至因为自我否定而变本加厉。

 

事情的转机出现在我接触了一个叫 OKR 的目标管理工具时。在每个学期初,我会和自己的教练一起列出了自己这个学期的三个目标(Objective),也就是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基于此,我们一起商定出了达成三个大目标的不同关键指标(Key Result)。比如,我第一学期的时候踌躇满志地写上了自己要成为探月「最懂生物这个学科的学习者」。为了达到 ta,我需要【读 xxx 篇生物相关的论文】、【在生物课上拿到 A】等等。


OKR(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全称「目标和关键成果」,是一套明确和跟踪目标及其完成情况的管理工具和方法。OKR 这套系统最初由英特尔公司制定,在谷歌成立不久,被风投家约翰·都尔(John-Doerr)引入谷歌,并一直沿用至今。


现在想想,OKR 对我的目标管理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并不是因为这个工具本身有多「催人奋进」。实际上,OKR 只是帮助你把要做的事情列出来了而已。它的作用其实是一种思路上的转变,OKR 提供了一个「先看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再看相应的关键指标」的思路。

 

再回过头来,看看前文提到我给自己制定的「高度自律」计划。如果用 OKR 的逻辑来看这件事情,几点睡几点起,每天喝多少毫升的水,这些我们给自己立的 flag 其实从严格意义上来说都是不同的「指标」。这些指标用以衡量我们是否成为了某个只存在于模糊概念中的人,但绝非「目标」本身。

 

在这个时候,你可以多问自己几个「然后呢」?

拥有严苛的作息,然后呢?


拿到 A 的分数,然后呢? 

当你多问自己几个「然后」,你会无限趋近于找到那个藏在这些「结果」背后真正的「当前阶段你最想实现的目标」:

它可以是「成为一个身体上和精神上都健康的人,能够以充足的精力和积极的心态面对每一天的生活」;


也可以是「在高中阶段,能够凭借自己的知识体系,形成对于世界的独特认知」;


甚至是单纯地希望做一件自己喜欢的事情,「组建一支乐队,使未来的我不会为了今天的我感到遗憾」。 

这个目标不一定要有多深刻或是多长远,因为每个人所处的环境、阶段和当下的需求是不一样。最重要的是,当你把这个目标写在纸上时,这个目标是不是能够给你力量,是否当你一想到它的时候就能由衷地感受到兴奋和喜悦,甚至你的脑海中都已经出现了那一天你跳来跳去和朋友炫耀的画面感,那就对了。


刚入学时我们在入学营地中一起制定每个人的 OKR

 

当你找到了这个让你忍不住一想到,就会嘴角上扬的方向,再回过头来看这些「关键结果」,你会发现:你不在只把考到「理想的分数」,或是「拥有严苛的作息」当成给你带来压力的唯一奋斗目标了,相反地,他们都成为了实现理想道路上的里程碑。

 

你不会再因为达不到学霸一般的完美作息而沮丧,取而代之的是你每天都能看到自己在实现最终的目标上完成了一个个的关键结果。你所面对的,将不再是「我太差了」式的沮丧和恐惧,而是以开放的心态「看见」自己成长中的每一个小的阶段。

 

我能感受到,当自己写下「成为探月最懂生物的学习者」的这个目标那一刻,整个人是充满能量的,因为我真的想成为这样的一个人,而不式仅仅追求客观意义上的「厉害」二字。

 

这样一个「先看方向,再看指标」的思维方式也帮助我完成了许多目标的构建。相比于盲目地寻找被社会认可的「厉害的人」的行事方式和做事准则,并与之靠近,更重要的,是我要先清楚「我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并一步一步走到那个地方。

 

说了这么多,如果你认为这样的思路可能会对你有帮助的话,我总结了一些让我受益且值得一试的行动建议:

 

行动建议一:之前看到过一篇文章叫「最好的商学院都不如真正创业」,文中作者引用了一个找到人生目标的方法,对我自己特别有帮助:

准备几张大的白纸,和一支笔。


在第一张白纸上的最上方中央,写下一句话:「你这辈子活着是为了什么?」


是的,接下来你要做的,就是回答这个问题。把你脑中闪过的第一个想法马上写在第一行。


任何想法都可以,而且可以只是几个字。比如说:「赚很多钱。」


不断地重复上一步。直到你哭出来为止。

笔者提到,人们可能需要 15-20 分钟来剔除那些「覆盖在表面上的,受到外界观念、主流思维影响而得出的答案」。对于没有怎么考虑过此类问题的人,可能需要写出 200 个人生意义才能找到那个「让自己获得情绪涌动」的答案。持续向内探寻,努力剔除外部观念对我们自我认知的影响,可能是所有人一生都不一定能获得答案的命题。

 

行动建议二:如果你觉得现有的经历还不足以支撑你生成一个能感动自己的人生价值(我们还是年轻人嘛),可以从轻量级的探索开始做起。

比如,用 30 分钟(甚至更长)在白纸上写下自己对于这个世界所有好奇的问题,比如「人类到底有没有自由意志?」或者「人工智能什么时候能统治地球?」


这个练习的目的并不是写出你尽可能多的兴趣点,而是真正找到让你下一秒就迫不及待想去寻找答案的好奇。如果你实在很难区分自己对哪个问题更感兴趣,可以试着用排除的方式,逐一舍弃自己没那么感兴趣的问题。

网络上其实有很多「兴趣探索」向的测试,你也可以选几个来做一做。测试的结果有时候并不重要,真正有价值的是「你」因为测试结果而引发的对于自身的思考。

 

总之,考上某个大学,获得某些分数,拥有某件物品都无法定义一个人是谁,而我们每个人都有定义自己是谁的权利。「我们是谁」是由之前十几年的生活经验所构建的,盲然给自己贴上一个形如「自律」的标签不可能让我们马上变成另一个样子。


不过,尽管有那么多的脚手架和方法,找到「自己」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大家都在努力想明白「自己是谁」的探月学院,身处其中,我有的时候也会陷入另外一种迷茫。

 

A 同学从小就喜欢虫子,刚刚在几亿年前的琥珀里面发现了一个新物种;C 同学喜欢艺术,办了自己的个人展,在学校的很多项目中做产品设计……

 

就像无数个「少年天才」的典型案例一样,大家似乎天生受某种「使命」召唤,找到了自己愿意为之努力的事情。这些事情构建了他们坚实的「自我意义」,也使得他们最终获得「成功」。

 

而我,似乎对于自己喜欢的事情没有那么坚定,更不敢将其称为自己的「使命」。

 

经过我在探月一年半的生活,我总结出了一个解决方案:尽全力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第二届新生入学时 Susan 作为入学营地导师在篝火旁


通常,人们对这句话的理解都是与学生的天职相悖。在学生时代,「只凭兴趣」做事,不仅听上去不靠谱,也很难真正实现。

 

然而,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有一些不同——并非是强调一种「我只能做自己完全感兴趣的事」的执念,而是在自己接收到的任务中拆解出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并把它放大。我把这样的思路称之为从「拥有兴趣驱动的执念」到「掌握兴趣驱动的方法」。

 

比如,当我在写 book report [读书报告,即阅读一本书后根据自定主题写一篇有论点、论据的文章]的时候,我会试图用心理学理论来分析书中的人物。让我印象特别深的是,有一次课上读 Frankenstein 这本小说,我的好朋友 Daniel 是一个特别典型的理工男,他的论文主题就是拿书中主人公与他造出的人的关系与三体中的「黑暗森林」理论做对比。总结下来,我们似乎都有一种「passion 驱动」的思考方式:在做事情之前先想清楚 ta 和自己兴趣的联系所在,并把所有事情视为个人成长和发展自己兴趣的机会。

 

我们很难遇见一件事情跟自己的使命完全契合,我们只要找到 ta 就能解决几乎所有问题。因此,遇见自己无比喜欢的事情的前提永远都是试错。使命不会在我们生命的某个时刻自动出现在我们面前。最重要的是,当我们现在在做的事情不足以支撑自己的使命感的时候,也不要停下行动的脚步,重新陷入自我否定的闭环。

 

在试错的过程中,我们会不断遇到来自外界的反馈(成绩甚至是父母的评价),以及自我的反馈(我是否满意自己当下的状态),这些反馈都能帮助我们建构「自己是谁」这个命题。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受到外界反馈的影响,比如 GPA 或者 SAT 成绩,这些都是很正常的现象。拒绝看到外界反馈或者与之划清界限有的时候并不代表一个人「脱离了世俗层面」,更多时候反映了这个人内心的容量还不足以接纳外部的世界。

 

一味强调社会标准固然会使我们忽视我们究竟想要什么、想成为怎样的人,但有时它也会帮助我们在迷茫或者不知所措的时候调整自己的状态,做好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


Susan 作为学长团的一员主持学期末的复盘


所以当你还没有搞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的时候(也许人生的大部分时候,我们都处于不断探索自己到底要什么的状态),不妨尝试辩证地看待社会标准带给我们的积极意义,从认真对待当下手中的每一件事开始,发现手中每一件事中自己感兴趣的那个部分,不断地将其放大。这也许就是我们越来越清楚「自己想要什么」的开始。

 

行动建议三:用产出倒逼输入

就像「ddl 是第一生产力」[注:ddl,即任务的截止日期。通常指学生在作业截止一小时前效率会大幅度提升,常见于早读教室与晚上 11:30 的宿舍] 所讲的那样,「他者」的存在确实会让我们效率提高很多。这时,我们就可以通过寻找「他者」来提升自己做事的效率和状态。


比如,当你希望自己学会某些知识时,可以约一个老师/同学在某个时间段讲给 ta 听。通常,如果你能把一个知识概念给你的爷爷奶奶讲懂时,你对它的掌握一定是十分透彻的。


类似的方式还可以用在:为了锻炼自己的某项能力而参加一个比赛,为了实现某个「改变全球变暖」的宏伟愿景而先组建一个团队先试试看等等。


现在想想,让我很多观念发生改变的,其实是张阳老师经常引用的来自山本耀司的一句话:

「『自己』这个东西是看不见的,撞上一些别的什么,反弹回来,才会了解『自己』」。

也正是基于这句话,我经常在我没有动力的时候告诉自己:要敢去撞,要有和很厉害的东西相撞的勇气和底气。但同时,我明白自己要去的方向,所以我可以选择去撞什么,被哪些人和事物影响,再反过来塑造当下的自己。

 

当我们找到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后,有无数种方法论告诉我们如何把事情做好,包括但不限于:时间管理,任务拆解,做手帐,提升自我效能,寻找校外资源等等。

 

但这些都仅仅是「术」,并没有上升至「道」的层面。当我们在做的事情与自身产生深刻链接的时候,所有的「术」都会自己长出来,帮助你一步一步走到自己想去的地方。

 

希望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个「道」,并一直坚定下去。


「完」



时间

5 月 13 日(上半场);

5 月 15 日(下半场)


内容

5月13日

19:45-20:00 云端看探月

20:00-20:45 招生官分享

20:45-21:00 创始届家长分享

21:00-21:30 互动答疑

5月15日

20:00-20:20 探月学院教师分享

20:20-20:40 学习者分享

20:40-21:00 招生官互动答疑


报名方式

step 1: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小助手微信

step 2:私信小助手「探月线上访校」报名
 
长按扫描二维码添加探月小助手微信

「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