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跨学科项目」:真实场景里最自然的学习方式

探月的公号 探月教育 2023-01-25

内心丰盈的个体,积极行动的公民

作者:鲁家钰|编辑:Zale


自从被朋友知道我在探月学院教书以来,就被巨大的好奇心无数次包围。大家的问题除了关心「探月学院与神舟飞船有什么关系」以外,就属「我在探月教什么」这个问题出现的频率最高。


当我回答说「我是跨学科项目负责人」时,对方大概率先是思考 0.5 秒,确保自己没有听错,然后恍然大悟般地说到「噢噢噢,懂!」接着马上就会问到「所以,你的项目是跨了哪几个学科啊?」


这个问题吧,也不能说他问的不对,但毕竟隔行如隔山。「跨学科」作为一个术语,有它内在的特定涵义,重点其实并不在「横跨了几个学科」,而在于「跨越学科的范畴来看待真实的世界」


所以今天就想试着一次性把「跨学科项目」与「真实学习」讲清楚,这样下次直接就可以丢一个链接给他们看了。


探月学院跨学科项目负责人鲁家钰与学习者们


所以,到底什么是跨学科项目?这个问题要从我们每天的生活谈起:


1. 真实世界的问题就是「跨学科」的


让我们先回想一下这个真实的世界,想想看你的生活,想想你在工作里遇到的诸多问题,你也许会感慨:「这题超纲了,上学时候都没学过啊!


当你发出这样的感叹时,或许你就已经意识到了真实的世界不是按着教学大纲来的,真实世界的问题其实就是「跨学科」的。


我们在面对实际问题时,会发现问题从来都不是一个单一学科的问题。


举个例子,探月一直以来非常关注「环境保护」的议题,几乎每个学期我们都会举办多场与之相关的大型活动,当然也有很多的学习者或自发或在老师的指导下成立项目组,做一些和环保相关的事情,比如说「白色污染」的问题。


那么,「白色污染」是哪个学科的问题呢?

面对这些废弃的塑料污染,我们既可以往具体的问题说,这应该是一个化学、材料学的问题;但是导致问题的源头,可能又是经济学、社会学问题;


如果看污染的后果的话,这还是一个生物学、生态学问题;想要解决它可能又牵扯到技术与工程学问题。

所以,这样一个复杂问题的研究过程是不能直接照搬原本学科学习的学习方法,它需要新的「方法论」来支持。



探月减塑项目组在上海


2.「学科」是人定义出来的,它本身也在不断发展


学科本身也在周期性演化,分分合合,逐渐模糊了边界。


挪威奥斯陆大学的 Alexander 教授,在接触了大量的跨学科研究后,使用下面这张图解释了学科之间的关系与学科的发展演化过程:



  • 最一开始,人们发现了普遍规律并进行总结,单一学科(Intradisciplinary)诞生;

  • 然后,人们在遇到一些问题时,发现单一学科解决不了,于是多学科(Multidisciplinary)的人开始一起工作;

  • 多学科的人在合作过程中,发现了一些共同的研究点或共性的规律,可以使用不同学科的方法来研究,于是产生了交叉学科(Crossdisciplinary);

  • 随着交叉学科的发展,相关学科进一步融合,打破了学科的界限,采用更加综合的手段进行研究,新诞生的研究方法就称作跨学科(Interdisciplinary);

  • 跨学科进一步发展,建立出一套完备的理论框架,原来学科内容被有机地整合在一起,诞生了超学科(Transdisciplinary),而超科学从形式上也成为新的单一学科(图中的虚线)。


可见学科本身,就是人类在研究某类现象或是解决某类问题时对规律的总结,是完完全全的人造产物。真实的世界本没有「语文」、「数学」、「化学」、「物理」等等学科,这些学科的设立其实主要是人类为了方便知识的传承和发展,人为划分出来的体系而已。


着科学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新的问题没办法用原来的单一学科解决,跨学科甚至新的学科就自然出现了,所以「学科」这个概念本身也在不断地迭代发展。


3. 真实世界的构建是项目驱动的


真实的世界是跨学科的,真实世界也是在项目的驱动下构建起来的。


想和大家推荐《人类简史》这本书,这本书里有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观点:「人类之间的合作是建立在共同想象之上的。」作者也把这个现象称作认知革命,并认为是人类和动物的最大区别。举例来说,国家、公司、品牌很多很多的概念都是人类自己想象出来的,并不真实地存在在世界上。但是真实世界切切实实地发生了变化,我们依靠这些概念构建出了人类社会的运作体系,一举站到了食物链的顶端。



连接人类的共同想象和真实社会的纽带,就是「项目」,项目有大有小,形式多样。创办一家公司可以说是一个项目,在家做一顿晚饭也可以说是一个项目,而项目过程的本质其实就是一群人完成共同想象的过程,而我们对真实世界的构建就是由项目驱动的。


再给大家举个例子,为什么奥运会对中国很重要?


如果只把奥运会看成一场场的体育比赛,只看做是体育领域的事,那可就太肤浅了。奥运会这个举世瞩目的「大项目」,承载着全球人类的共同想象,携带着巨大的能量。


以修建奥运场馆为例,为了修建最先进的运动场馆,国家的投入直接带动了基建产业迅速升级,视野、理念、人才、设备、技术等都在这个过程中经历了飞跃式的革新和进步,在奥运结束十余年后至今依然继续产生着巨大且深刻的影响。


正是这些一个个的项目,才让各行各业的人聚在一起协作,驱动了社会的发展。


4. 跨学科项目正是学习本来的样子


看到这里,「跨学科项目」这个词是不是看起来也没有那么「新」了?这就是我们每天都会做的事情,也是人类在学着认知这个世界时,本来的样子。


我们总说的「应试教育」,它在提升了效率的同时,过度地关注了单一学科的教学,过度地强调了考试成绩的重要性,甚至脱离了真实的世界和场景。「在构建空中楼阁」会很大程度上扭曲学习者的天性,也会导致所谓「高分低能」的现象。


随着时代的变迁,今天我们的社会更加强调的是人才的综合素养,所以在人才的供给侧——学校,也在经历着「新」的教学模式的探索,「跨学科项目」也应运而生。


「跨学科项目」就是在真实场景里的最自然的学习方式,我们相信这就是学习本来的样子。


刚刚说到,我们在做的所有事情大到「奥运会」、小到「买菜做饭」都可以被叫做「跨学科项目」,但所有的项目都能带来「真实学习」吗?


不见得,从学校的角度来看,一个能带来「真实学习」的项目应该具备下面 4 个特质:


1. 方向很重要:项目要解决真实社会的挑战


跨学科和项目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手段,而真实世界的发展是需要一些契机的。许多事件在后来看是发展的「契机」,但在当时的环境里看其实就是人们面临着的挑战,可以说真实世界的发展是围绕着挑战组织起来的。


今天人们离不开的互联网,其实是冷战下的产物。在美苏军备竞赛的背景下,美国军方担心单一的指挥中心被轰炸后陷入无法工作的窘境,于是将重要的控制设备通过网络连接在一起,这样即使有个别设备损坏,依然可以保证信息有链路可以通达大多数地区。这个网络也成为了互联网的雏形,逐渐地发展出了今天数以亿计的网络规模。


面向挑战,让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到目标,更容易形成共同想象,更容易形成合力。


从培养目标出发,要为未来社会培养「积极行动的公民」,首先是要让学生能够看到全人类共同面临的挑战,并尝试去思考如何解决。


因此对于一所学校来说,应该去选择以真实社会的挑战作为项目的方向。


2012 年中国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联合国也在 2015 年提出了 17 个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其实更准确地说,是全体人类正在面临的 17 个挑战。应对这些挑战会是当下国际社会的最大共识,探月也将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可持续发展目标作为自身发展的重要理念和选择「跨学科项目」方向的重要指导。


联合国 17 个可持续发展目标


2. 真实性很重要:从寻找答案到提出问题


我们人类在认知真实世界的过程中,认知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两次巨大的飞跃:

第一次是从「未知的未知」到「已知的未知」,即发现问题的过程;


第二次是从「已知的未知」到「已知的已知」,即发现答案的过程。 


祖先们面对这个纷繁复杂、光怪陆离的世界时,不仅升起了好奇心他们观察到了一些规律,提出了影响深远的问题。太阳为什么每天从东方升起?地球是平的么?苹果为什么会掉在地上?光是波还是粒子?世界上有外星人么?


这些问题被提出的本身就充满了伟大的意义,为我们探索世界指明了方向。而围绕着这些问题的研究和实验,进一步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让我们对世界本质的认识更近了一步,也帮助我们更好构建人类社会。


对问题的理解也是一次巨大的飞跃


从这样的角度回看一下我们的教育场景。传统的教育模式更加关注的是第二次飞跃,也就是如何把现存的知识体系传授给同学们。不论是通过读书获取间接经验,还是通过实践获取直接经验,本质上都还是在现存知识体系下进行的,也就是基于前人提出的问题进行学习。强调的是发现答案的过程。


而「跨学科项目」不仅强调基于已有问题寻找答案的过程,它更希望学习者能够自主地发现问题,去社会和自然探索,发展他们的提问能力、好奇心,同时也建立更加深层次的学习动力,和对世界更直观的理解。

3. 一致性很重要:评价方式要跟着一起变


「跨学科项目」强调学习者素养的综合发展。素质教育大家听说了很多年,但我们现在更加强调素养。素养比素质内涵更加丰富,体现的是一个人的综合能力,包括知识、技能、态度等领域的全面发展状态,也是教育现代化中非常重要的理念。


探月学院在持续地构建着适合高中场景下的素养模型,以及清晰高效的匹配素养模型的教学和活动体系,也将学习者的素养发展水平作为重要的毕业标准之一。



探月体系中面向未来的 18 个核心素养


「跨学科项目」也为学习过程中证据积累和表现性评价提供了场景。表现性评价是一种基于证据和量规的评价手段。证据产生是项目过程中的积累,而量规是一套标准,会明确地指出什么样的证据可以用来证明什么。



《数字思维》素养的评价量规——节选


比方说,当一名学习者声称自己在某一个素养领域已经取得显著进展时,他需要提供可以支持这个论断的证据,通常是在项目过程中产生的证据,以证明他确实在已经在这个素养领域中达到了新的等级。


这样的一套「标准在前」的系统可以更有效地支持到学习者和老师有的放矢的开展日常活动。


4. 场景很重要:以项目为单位的学生管理


走班制的普及给学习者提供了更加灵活的选课策略,但这也导致每个学习者都有着与众不同的学习轨迹于是他们的学习数据会碎片化导致教育者很难全面看到学习的发展情况。


探月学院也全面采用了「走班制」教学形式,实现了学习者的自主选课。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在积极探索以「跨学科项目组」为单位划分「班级」的学习者归属模式。


一个项目组中的学习者有着相同的目标和兴趣、相似的发展路径和语言体系,于是他们便拥有相对一致的日程、作息和学习路径,也使得教育者可以更加容易清晰看到学习者全貌,给出更加有效的指导


以跨学科项目组为单位划分的「班级」


探月学院每年会设定 3-5 个年度主题,比如气候变化、大健康、教育创新等。每个主题下有若干个项目组,项目组中的学习者是以兴趣和方向组成的混龄的集体,而不是按照年龄组成传统的年级。


项目组会「聘请」团队教练作为指导老师,取代传统的「班主任」角色,而学习者每天则是「出门上课」,项目组变成了他们的「家」。


这种机制也使得对个人发展、项目进展的关注程度提升到了和升学节奏相同重要的水平。


跨学科项目和真实学习是一体两面的关系:跨学科项目是表现形式,是我们的支持体系;真实学习是重要内涵,是我们的培养目标。我们也欢迎所有感兴趣的朋友联系我们,一起在这条道路上持续地探索下去。


对于一所学校来说,完善的体系和场景固然重要,但对于每一个个体来说,「真实学习」的开展其实没有场景与资源的限制。


最后还有一点点建议,给到感兴趣但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无法加入探月的大朋友和小朋友们。


跨学科项目和真实学习中最重要和基本的能力是提问的能力,提出一个好问题就已经完成了认知的第一次巨大飞跃了,然后就可以切换到我们更加熟悉的部分进一步处理。那如何提出一个好问题呢,我来分享一下探月学院的 8 级提问量规,希望可以帮到大家有意识地训练自己的提问能力。


8 级提问量规


同样是提出问题,一个好问题很有可能就能帮你开启一段高质量的「真实学习」。这个量规看起来有点复杂,我来举一个具体的例子:

我为什么关注素养教育? ——Level 3


素养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区别在哪里?——Level 5


我在了解和对比了这多教育理念和学校实践之后,我依然坚信的素养教育,是因为它能带给我什么?——Level 7

一个好的问题,其实是基于你对当前所处的环境,即将要着手解决的问题,以及这个问题背后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深刻理解,而且一个好的问题可以帮助你找到解决问题的线索、方法,甚至会帮助你克服困难,提高做成项目的成功率。


最后做个总结,跨学科的项目的要点不在于它到底「跨了」多少个学科,而在于用跨学科的方式去看待「真实」的世界,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带来「真实学习」。


「完」




或点击小程序报名「线上访校活动」

「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