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芳华》背后:冯小刚的温暖,和影评人的戾气

2017-12-17 亮哥 壹条电影

作者 | 亮哥

出品 | 壹条电影


毫无疑问的是,《芳华》是这个周末最能吸引人关注的电影,上映第三天的上午,亮哥第三次去电影院看《芳华》,整个影厅满座,一个空儿都没有。

 

更加毫无疑问的是,《芳华》的话题性远远超过了它的观影热度。从十一前的撤档开始,它就牢牢霸占了各大电影公号,今天一天之内,我就阅读了至少四篇它的影评,捧者骂者均有。冯导出手必引骂战的历史,在《芳华》身上完美延续。

 


第三个毫无疑问,是我纯粹出于自身观影体验得出的结论:《芳华》虽然不能说是冯导最好的一部电影,但毫无疑问,它是一部优秀的电影。

 

而且它的某些优秀,是注定不能被所有人接受的。

 


本来关于它的文字已经太多,亮哥不想凑这个热闹,但是今天的一篇文章把我炸出来了,文章的题目叫:冯小刚的《芳华》,是一锅被烧成了泔水的鸡汤。

 

这篇文章的作者我不认识,但是从他的这句话我似乎能窥见其内心:

 


一个在看到影片前就憋着劲骂冯小刚的人,我们又能指望他说出什么好话?

 

这样的境况,冯导并不是第一次经历了。《芳华》的遭遇几乎完美复刻了7年前的《唐山大地震》。《唐山大地震》上映后毁誉参半,质疑一小部分来自于“剑南春”过于扎眼的植入,一大部分来自于电影的后半段:为什么拍地震却变成了亲情片,表现地震的这么少?

 

冯小刚《唐山大地震》剧照


按照某些观众的期望,电影叫《唐山大地震》,就得照着《2012》、《后天》的路子去拍,不拍出个天崩地裂、哀鸿遍野,那就不叫“大”地震。而地震后一家人生活的变迁,他们心里因为地震所留下的伤痛余波,在这些观众眼里一文不值,充其量就是赚点廉价眼泪。

 

可亲爱的影评人们,《唐山大地震》的原著小说,就叫《余震》啊!

 

冯小刚《唐山大地震》剧照


人的戾气是没有底线的当时亮哥还只是一个大学生影迷,在当年的“校内网”上写了一个状态,大意就是:不被这部电影感动的人,大概也就没什么人味了吧。

 

这句话放在今天,我依然要说,不怕被怼:揪着《芳华》某条辫子不放的人,大概也就没什么人味了吧。

 

这条辫子是:明明涉及了对越自卫反击战,为什么不大张旗鼓地表现战争?

 


冯导岁数大了,显然已经没有了和网友对骂的劲头,这里我倒想模仿下冯导的语气来回敬一下某些影评人:真的如你们所愿去表现那场战争,你们丫还能看到这片子吗?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中国很多观众心中弥漫着一股“批判风”,一部片子如果没有他所期待的批判性,就是不尽兴。就像《唐山大地震》里没有哭天抢地一样,《芳华》中战争镜头只有短短的几分钟,战争戏的表现也是克制的,冯导选择了文工团这个切入点,更多地表现了那些站在战争边上和身后的人如何被它所影响,他的批判,藏得很深。

 


最明显的证据就是,电影里面从头至尾没有明说这是哪一场战争。

 

这可算捅了马蜂窝了,一派公知愤青跳了出来大吼:“你居然不说这是哪场战争,那你拍它的意义何在?你们都不知道《芳华》讲得是自卫反击战吧,就我知道!

 


曾经愤青出身的亮哥,对这种“就我知道”的嘴脸,再熟悉不过了。

 

半瓶子晃荡的知识愤青们总是急于向世界展示自己的批判精神,仿佛不骂点什么自己就变得庸俗了,熟不知他们对自己批判的东西根本就不曾真正了解过。

 

那么《芳华》为什么要这么拍呢?冯导曾经在《锵锵三人行》上的一席话完美回答了这个问题,请允许我原话粘贴:

你在现今的意识形态下,现实主义的电影,你要不往家庭、不往亲情这走,你告诉我哪条路可以走?唐山大地震、毛主席去世、80年代的大学生,要真从现实主义,从记录时代的方向去做,我们想不到怎么做吗?但这样能通过吗?他们(批评《唐山大地震》的人)就像不在中国住着,跟这装孙子呢。


 他还提到了张艺谋导演的《一个都不能少》。同为现实主义题材,《一个都不能少》的大团圆结局同样被骂没有批判性,没有把中国教育制度的弊端痛快揭露出来。对于这样的拍法,冯导有言:


张艺谋拍一个农村教育题材,他不知道农村的教育问题在哪么?他肯定知道,但是他只有这样拍,这片子才能顺利通过。你们(网友)别总觉得自己比张艺谋聪明。


归根结底,也许冯导的这句话最能代表他拍摄现实主义题材电影的核心方式:

 

在不停地妥协之中,艰难地向前拱。

 


可以说这也是所有中国导演在拍摄现实主义题材时的核心方式。在这片土地上,你想做这件事,就要面临妥协,不妥协,就别做。《芳华》如果不这样拍,那干脆就不能拍了。

 

贾科长的《天注定》不也一样用荒诞的手法在处理最冷冽的现实题材吗?而且,你在电影院看过《天注定》吗?现在豆瓣上连条目都找不到了。

 

贾樟柯《天注定》海报


从《1942》到《唐山大地震》、从《我不是潘金莲》到《芳华》,冯小刚正是一直在坚持着要做这件事的决心,同时又深刻地意识到妥协的必然性,一部又一部,一年又一年,他就是这么一直艰难地在妥协中向前拱着,他心里的痛苦和挣扎,外人知道吗?

 

外人看不到这些痛苦和挣扎,只看到了成品缺乏批判性,就此拉开了骂战的大旗,对于这些人我只想说:

 

“不要自以为比冯小刚、张艺谋聪明。”

 


说了这么多,那么《芳华》的好,到底好在哪?

 

其实很多公号已经把这点说得很明白了,《芳华》好就好在它的共情性。其实相比原著,这是一个散得多的故事。原著偏向冷酷,讲得是“一个好人如何没有得到好报”的故事。而60岁上的冯小刚显然用电影将其“暖化”了。

 


爱《芳华》的点很多,曾有过“芳华”的人爱它年轻时代集体生活的美好、曾不被善待的人爱它对于弱者的怜惜、珍惜和平的人爱它对战争残酷性的刻画、经历过风雨的人爱两个善良人相依为命的结局。甚至男人爱它里面年轻女孩的美,女人爱它里面纯真不渝的爱情。

 

最重要的,也许是真的经历过文工团的人,爱它全情记录了文工团这个过去的时代。

 


所以有人说《芳华》是冯小刚献给自己的,这样的说法亮哥不能苟同。冯小刚虽然把整个故事打散了,也同时把整个故事打开了。


“芳华”是属于每个人的,就像每个人都能在《芳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一样,每个人都会在电影中找到打动自己的点。《芳华》远远不止是一首献给50、60后的情诗,它的情感丰沛到足以击穿年龄段。

 



早在去年亮哥有幸读到剧本的时候,就有了如此感受。

 

冯小刚导演最擅长的事情就是抓人的情感。这一点在《甲方乙方》里,是结尾那句“1997年过去了,我很怀念它”;在《天下无贼》里,是刘德华对王宝强最后的保护;在《唐山大地震》里,是徐帆说:“我要是过得花红柳绿的,就更对不起他爷俩了。”


冯小刚《甲方乙方》剧照


在《芳华》里,是刘峰拉起了何小萍的手,是萧穗子把情书撕碎了扔在风中,是郝淑雯对着城管说:“我X你妈,你欺负伤残军人,战斗英雄。”

 

这也是为什么电影里刘峰这个角色趋向扁平化的原因,因为刘峰或者何小萍本身就不是这部电影的主角,《芳华》并不是在讲老实人被欺负的故事,而是在讲一个时代的逝去,一代人的回忆,和几代人的共情。《芳华》的主角是时代,是人与人的情感,是“芳华”本身。

 

和大众对他的印象相比,冯小刚是一个感性得多的人,他充满了人情味,并把这种人情味全都融化在自己的电影里。《非诚勿扰》里葛优对乌桑说:钱对我来说不算事,就是缺朋友。我想这也是冯导自己的心声吧——虽然这话只有赚到了钱的人才能说出来。

 

 

其实,他很爱哭,身边的工作人员对冯导的印象总是“一转脸,他就哭了。”

 


拍过《手机》、《大腕》的冯小刚,其实一直是个“长着反骨”的主,批判起现实来比谁都更狠,甚至《大腕》里那些讽刺房地产商的话,后来都成了中国最大的预言。但是或许是年龄增长、或许是时代变化,冯小刚的内心渐渐趋于平和,在批判之外,他更在乎的电影的温度。

 

但反而是这样的冯小刚作品,看上去和煦如风,骨子里却是勇敢的,他真的触及到了中国30年没有触及过的领域。



他对自己的评价是:前十年顺流而下,后十年逆流而上。

 

面对这样一位年轻时调侃,中年时刁钻,老年时温暖的电影人,我们收起戾气,去承认被他的电影感动了,是一件很难的事吗?

 

我觉得一点都不难。我,被《芳华》感动了,就这么简单。

 


往期精选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w0519r1aalr&width=500&height=375&auto=0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