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
我们为何抑郁,抑郁究竟是不是病?
近年来,抑郁症、精神分裂等一些长期被污名化的疾病进入到公众视野,人们开始以不同的眼光来看待这些疾病,不少电影和艺术作品也以此为主题。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披露数据显示,全球有超过3.5亿人罹患抑郁症,近十年来患者增速约18%。根据2019中国抑郁症领域白皮书估算,目前为止中国泛抑郁人数逾9500万(http://www.chinadevelopmentbrief.org.cn/news-23787.html)。
可见抑郁症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对少数“天才”的情绪问题找借口的时候,21世纪的打工人惨淡的心灵又有谁去关心?
因此,我们做了这期节目。本期播客,媒体人,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硕士青青子,和我们一起分享关于抑郁症和艺术创作与电影的关系。
你将会听到:
主播和嘉宾的抑郁往事
抑郁症是疾病还是社会问题
艺术家被神话的抑郁症VS普通人被压抑的情绪
如何正确面对抑郁问题
那些和抑郁症相关的影像作品
*公众号上传音频时长有限,仅在这里放上试听版,以及部分文字整理版。欲收听本期影像操场音频节目完整版,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前往VCD影促会喜马拉雅账号。
(下为音频节目节选,共2351字。)
余雅琴: 我们今天将会展开一个非常严肃而又漫长的探讨——“我们为何抑郁?”相信大家也听出了我们的声音都有点无精打采。在这个马上要进入到“雾霾季”的时间里,大家都会感到有一些疲倦,有一些伤感,有一些不愿意起床,可能很多人就会问“我怎么了?我是不是抑郁了?”
最近这些年,抑郁症,包括一些精神的疾患,可能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大众媒体当中,它已经不再是过去以为的小众或者是极端的,只有在文学文艺作品里才会出现的精神状况,其实越来越变成了我们的一种日常。
青青子: 我们最近做了一期抑郁症患者故事征集的活动,我查了一些资料发现,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大概已经有3.5亿人患了抑郁症。据说是世界上第二大疾病了,所以它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应该是非常普遍的。我也看了一些数据,说大概每10个人里面其实就有一个抑郁症患者,这还是被确诊的,其实相当多数的抑郁症患者他可能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患病了。
抑郁症的英文叫做an illness of mood body and thoughts,所以这个病症对我们的情绪、身体和思想都会产生影响。首先,情绪是最先感受到不舒服的,然后身体会有一些指标上变化,最后就是思想。平时一些平常的事情,到了抑郁症患者这里,可能就是一个触发点。
抑郁症至少有三个类型。第一种类型,也就是最常见的叫做持续性抑郁;第二种,是比较轻度的,也叫抑郁的状态。抑郁的状态可能没有达到抑郁症的诊断标准,比如生活里发生了一些压力非常大的事情,或者一些突发的,比如说家人去世这样的事情,这时候可能情绪会处在一个长期的失落和低沉状态,比如说3个月到6个月的时间段。这个时候医生可能会给你一个诊断也可以叫它为轻度的抑郁症状。
最后一种其实是非常严重的,也就是躁郁症。躁郁症基本上是躁狂症加抑郁症的杂交体。患有躁郁症的患者,精神状态会持续在非常癫狂以及非常抑郁两者之间,不断地陷入一个死循环。
余雅琴: 这些年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就是所谓知识界、艺术界、文化界的偶像式人物,所谓引领时代之先的一些意见领袖,他们反而更愿意去以一种理性的面貌出现在人们的面前。而抑郁症或者说精神疾患,它却在一步步地“下沉”到普通老百姓当中。其实现在很多事情之所以引起我们的警示,恰恰是因为得这些疾病的人不再是我们认为的那些少数的精英,而是普通人。今天这个社会对抑郁症的污名化,不是针对社会精英的。对于我们很熟悉的文化名人,他们有疯癫的行为,我们都会认为他是天才,然后很多时候会给予一种谅解,甚至是把他们神话,觉得这样的生活才是他们应该拥有的命运,虽然是很可怜很悲剧性的命运。但是发生在普通人身上的时候,却不是这样。今天如果一个普通人,一个所谓的打工人,他说自己的情绪不好,抑郁的时候,大家的评价就不一样了,完全和艺术家不是一个标准。KK: 我觉得特别有必要去呼吁大家把抑郁症当成一个正儿八经的病来看待。至少在我们(艺术)圈内把(精神疾病和情绪问题)神话化的叙事,其实是对人造成很大伤害的。比方说可能你在一个普通的环境,认识的人对抑郁症都有很好的认识,得病了以后,他们会帮助你去尽快就医。但是大家把它奉为天才标志的时候,抑郁症这个东西就会变得很可怕,大家会鼓励你做一些加重症状的行为。很多人会把抑郁症标签化,把情绪有问题的人说成抵抗世界的英雄之类的,这些都是特别特别值得警惕的。
余雅琴: 当代的哲学家也给出了他们的答案,比如韩炳哲,在很有名的《倦怠社会》里面,他就认为说各种精神疾病,比如说抑郁症、注意力的缺陷、多动症、边缘性人格障碍或者疲劳综合症,主导了21世纪初的疾病形态,这一切都是指向了一种过度的肯定性及自我在过度狂热中燃尽了自身。简单的说,就是韩炳哲认为,人类今天的这样一种自恋文化,导致了我们的精神疾病的增加。当然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也有可能是因为今天话语环境更宽松了,我们更愿意在社交媒体去分析自己的情绪问题。十年前微博刚刚流行的时候,大家在上面讨论的都是更公共的话题,然后到今天,大家在微博上更多的时候讨论的是比较私密的私领域的东西。青青子: 这肯定跟整个大环境是有关系的。技术的高度发展导致人类越发的原子化。一个原子化的人去面对一个理性的机器,被迫跟它去同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一种自我压榨。在这个过程当中,你的心理可能变得非常碎片化,社会技术对你的规训,需要你亦步亦趋。今天无论是哪份工作,你的工作一定是一个螺丝钉。在这种任务分工里面,人的精神状态很难去保持前现代那种比较缓慢的节奏,去追求完整的身心。
余雅琴: 这些年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两部香港的电影,都是比较年轻导演的作品,一部是黄进的《一念无明》,一部是翁子光的《踏血寻梅》。这两部电影没有执迷于说个人的悲剧是怎么造成的,更多的探索整个结构性的社会原因。时代、社会、家庭的状况如何作用到个人身上,变成没有办法可逆的悲剧。青青子: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索菲亚·科波拉的《处女之死》,剧情主线是一个家庭五个女儿相继自杀。电影最终都没有给里面女孩们的死亡下一个定论,或者给出明确的理由。青春期是一个非常模棱两可的时期,一方面是你的人格得到一个发展,同时你在社会的位置是处在非常飘忽的状态。你得依赖你的父母和家庭给的支持,又非常急切地想要获得独立完整的人格。在这个脆弱的年龄阶段,抑郁症发生的几率其实还是挺高的。余雅琴: 中国有两部关于精神疾病的纪录片是非常重要的,在这里也可以跟大家推荐一下。一部是王兵导演的《疯爱》,还有一部是马莉导演的《囚》。这两部电影都是作者深入到中国的精神病医院进行拍摄的。看这两部片子的时候,一切的理论都是非常苍白的。我们可以拿福柯的理论,拿桑塔格的理论,甚至拿更激进和先锋的理论去解读其中的人物和事件,得出理性的结论。但事实上,纪录片中的人物作为具体的个人,面对镜头所展现出来的状况,我会觉得人太复杂了,没有办法用一个非常理性的东西去归纳他们的命运,只能去理解这种命运……欲收听本期影像操场音频节目的完整精彩内容,请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前往VCD影促会喜马拉雅账号。欢迎大家在下方评论区,以及VCD影促会官方微博、喜马拉雅等账号评论区留下你的所思所想,与我们继续交流!Sviatoslav Richter《The Well-Tempered Clavier, Book 1:Prelude and Fugue No. 1 in C major, BWV 846》 The Cure《The Last Day Of Summer》
媒体人,影评人,策展人,作品见于《新京报》《南方周末》《经济观察报》《南方人物周刊》、《GQ报道》、澎湃·思想市场、凤凰文化、腾讯·谷雨计划等。
KK前媒体人,国际影像文化促进会负责人及联合创始人,曾任almost art运营总监,《艺术银行》主编,叶柏基金代理秘书长,嫣然天使基金媒体负责人等职。
▼
2020年,VCD在做什么?
线上节目之:影像操场
电影《罗马》中的水 | 寺山修司的实验
大流行的影像与私人影像 | 影像中的儿童
影视中的中年妇女 |真人版《花木兰》
青年电影
线上节目之:bilibili直播
房间:https://live.bilibili.com/22322342
#0 VCD,北京|#1 辛云鹏,北京|#2 Roxlee,马尼拉|#3 aaajiao,柏林|#4 方璐,纽约州比肯镇|#5 王小帅,上海|#6 Alessandro Rolandi,米兰乡下|#7 Anna Zett,莱比锡附近|#8 Ted Whitaker,惠灵顿
World Organization Of Video Culture Development国际影像文化促进会(以下简称:VCD 影促会)于 2017 年夏天在北京正式成立。作为一个非营利机构,它致力于搭建一个观影、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向公众普及和推广艺术影像。一方面,VCD 影促会以举办影像资料展、文献展、讲座和学术研讨会等方式为更多人提供影像艺术教育;另一方面,它也通过自身平台挖掘更多优秀的影像艺术作品,在为其提供放映机会的同时助力青年影像艺术家持续创作。▽点击“阅读原文”收听VCD影促会影像操场最新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