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博士后学术沙龙及博览讲坛系列活动——“博观古今 考古艺术与文明”
博纳百家之长,博览世间万象
浙江大学博士后联谊会推出专业学科交流活动——学术沙龙
以及科研生活科普讲座——博览讲坛
邀请优秀的博士后与青年学者
立足学科特色,分享自己的科研与生活
时间:2022年5月6日(周五)下午13:30
地点:采用线上线下同步直播的方式举办
线下:西溪校区行政楼图书馆310会议室
线上:钉钉群(扫码进群参加活动)
嘉宾介绍
王姝婧 特聘研究员
艺术与考古学院
分享题目:在中亚沙漠里“识骨寻踪”
毕业于美国纽约大学古代世界研究所,研究方向为中亚考古与艺术、丝绸之路考古、墓葬考古。
从2010年开始进行考古发掘,参加了中国、波兰、亚美尼亚和乌兹别克斯坦的多个考古项目,2017年起担任“布哈拉库尔干墓葬发掘”执行领队。
李强 特聘副研究员
艺术与考古学院
分享题目:前沿科技跨界融合助力文物保护
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学系,曾于浙江大学化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研究方向为环境微生物组学研究;石窟文物生物腐蚀及病害防治;有机/无机复合抑菌材料设计合成。
在Carbohyd Polym, Appl Environ Microbiol, ACS Appl Nano Mater, Int Biodeterior Biodegrad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主持和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文物局重点课题、浙江省文物保护科技项目等。参与项目获国家文物局“十二五”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创新奖二等奖、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优秀课题一等奖。
任赟娟 博士后
艺术与考古学院
分享题目:从千江到共月:人类学视野下的民族艺术
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文化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研究方向为艺术人类学,跨文化比较、喜马拉雅区域和社会、非物质文化遗产。
先后在《中国藏学》《敦煌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艺术设计研究》《民俗曲艺》(台湾地区)等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博士论文《西喜马拉雅高地的礼乐记忆——西藏阿里“宣”的民族志研究》获中央民族大学优秀博士论文奖。目前主持有中国博士后面上资助(第69)批项目、浙江省哲社项目,曾参与国家级项目若干。
张孙哲 博士后
艺术与考古学院
分享题目:我的创作之路
本硕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博士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研究方向或创作方向为中国画创作与研究。
2012 年与2015 年分别获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专业学士、硕士学位,本科毕业作品获中国美术学院毕业作品展银奖,2020 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院获博士学位,现为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博士后。他的创作关注当下的现实景观,试图调用不同途径的虚拟图像资源来表现一种当代语境中的东方气质。他先后在杭州贝尼尼·三清上艺术馆(2016 年)、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院(2018年)、深圳关山月美术馆(2020 年)与三清上艺术中心(2022年)举办个人作品展,作品多次参加海内外艺术机构、美术馆和博览会展览。其研究致力于古典艺术的当代转译与中西艺术比较研究,并在《新美术》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
主办:浙江大学博士后联谊会
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博士后联谊会
协办: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研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