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累计为基层培养了1.4万订单定向中医学生

点击上方“公众号” 可以订阅哦!

文|本报记者 黄蓓

中医药服务在基层有很大需求,老百姓很希望在家门口能看上好中医。但基层医疗人员招不来,下不去,留不住,这一现象普遍存在。如何破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今天下午召开的新闻发布会给了我们答案。


累计为基层培养了1.4万订单定向中医学生

国家卫生健康委科技教育司副司长陈昕煜表示,为了将更多的中医药优秀人才吸引到基层、留在基层,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国家中医药局协同从2010年开始牵头组织实施了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项目,项目实施以来共计为中西部地区乡镇卫生院招收培养了7万多名本科医学生,同时也持续扩大中医专业的定向医学生的招生规模。中医专业的招生这些年来达到了1.4万人,占比达21%。另外,还有助理全科医生培训等人才培养项目,这些项目加起来每年培养的中医人才有2万余人。


发挥职称评定的导向作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司副司长刘冬梅表示,为了鼓励人才向基层流动,《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医药人才工作的意见》明确,中医医师要晋升副高级职称,应当有累计一年以上的,在县级以下的医疗机构或者对口支援的医疗机构提供服务的经历。同时也支持各地设立专门的基层的职称评审委员会或者是评审组,对基层一线的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开展定向评价定向使用,进一步畅通基层一线的中医药人才的职业发展通道。


强存量扩增量,壮大基层中医药人才队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事教育司司长卢国慧介绍了下一步工作举措:

一是继续做好农村定单定向免费医学生的培养,一方面从国家层面扩大本科层级的免费医学生的培养规模。另外也支持地方、鼓励地方开展专科层面的免费医学生的培养,同时通过全科医生的培养、转岗培训等进一步扩大供给。

二是争取到2025年为每个二级以上县级中医医疗机构建立1~2个传承工作室。而且这个工作室有特殊的要求,就是工作室的老中医药专家要带基层医生。另外还要面向所有的基层医疗机构的医师开展全员中医药知识的培训,包括乡村医生,实现培训全员覆盖,真正在基层培养一支“能中会西”的队伍,能够为百姓提供中西两法的医疗服务。推动人才向基层流动,强化基层医疗机构人才的配备,在全科医生特设岗位里面扩大中医医师的招生规模。鼓励退休的中医医师和中医的专长医师到基层去执业。另外还要推广“县管乡用”“乡管村用”等管理模式,鼓励县域里面的医共体、医联体人才上下流动。到2025年,社区卫生服务站至少配备一名中医类别的医师,或者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的临床类别医师,80%以上的村卫生室至少配备一名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的医务人员。

最后,改善基层人才发展环境。推动各地完善基层中医药人才薪酬分配、待遇保障的机制,完善基层医疗机构的绩效工资总量的调整机制,保障县乡医务人员的合理待遇。在职称评审方面也要增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中高级专业技术岗位的比例,对基层一线中医药专业技术人才实行“定向评价、定向使用”。


链接:

关于夯实基层中医药人才基础,《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医药人才工作的意见》这么说——

扩大基层人才供给。逐步扩大本科层次中医专业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招生规模。支持地方开展专科层次中医专业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培养和乡村医生学历提升。持续开展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到2025年,为每个二级以上县级中医医疗机构建立1—2个传承工作室,培养一批基层人才。面向基层医疗机构医师和乡村医生开展中医药知识技能全员培训,用5年左右时间实现人员培训全覆盖,培训一批“能中会西”的基层医生。

推动人才向基层流动。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人员配备,在全科医生特设岗位计划中积极招收中医医师,鼓励退休中医医师和中医专长医师在基层执业。推广“县管乡用”“乡管村用”等人才管理模式,鼓励县域医共体、医联体内人才柔性流动,形成上级医院医师定期到医共体、医联体内基层医疗机构服务的长效机制。落实服务基层制度,中医医师晋升副高级职称应当有累计1年以上县级以下或对口支援的医疗机构提供服务的经历。到2025年,社区卫生服务站至少配备1名中医类别医师或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的临床类别医师,80%以上的村卫生室至少配备1名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的医务人员。

改善基层人才发展环境。各地应完善基层中医药人才薪酬分配和待遇保障机制,完善基层医疗机构绩效工资总量调整机制,保障县乡医务人员合理待遇。增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中高级专业技术岗位比例,各地可单独设立基层职称评审委员会或评审组,对基层一线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实行“定向评价、定向使用”。对本科及以上学历、经中医全科专业规范化培训合格并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的,可直接参加中级职称考试,考试通过的直接聘任中级职称。


编辑|王青云
审核|厉秀昀 徐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