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在教师节,一起回忆老师们在北京教育学院参加的"品园学艺之户外教室营造工作坊”

谷思艺 盖娅设计 2020-09-15


作者:谷思艺老师  

工作坊中搬运千屈菜的谷思艺老师


三天不算长,却让我收获满满——谁能想象我们真的做出了一个花园,一个有模有样、科学、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花园;谁能想象我们在做花园的同时,还学习了那么多理论知识和种植的技巧。


培训前我认为自然是树林、是山原、是田野,他们离我很远,很远。但通过这三天的培训,让我明白,一平方米的土地中也在进行着自然的循环,一个种植箱、一个花盆都是自然的缩影。


培训前,我只重视植物、重视花果,从没想过我给它们提供的环境、提供的土壤是否符合它们的需要。培训前,我只懂得靠人工的化肥帮助植物生长,却不明白,其实那肥料中的大多数植物都吸收不了,土壤也消化不了。培训后才明白,土壤中天然的生态肥才是作物最好的养料。


下面这个总结,更像是我的学习笔记,将脑子里、笔记中满满的知识整理如下。

课前笔记

朴门永续设计=永恒+农业+文化

Permaculture = permanent + agriculture + culture

核心——照顾人、照顾地球、分享多余


在我们的校园、在我们的身边,似乎有不少边角空地,都是可以种植的。

把淳朴的自然与现代教学理念、园艺疗法,紧密的结合;

将绿色的户外空间环境深入地渗透融入到教学之中;

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本土化;

所有学习都是体验式的,既有实践指导的价值,还要有更长久的启发意义。


课堂笔记

三位老师(左:伍芳辉老师,中:颜嘉成老师,右:泰山老师)

嘉成老师授课中

一个有趣的开始:“从美的、好玩儿的事物开始做起。”

一个体验的过程:“体验而来的行动的记忆,比听来的理论知识,来得长久。”

一个热爱生活和自然的老师

一棵树下的一片叶子开始的一个循环:

培训之前,给我一片叶子,我关注的只是它“生前”的故事,它是如何发芽的,如何长大的,或是通过它的样子判断它的属性。而我从来没有想过一片叶子“生后”也会有如此大的力量,一个开启生命循环的力量,一个影响自然万物的力量。


在这个培训中,我们学习了几个循环,大自然的循环——改善土质、厚土栽培——培育箱中的循环、堆肥箱内的循环——制造养分,一个个小的自然循环,改善着周围制造着养分,改善着周围的环境,最终构成一个大的生态体系。


在这些循环中,总有一个开始,我们称为启动机制。自然循环、厚土栽培,这样的循环中,有机质(落叶、废纸、纸箱)就是启动机制。下图就是自然的循环,我觉得这是理解后面课程的根本。


(谷老师绘)


在上图的循环体系中,落叶就是循环的开始,落叶慢慢腐蚀,产生细菌;细菌被原生动物吃掉,原生动物同时所排出的排泄物,就是土壤中的肥料;原生动物继续被线虫吃掉;线虫被蚯蚓吃掉,而蚯蚓移动的过程,又可以帮助土壤疏松,保持土壤松软、透气;接着,小型哺乳动物或节虫吃掉蚯蚓,同样在移动过程中疏松着土壤;着一个个食物链中的生物,互相作用,从而改善着这片土地的质量。


这个循环让我明白,每一个生物都有着它的用处、它的益处,而每一个生物活动都有着它的积极意义。所以,面对自然,我们要做的是尊重和爱护。


 关于土壤


什么是好的土壤?

①松软的;②生机勃勃的;③保持有水分的。


这些都离不开有机质的参与,因为当我们土壤中或土壤表面的有机质过少,土壤无法很好的进行良性的循环。而且土壤表层缺乏有机质或覆盖物的话,土壤无法很好长期地保持水分,因为浇水或雨水过后,土壤中的矿物盐分会上浮,在土壤表层形成板结,破坏土壤结构,导致土壤无法渗水,从而进入一个恶性的循环。

嘉成老师在户外带领学员学习分析土壤

改善土壤的方法?

在培训之前,我只知道人工的方法,例如用筷子插一插土,帮助土壤松软、透气。但课程中我学习到,其实改善的方法很简单,增加有机质。例如,可以在土壤表层铺上一层落叶或者树皮;或者把原本会完全拔除的野草折弯,覆盖在土壤表面。


如何判断你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

找一个水瓶,倒入一捧土,加入一定量的水,充分摇匀,然后静置。水瓶中漂浮于最上层的就是有机质。

土壤水中静置分层示意简图(谷老师绘)


厚土栽培法的应用

厚土栽培的原理就是利用上述的循环系统,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吸引微生物活动,从而帮助达到改善土壤的作用。


厚土栽培可应用于:

▪改善一块板结的土壤

▪无底的培育箱

▪花盆


厚土栽培操作方法:

①将原本的、板结的土壤锄平整;若有杂草,将杂草踩平即可,因为杂草的根自然会成为土壤的空隙,帮助渗水和透气。

②铺上淋湿的硬纸板;

③铺上一层厨余的菜叶或新鲜的树叶,他们将是土壤未来的肥料;<5cm

④铺上一层有机质——干枯的树叶或树枝;10-15cm

⑤铺上一层土;5-10cm

⑥种上植物;

⑦在植物周围的土壤上完全覆盖上一层有机质——干枯的树叶或树枝;10-15cm。

如下图:

厚土栽培示意简图(谷老师绘)


上述操作中要注意:

硬纸板、厨余、有机质——落叶枯树枝、泥土,都是一层一层的,不可混在一起。

如果混在一起,土壤与落叶会发生生物作用,反而会影响目标植物的生长。


制作厚土栽培的培育箱


向培育箱中倒入厨余菜叶


完成种植后~

 关于种植

锁孔花园的设计

有了土壤,如何设计一个更便于学生操作、更便于教学的空间?锁孔花园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锁孔花园示意图(懒猫绘)


首先,“锁孔”的大小是完全根据栽种者的身材和身高而定的。锁孔的内径与个人蹲下所占半径相当,而锁孔的外径则等于栽种者蹲下手臂所及之地。这样的设计,使栽种者种植时能更好地进行操作。


其次,在安排种植作物位置时也是有所讲究的。例如,锁孔的两端,为了美观可以种植一些常年生的植物;而锁孔边缘,靠近木桩的部分,因为水会聚集于此,可以选择种植喜水的植物。而中间部分,我们可以把土壤堆出坡度,顶端、中间种植目标作物,如萝卜;旁边可以穿插种植“先驱作物”,如十字花科植物,防止青虫、蚜虫侵食目标作物。如下图:

锁孔花园示意简图(谷老师绘)


种植植物需注意:

①种子:种植深度种子的2倍深,按种子的需要打破种子的休眠期,有的需要冷冻,有的需要泡温水,有的需要碾压。

②种苗:种植之前最好先泡泡水,10-15min。将整盆植物泡透,以此唤醒植物,告诉植物它即将变化环境。


辛苦地平整土地的谷老师




因地制宜,围绕场地的大叶黄杨做了另一种类型的小花园

 堆肥箱or堆肥笼

堆肥箱示意简图(懒猫绘)


堆肥筐示意简图(谷老师绘)


注意:

①堆肥箱,要在下方开个小门,以便拿取成熟的肥料。

②堆肥笼,铁网的空隙最好在1cm。下方肥料成熟后,抖动堆肥笼,肥料自然从空隙中露出。所以,在堆肥笼旁边可以搭个支架,种植一些爬藤植物,如番茄、豆角之类的(番茄下面还可以种韭菜)。


堆肥比例:

1:3:5或6

1——启动机制:厨余

3——氮:新鲜的落叶

5或6——碳:干枯的落叶、草、树枝


肥料的变化过程会分为:

糖化➡纤维化➡木质化三个过程。


一个好的堆肥箱:①不会有臭味;②不会长草。


堆肥示意简图(谷老师绘)


嘉成老师带领大家完成堆肥箱制作

 蚯蚓塔

用厨余吸引蚯蚓,再利用蚯蚓“吃什么,拉什么”的特点,将厨余变为肥料。


注意:

①蚯蚓不吃有刺激味道的东西,如:橘子、柠檬。

②不吃高油、高盐,及坚硬的东西。

③蚯蚓塔不宜埋的过深,只有表层蚯蚓才吃厨余,所以埋到土下30cm即可。

④蚯蚓塔必须要有盖子,阻隔厨余与外面环境接触,变质、变臭。


蚯蚓塔示意简图(谷老师绘)


 生态池


生态池就是水环境下的一个小的生态系统,收集雨水以及表层流动的水。同时保持生态池附近土壤水分,还可以在生态池中养肉食型的鱼,消灭飞虫。


制作生态池需注意:

①选地:选择地势低洼的地方,以便收集雨水。

②材料:可选取不透水的塑料箱。

③将塑料箱埋进土中,注意深度要与塑料箱齐平,以便水流进池内。

④为防止阳光直射塑料箱,将塑料箱晒化,要利用木板搭在塑料箱边缘,进行遮挡。


一个小型的生态池也大功告成~


一些有趣的奇思妙想

【种子球】

将种子包裹在泥土中,做成球状。

原本是一种在陡峭的山崖进行播种的方法。现在将其变形,带着学生,在学期末,做种子球,在放假之前、离开学校之时,将种子球投放到任意地点,假期过后观察其生长状况。


【耕耘鸡、耕耘兔】

将鸡或兔子放在笼子中,笼子下装上轮子。利用鸡和兔,帮助除杂草。可将鸡和兔推到任何位置。


【生命树】

给孩子一个生命系统。

选购一些带有蝶卵的柠檬树或柑橘树,让孩子在养护植物的同时,观察蝶卵的变化。养护植物就是在养护蝶卵的家。也可在其中进行自然观察中的科学统计,及实验。


自然种植的防虫知识


化学药物的杀虫剂往往简单粗暴,杀死害虫的同时,也破坏着植物周围的循环系统。所以,有时一些生物知识帮助我们很好的防虫害。例如:

①青虫(蝴蝶、蛾子的幼虫),它们专吃菜叶,影响作物生长,此时可以在作物周围制作昆虫屋,吸引寄生蜂入住,帮助消灭青虫。

②蚜虫,蚜虫的天敌是七星瓢虫,紫藤、豆科类的植物往往可以吸引瓢虫的到来。


农作、种植,真的是一门大学问,生活中的大学问,蕴藏着生活的哲理和自然的智慧。去发现,去感受,去爱护,去尊重。就像朴门永续核心宗旨说阐述的那样,关注人的同时,我们应该更多的关注自然;索取的同时,也应该有所节制,懂得分享多余,分享给他人,分享给自然中其他的生物。


(图片来源:学员及盖娅设计工作人员)


自然之友·盖娅设计工作室

FON·GAIASCAPE



自然之友 • 盖娅设计(FON • GAIASCAPE)工作室,简称“盖娅设计 “,是自然之友和盖娅自然教育从事可持续环境设计的专门机构。



盖娅设计践行“参与式设计”理念,以“设计启蒙公众的环境意识,增强公众参与改善环境的行动能力,使设计生活化,景观教育公众化,从设计视角培力绿色公民的社会氛围”为行动目标。采取与公众“共知共行”的设计方式(共同学习、共同实践),分享使环境永续的设计理念、技术与案例。在实际体验营造的过程中,与在地使用者一起,共同发现环境问题,共同学习解决问题的知识与经验,共同付出改善环境的行动,共同享用改善后的环境。


盖娅设计工作团队积累了大量关于城市与乡村社区营造案例,在生态社区和生态校园营造方面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设计理念及实践曾被中央电视台、《北京晚报》、《中国环境报》、《南方周末》、《瑞丽生活家居》等媒体报道,其中“营造城市社区绿细胞--盖娅生态花园”荣获2016年年度福特汽车环保奖“社区实践奖”。




欢迎关注盖娅设计




想了解更多历史文章,请戳下方蓝字~

盖娅设计:公众参与,共知共行

在中关村科育社区的共建小花园里,又添了一个居民共同DIY的育苗箱

当雨水落在凤凰公社的屋顶,会发生什么?

自然之友·低碳展馆亮相北京卫视新闻频道,向更多人传播低碳生活理念

开幕啦 | 大家的低碳展馆,大家的参与式营造体验和绿色生活智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