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科育社区卫生死角华丽变身 | 我们自己的社区花园,有我们自己的智慧、汗水,还有爱

可爱的社区建设者 盖娅设计 2020-09-15

曾经的卫生死角,

如今“脱胎换骨”变成花园;

曾经的荒草丛生,

如今种花、种菜、结水果,

清香怡人,成为收获之地。

这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中关村街道科育社区的居民们有切身体会。

营造前的衰败

营造后的生机


事情要追溯到2017年7月,科育社区在全面考察后决定开展社区营造项目,从社区居民需求出发,完成社区自组、自治、自发展的过程。


择地 取名 实干


营造之初,在街道的支持与促进下,经过多次的勘测、丈量,科育社区居委会选定社区内的一片卫生死角作为试验区域。



在自然之友·盖娅设计工作室专业设计师的带领下,社区居民分成四组,完成试验区域全部的自主设计及规划工作,并给这所承载希望的未来园地,起了个亲切的名字——育园


社区居民们的设计潜力无穷


居民们提交的自己的设计方案,专业设计师依据居民们的设计方案,将方案归纳整合。





融合了大家共同智慧的方案


同时,作为营造主体的居委会,也在马不停蹄地寻找街道各相关部门的支持。在街道社区建设科的协助下,居委会完成了涵盖授课、传播绿色科普知识、绿色图书阅览、种子库、成果展示、总结分享等多种功能的营造教室装修工作。

11111111

搭车 参与 连结


为了让居民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以及维持参与项目的热度,居委会还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活动为契机,让育园“搭车”,从而形成长效参与机制——利用社区清洁日、中小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等活动进行环保理念宣讲,吸引居民到现场参与初期的营造;开展绿地图工作坊系列活动,在宣传环保理念的同时,带领居民挖掘社区的潜在更新能力;而在万物休养生息的冬季,则选择利用小鸟喂食器制作、育苗箱制作与幼苗领养培育等方式,增进居民参与社区营造的联结感;召开营造前的方案共识会,通过视频、图片等多种形式,扩大居民知晓率,共同构建美好愿景。


制作鸟类喂食器

制作育苗箱

1111

1111


志愿,共生,前行


2018年,育园正式开始建设,居委会组织居民志愿者捡拾垃圾、清理现场、播种绿植,在自然之友盖娅设计工作室的带领下搭建一米菜园种植箱、构建雨水收集系统、建设曼陀罗香草花园、安装指示标识、建蚯蚓塔、安置堆肥筐……在这些营造的日子里、无论烈日当头、还是细雨绵绵,都能看到志愿者们的身影


小朋友绘制标牌

用废旧自行车轮胎DIY攀爬花园


美好的营造成果,自然还缺不了常态化的日常养护机制来维护。在与自然共生的理念和志愿服务精神的感召下,志愿者们从招募走向自发、主动地参与营造,社区常有志愿者前往育园浇水、捉虫,相互分享育园的成长点滴,相互激励,不断前行。


奶奶和小朋友共同浇水

2018年7月,“育家”有园初长成。社区营造志愿者们在“育园”绿意盎然的景色映衬下,接受了北京晨报记者的采访,分享了自己的营造故事。而社区也利用微信公众号将营造半年的成果,展示推送到社区14个微信联系群,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加入营造大家庭。这种居民主导设计与施工的形式更是创造出了有别于规范化设计施工的极具创造性与出人意料的效果



大家共同营建的花园~

有所行,有所思

Q1

为什么要修建一座花园?

首先,花园优化了社区卫生死角,改善了社区环境,并通过花园营造的营建过程,逐步完成实现生态修复之路。


其次,通过营造活动,畅通了居民参与渠道,培育居民社团组织,发挥居民专长,强化社区精神内核,建立归属感、认同感、幸福感,推进和谐社区建设 。

Q2

为什么要用3年时间修建1座花园? 

因为,这是一场颠覆传统的变革。我们常说:改变一个人,很难!而社区营造的灵魂,就是人的转变。


在观念上,我们要从以往的大拆大改向微循环、有机更新调整;项目内容上,我们要从政府主导+专业设计施工向社区党建引领+居民主导+社会参与转变;在营造形式上我们要从简单的花园营造逐步向新邻里关系建设、环境整治、从而最终达到自然永续的生活目标而努力;而在行动表现上,我们还要修整根深蒂固的等待与索取为贡献与参与。无论哪一条,都需要我们慢慢拆解、一步一步行走。 

Q3

谁是我们花园营造的“供应商”与“出品人” ?

答案是街道党组织与职能科室 、社区社会组织和最广大的社区居民群众。

运用“自上而下”的党建引领和 “自下而上”的志愿参与,将空间赋权予社区民众,动用社区营造的形式,创造无限循环的多种可能 ,达到邻里共生、文化传承、自然永续。

Q4

我们从这个项目中收获了什么?

可以用—— “心”、“做”、“慢”、“借”、“合”、“多”六个字做为最后的概括与总结。


“心”代表一个理念

坚守初心,为社区居民服务;守护环境、关爱地球,众志成城,打造人文社区 ;

“做”代表一个行动

脚踏实地的做事,从营造一个具象的花园开始,逐步营造抽象的人心;

“慢”代表一种心态、一种行事作风

一步一个脚印,从点滴做起,追求由内而外的改变,慢慢用人来影响、打动更多的人。

“借”代表依靠和助力

借助各种力量,利用联名效应,扩大影响力。

“多”既代表了数量也代表了内容

多频次的活动、多种类的活动内容、多元主题、组织的共同参与,构建了社区内部与外界的沟通、分享与交流,带来了无限可能。

 “合”既代表合作也代表融合

当获得多方参与的时候,我们在享受成果的同时,更多的要让外部的多元文化与本土社区文化相融合,让百样的人生共同发酵出与时俱进又独具特色的风格与内涵,从而做到输出文化、服务与产品。

截止到10月28日,科育社区“育园”营造项目2018年的全部活动已经落下帷幕,在本年度的6次规定项目活动中,我们赶上了2次大雨、1次大风,我们常说:“阳光总在风雨后…..”这足以证明我们的“育园”营造项目是一个逐步前行,终见彩虹的项目!


以守护环境、关爱地球为目标的营造活动带给了社区建设、居民自治之路以全新的思路和发展方向,给社区注入了新的活力。


让我们共同用参与来改变生活,为构建更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吧!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公众号 海淀e社工)


自然之友·盖娅设计工作室

FON·GAIASCAPE



自然之友 • 盖娅设计(FON • GAIASCAPE)工作室,简称“盖娅设计 “,是自然之友和盖娅自然教育从事可持续环境设计的专门机构。



盖娅设计践行“参与式设计”理念,以“设计启蒙公众的环境意识,增强公众参与改善环境的行动能力,使设计生活化,景观教育公众化,从设计视角培力绿色公民的社会氛围”为行动目标。采取与公众“共知共行”的设计方式(共同学习、共同实践),分享使环境永续的设计理念、技术与案例。在实际体验营造的过程中,与在地使用者一起,共同发现环境问题,共同学习解决问题的知识与经验,共同付出改善环境的行动,共同享用改善后的环境。


盖娅设计工作团队积累了大量关于城市与乡村社区营造案例,在生态社区和生态校园营造方面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设计理念及实践曾被中央电视台、《北京晚报》、《中国环境报》、《南方周末》、《瑞丽生活家居》等媒体报道,其中“营造城市社区绿细胞--盖娅生态花园”荣获2016年年度福特汽车环保奖“社区实践奖”。



欢迎关注盖娅设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