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世界水日特刊 | 那些你可能没想到的关于雨水的事儿

白歌 盖娅设计 2020-09-15

请输入正文

写在前面

今天是世界水日,说到水,大家最先想到的是什么呢?自来水?湖水?海水?污水?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常常被大家忽略的水——雨水。


两天前,北京打响了2019年的第一声春雷,虽然雨很小,但也给了植物们些许慰藉,也让许久未感受下雨的我们找回了一些对雨的感觉。


今天分享的这篇文章就与雨水有关,同时也讲述了盖娅小花园的故事。文章曾刊登于北京晚报,原文如下。


看看雨水是如何与我们息息相关的?



文章来源 | 《北京晚报》

 2016年9月7日刊 

本报记者 | 白歌

采访对象 | 高健(泰山)



近几年,“一下雨就看海”成了北京市民的一块心病,“暴雨来袭,除了看海还能做什么?”

 

8月28日,“双彩虹”过后的第一天,气温迅速回升到30℃。朝阳区华展国际公寓小区里大片的水泥和瓷砖路面正散发着炙人的热量;居民们不愿在露天多停留一秒,皆是匆匆走过,躲进家中;二十多层住家的空调冷凝水,顺着外墙一路流下,在一层的地面上形成一个个水洼。


在小区西南一隅的一个小院中,景象截然不同:水汽正从木质步道和砾石铺就的路面中蒸腾起来,比起院外凉爽许多;雨水冲刷过的玉米、臭椿和薄荷旁,小虫子的身影不时出现;空调冷凝水滴落在一层上方的雨水收集棚上,一部分流入雨水收集桶,另一部分则滴落在养着睡莲的收纳箱中。


设计师高健试图用一个40平方米的雨水花园说明,普通市民也可以为消解雨洪做出努力。


建设前


建设后


“雨水是资源不是猛兽”


在多次经历暴雨带来的内涝后,很多人忘记了,雨水也是水资源。

 

因办公室离元大都遗址公园不远,每次下雨前后小月河的变化都让景观设计师高健印象深刻。

 

“每次下雨之前,小月河的水都会被放干,露出河底的混凝土和黑泥,空气中散发着恶臭,等待城市降水把河填满排走。”高健认为,这是对雨水资源的一种忽视,”每次看到都很难受。”

 

“下雨下雪其实都是水资源从天而降,但是我们的城市把雨水当成敌人来对待,用大马力的抽水机把雨水快速排走,排到灰色的市政下水道、流到坚硬的小月河,这些应该本地入渗的雨水最终白白流入渤海。"高健告诉北京晚报记者,目前北京市内所有河流几乎都是“三面光"的混凝士固岸,原本具有多重生态价值的河流变成了单一功能的泄洪通道,回渗地下水、水生物栖息地等功能几乎消失。


中国有全世界20%的入口,水资源却只有世界总量的6%,在这样的用水危机下雨水其实是非常珍贵的,把雨水收集起来利用,是纾解用水危机很好的途径。”高健毕业于北京大学建筑与观设计学院,该院长俞孔坚是海绵城市领域的专家之一。

 

今年夏天多个城市遇暴雨内涝危机,以雨洪管理为核心的海绵城市再次成为热点。在高健看来,中宏观层面的自然水体修复、雨水廊造建设等水生态安全基础设施是依靠政府与专业界推进的区域交全课题;而在微观层面,和社会公众一起参与建设城市绿空间有助于普及推广“与洪为友”的理念,引导更多人尽己之力去利用雨水,消解洪灾。



从水泥庭院到雨水花园

111

水泥地、铁护栏,天暗时热如烤箱,空调冷凝水四下横流一一这就是现代城市居民区建设方式的一个典型代表——大量的不透水地面阻断了水的自然循环,“生物多性缺失,一棵草都不长,蚂蚁在上面爬都会被烫死。”

 


“人们不太会对环境进行友善的设计,随便一个社区都是如此,全北京有多少类似的悄况可想而知。”在高健看来,在城市中大量铺设不透水地面是一种粗暴、落后的城建理念,更是一种扭曲的价值观。


水泥城市


“人类有征服自然的欲望,把自然的土壤,野草固定成花岗岩、水泥地面,他们觉得这才是城市化。地面的固化阻断了自然能量的流动,人们在混凝土筑成的城市中生活得很不舒服,最终导致了城市热岛效应、城市内涝和生物多样性缺失。


“比如说这个院子,把人走的路线区域做成一个比固定的道路就可以了,旁边都铺成水泥地,有什么必要呢?” 站在小院里的木质步道上,高健问道。


高健租下房子后,志愿者们铲掉了院子里一半的不透水地面,铺设了一条木质步道,其余地面用砾石覆盖。下雨时,木头和砾石能大量“喝水”避免路面积水,天晴时水汽蒸腾又能增湿降温,营造微气候。


铺设木栈道


而铲掉的水泥块被装进铁丝笼子里,加上一条木板和几条固定用的铁架,就成了可供休息的长凳;长凳围起了一片种植区,根系发达的芒草、马蔺、狼尾草构成了自然生态群落,可食用的香草、玉米长得茂盛;小区捡来的马桶被重新上色当成大花盆使用,旧沙发的破里被放入泥土、,野草在其中生根发芽…


当然,最重要的是雨水收集系统。志愿者们在一层上方搭起丽水收集棚,用管道将雨水引至过滤系统和收集桶,收集的雨水用来浇植物、冲洗马桶。


用收集的雨水浇灌植物,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有水,有食物,小生物纷纷安家在步道下、石笼里、圆木墙中,时不时出来觅食活动,高健所设想的能量白然循环的小生态圈,已经初具雏形。


有没有发现藏在花丛中的一株玉米?


丰富的植物吸引来了小蝴蝶



是建设更是环境教育

11

高健更愿意将雨水花园的建设看作是一场“公众参与”、“共知共行”的环境教育活动。

 

从设计方案到实际建设,高健一共举办了七个主题工作坊,主题分别为雨水花园设计、废弃物再利用、生态种植、手作步道,屋顶花园,艺术涂鸦和雨水收集,志愿者们上午学习知识理念,下年实践施作,志愿服务总工时达4000小时。


在这样的参与下,雨水花园的设计综合了五组设计者的构想,充分利用了社区内即将沦为垃圾的马桶、浴缸,沙发、装修板材,种植了耐旱、可食用的植物,铺设起了步道和砾石地面,给消防井盖起绿屋顶,建立起雨水收集系统,还给单调的白色瓷砖墙穿上了彩衣。

 

公众参与建设小花园


“建设的金钱成本是很少的,大概一万多元,其中四千元花在雨棚上,很多东西都是别人捐赠的、我们去捡或者DIY的。”高健说,城市绿色“微细胞”的营建区别于宏观层面海绵减市建设的一个特点就在于此:人们在参与营建的过程中投入了智慧、情感、精力,乐在其中,款育目的也达到了。

 

“有一个叫小熊的志原者,一个小朋友,国去之后就在自已家阳合上设计,要建造雨水收集装置,把设计方察拿给我看。有很多志愿者回家都动于做了不同程度的生态改造。”高健说,“还是希望更多民众能有这种可持续生活的意识。”


百万个细胞减轻市政压力


现代城市雨水处理的思路是集中、末端、异地处理,所有雨水都以排水管网为目的地,从灰色屋顶到灰色地面再到灰色管道。当管网处理能力不足时,“看海”就成了家常便饭。


 高健将雨水花园称为海绵城市的一个细胞:当宏观层面的海绵城市建设力图通过生态基础设施规划、水体修复等手段消解内涝时,微观层面的海绵城市细胞实践则希望通过民众的自发行动,在社区将雨水“各个击破”。

 

细胞是一个有机体基本的构成和功能单位,细胞的特殊性最终导致了个体的特殊性。海绵城市就是一个很复杂的机体。要想有序健康地运转,就必须依赖于每个细胞的健康运转。”

 

高健说,将小院这样的灰色社区空间与公众一起改造成绿色的兩水花园室间,就是从微观角度入手,当细胞变得健康,自然就能带动海绵城市整个有机体的功能。


“城市雨水集中起来就成了危害,在源头就地分散处理的话其实没那么可怕。”高健说到,每一个小区的水,就在该小区处理,就地、源头、分散处理,不要给市政管网带来过多的负担。北京一年的降水量约有10亿立方米左右,分散在100万个小的单位里其实是很少的量,雨水自然就成了入类的朋友,而非敌人。”

 

高健说,“比如有5吨的雨水落下来,如果有土壊吸收、植物滞留后,落下来的也许就只有3吨,就不会给市政造成负担了。 





更多相关文章


当雨水落在凤凰公社的屋顶,会发生什么?


自然之友·低碳展馆亮相北京卫视新闻频道,向更多人传播低碳生活理念


近期活动


招募 | 2019年4-5月北京朴门永续PDC认证课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