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23年9月17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社会新闻

重庆市司法局取消特殊困难群体法律援助事项范围限制

司法部 2023-09-12 09:19 Posted on 北京

重庆市司法局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对经济困难的老年人、未成年人、妇女、残疾人,取消法律援助事项范围限制,对因农民工讨薪、家庭暴力、见义勇为、维护英雄烈士人格权益申请法律援助的免予审查经济困难条件。

据统计,截至目前,重庆市各级法律援助机构已为特殊困难群体办理法律援助案件2.14万件,挽回经济损失或取得利益2.12亿元,为农民工追讨欠薪7638万元。


“一纸承诺”简化办理流程

“我想申请法律援助,需要交什么证明资料?”8月10日,李建华在江津区法律援助中心大厅向窗口工作人员咨询。

原来,李建华及其同村50余户村民,将土地流转给外地一老板自主经营,租期从2014年至2028年,约定租金每年付一次。但从2021年起,老板再未支付过租金,已欠村民租金7万余元。无奈之下,李建华来到江津区法律援助中心寻求帮助。

“你这种情况符合法律援助范围,只需签订承诺书就行。”李建华的案件从申请、受理、审查至审批,不到1个小时完成。以干部“多跑腿”代替群众“少跑路”,这是重庆市司法局进一步完善容缺办理机制,深化“减证便民”的有力举措之一。

“我们把法定的7个工作日审批时间缩短为当场申请、受理、审批‘一站式’办理,以法律援助‘零等待’提升群众获得感。”重庆市司法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重庆市今年还推出了一系列“法援惠民生”的便民措施,比如,川渝协同“一网办”、不用跑路“线上办”、基层站点“就近办”、行动不便“上门办”、经济状况审查“一纸办”、重点人群“优先办”等,有效解决群众办事“多头跑”“来回跑”的现象。


“一个电话”畅通申请渠道

在重庆,群众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益受到侵害,需要法律援助服务时,都可以直接拨打“12348”寻求帮助。

“12348”是重庆市司法局为群众提供的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同时,重庆市还积极探索网上申请等受理方式,群众可以在“重庆村居法务”微信小程序、“渝快政”App上进行法律援助申请,实现随时随地“掌上办”。

此外,全市各级司法行政部门在各区县均设有法律援助中心或者法律援助便民服务窗口,由经验丰富的法律援助律师专职坐班,为群众提供“面对面、一对一”的服务。

截至目前,法律援助中心接待大厅、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12348重庆法网已累计解答法律咨询20万余件次,群众满意率95%以上。


“一个案件”彰显法援温度

“我丈夫去世了,我们家不仅失去了主要劳动力,还要承担巨额医疗费用。”去年2月,一外卖骑手罗某因交通事故死亡,其家属到重庆市法律援助中心求助。

“现在,承保意外险的保险公司拒赔,被告知不符合工伤认定条件,我们真的是走投无路了。”现场,罗某家属情绪激动,几度落泪。

接到求助后,重庆市法律援助中心立即指派了一名律师代理该案件。援助律师多次前往案发现场,最终帮助罗某家属与所有涉事责任方达成了调解方案,共计获得赔付款项114.52万元。

据了解,为妇女儿童、军人军属、残疾人士、农民工等特殊群体开通“绿色通道”,提供优先受理、优先审查、优先指派的便民服务;为行动不便的困难群众提供法律援助上门受理;选派高素质律师组成专业维权“金牌团队”……重庆市司法局用实打实的举措,以看得见的变化回应群众的关切和期盼,打通法律援助“最后一公里”。



文章来源丨重庆日报

记者丨黄乔

编辑丨操可





司法部出品  

欢迎投稿到邮箱sfblwtg@163.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