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如何成为一头有身价的“黄牛”?

2017-12-08 新疆访惠聚

克拉玛依市克拉玛依区小拐乡团结新村的农牧民养殖了半个世纪的黄牛经过品种改良,从“土牛”变成了“金牛”,牛肉品质及附加值均实现了“更新换代”。

带来这种变化的,正是克拉玛依市农林牧业局驻村工作队,是他们为团结新村的养殖业带来了“春天”。

1改变孕育“新希望”

团结新村的哈萨克族村民占全村人口87%,养殖黄牛已有50多年历史。然而,村民至今仍坚持夏季在大拐牧区放养,冬季赶回村里圈养的原始养殖方法。

养殖方法落后,养殖品种单一,经济收入平平,这让从事农业农村工作近30年的“内行人”——克拉玛依市农林牧业局驻村工作队长王国华时常难眠。

王国华就黄牛改良事宜征求村民意见

王国华多次与派出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探讨如何提升黄牛的经济效益。然而,黄牛本身的“底子”相对薄弱,即便采取前沿的技术支持,经济效益也是微乎其微。

“既然这样,咱们就干一票大的,给它们改良!把经济效益差的牛改良成效益好的,再由单位做技术跟进,我就不信还解决不了!”10月6日的晨会上,王国华向刚刚转场归来的牧民再一次提到“改革”。 “改变养殖模式、改良养殖品种不是小事,这牵涉到政策导向、成本投入和群众接受程度。”

工作队员在村民家中了解黄牛养殖情况

自那天起,工作队协调派出单位,安排从事育种养殖和疫病防治的专业技术干部来到团结新村,和工作队员、村“两委”共同谋划实施黄牛改良工程,为村民增收寻找新路径。

2方案鼓起“钱袋子”

为使改良工程尽快步入正轨,工作队员和下沉基层干部通过召集村民统一学习、交流座谈及逐个走访入户等方式,对村民进行详细的牛羊养殖技术指导,在提供防疫药物帮扶的同时,收集了村民对牛的育种改良、期望投入成本等一手资料。

工作队员和下沉基层干部入户走访了解村民意愿

工作队、下沉基层干部、村“两委”一起分析、制定计划方案,还联系养殖技术企业探讨方案的可行性及核算成本。

经过一个多星期的反复研究修改,11月6日,集合了褐牛、西门塔尔牛冻精配种改良,工作队、村“两委”资金补贴,市农林牧业局全程技术支持三大板块的《团结新村黄牛品种改良方案》正式出炉。

11月8日,在村民代表大会上,王国华向村民公布了黄牛品种改良方案的内容和新品种的好处。当提到配种费用获扶持时,会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老党员库力卡丽说:“每头牛配种费用为300元,工作队和村委会各承担三分之一,一头牛我们能省200元。我家十几头牛就省了3000多元!这么好的事上哪儿找?我们当然举双手赞成。”

市农林牧业局工作人员向村民现场演示疫病用药注射

想到腰间“钱袋子”鼓鼓囊囊的样子,农润农民专业养殖合作社的负责人沙那提别克·艾克木江也忍不住笑了。不出意外,《团结新村黄牛品种改良方案》获得村民全票通过。

3惠民生上“加速度” 53 30462 53 16172 0 0 951 0 0:00:32 0:00:16 0:00:16 3386

为确保方案顺利实施,工作队制定了系列工作流程,市农林牧业局协调自治区品种改良中心调运合格的褐牛和西门塔尔牛的冻精,还邀请自治区十星级品种改良员进行配种母牛发情检查和配种工作,联系奶牛专业养殖合作社提供相应技术支持。从技术到人员,派出单位全方位确保黄牛品种改良工作顺利进行。

配种技术人员现场对黄牛进行配种检查

11月25日,在工作队和下沉基层干部的指导下,全村已完成生产母牛妊娠检查150头,开展同期发情药物注射72头,完成冷配牛3头。

“王队长说,村里240余头黄牛配种改良,能给牧民增收24万余元,再加上工作队和村集体给我们节约了5万元的配种费用补贴,这样‘一增一减’,全村能增收近30万元呢。这真是党和国家给咱边疆牧民带来最直观的好处呀!好政策在身边,好干部在村里,好技术在牧场!”想到明年收入能再上一个新台阶,村民也了哈孜·乔什来高兴得合不拢嘴。

据市农林牧业局工作人员估算,改良方案将村内世世代代饲养的黄牛经过配种改良为褐牛和西门塔尔牛,改良后的牛比原来的黄牛更耐寒、抗病性更强,并且它生长快、体型大、出肉率高、奶质也好。改良后,每头牛比原品种增收近17%,每头牛的产奶和出肉效益能增收1000余元。(克拉玛依市克拉玛依区“访惠聚”驻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高丽媛、李阳 供稿)

编辑:罗龙】

欢迎转发,

转载请联系授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