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访惠聚·宣传组 2018-05-31

他们是做好基层群众工作的中坚力量,他们进群众门、说群众话、帮群众难、解群众忧,他们把群众当亲人,把诉求当家事,总看群众还需要什么,总问自己还能多做些什么,他们用实际行动引导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他们就是我们寻找的“群众工作能手”。


“新疆访惠聚”今日推出“五个100”新作为展示第7期,让我们一起看看这些群众工作能手都有哪些好做法、好经验值得我们学习。


“我多付出一点,村民就多得到一点”

记国家统计局新疆调查总队驻乌什县亚曼苏乡托万克亚曼苏村工作队员买迪娜·吐尔逊


“买迪娜阿恰!买迪娜阿恰......”在乌什县亚曼苏乡托万克亚曼苏村村委会大院里,孩子们叽叽喳喳地围着一位驻村工作队员,好不亲热。


孩子们口中的“阿恰”(姐姐),是国家统计局新疆调查总队驻村工作队员买迪娜·吐尔逊,今年已是她驻村的第二个年头,时光飞逝,但她对村民的感情却愈加愈浓,像春日里的一股清泉,滋润着村民的心田。


用真心结下“一家亲”


“肉孜大哥,你有没有要带的东西?我趁休假给你带回来。”在贫困户肉孜·艾山家,买迪娜一边忙活着手上的农活,一边向他询问。


肉孜是买迪娜的结对亲戚,家境贫寒,体弱多病,一家老小全靠低保维持生活,日子过得十分艰辛。每次休假前买迪娜都会去肉孜家,问问他有什么需要,也给孩子们带一些衣服和玩具,就像对自己的孩子一般,极其怜爱。


一次走访中,细心的买迪娜从肉孜妻子如孜古丽的只言片语中了解到,他们夫妻关系一直不太和睦。详细了解情况后,买迪娜耐心细致地给夫妻二人做思想工作,经过几次调解,双方的心结化解了,感情更融洽了。如孜古丽也和买迪娜更亲了,两个人就像姐妹一样,无话不谈。2018年“三八”妇女节这天,买迪娜还收到了如孜古丽送给她的节日礼物,一条漂亮的艾德莱斯绸裙和一袋土鸡蛋......



不仅是肉孜一家,买迪娜对所有村民都如春天般温暖。一年多来,买迪娜化解矛盾10余起,调节纠纷近20件,托万克亚曼苏村在无形中变得更加团结、和谐、友善。


用真爱凝聚“群众心”


买迪娜身体状况不好,但是她坚持定期到村敬老院帮老人们打扫院落、给老人按摩、陪老人聊家常......边边角角、里里外外,她全都照顾得到,即使每次都累得满头大汗,她的嘴角也总挂着笑容。


孤寡老人阿西木·努尔看到买迪娜忙前忙后地为他们打扫卫生,不禁流下热泪,拉着买迪娜的手激动地说:“你就像我们的女儿一样,谢谢你的照顾,让我们心里很温暖!”



这样的温暖还有很多。


2017年11月,买迪娜得知孤寡老人古丽巴哈·热西丁住院的消息后,立即前往医院探望并送上慰问金,老人流着感动的泪水说道:“我没有女儿,你就是我的亲女儿。”五保户买尔汗·买买提双眼视力下降,急需手术治疗,买迪娜当即掏出身上所有的钱交到老人手上;“三八”妇女节,买迪娜亲手挑选漂亮的丝巾作为节日礼物披在老人们的肩上。


一年多来,买迪娜入户走访600余次,接待群众400多人,自掏腰包6000余元帮扶13位老人。她不计个人得失,帮扶助困,一心扑在群众工作上,用真爱温暖着群众,凝聚着群众。


用真情助力“脱贫战”


“买迪娜真是个好姑娘,她一心为我们着想,帮助我们,解除外出务工的后顾之忧,我打心底里感谢她。”村民古丽苏木汗·吐尔逊拾棉花回来后找到工作队说。


古丽苏木汗是村里的贫困户,因缺乏技术没有就业渠道,买迪娜多次给古丽苏木汗做思想工作,建议她外出拾棉花实现增收,古丽苏木汗因顾念家庭,一直犹豫不决。买迪娜看出了她的难处,向她承诺:“你外出务工这段时间,我帮你照顾家里,你就放心去挣钱。”买迪娜的承诺打消了古丽苏木汗的顾虑。在古丽苏木汗外出拾花期间,买迪娜经常利用空闲时间带上水果点心去她家里探望,把孩子和老人照顾得妥妥当当。



为帮助村里贫困户早日脱贫,买迪娜和其他队友多次入户走访、征求贫困户意见,了解到部分村民因为没有技术不愿意外出打工,买迪娜耐心地为他们讲解:“‘幸福是靠奋斗出来的’,只要有脱贫致富的想法,勤劳肯干,就一定能摆脱贫困。”并积极组织村民参加村里开办的各类技能培训班,目前已开展培训22场次,促进就业242人。


每到一条小巷,买迪娜总能碰到热情的村民,拉她进屋喝口热茶,热情寒暄。买迪娜常说:“我来驻村,就是帮助村民转变思想、脱贫致富的,我多付出一点,村民就多得到一点,看到村民日子一天比一天好,感觉我们的驻村工作真正发挥了作用!”





以梦为马 不负芳华

记温泉县民政局驻塔秀乡楚布勒达村工作队副队长高亚利


2012年,身为共产党员的她响应大学生西部志愿计划的号召,只身一人从陕西来到新疆,扎根新疆。2017年,她主动报名参加“访惠聚”驻村工作,并在2018年选择继续留任,她以实际行动,在边疆最基层谱写了一曲逐梦之歌。她是温泉县民政局驻塔秀乡楚布勒达村工作队副队长、“90后”丫头高亚利。谈及梦想,她这样阐释:梦想是由自己坚守并为之奋斗出来的,群众的幸福和微笑就是我追逐的梦想。


巧思圆了“帮扶梦”


驻村伊始,为尽快熟悉村情,掌握村民家庭情况,高亚利率先从户籍底册着手,制作了专属网格地图,清楚地标记出村道巷名和每户村民的家庭成员姓名、关系、联系方式。凭着一张“高氏地图”,她从自报家门、自我“推销”到驾轻就熟、走家串户,成为了楚布勒达村的“老村民”。





入户走访中,高亚利发现村里独居老人多,老人们喜欢在自家菜园里种植蔬菜、散养鸡鸭,到了周末,便大包小包、大车小车地运到集市摆地摊挣钱。


“要是有人帮我们卖菜就好了。”王吉德老人说。这让高亚利萌生了一个想法:利用微信和微博建立“楚布勒达绿色蔬菜大巴扎”农产品派送平台。


这个想法可忙坏了高亚利,她利用入户走访的时机,向老人们宣传“抱团发展”理念,鼓励村民将自家的绿色农产品通过平台进行展销;发动同事、朋友上门买菜,并在朋友圈里“奔走相告”;委托休假回家的工作队员为顾客上门“配送”新鲜蔬菜。有了这个平台,周边顾客不仅能购买时令蔬菜,还可以订购农家禽畜。很快,楚布勒达村的绿色农产品销售火起来了。


“托小高的福,我的土鸡蛋、鹅蛋都卖到乌鲁木齐去了,每月能有400多元,这不,今天还有人从县里开车来买。”说起派送平台,王吉德老人满心喜悦。


巧招助力“致富梦”


“有劳动力的贫困户一定要让他们动起来才能致富。”高亚利将村里有务工经验的村民组织起来成立劳务经纪人队伍,同时与村里2名开展车辆业务运营的村民签约,成立外出劳务“交通保障队”。


春忙三月,正是务工增收的好时候。为了让村里的贫困户多赚一些钱,高亚利建起“楚村一家亲”务工信息共享微信群,协同村里4名劳务经纪人定时定期发布务工讯息,通过搭桥,吸纳71户153名村民加入务工队伍,带动户均增收5000余元。



42岁的贫困户韩国顺年富力强,但“等靠要”思想严重,让工作队很伤脑筋。“小高一去韩国顺家做思想工作,韩国顺就喊着要出门,要么就不开门。小高一天往他家跑三趟,苦口婆心地给他讲道理、讲政策,终于说服他同意务工挣钱,韩国顺现在既怕她、又服她!”村干部王卫国说。


韩国顺虽走出了家门找到了活干,但总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为了彻底治好韩国顺的懒病,有段时间,高亚利每天抽出时间陪韩国顺到邻村做接膜管的活计,还说服招工头儿给韩国顺日结工资。

看到高亚利为了自己累得满头汗水,皮肤被晒得黝黑发红,韩国顺打心里佩服这个个头不高、年纪不大的小丫头,暗下决心要靠劳动致富,不辜负丫头的一片心意。


2018年年初,韩国顺买了一辆新三轮车,干活更有劲儿了,想过好日子的奔头更足了。


巧手拉近“团结梦”


“感谢我的‘小棉袄’,要不是她,我可能就真的回不来了!”4月26日,刚刚出院回家的吐尔逊·马木提说起自己的结亲干部高亚利时热泪盈眶。


今年1月,吐尔逊被查出患有尿毒症,这让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高亚利多方咨询,向相关部门写申请、打报告,全程代办,筹集住院费8000多元。4月中旬,吐尔逊病情再次加重,透析时出现肾衰竭,医院血源不够,急需AB阳性血。


高亚利得知后,顾不上前几日因走访被石子划伤的脚,忍着脚掌缝了7针的疼痛,四处寻找匹配血源。得知自己的闺蜜是AB阳性血型后,高亚利连夜动员她到医院献血。得知情况的吐尔逊说:“他们都说女儿是父母的‘小棉袄’,高亚利就是我吐尔逊的‘小棉袄’,有共产党的地方我们得实惠,有这样的好干部是我们的福气。”



在楚布勒达村这个大家庭里,高亚利早已不是一个人,她有蒙古族哥哥、维吾尔族姐姐、哈萨克族大叔......大家都非常喜欢这个“90后”的小丫头。


“人生的每一天都是一个新篇章,我要努力把每一篇章都书写得精彩,让每一天都释放出青春的正能量,愿我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愿我以梦为马,不负芳华。”高亚利在日记中这样写到。





“志”朴无华蕴真情

记自治区统计局驻巴楚县阿克萨克马热勒乡陈老七村工作队副队长邓志华


肩挎照相机,干净利落的平头,明朗真诚的笑容,是自治区统计局驻巴楚县阿克萨克马热勒乡陈老七村工作队副队长邓志华的标配。驻村一年半,他以镜头为媒,拉近了与村民的距离;以真情为民,走进了群众的心里;以热心助人,得到了基层干部群众的点赞。


“小镜头”折射“大效应”


刚驻村时,细心的邓志华在入户时发现,许多农户都没有全家福,对新兴媒体的认识程度很低。为此,酷爱摄影的他提出开展“你过好日子,我送全家福”的提议,得到工作队和村“两委”的大力支持。


说干就干,邓志华利用休假回家的时间,购买了彩色喷墨打印机、相纸、相框等。回村后,他连夜安装,反复调试,打印出了画质清晰、色彩明亮、可与专业照相馆媲美的照片。



“陈老七村照相馆开张了!”村民们口口相传,纷纷找邓志华为家人拍照。在邓志华的努力下,全村近300户家庭都挂上了邓志华拍摄制作的“全家福”,并由此形成了“最美村民”评选活动。邓志华用相机记录下“最美人物”生活中的亮点,在村里文化长廊进行展示,村民们看到自己的身影,发现身边的好人,切身感受到党的惠民好政策和村里发生的变化。


如今,村里文化长廊布满了“幸福陈老七”“文明陈老七”“美丽陈老七”等系列主题版面,贴满了琳琅满目的照片,大家在照片前寻找自己身影,你一言我一语地聊着,“不看不知道,我们村的变化太大了”“太感谢小邓了,把我拍的那么好看”“看,这是我们一家人”......


“微行动”汇聚“正能量”


2017年棉花秋收时节,邓志华和村“两委”成立互助拾花小分队,帮助缺乏劳动力的困难家庭采摘棉花。轮到艾合买提·库尔班家时,村民们出现了消极怠工的情况。原来,数年前艾合买提在用水用地中存在自私自利的做法,不少邻居对他有意见。邓志华得知实情后,对村民进行了劝说:“谁没犯过点错误呢,大家都是一家人,应该多一些宽容和理解。”当即带领20位村民连续数天,完成了棉花的采摘。


事后,邓志华及时与艾合买提谈心聊天,让艾合买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主动向村民赔礼道歉。“我为自己以前自私自利的行为感到羞愧,感谢大家的原谅,更感谢邓志华的帮助。”艾合买提诚恳地说道。



4月24日晚,村民阿依仙木·如苏力着急地找到邓志华哭着说:“小邓,你快来看看,儿媳妇肚子特别痛,不停在床上打滚,也不知道怎么了。”邓志华听后,立即赶往阿依仙木家,这时儿媳阿斯娅已经昏迷不醒。邓志华迅速叫来工作队车辆,立即把阿斯娅送往80公里以外的县医院。一路上,邓志华不断和县医院急诊科联系,做好各种抢救准备。


经诊断,阿斯娅为急性阑尾炎,因为救治及时,脱离了生命危险。阿斯娅在外打工的丈夫阿不力克木·努尔买买提得知消息赶到医院时,妻子已无大碍。阿不力克木拉着邓志华的手,嘴里不停地说着:“热合买提,热合买提......”


驻村以来,邓志华解决村民困难、纠纷20余件。村民们说,邓志华的行动感染着每一个人,现在我们邻里之间多了理解、帮助和包容,大家相处得越来越好。


“老师傅”带出“新徒弟”


初到陈老七村,邓志华发现村干部开展群众工作能力弱,尤其是刚上任的24岁村党支部副书记艾沙·依明,虽然有干劲,但缺乏经验,工作不得其法。


“我们要打造一个坚强的党组织,打造一支善于做群众工作的党员队伍,为老百姓更好地服务!”邓志华拍着艾沙的肩膀说。为尽快提高村干部做群众工作的能力素质,邓志华与艾沙结成“1+1”对子,手把手教方法、面对面讲政策。


“如果没有邓志华的帮助,我们还要绕不少弯路。现在,我们村干部做群众工作更讲究方式方法了,这些多亏了他。”艾沙说,“目前我们已收集群众各类困难诉求82件,解决78件,群众满意率有了很大提升,当然这些还不够,我们会继续努力。”



对于连续驻村的邓志华来说,今年又是一个新的起点。“群众工作不需要‘高大上’的语言,也不需要高深的理论,只需要行动起来。”邓志华说道,质朴无华的言语中透露着坚定不移。





浸润群众心田的“及时雨”

记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宗教事务局)驻皮山县科克铁热克乡拜勒库木村工作队员阿得江·阿不力孜


“阿得江还要继续驻村,真是太好了!”听说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宗教事务局)驻村工作队员阿得江·阿不力孜今年还要驻村,皮山县科克铁热克乡拜勒库木村的村民们喜悦之情溢于言表。驻村以来,阿得江真心实意替群众着想、为群众办事,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村民的广泛赞誉。


心贴心助 全力以赴解民忧


“你们能第一时间敞开心扉把困难告诉我,就是对我工作最大的认可。”每当有村民来道谢,阿得江都会这样说。


初到拜勒库木村,如何走进村民心里,如何更好地服务群众,是阿得江面临的第一道难关。他没有等待观望,而是从入户走访着手,短短一个月时间,就把全村256户村民走了一遍,笔记本里记满了群众反映的需及时解决的困难诉求:约麦尔·库尔班大叔的农田需要技术指导,阿卜来提·艾合麦提希望外出务工就业,艾热提·托合提麦提的妹妹需要定期到医院做检查......



3月29日凌晨1点,一阵急促的呼喊声打破了夜晚的宁静,“阿得江,阿得江......”还在村委会加班的阿得江听到呼喊,赶紧应声出门。村民帕太姆·马木提抱着孩子哭着跑了过来:“阿得江,孩子拉了三天肚子,我拖着一直没有去医院,今天晚上孩子连水都喝不下去了,你快帮我看看吧。”阿得江接过孩子,发现他闭着眼睛、没有反应,立即带着帕太姆母子赶往县医院。


“孩子脱水非常严重,幸亏及时赶到,不然就会有生命危险。”听完医生的话阿得江总算松了一口气。看着母子俩入睡后,阿得江把身上所有的现金留下给了医生,赶回了工作队。


“阿得江,谢谢!如果没有你,我的孩子还不知道会怎么样,你是我们的救命恩人!”孩子出院后,帕太姆赶到工作队向阿得江表达了最真挚的谢意。


实打实帮 传递亲情正能量


“阿得江,阿卜杜卡迪尔·托合提麦提的儿子可能要退学了。”正和阿得江一起入户的村干部不经意说道,阿得江听后心里一紧。阿卜杜卡迪尔是村里的贫困户,夫妻俩都患有慢性病,经济来源仅靠2亩核桃,生活十分拮据,儿子在乌鲁木齐上大学,每月需要600元生活费。


“这次他儿子要退学的原因很可能就是因为生活费,一定得帮他。”正当阿得江发愁时,微信群中的一条信息打断了他的思绪,他灵机一动,“我可以通过微信寻求大伙的帮助呀!”于是,一条内容为“我的亲戚阿卜杜卡迪尔的儿子在乌鲁木齐上大学,家里经济困难无力支付每月的生活费,请大家伸出援手帮帮他。”的求助信息,瞬间在阿得江的同学微信群中扩散开来。



阿得江的同学微信群有198个好友,里面有汉族、维吾尔族、蒙古族、回族等民族。看到阿得江的求助信息后,同学们纷纷伸出援助之手,仅一天时间,就为阿卜杜卡迪尔筹款10500元。大家纷纷留言说:“我们都是一家人,有困难大家一起帮。”


拿到10500元捐助款的阿卜杜卡迪尔感动不已。“帮助我的这些人我一个都不认识,但他们肯为我伸出援手,让我非常感动。谢谢阿得江弟弟和各位朋友,让我感受到了各民族大家庭的温暖。”51岁的阿卜杜卡迪尔哽咽着说。


手把手教 用爱书写新篇章


“阿得江哥哥,这次考试我得了85分,你是不是要兑现诺言,给大家唱首歌?”在村里的夜校班上,学生艾则孜·麦麦提举着试卷向阿得江“炫耀”着。


村里夜校班开办后,阿得江主动申请担任教师,给孩子们教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从未从事过教育工作的他,通过购买教学书籍、上网查询资料等方式学习教学方法、掌握教学技巧。


为了充分调动孩子们的学习热情,他和孩子们做游戏、模拟教学场景,教孩子们古诗词、唱红歌。他独特的授课方式吸引着村里的孩子们,越来越多的孩子主动加入夜校班。除了在夜校班授课,阿得江还为学生们辅导家庭作业,他耐心细致的教学,受到了家长的认可、孩子们的喜爱。“只要夜校班办一天,我就在这里教一天。”看着孩子们一张张纯真的笑脸,阿得江信心满满地说。



阿得江心系村民,第一时间为村民解决困难,就像村里的“及时雨”。“帮村民干过的一件件事情,虽然都是细小的、平凡的,但看到村民的日子越来越好,再苦再累都值得。只要村民需要我,我就继续驻村,第一时间为大家办好事、解难事。”阿得江坚定地说。





越来越赞的“人气吴”

记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委宣传部驻石油新村街道九家湾社区工作队员 吴越


小平头、个子高、待人热情、到处跟人“攀亲戚”、随手为居民“记账本”、“组团”把服务送到家......这是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石油新村街道九家湾社区居民对吴越的印象。34岁的吴越是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委宣传部干部,今年第一次驻社区。从对社区工作一头雾水到人人称赞的“小吴”,四个多月,吴越付出热情和汗水的同时,也在居民中积攒了越来越高的人气。


攀亲戚” 用热情打开居民心扉


初到社区,居民事多繁杂,入户走访吃闭门羹,是非纠纷层出不穷,吴越还真有点不适应。但很快,一件社区的小纠纷让热情细心的他开了窍。


3月初,社区老人张介平找到吴越说,邻旁的超市私自搭建厕所,常年异味熏天,两方争吵了很长时间。看着情绪激动的张介平,吴越安慰道:“大叔,您先别着急,看您的年龄和我叔差不多,如不嫌弃,以后我就作您的侄子,这事儿您放心,一定帮您查清楚!”听了这话,老人的情绪缓和了许多。


随后几天,吴越多次在超市附近走访查看,最终找到异味源。超市与居民楼之间有一道被封死的间格,里面堆满了废弃垃圾。吴越与超市老板协商后,一起翻进间格清理臭味熏天的垃圾。当张介平看到满身污渍的吴越时,感动地说道:“太谢谢你了大侄子,要不是你,我和他还不知道要闹到啥时候呢!”



小吴是个热情的“和事佬”的消息在社区不胫而走,吴越也逐渐找到了做好群众工作的诀窍:遇事要有耐心、做事要细心、解事要诚心,只有真心实意把居民当亲人,才能把群众工作做实做细。


如今,120多天过去了,吴越解决居民困难和邻里纠纷10余件。不管大事小事,居民有困难都喜欢找他。在为居民解决问题的同时,吴越也“攀”了很多“兄弟”“叔叔”“干妈”等“亲戚”,春风润物般赢得了居民群众的认可和信赖。


“记账本” 孩子们叫他吴“爸爸”


“听说了么,吴越有个‘小本子’,里面记着好多孩子的情况。”居民口中的小本子,可是吴越的宝贝。入户走访中,吴越发现,社区小孩子多,大小事也不少。一会小李家的孩子病了,一会小张家的儿子要上学......为了准确掌握每户孩子的情况,吴越专门准备了一个“小账本”,挨家挨户了解辖区未成年人就学和健康情况,登记问题困难,为家长解读教育惠民的相关政策。谁家孩子该打疫苗了,谁家孩子要补服糖丸,谁家孩子该升学了......吴越比家长们都记得牢。


“我的孩子能顺利上学,多亏了她的吴‘爸爸’!”居民麦麦提力在小区开打馕店,吴越平时忙完手头的工作就去他家坐坐。吴越发现,都三月份了麦麦提力5岁的女儿古丽耶斯曼还没上学,询问后得知辖区幼儿园招生已满额,其它幼儿园太远,夫妇俩没时间接送孩子。吴越拍了拍麦麦提力的肩膀说:“古丽耶斯曼也是我的干女儿,我来想办法。”



在吴越多次沟通协调下,古丽耶斯曼终于在离家不远的幼儿园上了学。上学后的古丽耶斯曼一见到吴越就会高兴地跑过来,用不太流利的普通话叫一声“爸爸好!”


驻社区以来,吴越已为辖区近20个家庭的孩子提供了各种帮助。“小吴每次都会把我们反映的问题记在‘小账本’上,及时为我们解决,每次看到他,心里就特踏实。”辖区居民们由衷地说。


“组团队” 把温暖送到居民家


九家湾社区居民中大多是退休的老人,其中有不少丧偶、失独家庭。看着这些白发苍苍的老人,走访时吴越总是放慢脚步,嘘寒问暖,替老人们排忧解难。慢慢地,吴越意识到,关爱老人们,仅靠社区和工作队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


“多个铃铛多声响,多支蜡烛多份光。”为了能够帮助更多辖区老人,吴越招募居民志愿者,组建“心语”志愿者服务队,发动更多的爱心人士关爱孤寡老人。“老人虽然不是我的父母,但多陪陪他们,他们生活就能多一些快乐。”吴越总是这样对志愿者说,鼓励他们多为老人做些事。



现在,吴越的“心语”志愿者服务队已招募到85名志愿者,陆续开展志愿服务20余次。“爱心服务队经常过来看我们,照顾我们,大家都觉得心里暖暖的,生活也不寂寞了。”辖区老人纷纷点赞。


居民无小事,小事系真情。驻社区以来,吴越凭着他的真情真心,从点滴小事做起,用实际行动感动着居民。居民的一声“谢谢”,不仅是感激的话语,更是对吴越的鞭策,他总是说:“把小事都做好了,才能让群众满意,服务群众这条路还长着呢,我得保持着这股劲儿继续前进!”


【编辑:索志铭 杨海艳


推荐阅读:

1.关注!自治区扶贫办主任“直通车”正式开通

2.这样的“全家福”,值得你来投一票(二)!


欢迎转发,

转载请联系授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