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熊:社群官的思维方式就是不用“思维” | 非正式课堂第4期
#未来的社群官们的交流群#
本文源于 线上十问访谈
本期十问官:于佳禾
本期社群官:老熊
文 | 老熊 于佳禾
编辑校对|小南
笔记侠|小酷
老熊有很多面,关心组织发展社会创新的伙伴|摄影爱好者|美食家|热心人|书籍收藏者|晒娃一族等等……但是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不是各种斜杠的标签,而是当我问他,你的未来是什么样的。
他坚定的告诉我「我未来的愿景和画面就是现在的样子,快乐、充实、与人为善、做着推动者有意义的事情发生,并且参与其中」
当一位年轻的爸爸讲出这样的话,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看见」,或许这就是看见了生命的热闹与寂静之后,在那样一方天地下丰满的自由。也或许这就是一位爸爸每每「看见」自己的孩子的时候,那一份专注和深情。
当然,愿你一生都渴望去深情。
——本期十问官·于佳禾
Q
于佳禾:老熊现在是WorkFace的社群事业总经理,但是我们社群的思想是人和人本身的对话,能不能给大家讲讲除了WorkFace之外的自己。力求丰富不模糊
老熊:hihi,除了WorkFace之外的自己,我倒是一个特别丰富的人,斜杠的身份和特质特别多。
在WorkFace之外的主要两个斜杠身份,一个是业余厨师,还有一个是非专业摄影师;平时有时间会经常下厨,明天亮亮在村里办了WorkFace的Mix,2天的内容,我一会儿炖一锅红烧牛肉带去村里。
关心组织发展,社会创新,个人内在成长,阅读爱好者,以前办过读书会,买书爱好者,家里囤了快两千本书了。
热心人 | 好交朋友 | 好聊天 | 充满好奇心 | 暖男 | 好爸爸 | 晒娃狂人 | 旅行者 | 潜水爱好者...
以上,先是这些吧,不展开说了。 有机会再展开生活的另一面。
老熊的牛肉面
Q
于佳禾:2018年小熊当了爸爸,小熊也晋升为老熊。在当了爸爸之后,2019年WorkFace也提出脱虚入实。相信2019年老熊有很多计划和期待,能和大家讲讲2019年老熊都达成了什么样的目标,还有那些期待吗?
老熊:我经常开玩笑说,我16年进的WorkFace,到现在三年多了,回首最大的收获之一,就是谈恋爱、结婚、生娃,正好三年。
2019年达成的目标,和期待。谈2019年的达成感觉时间稍早了一些,阳历才五月份,按照中国人的习惯,春节之后才是新的一年,这样算下来才过了两个半月。
有很多的期待,有很多OKR的里程碑,具体的目标我倒是很少给自己设立,过好当下,就比较重要了。今天就是昨天期待的明天。
谈到“脱虚入实”,今年的节奏的确是快了很多,开了很多的共创会,有很多新的项目的落地,也进入了计家墩理想村,开始了“社区构建”的大话题,社会大学也开始张罗起来了。 春天是新生的季节,所以也许到了年底的时候再来谈收获和实现吧
Q
于佳禾:过好当下! 充满挑战又不设限的回答 ! 这么多项目和事情,老熊能给大家分享一下自己每天的工作安排呢,大家了解一下老熊是怎么活在当下的。
老熊:每天的工作安排, 核心是围绕人,和张罗“人”的事儿。“所有人服务所有人,所有人向所有人学习,所有人支持所有人。”我就是每天在践行这样三句话,服务、学习、支持。
我大概每年会见三百多名创业者,会有一对一的深聊,服务创业者,向他们学习,支持他们。 比较投缘的就可以逐渐进入到共创和生态伙伴的建设中,然后创造各种场域“容器”,通过共创这种形式,在WorkFace的土壤里面长出来。这个部分是我主要大部分时间在关注的部分。
Q
于佳禾: 好棒,刚才老熊谈到2016年加入WorkFace,是什么原因让老熊投身社群事业呢?当时是否了解WorkFace这样的模式呢?“与人打交道”这件事老熊刚做社群的时候的理解和现在是否一样呢?
老熊:我加入WorkFace是16年,在此之前我一直是WorkFace的邻居,我的前公司在WorkFace总部的门对门的对面公司,所以经常串门到408(WorkFace总部的代号),所以都比较熟悉,也很早建立了群众基础,和社群的伙伴们达成了一片。
这个是比较大的机缘,然后是什么原因投身到社群;两方面原因吧。一方面是自身的擅长和特点,一方面是当时在的大环境情况。
就我自身而言,做WorkFace,和人联结,构建社群和生态本来就是我特别擅长的部分。从小到大都是班长,带社团,大学时候做学生领袖等等,工作之后也在上海发起了一个民间读书会,当时在上海的读书会圈子也是小有名气。 这个种子很早的时候就和WorkFace是契合的。
Q
于佳禾: 想问问这样的一系列经历造就的老熊,对未来有什么样的愿景。有没有某个未来的具象场景和大家分享一下?
老熊:我对于未来的愿景和画面就是现在的样子。快乐,充实,与人为善,在做着推动者有意义的事情发生,并且参与其中。
Q
于佳禾: 那是做社群影响了老熊,还是有这样愿景老熊注定会和社群走到一起呢?
老熊:Laopan很早就说,刚认识我的时候,就觉得是个提笼架鸟的年轻人。在一个比较安定的状态了。(画外音:怀中揣葫芦,手里揉核桃)
我对未来没有什么特别期待的。未来有多远呢? 明天也是未来之一,当下也是未来。 不一定明天比今天更好的,或者明天的滋味和今天的不同,所以我不着急明天长什么样,该来的自然会来。
Q
于佳禾: 上海成立了未来社区实验室,在计家墩也挂牌了社会大学,老熊你能讲讲你眼中的社会大学是什么样子的呢?
老熊:我特别喜欢一个人,是彼得圣吉,也特别推崇他的系统性理论——“学习型组织”。
在他的这套理论体系里面,正好有一本是关于“知行学校”,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有特别多是关于社会大学的画面,很贴合我的想象和画面,当然也是特别能够驱动我的部分,在年会中,表述社会大学的时候,我有表述出来。
“学校”“工作”“生活之间”不再有明确的界限。具备一技之长的人——无论是园丁、会计师、科学家还是艺术家,都会有源源不断的成年人或者孩子前来拜师学习。每个年龄段的人们都不断地进行新的尝试,从事新的事业;他们坦然面对失败,也欣然接受他人的帮助。
鼓励系统中的每一个人都参与其中,表达他们的热爱,构建他们的认知,并共同发展他们的能力。把学习的主体角色回归到了人。社会大学这个话题下,我们可以有什么样的可能性。我们最终在这样的过程层中完成自我,认知自我,成就自我。
【社会大学】就在这条路上去探索出更多的可能。社会大学有机会打破原有对于“学校”,或者是固定形式学习的概念,是一个动态的,生机的,随时可学,彼此为师的感觉,而学习的最终目的还是回归到自身的,关于“我”的这个终极话题上面的。
Q
于佳禾: 在昆山计家墩是社会大学打造的理想村落,也是个社群思维运营的新概念场域。能不能给大家讲讲,在计家墩中社会大学思维、社群思维的体现?未来老熊觉得计家墩可能会是什么样的场景?
老熊:我们把计家墩可以看做是一个自然有机生长的场域,或者是一个“道场”。我们在充满自然和人的信任关系构建起来的社区环境中的时候,会更包容、更信任、更有生态感和场域感,非常契合“理想村”这个词。
所以,相对于城市的高密度,高物价的商业空间,WorkFace和社会大学更需要一个能够慢慢长,甚至是一同生长的地方,所以这也是我们和理想村,乡伴之间彼此选择,并且彼此契合的过程。
这是印度曙光城的愿景,很触动我,我想一定程度上,计家墩在未来也许也可以有这样的特质。
孩子能够全面地成长和发展而不会失去与自身灵魂的连结。教育之宗旨,不是以通过考试、获 得文凭、谋求职位为目的,而是充实已有开 发未有之才智。
在这里,头衔和职位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 是服务社区与安排各项事务的机会。物质需要会按照个人的情况公平地供给。在总的组织架构中,才智, 道德,精神上的优越并不体现在生活中快乐和权利的增 加上,而是意味着要承担更多的义务与责任。
个人的优良品行远比物质财富与社会地位更重要。在这里,工作不再是谋生手段,而是藉以展示 自我、提升能力与发掘潜力的途径。个人工作的同时也在服 务于整个集体, 反之集体也为每一个人提供其生活必需和工作场所。
为了超越与协作的互相学习的关系。
Q
于佳禾: 做好一个社群、一个场域、一个生态空间需要很多技能。我想这种全能性也是社群官的特殊之处。我看到老熊一直在各种场域学习,身为一个社群官,老熊认为那些技能是必不可少的呢?
老熊:这个倒是一个非常庞大,有系统性的体系了。这个我也能有讲比较久的一个话题了~ 哈哈
Hosting yourself,这个比较关键!
我一直说,武功都有内在心法和外在的招式,这两个都要学。对于社群官而言,心法,同时能够内化到自己的内在,是特别重要的。
Learning by doing
Otto说,一项干预措施的成败取决于干预者的内在状态。很玄妙,很有意思的。 哈哈
Q
于佳禾: 在社群这么久,想让老熊分享一下感触最深的人或者事,一个就可以,给你带来什么样的感触呢?
老熊:先人后事
做社群,一切也都是人的事儿,能够启动人,发现人,激发人,协同人,看见人,才能够更好地创造事件,创造出产品,让想法得以真实的发生。
曾经在亲历一个矛盾和交锋非常紧绷的时刻,WorkFace的召集人妹梓,对事件的主人公一个无言的拥抱,让场域重新找回了能量和生机。
我和妹梓是一个团队的,我当时也坐在台下。当时就一个感觉,牛逼,这是我的伙伴,这个是WorkFace的精神。
Q
于佳禾: 老熊,你觉得这样的拥抱 传达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紧密联系? 人与人之间的亲密感? 爱? 还是什么?
老熊:巨大的慈悲心和对人的联结感。这个行为不是通过头脑思考表达出来的,而是从Will的层面自然生成的
Q
于佳禾: 老熊作为一个资深社群官,你觉得社群是什么,有没有一些你所认为的几个句子?那你眼中的社群思维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思维呢?
老熊:社群的定义有很多,也是一个非常复合综合的概念,你在不同的场景下问我,在具体的解释上我都会有不一样的答案。
那有相同的几个部分是社群是关于“人”的,社群是非组织化的关系;社群是土壤和无形的容器。 社群不是微信群,社群不是活动,社群不是会员...
很多人对社群的理解会比较的片面,或者是单一,这个词被很多不同的商业领域给搞坏了,这个词新鲜,大家好奇不太懂又想了解的,说起来玄乎就都在用,其实探索到本质上,都不是“社群”,所以有机会这个话题再慢慢延展吧。
这个事情太复合了,就根据每个人的需要,认知,和接受度,和当下的场景环境,结合来说就好。
Q
于佳禾: 那老熊认为,有什么社群官的思维方式呢,所谓的社群思维,在老熊这里觉得是什么样的思维逻辑?
老熊:社群官的思维方式就是不用“思维”,而是用心感受和回馈。社群也不是逻辑学,所以很多的“商业模式”和逻辑推演,讲不通的事情,在社群里面就会实现了。
Q
于佳禾: 老熊在最后还有没有给大家分享的金句?
老熊:所有人服务所有人,所有人向所有人学习,所有人支持所有人
-END-
了解更多详情,扫码进入
#未来的社群官们的交流群#
运营一个高价值社群要get哪些技能?
请点击“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