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芒果」对不起,我是杧果。

WingJyunGu 村里拾花 2023-04-04

林佳:“你不要我了怎么办?”

孟云:“那我就像至尊宝一样去最繁华的街道喊一百遍林佳我爱你!

孟云:“那你不要我了怎么办?

林佳:“那我就吃芒果吃到死为止。

前些日子去电影院看了《前任3》,里面说了女主一碰到芒果就过敏。特别是最后的那段镜头,旁边的人已经开始稀里哗啦地哭起来了,而当时的我,想到的只是:知道为什么有些人吃芒果会过敏不?(沉默脸)

「杧果  Mangifera indica」

讲到这个芒果,我的字典里好像找不到什么狗血故事可以跟大家分享,不过对于芒果为什么叫芒果,芒果为什么写作“芒果”,我还是有点想法的。

印象中,第一次接触芒果,是小时候隔壁家那叔种的有着紫红色表皮的贵妃芒,就下面这种。

「杧果  Mangifera indica」

依稀记得有一次骑自行车,由于操作失误,我无意间撞到其中一棵芒果树上,把一只芒果弄掉了……

我爬起来拍拍衣服裤子,静静地看着那只在地上滚动着的芒果,心里莫名有些许的内疚。我环顾四周,感觉时间在那一刻中停止了,周围一个人也没有,唯独一缕微风仍旧缓缓地吹拂着……树上的叶子在动,我的头发也在动,我的脑袋一片空白。这,莫非是冥冥之中注定的?于是,我把它带回家,为了弥补我的过错,我特意找了几根香蕉把它围起来藏好,悉心照料,直到它的果肉从果核开始,黄到表皮……就可以吃了。

就是这么随便地吃了一口,那是一个又香又甜又多汁啊,一下子上了瘾。于是就在那一天,我每次骑自行车经过隔壁那叔家的那几棵芒果树时,操作总会失误……

结果第二天,即刻尝到恶果,脸肿了,手臂上也长出了皮疹,确实折腾了几天……

「杧果  Mangifera indica」

「杧果  Mangifera indica」名字来源于印度南部的泰米尔语,是著名的热带水果,栽培历史很久了,传闻在4000年前印度就已经开始培育种植,也就是说,它原产印度,其实看芒果的拉丁学名就知道其中的含义了。据说是经过前往天竺国取经的唐玄奘介绍后,才为世人所知的。《大唐西域记》中说“庵波罗果,见珍于世”,庵波罗果即是芒果的古称。

但“庵波罗”这三个字里,佛教的成分有点偏多了,古印度的大部分地区应该不会叫这种名字,而是应该都是用类似“Mango”的发音。后来传入中国了,在不同的地域也有着不同的名称,比如“杧果”、“芒果”、“望果”、“莽果”和“檬果”等。

「杧果  Mangifera indica」

那些什么“望果”、“莽果”和“檬果”等等就不提了,现在通用的都是“芒果”,你要是写成“杧果”的话,纯文科的语文老师肯定说你写错了。不过如果你翻开《辞海》这类的工具书就会知道,上面写得清楚明白,“杧果”是正字,而“芒果”只是俗称罢了。并且,在研究植物一类的书上,都写作“杧果”而非“芒果”。

为什么会这样呢?

道理很简单,杧果树作为一种常绿的乔木,按照汉字的部首原则,“木”字旁肯定比“艹”字头要好吧。

但也有另一种观点,认为“芒”要比“杧”好。原因是,一方面,自我们认字起,“芒果”就已家喻户晓,习惯成自然了,很难改变。另一方面,芒,有“植物的尖刺”的意思,形容芒果一头圆一头尖的形状也是足够形象的。

或许若干年后,《辞海》也得服从民俗吧,毕竟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变革社会制度、推动历史前进的决定性力量。

「杧果  Mangifera indica」

好了,咬文嚼字过后,下面就用“芒果”来说说“为什么有的人吃芒果会过敏”吧。

嗯……其实吃不吃还算其次,主要是吃起来没个斯文样,粘在手上脸上又不及时洗干净的原因……

「杧果  Mangifera indica」

芒果属于漆树科的一种常绿乔木,它所含的一些成分与油漆中所含成分有些类似,即含有单(或二)羟(qiǎng)基苯,生漆里面就因为含有这种抗原而经常引起过敏。特别是熟都不熟的芒果,还含有醛酸,会对皮肤黏膜有很大的刺激作用。

因此有的人吃芒果时容易过敏,比如面部红肿啦、发炎啦,严重点的话眼部也会跟着红肿、疼痛,临床上称为“芒果皮炎”。“芒果皮炎”一般发生在接触到芒果而未及时用水清洗的部位,多数都是嘴巴周围,也会伴随着皮疹的出现,痒得要死,会让人恨不得抓破它。另外,除了芒果本身含有易引发人体过敏的物质外,有的厂家在储藏不完全成熟的芒果时还会用到生石灰,方便催熟。一些小屁孩因为没事拿着芒果玩,也容易发生过敏现象。

「杧果  Mangifera indica」

一般来说,容易对芒果过敏的人群,小屁孩居多。因为小屁孩的皮肤相对来说比较薄嫩,容易受到刺激。自身免疫力也比较差,对引起过敏的毒素没有什么抵抗能力。因此,小屁孩更容易发病。当然,也不排除有人吃了芒果会全身起红斑,出现呕吐、腹泻等现象。这样的话有可能是过敏体质,就不要再吃芒果了。

「杧果  Mangifera indica」

「杧果  Mangifera indica」

「杧果  Mangifera indica」

说到过敏,我还想说点别的,就是为什么有的人会对某些东西过敏呢?

就好像我们在许多电影或电视剧里面看到的,跟我们隔了个太平洋的“皿煮”国家总是对这样那样的东西过敏。而且很多都是因为花生过敏……

吃个花生……都能……过敏……

好吧,严肃点。其实花生如果真的过敏了,它的症状可不是闹着玩的,严重点还是会挂掉的,这个已经被现代医学界公认了。至于为什么老外花生过敏的例子那么多呢?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想想,为什么我们国家的这么少(并不是没有)。

「杧果  Mangifera indica」

花生从南美洲传入中国以后,在明代时期就被作为一种很重要的口粮而大规模种植过,按照进化论的途径来分析的话,很可能是当时的人在幼童时期产生的花生过敏并发症被忽视掉了,医学也不发达,死了就死了(古代儿童死亡率确实很高),也就导致这种对花生过敏的基因的携带者被扼杀掉了。所以我们国家对于花生过敏的现象并不如“皿煮”国家那么频繁出现。

「杧果  Mangifera indica」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有一种假说叫卫生假说,它是一种医学假说,指的是童年时因缺少接触传染源、共生微生物(如胃肠道菌群、益生菌)与寄生物,从而抑制了免疫系统的正常发展,进而增加了感染过敏性疾病的可能性。而如果儿童早期得到越多感染,则日后发展出过敏性疾病的机会就越低。

翻译过来就是说人在处于小屁孩的阶段,如果环境太干净了,没啥病原体寄生虫之类的,就会导致免疫系统出问题,进而搞出各种乱七八糟的病来。所以说不干不净,吃了没病。(这句开玩笑的)

「杧果  Mangifera indica」

对这种奇怪现象的说法是,“皿煮”国家太注重环境的卫生,清洁得太干净了,以至于在消灭各种细菌病毒的同时,扰乱了人的免疫系统,使得小孩的抵抗力变差,稍微有一点变化,身体就会产生很大反应。

「杧果  Mangifera indica」

当然,除了以上说的,还有另外的一种情况。

我说下自己的亲身体验:小时候第一次吃榴莲,一下子吃太多了,晚上睡觉到半夜时突然流鼻血,止都止不住,还以为流鼻涕呢,懒得开灯一直用床边的纸巾擦,最后不行了,直接塞鼻孔睡觉,第二天醒来,一床的血……后来也没管那么多,照样吃,爱吃多少吃多少,也没再出现“一只榴莲引发的血案”。

人们常说对抗食物方面的过敏,只要不致命,不妨以毒攻毒,多吃几次,体内自然产生抗体。我不懂医学,但确确实实,那次大概真是一次性吃得太多,之后便对榴莲百无禁忌。

「杧果  Mangifera indica」

这次写芒果,怎么也得谈谈吃这一方面的。

实话说,全世界的芒果品种数不胜数,仅中国就有一百多种……台湾那边现在还研究个没完……广西、海南和云南又都是种植芒果的大省……多数人也还搞不清楚,只知道看果皮颜色,经常会买到劣货。

其实吧,不用那么麻烦。分辨水果的品质好坏,有一个技巧:但凡常年都有供应的,必非佳品!果期越短的,特别是“一期一会”的,就越可能是高级品种。

举个例子,像台湾人培育的什么吕宋芒,又大又耐存,确实是好,随时随地都能够买得到,但是我就偏不去买来吃。

古人主张“不时不食”不是没有道理的,违反天时的水果多数死翘翘,哪怕有点甜味,也没个性。

讲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