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可能有一个惯性认识,觉得人与自然的关系大抵是矛盾冲突的。好像我们人只要一到自然里就会发生冲突,要么是我们去侵占或者过度消耗自然,要么就是自然跟我们发生冲突,比如野生动物的肇事伤害等。那我们与自然是否有握手言和的可能?自然魔法棒邀请了自然之友·盖娅自然学校校长蚊滋滋从一名知识农夫的视角来畅谈她眼中人与自然的关系。
资深自然教育工作者,首都师范大学生物系,挪威生命科技大学国际环境研究硕士。自2003年先后于自然之友工作11年,之后于2014年与众多环境教育志愿者共同创办“自然之友·盖娅自然学校”就任校长,其后移居京郊浅山地带,和家人创建了“盖娅·沃思花园”,并将其作为盖娅自然学校的绿色生活教学基地,在从事生态农业生产的同时,推动永续生活教育,关注本土生物多样性的保育,还将七年的里山生活实践结集出版为图书《土里不土气:知识农夫的里山生活》。
我们生活的地方----盖娅·沃思花园,地处华北平原向华北山区过渡的一个浅山地带,这张照片里有我们的小农舍、门前的香草花园(围墙是用废弃石料垒成的),还有我们的蔬菜地、露营地,养的羊和放牧的草场,以及半山上的果园和盖娅峰上的荒野。
我们的农舍往东是山坡,往西是狭长的平地,山坡带来了不同的光照角度,不同的水分分配,以及植被的不同分布,所以这个区域的生物多样性还是蛮丰富的。特别当我和长角羚决定不用农药化肥除草剂去耕种我们土地以后,这片土地的生命力就像打开了魔法宝盒一样,几年内,它的光芒“刷”的一下释放出来了。“里山”,源自日文“Satoyama”,并非地名,而是指位于山地和平原之间、融合社区、森林和农业的生态系统,里山生活强调维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谐性和生物多样性。在里山中,山林、溪川、草地、农田、果园、房舍彼此镶嵌,人们可直接获取所需的自然资源,而环境依然生机盎然,甚至更加丰茂。里山有什么价值?以往我们在做保护工作的时候,大家容易有一个惯性的认识,觉得人和自然的关系就一定是矛盾冲突的。就好像我们人只要一到自然里去就会与自然发生冲突,要么就是我们可能去侵占或者过度消耗资源,要么就是自然可能会跟我们发生冲突,比如说野生动物的肇事伤害等。但其实现在越来越多做生物多样性研究、生态保育的专家,他们研究的成果发现这些过去历史上自然形成的里山环境当中,正因为有了人的生活栖居和耕种,环境中的生物多样性状况反而可以保持不错的水平。因为有一些自然分布的物种,包括植物、动物、甚至是大型的真菌(蘑菇),它们需要在人力开垦的农地或者果园这样的环境中,才能繁育得更好。我在台湾、日本就亲眼看到过这样的案例,印象特别深刻的是我到台湾一个当地叫水梯田的地方。当地的年轻人重新返乡,重建了一片在半山上的稻田。他们用对土地友善的农法去耕种,就像过去的人一样,不用农药化肥除草剂,而且他们耕种的频率可能也跟现代高产化的方式不太一样。因此曾经一度消失的物种又都慢慢回来了。
当我看到这样的信息时,我恍然大悟:也许在一个健康多样的生态系统当中,人是不应该被缺省的,人和自然的关系应该被重新审视。也许我们有了一些原则和方法后,人和自然的和谐共处是真的可以实现。现在有很多地方,人口流动到大城市去了,乡村的年轻人不够了,所以很多的土地都废弃了。弃耕以后,其实土地就荒废了。大家可能会觉得土地都撂荒了,难道生物多样性不是更好吗?答案可能并不是肯定的。反而,当我们用友善土地的方法重新复耕以后,因为有了人的生活和生产的回归,多样性可能会更好。这一点让我跟长角羚更坚信,也许我们真的可以在沃思花园里试试。看看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程度到底可以做到怎样的状态。因此我们也给自己的里山生活定下了一个小目标。简单说就是:我们不要因为我们的生活生产而过度地消耗本地系统中的资源和能源;同时也不给本地生态系统添太多的麻烦,产生更多的冲击,而是尽量和它融为一体。我们自身的生活和生产是这个系统可以接纳承受的,同时这个系统也会反馈给我们需要的部分,我们又把我们能够提供的贡献给予到这个系统。大家都是一体化的状态,就像一条船上兄弟。在我们的书里,我们也介绍了一些怎么和自然相处的方法,比如生态旱厕,这是一个特别生动的例子。我们的生态旱厕不仅不臭不脏没苍蝇,而且它可以让我们拉的臭臭、尿的花花,都变成对土地无害的营养,也就是肥料。每年春天,大概四五月份,盖娅自然学校的同事会来沃思花园团建,我们就把这些堆好的肥料推到果园里去给果树施肥,等到六一过后,我们的杏子就该逐渐熟了。我就开始做很多果酱。到绿色生活营的时候,小朋友们很喜欢吃我们做的果酱,吃完果酱再去沃思花园的生态旱厕,然后还有参与清扫和堆肥,做完堆肥再去喂给果树吃,然后果树结果,我就又能吃上果酱了。大家可以生动地体会这块土地中物质循环的过程,想到我们其实是把自己的臭臭吃进了肚子,大家都忍俊不禁。不过,大家也不要被吓到,所有用过生态旱厕的大小伙伴都有一种感受:我们真的透过这个设施让自己的生命过程融入到了这个自然系统当中,我们和它连接了。我排出的废物被土地接纳,被果树吸收,然后我又吃了果树的果实,进入我身体,成为我身体的一部分,这是多么美妙的一个过程。
当聊到人与自然的关系,我们对自己的要求是:不仅仅与人的邻居为友,对于野生的动植物邻居,我们也要与它们为友。到了山上以后,为了让我们的生活生产不和自然系统矛盾和冲突,我们一直在进行本土自然观察。但我们的自然观察并不是仅仅出于兴趣爱好,比如看看鸟看看虫子,拍拍照片、画个画。因为我们要以邻为友,我们在生活中要跟他们相处。这些植物琳琅满目,他们有的长在山林野地当中,有的就在我们脚边农田出现。野生植物出现在我们耕种食物的土地上,我们是把它拔除,还是要保留它?我们出于什么样的原因和目的,总得有一个判断,我们并不想随便地对待他们。
如果想要随便处置的话,用除草剂是最简单的方法。大部分农户都会这么做,播上玉米的种子,同时喷一遍除草剂,最后土地里只长玉米,不长别的东西,土地很干净,他们也会觉得很开心。但是我们就不开心,因为我们知道除草剂对我们未来的健康影响有多大,所以我们还是觉得要好好研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这些本土植物不仅给我们美的感受,同时每一种野生植物,又可以营造出一个非常有趣的群落。我特别想向大家介绍我们门前的大红蓼,每到夏天它都会长成郁郁葱葱的一丛。然后从夏天雨季过后开始,它就陆续开花,高度可以长到我们的房檐。(照片拍摄:吴艳萍)
红蓼在农户的嘴里,叫狗尾巴花,是特别平凡的一种植物,但是你会发现它其实真的不平凡。在我的书中我特别写了一篇文章叫红蓼旅馆,你会发现在红蓼花丛中活跃着大量的虫媒昆虫,有蜂类、有食蚜蝇、有甲虫......它们有的吃花蜜,有的吃花粉,有的胖乎乎,有的圆滚滚,然后还有的细细长长,而且在这里边还有很多捕食者,可能会像有点不太冷的杀手一样躲藏在宽大的叶片背后伺机而动。红蓼它还有一个很厉害的地方,就是它的花期非常长,到10月甚至都还可以坚持一段时间,能够让一些小昆虫在生命的最后阶段还能吃到食物,然后在它们生命结束之前,可能还能帮助它们完成一次繁殖的过程。这些植物并不仅仅是野草这么简单,它其实在生态系统当中发挥着最基础的作用,需要好好地去了解。我们并不仅仅从美的角度欣赏,我们可能还要从一个生态系统关系的角度,具有更多的探索和发现。由于我们不用农药,在沃思花园除了能观察到形形色色的植物,也有大量的小动物,它们有的很漂亮,有的甚至有毒,比如隐翅虫。
可能有很多妈妈第一次听说隐翅虫后马上就很警醒,说我看过这样的文章,说有个小朋友在户外遇到隐翅虫,然后“啪”一拍,手上就溃烂长了水泡。我就突然提了一个问题给焦虑的妈妈,我说,为什么要拍它?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确实在我们的自然环境当中有很多潜在的危险,甚至植物都有可能有毒刺或者是一些让你过敏的部分,但是我们怎么认识它?
不同的植物和动物,都有自己生存的智慧和故事。比如隐翅虫,它的体液确实有很强的腐蚀性,但是那是它的体液,就好像人的血液一样。它被袭击了,它的身体都被拍碎了,它的体液才刺激到了你的皮肤,让你产生过敏反应。
为什么我们不可以想到更好的方法,让我们知道怎么和它相处?我们适当地保持距离,不要去把它打碎,不要把它的体液粘到身上,然后我们就让它静静地待着,与它握手言和,不发生这种直接的冲突,对吗?
其实包括苍蝇蚊子、大肉虫子、有毒刺的蜂,在我们的书里都介绍过。而且这些经验基本上都是我本人的亲身经历,包括我自己在果园里被一种小小的细黄胡蜂袭击过,全身出现荨麻疹过敏的反应。
当然我没有出现严重的生命危险,但是回过头来我会想为什么我会被袭击。那是因为我们在做活动的时候,没有发现蜂的巢穴就在我们果树梯田的一个角落。在行走的过程中,在没有察觉的情况下,无意中踩踏了人家的地穴。后来我们做了一个比喻,说我们去强拆人家蜂巢,人家能不反抗吗?当我们知道有这样的动物存在的时候,我们甚至观察到了这些蜂频繁地从一个位置进进出出,就要判断出那里可能是它们的家。蜂一般都有非常强的领域行为,它可能会很在意你是不是有威胁,如果你有威胁,特别是胡峰脾气不好,它们可能就要围攻你,那我们要保持一定的距离,我们要绕开,我们要安静,不要让它们受惊扰。而在正常的花园里边,它们只是来捕食的,它们也不会随意攻击我们,因为它也知道那不是它的家附近,那是别人的家附近,它也会恪守它的分寸。只有当我们置身在自然当中,打开我们敏锐的感官,然后去真正体验这些生命的智慧时,我们才能真正理解以及找到如何和它们相处的方法。结语:与自然握手言和
我们在大自然中活动时,要细心地探索和发现,不要莽撞。就像与陌生的伙伴刚接触时,也得循序渐进,先了解他有什么爱好,他有什么不喜欢的东西,应该怎么跟他讲话,应该跟他做什么动作才不冒犯他,这样我们才能友好地相处。希望大家看过我们在盖娅·沃思花园做的观察和思考以后,可以回过头来环顾自己的四周,楼下的小区绿地,经常去的城市公园,那里可能也不是一片生态荒漠,那里可能也有着同样丰富多样的生命形态,值得等着我们去发现,然后和它们握手,成为好朋友、好邻居。
蚊滋滋校长的新书火热发售中,如果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是你所向往的,这本书一定不负期待。(图片拍摄:蒲公英)
购买《土里不土气》请扫码或点击文末下单
(分享会蚊滋滋部分视频)
自然魔法棒是在pta植物联盟孵化项目支持下,不以营利为目的的自然教育项目。由一群热爱自然教育,认可绿色可持续生活的小伙伴创建运营。
我们提倡人们亲近自然,发现自然的四季之美,体会万物的生命智慧,建立与自然的深度联结,进而实现友善地球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