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们的树的人文方面的作品;
2、寻找与树有关的诗歌,故事;
3、用树木做的家具;
4、讲述自己与树的故事;
5、自己记忆里的树和家乡的树;
6、树的自然游戏等等。
这让我想到在参加蕨妙街区的学习中,张一老师给我们分享的维多利亚时代的蕨类狂热。他先从时代背景入手,讲了维多利亚时代蕨热的原因,再从采集蕨类植物的沃德箱到蕨类深入生活的方方面面(衣服、窗帘、椅子、镜子等,甚至连饼干上都有蕨的图案,真爱了真爱了)。通过张一老师的分享让我对不开花不结果的蕨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
玉兰在中国栽培已经有2500年的历史了,但玉兰在中国古代的叫法却有很多种,有说《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的木兰就是玉兰,但该结论未得到考证。唐朝:唐宋时期,人们将白色的玉兰称为木兰,紫色的玉兰称为辛夷。玉兰树已广为栽植,“玉堂富贵,竹报平安”的说法就是源自玉兰、海棠、牡丹、桂花、翠竹、芭蕉、梅花、兰花等“庭院八品”,而玉兰居于首位。
明朝:玉兰一名始于明朝。明以前玉兰一直与其他几种木兰科植物混称为“木兰”。《大明一统志》中记载的“五代时,南湖中建烟雨楼,楼前玉兰花莹洁清丽,与松柏相掩映,挺出楼外,亦是奇观”,是文献中首次使用“玉兰”之名。
后来明朝王象晋在他的农学巨著《群芳谱》对玉兰进行了细致的描述,“玉兰花九瓣,色白微碧,香味似兰,故名。丛生一干一花,皆着木末,绝无柔条……花落从蒂中抽叶,特异他花。”清朝:吴其濬(植物学家,博物学家)著有《植物名实图考》38卷,记载植物1714种。他认为木兰就是玉兰,为一类二种,《植物名实图考》卷33“辛夷”条云:王世懋《花疏》据《苕溪渔隐》谓玉兰为宋之迎春花。今广中尚仍此名。又云玉兰花古不经见。余谓木兰、玉兰,一类二种。唐宋以前,但赏木兰。自玉兰以花色香胜,而骚客词人竞以玉雪霓裳描写姑射,而缄舌不与木兰一字矣。按他所言,唐宋以前文人所咏木兰花,实乃玉兰。同时吴其濬在庐山见一大树,作图记录,插图毫无疑问就是玉兰。
所以玉兰在中国的历史非常悠久,明朝以前玉兰和木兰混用,明朝正式启用玉兰的名字。
上周日晚我趁着没有下雨,赶紧去夜观了玉兰,由于玉兰挨在小区游泳池旁边,所以只能等到快十点才去。
玉兰真的不太招虫,除了看见树干上很多蛞蝓外,就看到一个腮金龟和小蛾子。
蛞蝓是没有房子的蜗牛,也叫鼻涕虫。因为怕光,傍晚出来活动,晚上10—11点是活动高峰,所以我就赶上了这个盛况。每棵玉兰树干上都是蛞蝓。等到天亮,它们就又回到潮湿黑暗的地下。
在手电的强光下,蛞蝓身体呈现出透明的样子,也是蛮好看的。但不要被它们的外貌欺骗,它们是老百姓眼里妥妥的祸害。
今天上午趁着雨神下累的空隙,我拿起相机去看我的玉兰,因为上周日夜观时我看到有的枝头上好像有些特别。
果然我在一棵玉兰的枝头上看到很多膨胀的芽,但目前不知是花芽还是叶芽。因为已经有其他伙伴看到玉兰再次花开了,而且我以前也观察到过。我开始期待它们是花芽了。
另一棵玉兰的叶子不知遭遇了什么,开始出现非常明显的枯萎。
写这篇文章时,外面的雨倾盆而下,对面的石芽岭于是笼罩在似雾的水汽中,像披了白纱的美女一样,令人着迷。
作者:蒹葭
立志点亮生命之光的人,25年的人力资源从业经验,爱玩、爱阅读、爱电影、爱旅行、爱爬山、爱自然。2016年因为孩子和自然教育结缘,从此爱上自然,深陷其中,走近自然、观察自然、探索自然、了解自然、思考自然成了我生活中妙不可言的乐趣。
编辑:含羞草
自然魔法棒是在pta植物联盟孵化项目支持下,不以营利为目的的自然教育项目。由一群热爱自然教育,认可绿色可持续生活的小伙伴创建运营。
我们提倡人们亲近自然,发现自然的四季之美,体会万物的生命智慧,建立与自然的深度联结,进而实现友善地球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