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集体自杀"震惊朋友圈,你还是被骗了

公开课知酱 加拿大中文报 2019-06-19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公众号:网易公开课

ID:open163


这两天,小编看到很多人转同一篇文章。


文章写的是“震惊朋友圈的集体自杀”,做了深刻检讨:“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看完觉得,全世界的动物都在用各种各样的方式“自杀”,背后主谋都是人类。


母企鹅不堪气候变暖、环境污染,承受丧子之痛后自杀,都怪人类;


为了不让人类盗取象牙换取利益,为了保护小象,母象都进化得不长牙了,是人类的锅;


100多条鲸鱼搁浅,罪魁祸首就是人类。


确实成功在朋友圈震惊了我。


话题是环境保护、动物保护,“雪崩了每一片雪花都不无辜”,呼吁“用科学谨慎的态度对待动物保护关系”……但文章用了完全错误的方式,只能说,过犹不及。



1

鲸鱼搁浅只怪人类?


11月24日,新西兰斯图尔特岛,145条鲸鱼搁浅岸边,大约半数已死亡;


▲斯图尔特岛岸边搁浅的鲸鱼 / 澎湃新闻


这样的现象不是近年才有的。


搁浅,是指被困于浅海滩。


但由于体型巨大,鲸鱼需要有巨大的空间来回旋转向。


▲纪录片《座头鲸的呼唤》


当它们进入浅海,水深只有几米,挣扎反倒推动它们向前,直到被搁浅。


如遇退潮,水位迅速下降,更是雪上加霜。


被困过程中,鲸鱼极易因为缺少海水的散热体温升高、严重脱水、被硕大的躯体压迫或者被潮水闭塞气孔而死。


因为鲸鱼身躯巨大,又在不断挣扎,救治工作很难开展。


▲2017年2月,新西兰搁浅鲸鱼救治现场,志愿者多采用浇水方式让鲸鱼表面皮肤保持湿润 / 澎湃新闻


每年,全球都有几千头鲸鱼搁浅,能存活的少之又少。


鲸鱼会集体自杀吗?


遗憾的是,很多科学家研究这个领域,但鲸鱼搁浅的具体原因,至今都没有准确地被证实。


那篇刷屏的文章中,将鲸鱼搁浅的原因错误归结为“人类垃圾的单方面影响”:


塑料让鲸鱼身体机能受损,痛苦不堪,只能选择自杀。



▲刷屏朋友圈的文章截图


但塑料是20世纪初的发明,仅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而早在16世纪,就已经有了关于鲸鱼搁浅的记载,那时的人类活动没有现在这么频繁。


▲1577年Johannes Wierix的作品中描绘了大量被搁浅的鲸鱼 / 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在人们定居在那里之前,新西兰的鲸鱼可能一直在搁浅”,普利茅斯大学海洋保护学教授 Simon Ingram 说。


虽然要承认,海洋污染,包括水质污染和噪声污染等,都会对动物的正常生存造成一定影响,但搁浅的症结,也不能忽视这些因素:


  • “导航”失灵,让鲸鱼判断错了方向


鲸鱼依靠高灵敏度的回声定位系统来导航,就像蝙蝠一样,发出超声波,遇到障碍物时则会反射回来,形成回声。


依靠超声波的往返时间,鲸鱼可以判断自己与障碍物的距离。


尽管拥有高级定位系统,它们还是会出现迷路的情况。


一些学者认为,当处在陌生的区域,海岸线或者海床的某些方面会对鲸鱼的回声定位和通信方式产生影响,使它们迷失方向。


兽医病理学家 Andrew Brownlow 曾对苏格兰搁浅的领航鲸进行了尸检:


“在非常浅的泥泞区域使用回声定位,就像在大雾天穿过森林一样,很难找到方位、看清周围。”


离开栖息地的陌生感,加上突发的复杂情况,都是对鲸鱼的严峻考验。


  • 鲸鱼已经生病,被冲到海滩上


普利茅斯大学海洋保护学教授 Simon Ingram 说,当出现搁浅状况时,疾病或受伤可能也是重要原因。


“很多时候出现在沙滩上的动物都会筋疲力尽,营养不良,或者因为生病而没有吃东西。”


“它们可能处于生病的最后阶段或者死于海上,然后最终被冲到海滩上。”


▲鲸鱼搁浅的场面 / 视觉中国


那这次爆款文章中,100多头鲸鱼的搁浅,是特殊的“集体自杀”事件吗?


据 BBC 报道,新西兰动物保护部门(Department of Conservation)认为,目前还不清楚这次大量鲸鱼搁浅的原因。


“可能是疾病,可能是导航错误,也可能是退潮,或被捕食者追赶。”


▲BBC 报道,据 DOC 回应,鲸鱼集体死亡的原因尚不明确 / BBC


除了这些原因,还有观点认为,可能是领头的一只搁浅后,众“鲸”追随;


或是贪吃近岸鱼群遇上退潮所以搁浅……


猜测万千,但对于鲸鱼的“集体自杀”,能确定的,就是没有确定答案。


采用“就是人类的错”这样的解释,来唤醒人们的“反思”,不过只是对人们感情的又一次挥霍。



2

过激言论影响你的程度

比想象中深


除了鲸鱼,每年天一冷,对于貂皮、羽绒服的讨论就会又热起来。


一段往年视频,总能引得网友纷纷转发。


视频中,水貂、狐狸等饲养动物被活活剥皮,痛苦狰狞,惨不忍睹。



还有一众女星拍摄公益半裸照片,在微博宣传,呼吁人们抵制皮草。


甚至有不少文章使用虐待动物的极端案例,片面展示毛皮行业状况,引发读者的愤怒情绪,进而转化为对整个毛皮行业的的怒斥和抵制。


“不打麻醉,把钢筋戳进鳄鱼的脊柱”;


▲图片来源:网络文章截图


“推进电击室,倒吊,剥皮”;


▲图片来源:网络文章截图


“直接把商标烙印在身上;用剪角器将角剪下”;


▲图片来源:网络文章截图


血腥的图片,极端的语言,夸张的表述,一次次刺激着人们的神经,挑起读者强烈的不满情绪。


“再也不穿皮草衣物了!”


“穿皮草太残忍,无法接受!”



▲图片来源:微博网友评论


穿与不穿是一个人选择的自由,但选择之前,至少可以弄清楚,让人无法接受的到底是什么。真的是残忍事实?还是只是不明所以的愤怒情绪?


就剥皮这件事,有些事情你应该知道:


  • 活剥毛皮很原始,对操作员很危险,且有损毛皮品质


与视频中展现的不同,北美毛皮业协会了解舆论后发了声明:


“毛皮业的动物绝对不是活剥皮的:动物活剥皮对操作员来说非常危险,操作也会花费更长时间,尤其是类似水貂这种对养殖环境非常严格的动物。”


台湾大学兽医系教授费昌勇也说:活剥不会让皮草品质更好。


  • 纯人工取毛皮的方式已被逐渐取代


皮毛行业刚刚兴起之时,在某些地区可能确实存在着较为直接粗暴的取皮手法。


但随着整个行业的发展和不断完善,活剥取皮的做法已逐渐被摒弃。


现在更多采用的是“窒息法”和“电击法”,在极短的时间内结束毛皮动物的生命。


最大程度减轻动物痛苦值的同时,保证了毛皮的质量,提高取皮效率。


也许,目前尚有落后地区还存在这种现象,但只针对极端做法的报道,就是对多年来毛皮养殖业所做出努力的完全无视。


  • “伪人道主义”陷阱


有人质疑,就算采取相对温和的方式来取动物皮毛,对动物来说,不还是一种伤害吗?非要穿皮草吗?


其实,过于强调这一点,正是把所谓“人道主义”,建立在反人类的基础上。


就好比选择吃素、甚至为了不伤害其他生命,而选择不吃的人,与选择吃肉的人相比,没有谁对谁错。


需不需要皮草,也是因人而异的。


而真正的人道主义,并不是要人类断绝一切宰杀行为。


对于那些本来就是被大规模饲养的动物们,只是希望动物产品厂商在它们活着的时候能提供更好的生存环境,更大的活动空间,更好的伙食,在死的时候减少痛苦。


真的人道主义,是顺从自然的规律,以更可接受的方式解决问题。而不是被骇人听闻的新闻所耸动。


保护动物的出发点无可厚非,但习惯于将一切问题简单化、一刀切,忽略了在复杂的环境下的环环相扣,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3

情绪被渲染到极致

就成了恶


知酱不是想为皮草行业洗白。


可看了某所谓动物保护组织做的事,更让人觉得匪夷所思。


美国《赫芬顿邮报》曾经公布了一段视频:


他们的一辆车停在了一户人家屋子前,车里人从阳台上抓走了这家人的宠物狗。


▲监控摄像头拍下了这名女性偷走宠物狗的一幕 / 《赫芬顿邮报》


这只小狗的主人说,他们的工作人员后来带着一篮水果来到他家里,当面承认小狗已经被杀死了。


这种事情不是少数。


2016年,在美国弗吉尼亚州的总部,他们对1411只猫狗实施了安乐死。


2017年,这个数字是1809。


每年,他们“收容”的两千多只动物中,绝大多数都会被他们杀死。


1998年以来,被他们杀死的动物,超过三万只。


每年该动物组织杀死的动物比例 / 某揭露该动物组织真面目的官方网站,综合了美国弗吉尼亚州阳光法案、农业和消费者服务部提供的公共信息得出数据


做完这些事后,他们都会大方承认。


打着“动物保护”的名头,这个组织每年都能收到不少的捐款,但在这些事情曝光前,人们并不知道,他们捐出用于保护流浪动物的钱,最后却被用来杀死那些动物。


许多人将这个组织称为“屠宰厂”,并非没有道理。


除此之外,他们热衷于一些所谓的“行为艺术”。


2003年,这个组织在美国超过15个州的地方,给穿了皮草制品的孩子们发放了一部恐怖漫画——《你的妈妈杀了动物》。


他们想要通过孩子的恐惧、创伤、焦虑,去操纵大人不再吃肉、穿皮草。


这在儿童心理学家眼中,是卑鄙的、不人道的。


被夸大到极端的“人与动物的对立”,并不利于人们正确认识动物保护。


两年前,这个组织在YouTube上发布了一支视频。


一些女性对着镜头,讲述“自己的遭遇”:


▲这些女性的遭遇令人同情,但后面的操作却匪夷所思 / YouTube


看到开头,可能会以为是关于女性话题。


并不是。


末尾,这些女性举起了奶牛等动物的照片,告诉观众:“我就是你,只是长相不同。”


呼吁吃素的方式,就是把动物的遭遇强行投射到人身上来。


▲吃素,从来都应该只是个人的选择,你可以传播你的想法,但我拒绝被道德绑架 / YouTube


这不是他们第一次做这种事,也不是最过分的一次。


▲2012年,南京大屠杀75周年纪念日,他们在亚洲地区的官方微博发布的推文让人很气愤 / 微博


2016年,这家组织在泰国开了一个商店,卖各种“皮制品”。


顾客走进商店,打开这些商品,看到的是血淋淋的动物内脏;


试穿之后,会在身上留下血迹;


每件皮制品的另一面,都血肉模糊。


这个组织,做好这些血腥、惊恐的东西,去拍顾客惊慌失措的样子。


虽然图片处理过,还是可以想象到顾客看过这样的情形会有什么反应


更让人毛骨悚然的是,他们的组织成员曾经公开演讲说:


“如果坚信动物也有免遭厄运的命运,那么制造爆炸就理所当然……”


这些行为带来的结果呢?


削减人们对于动物保护组织的信任;


利用骇人听闻的手段,去“袭击”人们的神经,会不会造成一些人的心理问题;


道德绑架之下,有的人会很难分清正常的动物保护,和极端观点……


皮草行业是否有存在的必要暂且不论,可所谓“动物保护组织”所做的事情,也都不是真正的人道主义。


《武林外传》中,白展堂说过这样一段话:


“我们驯服了野牛野马,饲养家禽家畜,这样既保证了食物链的完整,又没有破坏自然环境,从这一点上来讲,我们没有错。


当然,滥捕滥杀另当别论。”




4

用人类的感情理解一切

是种“强盗”逻辑


骇人听闻的案例,每个看起都像真的,还能引起明星们的转发。


利用的就是人们情感大于理智的弱点


小编常能在朋友圈看到这样的照片:


猎豹与羚羊和谐相处,画面温馨,配字歌颂“友谊”;


“如果你不饿,就不要猎杀其他动物”;


▲网上流传的猎豹和小鹿的“友谊” / meme


也有人说老鹰是寿命最长的鸟,但它活到一定年龄时会先“自行了断”。自己断嘴、拔毛、拔掉指甲,为了让新的零部件长出来获得新生。


这样的状态下五个月后才能继续飞翔,能活到79多岁,美其名曰“励志”“自强不息”……



但现实是,摄影师抓拍到豹子和小鹿温馨场面的下一秒,鹿就被吃掉了;


至于鹰,先不说视频中的鸟其实是只雕,最长活不过50岁;在无法飞翔、觅食的状态下,活不了5个月那么久……


还有感动无数人的“小熊爬悬崖”。


熊妈妈很快爬到了山顶,小熊被远远落在后面。



妈妈登顶了,它还是一次次跌倒,一次次爬起。



那小小的笨拙的身影,感动了无数人,治愈了整个朋友圈。


人们说:这是“顽强”、“毅力”,这是“人生最重要一课”;


有一次,小熊都快爬上去了,熊妈妈却猛地把它推远。


人们感叹:这是熊妈妈在教会孩子坚强!是在磨炼它的意志!


过了一天,才有人发现,其实是空中的无人机离它们太近了。


母亲感到恐惧,为了保护孩子,把孩子推下,远离无人机。


之后自己着急地在雪地上走来走去。



小熊几次滑下去,差点落到没有雪的地方,差一点,就没有再爬上来的机会……


用人类情感理解动物行为,人们获得了想要的画面。


殊不知,这种介入动物生活的方式,也让“熊孩子”面对了一场生死赌局。


一旦摔下,感人就变成了悲剧。


一味发散情感,带来的不一定就是善。


用人类的方式理解动物世界的一切,很可能会害了动物。


更何况,动物保护 ≠ 滥情。


不可否认的是,人类在受“动物福利”的恩惠,为了生存,人类从动物那里获取食物、能量。


我们要保护的也是这部分福利能被最大程度地高效利用,从而更能和动物和谐相处,互相都有利好。


但很多人鼓吹的“动物权利”,就是对人们情感的绑架和利用。


不能用动物做药物实验、不能用工业化的方式大规模养殖、甚至是只能吃素……


都过于极端,且在隐瞒事实。


只用道德谴责,不分析问题核心,将人们的情绪一次煽动起来后,落不到实地。


所谓保护自然与动物,要解决的是现实问题,更是人类如何理解人类社会之外存在的方式。


如果人们看到的,都只是人们希望看到的,那片面的理解,何尝不是一种伤害?


如伦理学家 Peter Singer 所说,“我保护动物不是因为爱动物,也是在用种宣言来区隔滥情。”


如果能理智对待情感在动物保护中能充当的角色,才有科学保护一说。


怕的就是,人们被情绪左右得久了,认不清什么是谣言,也不愿认清谣言。


只被谣言感动,浪费了思考的能力,也丢了知道应该怎么做的可能。


参考资料:

[1]Thompson P, Ingram S, Lonergan M, et al. Climate change causing starvation in harbour porpoises?[J]. Biology Letters, 2007, 3(5): 533-535.

[2]Ryan C, Leaper R, Evans P G H, et al. Entanglement: an emerging threat to humpback whales in Scottish waters[J]. Paper SC/66b/HIM/01 submitted to the International Whaling Commission Scientific Committee, 2016.

[3]HuffPost. (2018). PETA Reportedly Steals and Kills a Family Dog. [online] Available at: https://www.huffingtonpost.com/douglas-anthony-cooper/peta-steals-and-kills-lit_b_6156196.html [Accessed 20 Dec. 2018].

[4]PETA Kills Animals. (2018). PETA Kills Animals | Evidence. [online] Available at: https://www.petakillsanimals.com/proof-peta-kills/#virginia_investigates [Accessed 20 Dec. 2018].

[5]YouTube. (2018). Women Explain What Rape Feels Like for Animals in the Food Industry. [online] Available at: https://m.youtube.com/watch?v=HGrFIKAeVDc [Accessed 20 Dec. 2018].

[6]YouTube. (2018). Behind the Leather. [online] Available at: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Jkzm5kANZM [Accessed 20 Dec. 2018].

[7]李宏主编.动物与海洋[M].沈阳:辽海出版社.2011.

[8]皮草业救赎记.南方周末.2017.11.26

[9]《有趣的裘皮》针对我毛皮行业的报道严重失实.光明网.2005.4.12


本文转自公众号“网易公开课”。网易公开课,分享你想要的知识。公众号:“网易公开课”(ID:open163)微博@网易公开课。欢迎分享至朋友圈,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加拿大中文报 诚意推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