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漫威首部"辱华"大片将问世,而你可以阻止他们继续恶心中国人

The following article comes from 北美留学生日报 Author 商日葵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北美留学生日报
ID:collegedaily


很多权利,你不去抗争,别人不会施舍给你。


我们想让迪士尼和漫威知道:你不可以一边恶心我,又一边想赚我的钱!


#Say No to Shang-Chi #


最近,漫威宇宙的新电影《上气:十戒传说》确定开拍,中国演员梁朝伟饰演充满争议性角色傅满洲(在电影中名叫郑祖)。


傅满洲究竟是谁?一时间,众说纷纭,关于“傅满洲”的形象在网友的舆论声中挥之不去。


就在这几天,团中央都转发了一个视频,让大家了解什么是傅满洲,让大家了解这为什么是一个具有辱华色彩的角色:



视频在下方:



在漫威贴吧中,关于“电影上气是否辱华”一事被禁止讨论。


漫威的官方解释是,傅满洲这个极其丑陋的中国人形象被强行洗白,上气男主刘思慕在直播中声称:



“上气不是为中国人拍摄的,而是代表了全体华裔。


它属于美国亚裔、加拿大亚裔和澳大利亚亚裔,还有很多出生在不同国家,挣扎于身份问题,希望被认同,被认可,被接纳的人。


刘思慕这句话或许没有错,甚至可以说是,绝对的正确——


漫威宇宙能有今天的成绩,中国的票房力量占据了绝对力量,漫威不会傻到得罪所有中国人特意拍摄一部“辱华”的电影。



但是,《上气:十戒传说》让很多中国人出离愤怒的一个原因是:


很多人发现,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无论你拥有多么强大的国力,西方人潜意识中,不自觉地将“傅满洲”这个片面的形象等同于中国人。


这个名字的屈辱的程度,不亚于“东亚病夫”和“割地赔款”。



即便在电影中,漫威将“傅满洲”更名为“zheng-zu”,其实换汤不换药,所有西方的媒体依然公开称大反派为“傅满洲”,这是事实。


而饰演反派的梁朝伟,似乎还没有意识到这个角色背后的耻辱。


试问,如果有一天,漫威出了一个阿拉伯裔英雄,然后这个英雄的父亲是以本拉登作为原型。


你猜漫威会面临什么下场?


当然,不少人看到这里又要喷了,又要说是“上纲上线红卫兵”了。


他们的理由是:上气里的郑祖,不是傅满洲。名字都不一样。


那咱们就要来仔细讲讲理了。



你找鲁迅,关我周树人什么事?


关于漫威将“傅满洲”更名为“zheng-zu”这一做法,不禁能让人想起网上的一个段子:


“你们要抓的人是鲁迅,关我周树人什么事儿?



名字虽然变了,但是其背后的意义和那段历史却没有丝毫改变。


有人说,这是漫威将妖魔化中国的“黄祸论”再度拿出来,想在中国市场圈钱,却没想到中国人不像美国人一样善于遗忘历史。


要说清楚“傅满洲”这个形象,恐怕还要从19世纪末的中国说起。



大家可能听说过一个词——“黄祸论”,顾名思义,是说黄种人是祸患,野蛮的东方人蜂拥而来,将吞没西方文明。


这种看法在19世界末、20世纪初的西方社会普遍流行,尤其针对中国人和日本人。


甚至坊间还流传着所谓的“黄祸图”,头戴清政府帽子的老虎正准备攻击手无缚鸡之力的“白人”。


黄祸图


“黄祸论”本身就是用来蛊惑人心,利用对黄种人的恐惧和担忧,来稳定帝国主义内部的统治。


甚至,将欧洲人和黄种人做对比,由此突出,现代日耳曼民族才是最高智商的种族,其他的民族都是下等。


而“傅满洲”的形象,正好迎合了西方世界普遍的恐怖情绪,迅速引爆社会恐惧,立刻成为当时的爆款文章。



于是,无数作者纷纷拿起笔,开始在“傅满洲”这个形象上大做文章,跟热点追流量。


从默片到有声片,西方人拍摄了无数关于“傅满洲”的形象,其中包括:


1923年,英国拍摄的《傅满洲的谜团》;1930年电影《傅满洲的归来》;1932年上映《傅满洲的面具》....


还有《傅满洲的新娘》、《傅满洲的鼓》、《傅满洲的面孔》等等。



可以说,傅满洲的周边已经被西方人拍摄的差不多了,巫术和恐惧并存,就像是现在的鬼片一样,每次都会引发观影热潮。


可就是这样,西方人依旧不满足,在这个形象上又进行了“固化”——


傅满洲被固定为一个骨瘦如柴,留着一个八字胡,头戴清政府的官帽,留着一个长长辫子的人。



这位练习长达十年的个人练习生“傅满洲”已然成了大家眼中的icon,成为了中国人的代表。


而在漫画中,傅满洲的形象也并没有得到多大的改变,几乎是一模一样的从文字转化成了图片。


在漫画中,傅满洲是上气的父亲,1932年中国人傅满洲通过炼制长生不老药,延年益寿,并且控制身边所有的信徒,通过邪恶的力量来掌控世界。


这部漫画中存在很多对中国文化的偏见,比如说:针灸。



还有中国一些其他的文化设定,傅满洲手下的人,要么是印度人,要么是黑人,没有一个白人。


尽管漫威官方表示:上气中的反派人物并不是傅满洲。


但是,西方人普遍都知道,这个改了名字的“zheng-zu”,其实就是傅满洲本人。


甚至有媒体称这是近年来直接反映种族主义者的漫画形象。



而今天,这位困扰中国人一百多年的形象又被堂而皇之的拿了出来,换了一个名字。


“你们找傅满洲,关我zheng-zu什么事儿?



是不是傅满洲,真的有关系吗?


当然,也有中国网友认为:是不是傅满洲真的有关系吗?这些都是艺术创作,坏人可以是任何人,何必上纲上线。



但是,细细一想真的如此吗?


深挖“傅满洲”还会牵扯出更大的秘密,恐怕还要和美国近代史上最残忍、争议性最大的《排华法案》有关。


大家可能在初中课本上看过杰克·伦敦的一篇文章《热爱生命》,杰克·伦敦美国著名小说家,同时也是一位记者。



可我们只从课本中知道了《热爱生命》,却不知道,他同时还有另外一篇文章在美国也非常有名——《黄祸》。


作为一个国际知名的作家,甚至作品被选入中国的教材,《黄祸》这篇小说写于“傅满洲”形象鼎盛时代。


他的充满歧视、侮辱的文章,没有一点文学价值,当年却成为美国畅销书,同时被收入《历史文论》。



而这位大作家1906年的另一篇短篇小说《前所未有的入侵》中,也侧面反映出西方人对中国人深深的恐惧:


这部小说讲的是未来的恐怖故事,涉及世界大战,难以想象的种族屠杀,以及中国的文明灭绝。


在杰克·伦敦的印象中,中国人就是颓废的大麻吸食者,懒惰颓废,但却异常聪明,善于钻营。



从黄祸论,到傅满洲,再到杰克·伦敦笔下那些广为人知的小说,中国人的形象已经深入西方社会。


小说中虚构的部分,成了理所当然的事实。


当时,从普通民众到上流社会,无论什么职业,黄祸已经深入人心,没有人再去分辨事情的真假,没有人再关心到底中国人是什么样子。


图源:BBC


那么接下来要说的事情,已经超出了这些创作者的控制,这个社会的戾气冲向了顶点,没人能左右事态。


许多人只知道西方的排华法案,但却不知道一个文学上的虚拟的形象“傅满洲”,却是这个法案的起点。


此时此刻,谁还能说“傅满洲”只是一个虚拟的文学创造?


他俨然成为了“魔鬼”的化身。



华人在1848-1855年加利福尼亚的淘金热中开始大量进入美国的,直持续到随后的一些大的劳工密集的工程,例如跨大陆铁路的修建。


他们中的大多数来自在太平天国运动后陷入贫困的华南地区,来美找寻着他们的财富。



在《排华法案》出台之前,美国社会的传统行业中,几乎都会看到华人的身影,被称之为“万能型工人”。


无论是擦玻璃,还是带孩子;修机器还是干苦力,几千年来吃苦耐劳的中国人早已经适应了艰苦的环境。他们希望通过一代人的努力,换来下一代人的幸福,这也是父辈们的希望。



同样是一份工作,华人的工资可能只有25美金,还不用包吃包住,像“骆驼祥子”一样吃苦耐劳。


但也正因如此,惹怒了美国本地的黑人,他们的工作被无情的挤掉,他们组织的罢工华人从不参加。


文化上的冲突,伴随着“傅满洲”这个形象充斥人心,最终的结果是——


华人为美国提供了廉价的劳动力,却得不到认同和接纳,最终排华法案拒绝华人劳工在美国长达十年之久。



仅仅是一夜之间,所有在美国生活的华人失去了自己的工作,落魄的回到了家乡。无数的华人被驱逐,无数人的生命受到威胁,而华人的形象也在国际上跌到了低谷。


直到今天,即便中国电影市场是一桶谁都想得到的“金子”,但华人形象的作品和演员,相比于其他族裔,仍旧十分辛苦。


图源:电影《摘金奇缘》


漫威电影《黑豹》很多人都看过,设定的是一个黑人超级英雄。


黑豹电影中的设定是,虽然瓦坎达表面上看去贫困潦倒,但是里面实则蕴藏取之不尽的“振金”,美国队长的盾牌就是用它制造的。


这个点迎合了很多美国国内黑人的情绪,强化了他们的认同感。



但是,为什么到了中国这里就成了“傅满洲”?


这或许是和话语权有关,有关亚裔的电影一直都不是很卖座,亚裔演员更是在好莱坞得不到重视。


无论你的演技多好,实力多好,身份始终是绕不开的门槛。





我们为什么要抵制《上气》?


#Say No to Shang-Chi #


当我们跟朋友们说想发起一个针对《上气》的抵制的时候,有朋友这样说:


能不能大度一点?不就是一个电影么?不就是一个虚构的人物么?你们这是上纲上线,你们这是煽动仇恨。不就是一个娱乐性质的爆米花大片么,干嘛这么认真?


下面两个故事,我来告诉你为什么。


第一个故事是关于刻板印象:


笔者刚到美国读大学的时候,美国室友就拉着我的手说:


“你们中国人是不是都能像Jackie Chan(成龙)和Bruce Lee(李小龙)那样会武术啊。我超想学武术!你快点教我几招!


Bruce Lee 李小龙让好几代美国人认为每一个中国人都会武术


我用了好长时间才让他明白,不是每一个中国人都会武术的。但当时我就明白了,电影对外界了解一个族群的影响有多深远。


我实在是不想让这一代美国人受《上气》电影影响,认为中国人是像傅满洲那样的邪恶的野心家。


第二个故事是关于抗争:


今年的奥斯卡获奖影片《绿皮书》讲述了一位黑人音乐家反抗种族歧视和压迫的故事,影片里有一个桥段很让人印象深刻。


音乐家受邀去一个白人聚集的会所演出,但不被允许在白人的餐厅里用餐,是音乐家直接罢演以作抗争。



看电影时,身边的朋友跟我说这黑人音乐家有点过分,人家餐厅有规定就遵守好了,只因为不让与白人一起吃饭就罢演,有失风度。


而我说,所有权利,都是抗争得来的。


曾经在美国,黑人和白人不能共用同一个厕所,不能在同一间屋子吃饭,受尽歧视和压迫,正是有一代代如马丁路德金和《绿皮书》里音乐家这样的仁人志士不断抗争,才为自己的同胞争取到了平等的权利。


他们生前的抗争,也经常不被自己同胞理解。但他们的同胞的后代却享受着这些志士抗争得来的胜利果实。



在这里想奉劝那些不认为《上气》存在辱华情节,甚至认为我们在小题大做上纲上线的标榜“理性客观中立”的人士:


我们认为这部电影让我们不舒服,我们认为这部电影不适合上映,我们选择做出一些行动来抵制这部电影,这是我们的观点和选择,请你们尊重。


而我们的抵制行动,如果有一天能让你们的后代不再遭受西方国家人士的歧视。你们不需要感谢我们因为我们认为我们做了应该做的事。


本文来源:北美留学生日报,ID:collegedaily。欢迎分享至朋友圈,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加拿大中文报 诚意推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