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太空争霸③:太空服务区(下)

潇遥子的科幻未来 逍遥世间游 2023-06-18

“在科幻的视角下,以人性和科学为基石,推演人类走向星际的未来史!”

      大家好,欢迎来到《科幻的逻辑与脑洞》,我是逍遥子。

     上期,我们的飞船在第三级太空服务区:地球同步轨道(GSO)站的电磁加速轨道上,获得了2800米/秒速度增量ΔV,让飞船可以轻松直飞许多不同的目的地,比如月球(Luna)、(日、地系统)拉格朗日L1~L5点等等,与现在靠惯性航行绕若干大圈圈”的方式相比,少走大量的冤枉路,时间也快得多……

    今天我们就继续参观这个太空服务区网络的后续站点!


拉格朗日L2太空服务区

      拉格朗日L2点,也就是著名的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所在的地方,这里距离地球约150万公里,非常适合建立地球引力圈的最后一站:拉格朗日L2太空服务区,这里也是人类飞往地球摇篮之外的前哨站、告别站

(日、地系统)拉格朗日L1~L5点示意图

       从这里出发,目的地可以是火星,甚至太阳系更遥远的深空,所以在拉格朗日L2太空服务区(L2),电磁加速轨道应该最长,比如200公里。

       所有天体都有自己的引力势力范围,被称为“希尔球半径”,在这个范围内引力是比较稳定的。地球的希尔球半径为150万公里,拉格朗日L2点就在这个希尔球半径的边界上,这里是地球与太阳的引力平衡点”,地球与太阳引力相当,互相抵消。

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1996年美国宇航局(NASA)招标研制,2021年12月25日发射升空,经过30天的航行,2022年1月24日到达目的地:(日、地系统)拉格朗日L2点

       虽然叫“点”,其实也是一片很大的区域,航天器在这片区域受到的引力极其微弱,只需消耗极少的能量就能够长期驻留,所以这类地方也被称为“太空停车位”,科研、经济和战略价值都极高,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花钱无数(从研制到部署总费用约:110亿美元)、历经30天漫长的旅途也要在这儿安营扎寨,那是有深意的。

       吐个槽:拉格朗日L2点距地球仅有150万公里,运送韦布望远镜就花了30天,飞火星的距离可是这的上百倍啊!如果能用上咱们的太空服务区网络,不仅时间能缩短一大半,路费能省的就更多了!

历时26年,花费110亿美元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开始给人类发照片了,花点小钱在太空服务区的预研上,应该划算多吧

       拉格朗日L2点绝佳的位置,还是飞往火星的最佳出发点,也是人类飞出地球家园的“十里长亭”。建立太空服务区的战略意义、商业价值不可限量,在未来的太空开发中势必成为各方势力跑马圈地的热点。

拉格朗日L2点:人类飞出地球家园的十里长亭


如何更快地飞往火星

地球的邻居:火星(Mars)

       这几年火星殖民成了爆款的热搜,但你知道飞往火星的航线是多么曲折、漫长吗?

飞往火星路线(模拟动画):蓝色是地球轨道、红色是火星轨道、白色虚线是飞船航线(路程大约1.5亿-2亿公里


      目前飞往火星有三种可选航线:

      C是“冲点航行”(Opposition mission),耗时最长,飞到火星需要一年以上

飞往火星的三种可选航线


       另外两种航线被称为“地火转移轨道”,其中A是“霍曼转移轨道”,最节省燃料,但航行路程大约1.5亿-2亿公里,耗时250天左右才能飞到火星,目前人类飞往火星的航线就是这条,实际航行中加上有限的助力手段,最快大约7个月飞到火星。

如果有了太空服务区网络,那就不一样了

      B是“快速合点航道”,需要比较高的速度增量,而且速度增量提升的幅度越大,飞往火星的路程就越短、时间也就越快。

       我们太空服务区网络什么最拿手?当然是在各个服务区逐级加注速度增量啦。

       飞船在拉格朗日L2服务区200公里长的电磁轨道上,以4个g(g是重力加速度,9.8米/秒²)持续加速,可以获得3900米/秒的速度增量ΔV,足够让飞船以B航道,即“快速合点航道”,飞进火星的引力范围~火星“希尔球半径”,大幅缩短往返火星的时间,这对火星殖民和开发意义重大! 

小行星带介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聚集了大约50万颗以上的小行星,各类资源极其丰富,是人类走向太空的资源宝库

       不仅是往返火星,飞往小行星带去采矿,飞往更遥远的太阳系深处都是这个路数。


月球服务区(Luna)站

       其他服务区都建立在太空,但是月球服务区却很有必要建在地面上,原因有五:

1、月球没有大气层,也没有生物圈,因此在月球地表建一个近百公里的电磁加速轨道,即不会受到风雨雷电、云层等气候天气的影响,也不存在恐怖袭击等人为破坏。即使出现严重事故也不会造成重大的人道主义和生物圈灾难。

所有的人类文明都对月球有无限的憧憬

2、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陪伴地球亿万年,所有的人类文明从起源以来都对月球有无限的憧憬,情感至深。所以只要人类能走出地球摇篮,月球都是不分种族文化的打卡、旅游必选地,商业旅游需求无比巨大,高性价比交通工具,太空服务区当仁不让。

3、太空服务区网络工程庞大,绝非短期可以一蹴而就,即便在203X年就能开始预研阶段,初步完成也要到本世纪下半叶了,那时可控核聚变技术应该已经初步进入商业化时代。

      不过逍遥子估计,在很长时期里,人类的可控核聚变技术都只是初级水平,即“氦3”核聚变阶段,地面可控核聚变电站技术也还在逐步迭代和成熟的漫漫征途中,科幻中的核聚变航天发动机依然遥不可及。关于可控核聚变的话题在这里简单提一下,相关脑洞在后续的文章里再细说。

月球基地和采矿(左上角地平线以上的是地球)

       所以“氦3”在相当长时期里,会取代石油成为新一代工业血液,成为极为重要的战略资源。但是“氦3”在地球上的储量极其稀少,据称总共只有0.5吨左右,但在月球土壤里却广泛存在,提炼成本和难度也要低很多。一旦可控核聚变技术得以突破包括“氦3”在内的月球采矿必然会爆发式增长,出于对各自国家战略和经济命脉的掌控,月球基地和低成本交通枢纽的建设都会是重中之重。

4、月球引力约为地球的六分之一,逃逸速度只有大约 2400 米/秒,且不存在大气阻力,所以理论上月球服务区电磁加速轨道的“长度”并不需要太长(对,你没看错,是“长度”而不是“高度”,原因嘛,还是在后续的文章里再细说),比如80公里就能让飞船获得2500 米/秒的速度增量ΔV,足以轻松飞出月球引力圈,去往其它服务区,或者返回地球。

5、月球服务区设施安置在月球地面即可,工程难度和成本反而会比太空建站低。


火星近地轨道服务区(LMO)

设想中的火星殖民地社区

        火星和地球之间的交通当然是双向的,也就需要在火星引力圈建立太空服务区,这个服务区应该建在火星的近地轨道(LMO),也就是类似地球的“LEO近地轨道”服务区,作用自然是给飞回地球的飞船“加注速度增量”。火星的质量和引力明显小于地球,从火星低轨道(LMO)出发需要的逃逸速度增量很小,服务区电磁加速轨道的规格可以设在100公里到200公里之间。


拉格朗日L1、3、4、5服务区

        除了L2点之外,其它四个拉格朗日点也有各自独特的价值,首先,它们和L2点一样,都是地球与太阳引力的平衡点,这些点位的航天器也都是只消耗很少的能量就能够长期驻留,所以这些点所在区域也是重要的“太空停车位”

       其中L1点在地球朝向太阳一侧,是探索、研究、开发太阳系地球以内区域,包括金星、水星和太阳本身的前哨站。

(日、地系统)拉格朗日L1~L5点示意图

        L3点位于太阳后面,地球轨道对面的镜像对称点,传说中那里有一个神秘的“影子地球”

       拉格朗日L4、L5点位于地球轨道的前方和后方60度,形成了两个等边三角形的顶点,由于这两个点所在的广大区域比L1、2、3要稳定得多,星际尘埃和小行星就往往会聚集在这些区域。

      到目前为止,科学家对L3、4、5这些广阔的区域知之甚少,原因之一是太远,飞过去太费劲,但是随着未来太空商业开发的不断发展,凡是地球势力范围内的所有区域,肯定都要深入研究和开发,毕竟生命摇篮门口,自家院子的事都没整明白,大片院子撂荒没开发,反而垂涎远方的资源和风景,多少有点舍本逐末的荒诞感吧。


行星防御:避免恐龙灭绝的悲剧在人类身上发生

      科幻小说《三体》中,联合国有一个专门对抗三体人入侵的机构:“行星防御理事会 (Planetary Defense Conference 简称 PDC)”,巧的是,现实中也有

2021年10月23至27日,第一届全国行星防御大会在广西桂林成功举办

大会的英文名 Planetary Defense Conference 简称 PDC,和《三体》里的“行星防御理事会(Planetary Defense Council)”简称相同

       第一届 “ 全国行星防御大会”的主办单位行“星防御联盟”,是一个由我国政府组建的,以行星防御专家组为核心、加上有关科研单位和知名专家组成的机构。

     “ 全国行星防御大会”这个科幻感十足的名字竟然不是小说,是真的!

     承办单位:广西相对论天体物理重点实验室、桂林理工大学理学院、辽宁大学空间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广西地球记忆自然博物馆等。

     协办单位则包括海南文昌国际航天城管理局、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超高速所、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等。来自全国有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工业部门等近百个单位的200多位专家学者和研究生出席了本次大会。


全国行星防御大会专题报告(部分)

     在10月24日举行的大会开幕式上,担任大会主席的我国月球和深空探测工程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吴伟仁院士,作了“我国近地小行星撞击风险应对体系建设构想”的主旨报告。

全国行星防御大会专题报告(部分)

     不只是中国有PDC哦,美国也有PDC( Planetary Defense Coordination Office,行星防御协调办公室

美国(NASA)的“行星防御协调办公室”组织机构


        当然,现实中各国的PDC并不是对抗三体人的,而是监测和应对有可能撞击地球的小行星危机,避免恐龙灭绝的悲剧在人类身上发生。

太阳系小行星群分布示意图(部分)

       环绕拉格朗日L4和L5点的小行星被称为特洛伊小行星,在我们的太阳系中已经发现了数千颗这种类型的小行星,其中也包括唯一已知的地球特洛伊小行星:2010 TK7。

危险小天体撞击地球示意图

        但截至目前,人类对这两片区域的研究非常少,原因就是太远飞过去太费劲,而对特洛伊小行星和所在区域的研究又非常重要,其中就包括有可能撞击地球的小行星。

全国行星防御大会专题报告(部分)

        以人类目前的能力,除了监测,能做的还很有限,但是如果不远的未来建起了完整的太空服务区网络,那就有了保卫地球家园,避免恐龙灭绝的悲剧在人类身上发生的防御纵深和平台了,具体设想嘛,还是留给擅长文艺创作的朋友们去发挥想象吧!

   关注我:逍遥世间游

太空殖民、旅游和开发的安全保障

      除了防御小行星对地球的撞击,太空服务区网络的建设,对人类火星殖民,乃至更广阔的太空探索和商业开发都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地球与火星的距离:约5500万~4亿公里

      我们知道,在围绕太阳公转的过程中,火星与地球的距离并不是固定的,最近处约5500万公里,最远则有大约4亿公里,所以人类需要在火星距离地球最近的时候去登陆火星,不过这个时机并不常见,大约每26个月才会出现一次,这也被称为“发射窗口”。

       只需要重温一下好莱坞大片《火星救援》,就可以想象,如果火星殖民地遇到重大自然灾害或严重事故,移民和工作人员无力应对时,这在火星移民开始后的很多年里,相信都是无法避免的,而下一次“发射窗口”却要等待2年多,火星上的人们会是多么无助和绝望,后果之严重难以估量。


2015年科幻大片《火星救援》

      但是,如果我们建立了完整的太空服务区网络,在每个服务区都部署了常备物资储备和应急支援分队,那么,无论哪里有意外,都可以网络化调度,从最近、最便捷的服务区出发,进行及时、高效的救援。

     太空服务区网络的建立,将使外太空基地的整体韧性和安全性大大提升,对包括火星在内的所有太空开发都是最可靠的安全保障。

太空服务区网络:太空开发最可靠的安全保障

      看到这儿,估计许多小伙伴既满脸的惊讶,又满头的问号:你饼画得这么诱人,这玩意儿在现实中能玩得转吗?

      别急,既然逍遥子在这个系列的开篇词里设定的原则之一是:“对未来的科技突破、既要大胆超前,又要符合最底层、最基本的科学原理”,那就给每一个惊艳的脑洞都准备了硬核的科学可行性。

       非但如此,一旦摊开这些“硬核的科学可行性”,也就揭开了科技进步带给人类的另一面:文明冲突、大国竞争之升级版!


太空争霸④:从太空母舰到星球大战2.0

敬请期待……

           原创不易,请关注我:《科幻的逻辑与脑洞》(微信公众号:逍遥世间游),用留言、讨论、多多转发、打赏,给我注入动力增量,下期就会更精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