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气象条件持续不利,我国北方地区污染加重
导读
1月12日以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等地出现重污染过程,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持续跟踪,及时组织专家分析解读最新的污染发展情况。
01
污染发展情况如何?
1月12日以来,我国北方地区气象条件持续不利,污染范围逐渐扩大,北至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南至河南北部,西至关中地区,东至山东中部,总体达重度污染,首要污染物为PM2.5。截至1月18日8时,京津冀晋鲁豫、陕西和内蒙古8省市中,43个城市出现重度污染,3个城市(石家庄、呼和浩特、安阳)达到严重污染,PM2.5日均浓度峰值为280微克/立方米(安阳,1月14日),PM2.5小时浓度峰值为401微克/立方米(呼和浩特,1月16日12时)。17日下午起,在西南风作用下,污染沿太行山东侧向北传输,北京在1月18日0–3时PM2.5小时浓度达重度污染水平(参照日均评价标准);18日上午风场辐合带南移,城区以北空气质量转好,而城区以南PM2.5小时浓度仍维持重度及以上污染。
此外,东北地区重污染已持续一周,辽阳、长春、吉林和七台河4个城市出现重度污染,哈尔滨、绥化达严重污染,PM2.5日均浓度峰值为270微克/立方米(哈尔滨,1月14日)。新疆中部的乌鲁木齐、五家渠、昌吉、石河子等城市重污染持续超过一周,PM2.5日均浓度峰值为325微克/立方米(五家渠,1月8日),达严重污染。
02
为何持续时间这么长?
一是大气静稳且存在近地逆温,易导致污染物累积。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整体风速在2米/秒以下,中层温度较高,近地面有较强逆温,大气扩散能力显著下降,导致污染物持续累积。
1月16日“2+26”城市和汾渭平原近地面平均风速
沧州(上)和邯郸(下)PM2.5组分浓度变化(数据来源: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03
各城市采取了什么应对举措?
04
空气质量何时好转?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
18日,区域扩散条件不利,区域北部空气质量以良-轻度污染为主,山西南部以中-重度污染为主,区域中南部和东部以重度污染为主;19日,受冷空气影响,区域北部和山西大部以良-轻度污染为主,中南部以轻-中度污染为主,山东大部以中-重度污染为主;20日,受间断性偏北气流影响,区域大部污染得到缓解,以良-轻度污染为主。(来源: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汾渭平原
18日,受西北冷空气影响,扩散条件自西向东逐渐转好,关中西部地区以良-轻度污染为主,关中中东部、山西西南部地区以轻-中度污染为主,河南西北部地区以中度污染为主;19日,受冷空气持续影响,区域大部以良-轻度污染为主;20-21日,受均压场控制,区域大部以良-轻度污染为主。(来源:西北区域预报中心)
东北地区
18日,气压场较弱,区域大部以良-轻度污染为主,黑龙江东南部、吉林中部、辽宁中西部为轻-中度污染为主,黑龙江西南部、辽宁中部部分城市可能达到重度污染;19-22日,弱北风和西南风交替控制,区域大部以良-轻度污染为主,局地可能出现中-重度污染;23-24日受冷空气影响,扩散条件好转,空气质量以良-轻度污染为主。(来源:东北区域空气质量预测预报中心)
撰稿: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
资料分析整理:褚旸晰、石耀鹏
往期精彩回顾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重污染成因更清晰—蓝天保卫战,精准施策加油干
生态环境部:今冬重污染期间A级企业可不减排,B级企业可少采取减排措施
关中地区一月出现5次大气污染过程 专家建议大气治理在能源结构调整上发力
科普动画 | 污染天气说污染,空气污染的4大主要来源是哪些?
科普 | 常说“散乱污”,啥是“散乱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