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讯 | 《汉语句法学》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编者按
《理论语言学五道口站》(2023年第16期,总第280期)为大家转载分享一则书讯:国外语言学译丛之《汉语句法学》于2023年4月在商务印书馆正式出版发行,原作者为黄正德教授、李艳惠教授、李亚非教授,此次发行版本由张和友教授翻译、顾阳教授校订。
注:本次分享已由公众号“追梦汉语”授权转载。
01
内容简介
《汉语句法学》涉及过去二十五年的理论语言学中各种论题,包括语类、论元结构、被动句,以及照应语等。本书用转换生成语法理论和方法分析一些曾引起广泛讨论的汉语句法论题,论题包括语类、论元结构、动词短语、被动句。“把”字结构、话题结构和关系结构、疑问句、名词性短语以及照应语等。每一论题的讨论都总结了关键性的研究成果,提供了详细的分析与论证过程,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新起点。不仅为语言学专业的学生提供丰富的形式句法学信息,也为语法学学者带来更深入的思考与新的研究思路,使他们对构建人类语言能力及其可能变异的优选理论产生更大的兴趣。
02
译者
张和友教授
张和友,男,1970年5月生,河南信阳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93年获信阳师范学院学士学位,2001年获四川大学硕士学位,2004年获北京大学博士学位。2007年8月至2009年7月在香港理工大学中文及双语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
张和友教授主要研究领域:句法学、语义学、汉英比较等。近年来也关注“语言与逻辑”问题,尤其是汉语条件句。在《中国语文》《外语教学与研究》《当代语言学》《语言科学》《世界汉语教学》等国内学术刊物以及国外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文章近40篇,出版专著、译著和高校文科教材(合作)各一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项,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一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一项和一般项目多项。
张和友教授观察细致,理论扎实,思维敏锐,善于思辨,是运用生成语法理论研究汉语句法、语义的杰出代表,特别是“是”字结构研究,引起学术界的关注,是中国语言学界的杰出学者。
03
著者
黄正德教授
黄正德,世界著名语言学家,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语言学博士。曾先后任教于美国夏威夷大学、台湾清华大学、美国康乃尔大学、美国加州大学,2001年起任美国哈佛大学语言学系教授至今。曾三次筹办中国语言学暑期学校,两次担任美国语言学会暑期班副主任,筹创国际中国语言学学会,创办以理论为取向的SSCI 期刊《东亚语言学学刊》(Journal of East Asian Linguistics)。
黄正德教授的学术研究专于语法理论,句法学、句法语义接口,以及汉语语法研究。获得荣誉包括古根汉基金会会士、行为科学高级研究中心学者奖、北京语言大学长江学者讲座、台湾清华荣誉奖座。2014年当选美国语言学会会士;2016 年获选中央研究院院士;2019 年再荣膺欧洲科学院院士。
黄正德教授幽默风趣,精于理论,通于古今,勇于创新,不仅为汉语应用的国际化和汉语研究的国际化做出了杰出贡献,而且还呕心沥血,桃李天下,培养了大批杰出人才。
李艳惠教授
李艳惠(Yen-Hui Audrey Li), 女, 1954年生。国际著名语言学家,美国南加州大学语言学系博士。美国南加州大学语言学系教授。曾任多届南加大东亚语言学系主任,多年的中文部主任,国际中国语言学会会长、副秘书长、秘书长,全美中文教师学会会长,美国大学本科教学委员会海外专家组成员等学术和委员会职务。曾担任澳大利亚墨尔本澳大利亚语言研究所讲席学者, 康奈尔大学美国语言学会夏季讲席所汉语讲席学者等。国际中国语言学会终身会员。多年来担任美国剑桥大学出版社(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芝加哥大学出版社、克卢姆出版公司(Croom Helm Publishers, Inc.)以及《语言科学》(Linguistic Sciences)、《汉语语言教师协会杂志》(The Journal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Association)、《东亚语言学杂志》(Journal of East Asian Linguistics)等各大国际出版社编审、十数种语言学以及语言教学期刊编委和咨询委员。经常参与美欧亚澳各地学校科系评鉴,教授升等,聘任,各种奖助计划评审等。
李艳惠教授研究课题包括量词范域,句式结构和语序,省略结构,句法和语义/句法和语音的交互作用等等。其中主要著作
https://dornsife.usc.edu/audrey-li/ 已经出版过The Syntax of Chinese、Essays on the representational and derivational nature of grammar: the diversity of wh-constructions、Ultimate Chinese, Living Languages、Making sense of language differences、NP as argument、Word Order, Structure and relativization 等著作,并发表两百多篇学术论文。
李艳惠教授为人谦逊,为学勤勉,思维缜密,理论扎实,不仅为汉语研究和汉语应用的国际化做出了杰出贡献,而且还勤于教学,呕心沥血,为中外语言学队伍、特别是汉语研究队伍培养了石定栩、陆丙甫等一批语言学家和杰出学者。
李亚非教授
李亚非,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博士,美国威斯康星大学语言学系教授。李亚非教授是句法学界的国际知名专家,长期从事句法理论、句法与词法界面、汉语句法与词法、语言哲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分别在Linguistic Inquiry,Natural Language and Linguistic Theory,Language,Syntax,Language and Linguistic,The Linguistic Review,Journal of East Asian Linguistics 以及《中国语文》《外语教学与研究》《当代语言学》《语言科学》等国内外杂志发表。著作有X0:A theory of the morphology-syntax interface 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2005);The syntax of Chinese剑桥大学出版社(2009),合著;另著有 UG and iconicity 在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
李亚非教授做事沉稳,精于推演,方法细腻,不仅为汉语研究和汉语应用的国际化做出了杰出贡献,而且还呕心沥血,沉心教学,为国际语言学界培养了大批杰出人才。
04
校订
顾阳教授
顾阳,香港中文大学 (深圳) 人文社科学院院长。曾任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筹备委员会成员及学术委员会成员。1991年、1992年分别获美国康奈尔大学语言学硕士、博士学位,随后应聘于香港中文大学英语系、语言学及现代语言系任教, 亦曾在香港中文大学通识教育办公室任兼职教授。
顾阳教授为美国语言学会会员、国际中国语言学会终身会员、香港语言学会终身会员。历任香港语言学学会常务秘书、副会长、会长;国际中国语言学学会常务副秘书长;《国际中国语言学学会通讯》主编;『当代国外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文库』专家委员会成员以及《当代语言学》《现代外语》《藏缅语学报》《语言学文选》《语言学译林》等刊物编委。受聘担任北京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校兼职研究员、荣誉讲座教授。
顾阳教授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理论语言学、句法学、形态学、词汇语义学、比较语言学、语言类型学等,并着重研究英语、汉语、汉-藏语等语言语法体系的共性与个性。在海内外语言学杂志、书刊、学术会议、特约演讲中发表研究论文逾百篇。合作编写出版《新到港学童英语自学套》(English Self-learning Packages for New Arrival Children),编辑出版《汉语语言学研究》(Studies on Chinese Linguistics),合作编辑出版《汉语语言学书目》,合作撰写出版的《生成语法研究与汉语语法理论》 分别获2002年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研究成果奖一等奖及2006年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教育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顾阳教授不仅专心教学,精心科研,热心学术会议,还特别重视人才培养,不仅呕心沥血培养了大批语言学杰出人才,而且还为汉语研究和教学的国际化以及汉英比较、汉藏语研究等做出了杰出贡献。
05
目录
缩略表
引言
第一章 语类
1.1 词汇语类
1.1.1 名词和动词——基本区分
1.1.2 方位词
1.1.3 形容词
1.1.4 前置介词
1.2 功能语类
1.2.1[Fn], n ≥ 0
1.2.2[F]特征以及修饰引导语“的”
第二章 论元结构
2.1 论元和论旨角色
2.1.1 论旨角色的基本属性
2.1.2 汉语表结果的复合词:个案研究
2.1.3 复合词和短语
2.2 关于论旨角色的本质
2.2.1 句法产生的论旨角色
2.2.2 动词之中何所有?
2.2.3 削词汇之足适功能之履
2.3 初步拟定一个供选择的论旨角色理论
2.3.1 词项如何贡献于论元结构
2.3.2 我们的理论
2.3.3 所解释的事实
2.4 且当作结论
第三章 动词短语
3.1 附接语与补足语
3.2 动词后成分
3.2.1 双宾语与VP的结构
3.2.2 动词-得
3.2.3 频率/持续短语(FP/DrP)
3.3 动词前成分
3.3.1 体短语
3.3.2 情态词
3.4 总结
第四章 被动句
4.1 汉语的长被动句
4.1.1 传统上两种对立的观点
4.1.2 本书的分析:非论元移位与述谓
4.1.3 空算子分析的进一步证据
4.2 汉语的短被动句
4.2.1 反对施事删除的分析
4.2.2 对短被动句的分析
4.3 间接被动句的分析
4.3.1 直接与间接被动句
4.3.2 包括式间接被动句
4.3.3 不如意被动句
4.4 总结
第五章 “把”字结构
5.1 “把”字结构与“被”字结构
5.2 何谓“把”?
5.2.1 “把”的语类地位
5.2.2 对“把”的分析
5.3 “把”不是论旨指派者
5.3.1 “把”和主语
5.3.2 “把”和“把”后NP
5.4 结构
5.4.1 初步的分析
5.4.2 修正
5.5 “受影响的”
5.6 其他的分析方法
5.7 总结
第六章 话题结构和关系结构
6.1 话题结构
6.1.1 移位还是不移位?
6.1.2 孤岛条件
6.2 关系结构
6.2.1 分布和释义
6.2.2 移位
6.2.3 基础生成
6.2.4 关系算子
6.2.5 NP附接
6.3 无空位结构
第七章 疑问句
7.1 是非问句
7.2 选择问句
7.3 A-不A 问句
7.3.1 三种类型的A-不-A问句
7.3.2 A-不A 问句:模组分析法
7.3.3 解释差异
7.3.4 VP-neg问句
7.3.5 总结
7.4 wh-问句
7.4.1 对于在位wh-词的移位分析法
7.4.2 逻辑式移位:一些问题及供选择的方法
7.4.3 逻辑式邻接性与并移
7.4.4 非移位与无择约束
7.5 总结
第八章 名词性短语
8.1 问题
8.2 投射DP-指称与数量短语
8.2.1 数目短语用作无定表达和数量表达
8.2.2 数量与无定性
8.2.3 数目短语与限定词短语
8.2.4 跟无定的wh-成分比较
8.2.5 跟“有”字短语比较
8.2.6 禁止无定的主语/话题
8.2.7 小结
8.3 DP内部的排序与成分组构
8.3.1 指示词
8.3.2 代名词
8.3.3 专有名词
8.3.4 普通名词
8.3.5 并非同位成分或副词成分
8.3.6 小结
8.4 扩展与修正:复数
8.4.1 有关“-们”的一些疑惑
8.4.2 复数特征作为数目短语的中心语
8.4.3 专有名词 + 代名词 + 指示词
8.5 总结及经验上的复杂性
8.5.1 主语位置上非数量的无定名词
8.5.2 非根句、类指的名词短语
第九章 照应语
9.1 汉语的约束理论
9.1.1 反身代词与原则A
9.1.2 代名词与原则B
9.1.3 原则C和D
9.2 光杆反身代词“自己”
9.2.1 长距离“自己”的两种解决方案
9.2.2 语内传递性与照应性
9.2.3 语内传递性:句法与语义
9.3 受约束照应语与驴子照应语
9.3.1 同指的或作为受约束变项的代名词
9.3.2 变项约束:辖域、可及性与异指性
9.3.3 无定指成分和驴子照应语
9.4 总结与结语
参考文献
索引
再版后记
往期推荐
本文版权归“理论语言学五道口站”所有,转载请联系本平台。
内容来源:追梦汉语公众号
编辑:何姝颖 郭思源 聂简荻
排版:何姝颖 赵欣宇
审校:田英慧 时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