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你更忠于自己,还是更在意他人的评价?

淼思秒行 淼思秒行
2024-09-21

如何成为你自己?

当初学习武志红老师的心理学课程,这句slogan有触动到我。

其实,评价一个人是否更忠于自己,最终成为自己,很重要的一个判断依据就是看他更在意外部评价,还是更在意内部评价。

你身边一定有这样的人,他非常个性,表达自己诉求的意愿很强烈,身边总有人迁就他,这样的人对别人的评价不大在乎,他们做事情的动力来源于自己的内心,我们可以称之为“内部动机”,他使用内部评价体系,代表人物乔布斯。

还有一类人,对别人的评价特别在乎,甚至会内化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认为自己就是这样的。这样的人他们在做事情时,首先考虑的是别人怎么看、怎么认为。他们做事情的动力,常是为了博取别人的认可、金钱等,这可以称为“外部动机”。

我相信大部分人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都会兼而有之,顶多在不同场合,不同对象面前看孰轻孰重罢了。

很早之前,了解我的朋友一定会认为我是比较在意外部评价的“老好人”,但随着年龄增长,阅历丰富,我会越来越在意自己内心。

举个栗子,我每周写一篇公众号文章,最开始我会特别在意谁会阅读,谁会关注,小伙伴们是如何评价的,但久而久之,尽管我也在意小伙伴们的评价,但会从自己角度写一点东西。其他人参加007社群写文章有“交作业”的成分,但我每周写文章完全是主动自发的。

托尔斯泰和安娜

说到写作,列夫·托尔斯泰写《安娜·卡列尼娜》时,本来想写一个受人唾弃的放荡女人,没想到越写越爱她,但尽管如此,托尔斯泰还是把安娜写死了,并为她的死而恸哭。他妻子说,安娜在小说里的命运不是你说了算吗,你不把她写死不就得了。托尔斯泰说,不行,故事不受我控制。

武志红老师解释这个现象,说像托尔斯泰一样伟大的作家们写作品,都不是“自我1”,也就是在意识和头脑层面写作,而是在“自我2”的领域内,也就是在潜意识和身体层面写作。

托尔斯泰意识层面非常爱安娜,但写死安娜是潜意识的结果。

我还达不到这种身心合一的写作,可能大家看我的文字会比较生硬,但是没关系啊,我慢慢写就好,10年不行就写20年呗,大不了写一辈子试试

武志红老师曾经在广州日报写心理学专栏,很多领导找他谈话,说他写的内容太深奥,能不能改得更通俗一些。

先说结论,武志红老师坚持了自己的风格,其最重要的原因,是他更在乎内部评价,如果换了写作风格,他就不能享受写作的乐趣了。

另一个原因,是他在日报发表的第一篇文章就火了,而且之后他的专栏一直是最受欢迎的。但如果他为了迎合领导的思路,改了写作风格,那他的专栏还会受到欢迎吗?

莫忘初心

这个故事你一定听过:

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门前踢球,打扰了老人休息。于是,老人给了每个孩子25美分,说:“你们在这儿踢球我很开心,这点钱表示谢意。”

孩子们很高兴,第二天继续在这里踢球。老人再出来,给了每个孩子15美分。他解释说自己没有收入,只能少给一点。15美分还可以吧,孩子仍然高兴地走了。

第三天,老人只给了每个孩子5美分。孩子们勃然大怒:“一天才5美分,知不知道我们多辛苦?”他们向老人发誓,他们再也不会为他踢球了。

其实,最初驱动孩子们踢球的是他们的内部动机——开心。但老人通过给他们发钱,成功地把他们的内部动机变成了外部动机——金钱,而金钱又控制在老人手中,所以就等于老人控制了孩子们的行为,最终,他实现了把他们赶走的目的。

这个寓言故事可以引申出很多关系,比如属下和领导的关系,学生和老师的关系,以及孩子和家长的关系。

所以,做任何事,莫忘初心很重要。

小结

如果你早点学习武志红老师的课程,亦或早点看到我这篇文章,也许你可以早一点意识到,更早开启“自我觉知”的历程,这是多么美妙的事

当我们更多使用内部评价体系,并按照自己的感觉把事情做好时,会有由内而发的享受感,这是我们做事情的巨大动力。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淼思秒行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