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婚姻的最大杀手,竟然不是第三者

一直努力码字的 钱某某 2019-08-31

如不便阅读

可收听唯美的朗诵音频



 



约翰戈特曼在他的一本书里,提到西雅图爱情实验室。


这是一个类似于真人秀的心理实验。


200多对夫妻先后在实验室里,像平时一样生活。


心理专家们就在摄像头中,观察他们的相处、沟通、应对矛盾的方式……借此研究婚恋的奥秘,到底什么是维系婚姻的法宝,什么是破坏婚姻的杀手。



 



在整理出研究结果前,他们发现另一件奇妙的事儿:


在观察一对夫妻5分钟后,专家们就能预测出,


这对夫妻会幸福地相处下去,还是会痛苦地分道扬镳。


这种预测准确率高达91%。


也就是说,若干年后,当他们跟踪这200多对夫妻的生活,发现91%的人,婚姻和他们预测的一模一样。


为什么心理学家在5分钟内,就看到一段关系的未来?


又是因为什么,令他们如此笃定地下论断?



 



在讲这个之前,我想先问大家:


在以下几种情况中,你觉得哪一种,才是婚姻的恶性肿瘤?


1,第三者。


2,贫穷。


3,无法沟通。


我相信,很大一部分人都会选择第三者。


但这是不对的。


约翰戈特曼通过大量调查,发现:


80%的离异男女认为,婚姻的破裂,是因为彼此逐渐疏远,丧失了亲密感,或是他们感受不到爱与欣赏。


只有20%-27%的夫妻说,婚外情要负部分责任。



 



王文明有过婚外情。


那是在一次出差途中,他遇见一个同样寂寞的女人,二人相处一两天后,相谈甚欢,上床了。


但是他说,对于我而言,婚外情与爱无关,与责任无关,与机会有关。


也就是说,当一个充满诱惑、且安全系数较高的机会到来,人往往难以控制自己。


浮花浪蕊,红男绿女,都是本能动物。


但这种出轨,并不等于他否定自己的婚姻。


“多年的共同经历,会使得这个家像一个生命的归宿,没人会轻易放弃……再说了,放弃的成本也太大了!”


因此,80%的男女在出轨之后,都会选择隐瞒,让婚外情在沉默中爆发,也在沉默中死亡,继续维持婚姻。


这也就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见过无数人出轨后,婚姻依然固若金汤的原因之一。                   



 



贫穷也不是最主要的原因。


欧亨利在《麦琪的礼物》中,写过一对贫穷的恋人,他们为了给予对方惊喜,都愿意舍弃自己最珍爱的宝贝。


这种情感,就已经超越了贫穷。


当然,因为是艺术作品,小说家一定是倾尽所能,去提纯并美化爱。爱在文字中央,像24K纯金一样闪着光。


但我们也不必完全不相信。


现实生活里,也有许多类似的爱情。


两人在贫困中一起奋斗,一起面对麻烦。


虽然艰难重重,困苦不断,但他们的手一直握在一起,不愿意放开。

 


 



婚姻的破裂,婚外情占一些因素,贫穷也占一些因素,其他林林总总的原因,也都可能发生作用。


但这些都不是最主要的。


最主要的,是夫妻二人是否沟通积极,是否能自我负责,自我更新。


 

 



比如你,正在阅读此文的你,一定也会感到自己的生活中,充满了各种争吵。


丈夫问:“怎么今晚还没煮饭?”


态度消极的妻子一听,火一下子窜上来了:“没煮饭你不可以煮?我又不是你请的保姆?”


继尔就是一大通的埋怨。


丈夫如果态度同样消极,就会听到苛责,感觉到攻击,开始防御式反击,说:“你比我早回家,你煮饭不是应该的吗?你叫什么叫?没见过你这么神经病一样的人,天天跟个疯子似的……”


这样,从对事件的审判,转到对人的攻击上。


不再就事论事,而是就人论人。


至此,言语就只是厮杀,而不是沟通了。


你会眼见着两人的声音越来越大,声调越来越高。大家困在自己的逻辑里,听不见对方的声音,又愤怒,又孤独,又绝望。

 


 



这种没完没了的争吵,是无意义的,也是解决不了的。


倘若你扒开问题往里看,就会发现,其实是一些更深层、更隐蔽的问题,导致了这些冲突。


这些问题,比争吵更激烈,也更有害。


这些问题是:


妻子感受不到爱、呵护、照顾、欣赏与安全感;


丈夫感受不到理解、尊重、信任、接纳。


这才是关系无法亲密的核心,也是婚姻不幸的根本。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呢?


从外在的沟通来说,即:


积极解读对方的言行,主动与对方联结,一起应对麻烦。


当丈夫问:“为什么还没煮饭?”


消极的解读,会让你听到失望和责备。


积极的解读,会让你感受到对方的饥饿和疲惫。


妻子可以说:


“你一定很饿了吧?”——肯定对方的感受。


“今天工作太多,我们比平时晚了一小时才下班,老公,我好累啊……”——解释没有煮饭的原因,寻求情绪的共鸣。


“这样吧,我们一起来做晚饭吧,你洗菜,我来炒,怎么样?”——积极提出共同协作的方案。


也就是说,你要看见真实的对方,也让对方感受到你。


再用寻求协作的方式告诉对方:我们一起吧!


丈夫在这种情况下,饥饿带来的不快就会缓释,甚至消失。


如果丈夫也是一个态度积极,善于处理冲突的人,就会一起投入家务,在准备晚餐的过程中,打打情,骂骂俏,聊聊今天工作有多忙,领导有多好笑……关系就会融洽而亲密。

 


 



这就是心理学家们为什么能在5分钟内,观察到一对夫妻未来的原因。


如何沟通,即如何相处。


如何相处,即决定婚姻幸福还是痛苦。


幸福还是痛苦,即决定关系走向欣荣,还是走向死亡。


说到这里,一定有人说:


“我也想积极和老公相处,但臣妾做不到啊……”


“我也想和老婆一起做晚饭,但真的太难了……”


大家的心里,都充满了对对方的失望。怨气、怒气与戾气生生不息。


这种时候,将目光继续放在对方身上,只会令关系越来越糟。


我们要放下对对方的关注、判断和责备,低下头来,看看自己。


如果你是妻子——


你需要的爱、呵护、照顾、欣赏与安全感,你自己有没有给予自己?


如果你是丈夫——


你需要的理解、尊重、信任、接纳,你自己有没有对自己做到?

 


 



举个例子。


如果妻子对自己充满了厌恶,觉得:


我好丑,我好胖,我好失败,

我的朋友们赚得都比我多,

我老公前天带我去参加的家庭聚会里,那些妻子都比我风光……

我真的一无是处,

我烦透了我自己,

我不爱我自己……


在这种心境下,自己无法给予自己的认可,就会需要他人来给予。


这个人,当然就是最亲密的人。


妻子就会反复试探,反复争吵,要丈夫爱自己,照顾自己。


一丁点还不够。要很多、很纯粹、很无条件、很无孔不入的爱。


一旦达不到自己的预想,就会大伤大痛。认定老公不爱自己了,嫌弃自己了。


这些潜意识表现在外部,就是消极解读丈夫的一切信息。


当他说“为什么还没有煮饭?”时,妻子就会大怒,“我又不是你的保姆,凭什么天天给你做饭?”


当他说“孩子成绩怎么这么差了”时,妻子就会反击,“你自己不管不顾,跟死了一样,他成绩能好才怪……”


妻子的愤怒里,藏着的,全是不被爱的痛苦。

 


 



丈夫也是。


当丈夫觉得:


我年纪已经快40了,

如今还混成这个样子,

要钱没钱,要权没权,要尊重没尊重,

同学聚会时,我都不敢参加,怕个个比我混得好,

在单位里付出那么多,领导完全看不到,今天在大会上公开骂我,

丈母娘看不起,朋友们没两个把我当人……

我真的是没救了……


这种心态下,他自然需要从妻子这里得到支持、理解和尊重。


一旦得不到,就会失望,就会防御过度,草木皆兵。


当妻子说“你又没缺胳膊少腿,你为什么不能自己煮饭”时,他就会消极地解读出妻子对自己的不屑、冷漠、轻贱……


他会需要更强大的东西,来武装自己,证明自己。


他会愤怒。


他会动用武力。


这时候,砸东西或家暴很可能就会发生。


也因为如此,心理学家说:在两个孱弱的人之间,自相残杀往往是最常见的。

 


 



真正的爱,只发生在两个能自我负责、自我成长的强者中间。


幸福的婚姻,只发生在两个积极面对人生的大人身上。

 

爱有两种。


心理学家路易斯分为:出于需要的爱,和赠与的爱。


人本心理学之父马斯洛分为:出于匮乏的爱,和存在的爱。


不论如何区分,本质都是一样的:


赠与的爱和存在的爱,才是健康的。


出于需要和出于匮乏的爱,是不健康的。


“我要你给我……我要你为我……我要你做到……我要你必须如何如何……我要……我要……我要……”


本质都是索取。


索取的爱,必然导致控制和强迫。


它不仅无法令人安宁,也会困住一个人无法成长。


因为,你会将责任推向别人,为自身的问题找替罪羊,也会摧毁对方的自由,为彼此制造包袱与囚禁。


只有当你开始觉察,用清明的智慧,一点一点地,填满心中的黑洞,你才会开始成长,爱才会开始流动、分享和给予。

 

最后分享一个心理学案例书中的例子。


美丽的罗拉对丈夫说:“亲爱的,你需要我为你做点什么?”


罗拉是一个可爱的女人。


迷人,俏皮,有风情,工作成就亦非常出色。


在家庭生活中,她却不是很合格,时常出纰漏,比如忘记做晚饭,比如忘记关水龙头,比如把丈夫的衬衫熨焦……


丈夫满怀柔情地说:“我要你做你自己。我爱的,就是真实的你。”


“真实的我是什么样的?”


“嗯……怎么说呢?就是一个活生生、热腾腾的生命……”


丈夫的描述很精准。


罗拉在充满爱的家庭中长大,不匮乏,不缺失,她爱自己,生活得很快乐,于是,她从不控制丈夫。


丈夫得到空间,轻松自由,同样很快乐。


自身的圆满,又使得他们的爱,从内心溢出来,像雨露阳光一样,滋养对方,温暖对方。


这种关系,就是天底下最好的关系。


它不是欠债与讨债式的折磨,而是一种和谐的生命共舞。


不是一场互相取暖,而是一场生命愉快的旅途。


所以,他们的婚姻,在幸福中走了很久,直至现在,仍在继续。



也许你还想看:

父母皆祸害?如果真如此,我们该如何宽恕?

离婚没那么可怕

中国式婚恋失败的根源:病态共生,缺乏界限

结婚之前,一定要想清楚这三点

嫁给爱我的?还是我爱的?

“我42岁,男朋友25岁”

我很焦虑


欢迎加我私人微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