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5000万人追捧的“流浪大师”,其实是个“胆小鬼”

卓绝 钱某某 2019-08-28





最近抖音出了名奇人。


他叫沈魏,本是一名捡垃圾的流浪汉。


但就这么个外表邋遢的人,竟然饱读诗经,一开口就是金句频出。



沈魏一下子火了。


有网友说:


大师在流浪,小丑在殿堂。


也有网友感叹:


这真是看透人生,大彻大悟之人。



大批网红追捧他为“流浪大师”,甚至还不惜千里前去拜访。



沈魏现在一出门,就跟开记者发布会似的,乌压压的一片镜头。



因为他现在简直是千万网友的“精神偶像”。


以至于只要有他上镜的作品,几乎就没有不红的。


出于好奇,我也去看了这些作品。


对,确实蛮有才。


可让我疑惑的是,这位“流浪大师”真是看破红尘才如此选择吗?


依我看,够呛。





沈魏早年其实很有追求。


第一,他最初渴望成为国学大师。


沈魏曾说,他原生家庭关系很糟糕,父亲控制欲很强,不支持他读历史书籍,只安排他读理科类的书。


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他说:


“学审计专业是我这辈子的遗憾,如果父亲不控制我,我一定不会选这个专业,而选择文学系。”


“这辈子,没有做自己想做的事,真是太遗憾。”


第二,他也渴望仕途。


沈魏最佩服的人就是诸葛亮,而他自己也承认,读书人都渴望出将入相,有一番作为。


他曾经的职业是公务员,也符合这个追求。但后来他又放弃了。


第三,他希望在垃圾分类,也就是卫生环保上作出大贡献。


这是他最乐于谈论的一点。


他也常说:


“我捡垃圾不是因为穷,是因为我这个理念,把我搞的这么穷。”



沈魏既然如此胸怀壮志,为什么会退而求次,选择分量最轻的自我实现方式呢 ?


最直接的回答:对他而言,国学大师和仕途之路太坎坷。


首先,沈魏性格和外界制度有点格格不入。


从视频里也可以看到,沈魏虽然谈国学头头是道,但问其现实世界的问题,他却连常人也不及。



比如有人问他,现在90后跳槽很频繁,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他不知怎么作答,支支吾吾,便又转移到了他擅长的历史话题上。


其次,原生家庭对他的控制,也成了他逃避自我时,一种合理的归因。


可他确实很爱看书啊,怎么办?


既然现实世界不得志,那就放弃梦想,选择“隐世”,也就是流浪。


这样既能逃避真实世界,也能从“卫生环保”里,获得某种慰藉。





因此我基本可以说,沈魏确实是一个热爱国学的人,但也是一个自我相当封闭的人。


他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都活在孤独的自我想象世界里。


用精神分析来说,他就是不敢打破自体的低级自恋。


“自恋”是人的三大本能之一。


这种自恋可解释为:


我们时时刻刻都想证明自己是对的,自己是好的,是比对方强的。


可自恋也有低级和高级之分。


低级自恋就是,当现实世界和内心世界发生冲突时,他会选择设立一道屏障,永远沉浸自己想象出来的孤独世界里。


比如沈魏在抖音里说:


“假如我父亲在九泉之下,得知我在不具备读书的条件下,都成为‘伪大师’,那他会想,当初我就不应该阻止他读书,那样说不定他成了真大师。”



“这是我现在经常想到的事情。”



如果你问:那你可以现在付诸行动,往真大师方向努力啊?


他潜意识里会跳出念头:不行,万一没成功,我就没法在想象中满足自恋需求了。


如果你还问:那你渴望仕途,为什么不继续当公务员呢?


既然想为环保做贡献,为什么不选择变得富有,然后多雇几个工人,去进行“垃圾分类”呢?这样贡献岂不更大?


恐怕答案还是一样:现实世界太残酷了,我不能全力以赴,我要给自己的“想象自恋”留足够的空间。





坦白说,沈魏不过就是逃避现实,逃避真实的自我欲望罢了。


其选择人生的方式,或许可以被尊重,但绝不值得推崇。


沈魏也让我想起了另一个“怀才不遇”的人。


他叫张梦,曾经的高考状元,北大博士生。



张梦刚毕业那会,去一线城市求过几次职。


但每次受挫,他不是觉得同事太难相处,就是觉得老板有眼不识英才。


在外打拼了一两年,张梦自恃怀才不遇,便归隐起来。


说是归隐,也就是回家啃老。


并且,一啃,就18年。


这18年间,他没投过一份简历,没挣过一分钱,全靠老父亲和姐姐养活。


那他天天闲着干嘛呢?


要么看书,要么怨天尤人。


他说:“一般的书我都看不进去,我只看专业的书籍。”



当记者问他,你既然这么有才,为什么不去找份工作?


张梦说:“没办法,我没有遇到伯乐,像爱因斯坦就比较幸运。”


张梦很喜欢谈过去。


比如北大校园多么多么牛逼,自己当年成为状元时,多么多么风光。



而你一旦质疑他为何啃老时,张梦就会理直气壮说,要不是怀才不遇,我至于如此吗?


以前我搞不懂“怀才不遇”的人。


现在我明白了。


其实他们在意识层面,很清楚地知道,只要自己够努力,才华是可以得到施展的。


但他内心太封闭,他不敢“努力”。


因为不努力,他就可以永远沉浸在“如果我够努力,其实我也可以”的想象世界里,并从中获得自恋满足。


而一旦直视自我欲求,他就要和现实世界碰撞,他会发现自己原来不是那么“神”——于是,他“低级自恋”会受挫,内心会崩塌。


所以,他们的生命形如枯槁。


外面世界那么精彩,他们却只敢缩在黑暗的、封闭的想象世界里,让自我慢慢凋零。


这种选择,看似看破红尘,实为逃避现实。


所以,不要再吹鼓“流浪大师”这种人生观了。


哪有什么怀才不遇。


哪有什么小丑在殿堂,大师在流浪。


那些自我封闭的人,总会有无数种借口,来合理化自己的怯懦。


因为“看破红尘”,因为“没有伯乐”,因为种种看似正确,其实荒诞无比的理由。


每个人都有自恋,每个人都想证明自己是对的。


但请你鼓起勇气,把自恋的动力,投注在真实世界里。


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你会重重受挫,你会一遍又一遍地怀疑自己,否定自己。


你内心会不断地重复体验失控感、崩塌感、瓦解感。


但只要你坚持下去,不论实现目标与否,你都会收获一份超级强的自恋满足感——那是在战胜种种恐惧后,对一切未知事物的从容与自信。





也许你还想看:


苏大强的洗白太尴尬:“有毒父母”会终生毒害身边人

《都挺好》苏母摧残明玉时,为什么从不觉得自己有错?

约约约真的可以毁了一个人

《都挺好》苏父被骂上热搜:我讨厌这样的父亲,但我想要这样的老公



亲爱的,加我个人微信

我将为你分享生活、阅读和写作中的点点滴滴

一起陪伴,一起成长



亲爱的,你置顶/星标我了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