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视化视角下解析几何中的一个教学案例与点析
我们的理念是奉献、共享、共赢!欢迎关注我们!
下面是前几天我在讲解第18周小测(二)一道题时师生的解法及分析,请各位同行指正。
评析:学生甲的数学功底比较深厚,而且深得解析几何的精妙,即用坐标思想来表达曲线的运动情况以及位置关系,反复使用勾股定理得出T的坐标是关键。这个学生不断将图分解(她在黑板展示的情形如图所示)这是用可视化处理解析几何问题的典范。
评析:学生乙也可以说是用可视化视角来处理这个问题,只不过他的切入点是角度。再结合余弦定理来处理,这个学生也是非常不错的。
法四:
本人在课堂上的点拨,首先我先高度表扬了学生甲、乙热爱思考问题,并能通过可视化的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具有一定数学学科素养,特别是方法一利用坐标的思想抓住了解析几何的精髓,非常值得肯定和赞许。接着我讲了一下我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其实课堂巡查时也有个学生想到和我差不多的方法,不过她还是先运算OA的值,再在RT△OTA中计算 sin∠TOA,再计算cos∠TOA,从而得出tan∠TOA,这个学生是高手,她设出了点T,不过设而不求,讲角度转化到了斜率值,令人不禁想起2015年课标卷I卷第20题,直线与椭圆相交时倾斜角互补转发为斜率为负数那题,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妙。不过因为快下课的关系,我没有让她在课堂上展示。有点遗憾,不然学生应该有更充裕的时间领悟这一解法。小组合作探究的弊端就是时间不够用。不过在课后我和学生讨论交流:方法四虽然巧妙,但就是因为太巧妙了,在考试中未必能想到。方法一和二虽然过程比较复杂,但是思路清晰,难只是难在计算,更具有通性通法。不知各位读者有何看法?请指正。
热烈欢迎全国各地教育同仁加入“好老师在线”Q群:314559613,(学生请不要加入,谢谢)一起探讨高中数学教育教学,共享互助,共同提升!如需索取WORD资料请加入Q群或者关注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即可。热忱欢迎您的加入,投稿请发邮件至:52697898@qq.com,文章赞赏收入全部归在平台投稿成功的对应的作者。让我们一起让更多人喜欢数学,提升数学,传播数学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