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18年11月9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豆瓣“刷黑”正在成为新式“网络欺凌”

铁皮小鼓 深壹 今天

锋芒智库

品牌立论 | 口碑行销 | 舆情数据 | 策略咨询


文丨铁皮小鼓(影视Mirror)

总策划丨一诺、韩英楠


“豆瓣评分是否应该成为评价剧集口碑的核心指标?”


这个久困行业的问题,最近一个多月来,因为《漂亮的李慧珍》(以下简称《漂》)的“恶意刷1星”事件,被推上了舆论前台。


由迪丽热巴主演的青春职场剧《漂》,在本该庆功的金鹰揽奖之夜,遭到了来源不明的差评轰炸。短时间内,增加了超过3万条差评,导致该剧原本稳定在4.6的豆瓣评分,一夜之间跌至3.9分。后续,这部剧的评分持续下行,最终稳定在了如今的3.2分。


这个极端案例,以评分的短时“速降”向业界释放出了一个明显信号:豆瓣评分是口碑但更是舆情。豆瓣的反作弊机制虽然可以屏蔽部分集中黑评——毕竟《漂》的评分也没有跌到按比例计算应到的3分上下——但汹涌存在的“刷黑”势力可谓防不胜防。



其实,不用这个极端案例,仅从这两年国产剧豆瓣评分直观可感的标准降级,就能感知问题端倪:


据笔者统计,2017年豆瓣评分7.0以上的国产剧集共46部,其中8分以上剧集19部,更有两部突破9分——分别是凭借演技与年龄反差成就口碑的《小戏骨:红楼梦之刘姥姥进大观园》与“出圈”爆款悬疑剧《白夜追凶》。


相对应,当年普遍业内认可的优秀线,也大致划定在8.0-8.5之间。



截止至11月5日,2018年豆瓣评分7分以上剧集同样为46部,但在数值分布上明显下移。9.0+剧集没实现0的突破,口碑榜冠军被“塞罕坝造林”事迹改编剧《最美的青春》以8.4分摘走。8.0+剧集也仅有9部,不及去年的一半。绝大多数选手,而且是重量级选手徘徊在7.0-7.9之间。


业界同仁也心照不宣:今年的剧,能破7就算顶不错的成绩。


2018年豆瓣8.0+剧集

(《了不起的村落》第二季为纪录片,剔除)


“事出反常必有妖。”作为一个被观众视为权威的评价体系,1年内标准值浮动如此之大,如果非说没有内因外由,才更显欲盖弥彰。


今天这篇长文,笔者将详解以下几个问题:(1)豆瓣的评分机制究竟是怎样的?是否真的存在“作弊”可能?(2)“刷黑”是一种怎样的存在?它与从8.5降到7.0的优秀剧集“分数线”有什么关系?(3)究竟什么内容会在豆瓣获得高分?


当这几个问题答案弄清,“豆瓣评分是否应该成为评价剧集口碑的核心指标?”的问题,就不言自明了。




从小众走向“大众”

评分机制始终未变


提到豆瓣评分机制,目前最详细的官方解读,还是2015年12月豆瓣创始人杨勃(阿北)的那篇长文《豆瓣电影评分八问》(以下简称《八问》)。


将近两年过去,评分机制有没有改变?笔者不久前向豆瓣相关负责人求证,得到了一个并不陌生的回应:阿北长文中的陈述依然适用。


我们再次温习一下《八问》的重点:


1.豆瓣评分的根本逻辑是“简单粗暴”的“一人一票”算法。假如42万个注册用户打分,程序会把这42万个1-5星换算成0-10分,加起来除与42万就是豆瓣评分。评分实时更新,没有审核也没有人工监督。


2.豆瓣评分不存在人为操控的可能。系统里压根儿没有“修改电影平均分”的后台功能。


3.反作弊机制同样“简单粗暴”,就是“所有能判断属于非正常评分的一概不算”。这个“判断”靠程序判断。“非正常评分”则主要分为四类:注册/收购账号刷高分的;注册/收购账号刷低分的;明星粉丝团“进攻豆瓣”的;铁杆用户“捍卫豆瓣评分公正”反水行动的。


4.水军是有的,但鉴于以上反作弊机制,豆瓣评分很难刷的动。



这几点,把豆瓣评分的“舆情”属性已经说的很明白了。“舆情”能不能成为剧集口碑的标准,我们放在最后一部分说。


现在先回答一个更尖锐的问题:剧集的豆瓣评分,真的不能“作弊”吗?


根据笔者在多个数据维护群了解的情况,如果想要刷高分的话,对于大剧,答案大概率上是:不能,但各方“作弊”的尝试从未曾停止。


豆瓣对“非正常评分”鉴别极其严格,想要评分有效,豆瓣足迹与行为合理的“老号”是前提。因为水军“养号”成本高,无论长短评、讨论区还是点赞,相较其他平台数据,都是最高的。


笔者了解到的市场价,豆瓣长短评、讨论区的维护报价为25-40元/条,点赞2元/个。一般维护不能单独刷分,要先维护评论再用点赞推高好评,之后再用单纯的4、5星好评带高评分。


如果想要拉高的是一部评分人数10万等级的大剧,为了不让水军被淹没,维护费用将会高到离谱。


但是对于评分人数停留在百位、千位数的剧集,抬高评分的成本就会降低很多。尤其是对部分没有明星、关注度较低,针对特定观众群,且至少“单项突出”的小众剧集,以合理成本拉升评分并非不可实现。



不过,更让人心惊的是,在“卧底”调查的几个维护群中,笔者所领到任务大多不是好评而是“刷黑”——从黑演员到黑作品,无所不包。


“两三年前,豆瓣在电视剧方面,还算是小众平台。现在越来越引导大众的的观剧行为,盯上它的利益方就多了。正面维护不好做,黑水却好泼,效果好、成本也更低。”


一位资深剧宣从业者向笔者透露,豆瓣“刷黑”正在成为豆瓣维护的“新思路”。



阿北看不懂的“刷黑”

正在成为新式“网络欺凌”


在《八问》中,阿北曾留下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注册/收购账号刷低分的(这个我也百思不得其解)。


非常不幸,这句话一语成谶。阿北看不懂的“刷黑”恰恰成为了如今危及豆瓣评分,尤其是电视剧评分公信力的一个难题。


“如果你仔细观察一下,只要有大牌明星的剧,分数都很难破8。没有当红明星的剧,分数会普遍高一点。” 一位长期活跃在豆瓣的剧评人对笔者说。


回看2018年的豆瓣评分榜,8.0+的9部剧中,除了《天盛长歌》有陈坤、倪妮这样的顶级阵容,其他确实均不见大牌流量的踪影。


“不是因为明星不会演戏,而是只要有流量(明星)参演的剧,就一定会有对家,而且不止一个对家,‘下场’去打1星,在评论里人身攻击。这样分怎么高的了?剧也跟着遭殃。”


豆瓣1星短评


“今年电视剧竞争特别激烈,同档大剧‘刷黑’拉低对手评分的也很多。”在这位剧评人看来,“刷黑”对手是比维护自己数据,更容易的做法。“国产剧大家也知道,优点不好找,缺点还不好找吗?只要在开播时带节奏,一黑一个准。”


其实,“刷黑”不仅像这位豆瓣剧评人所说的“好做”,而且还很难甄别真伪。尤其在开播初期,很多心急的观众也会在开播1、2集就给出评分——往往不会太高——而黑评就夹在其中,毫不违和。


作为影迷聚集地,豆瓣的用户本身就挑剔,对国产电视剧宽容度不高。作为用户属性,这原本没什么。但一旦被“刷黑”的利益集团利用这个属性,就很可怕了。


“‘小辣椒’情绪是会传染的。你会有这么一种感觉,如果你看的前几个评论都打的是1星、2星,你来个4星,就显得你特别不高级、没品味。”


最近播出的一部创业题材电视剧,整体评价本应是6.5+的品质,结果首先开头不慎出现了节奏偏差,再加上某位主演招黑,硬是在“网络欺凌”下被压成了豆瓣3.0+。如此的案例,仅在今年就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媒介环境发生变化,媒介逻辑就需要重建。”


从小众走向大众,豆瓣评分的商业价值被越来越多利益集团盯上,尽管“作弊”异常之难,也会想尽办法、铤而走险。


在这种情况下,理想的解决办法,是豆瓣能找到并建立抗风险能力更强的评分机制。不过,这并非一朝一夕之功。更有效的“逻辑”重构,其实掌握在电视剧从业者自己手中,那就是对豆瓣评分重回理性。



拿什么拯救你的豆瓣评分?


豆瓣评分是大众评审团,是舆情风向标。从根本来说,豆瓣评分机制并非为剧集,而是为电影设计的。


直到现在,虽然豆瓣评分的范围已经涵盖了电影、剧集、综艺、动漫,但其在豆瓣中的频道,依旧以豆瓣电影命名。


对剧集来说,豆瓣评分起码在两点上不甚适配:一是不符合剧集完整观看的需求;二是用户群体的偏差。


电影是影院里一场集体狂欢,电视则是化整为零的故事消费。当一部剧在开播当天的评论,成为之后观众决定看或不看的重要引导,这对它的口碑是不公平的。


从用户群体来说,尽管豆瓣用户已经摆脱文青气质,但它的“大众”化还是要加个引号的。虽然豆瓣用户总数超过1亿,但绝大多数分布在一、二线城市。它的用户,还是更接近于影院中的那个“大众”。



这群用户的偏好非常明显。


在豆瓣的评价体系中,纪录片>动画片>外国电影>英美剧>日韩剧>国产电影>国产剧。处于链条前段的内容,评分上往往会高出1-2分的友情分,而处于链条末端的国产剧本身就会减去1-2分的印象分。


如果一定要说,豆瓣评分从创作角度有什么捷径,那就是向这群用户的品味靠拢:像纪录片一样有实有用的历史正剧;像英美剧一样有现实关照的社会剧;源自好莱坞类型电影的推理、悬疑、犯罪剧……


不过,这样刻意的靠拢真的有必要吗?


在一个原本不属于自己的战场,无论是创作上的亦步亦趋,还是宣推上的下场厮杀,都显的得不偿失。


也许,我们更应该做的,是改掉“言必豆瓣”的“不良嗜好”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