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扬州八怪”加在一起抵不过一个“八大山人”!

梅溪草堂 2021-03-01




八大山人,名朱耷(1626—约1705),江西南昌人,明末清初画家、书法家,中国画一代宗师。清初画坛“四僧”之一。为明宁献王朱权九世孙,明灭亡后,国毁家亡,心情悲愤,落发为僧,法名传綮,字刃庵。



明朝灭亡后,心情悲愤,落发为僧,法名传綮,字刃庵。又用过雪个、个山、个山驴、驴屋、人屋、道朗等号,后又入青云谱为道。


▲清 黄安平作 朱耷自题《个山小像》


朱耷中晚年,在书画作品款署中多用“八大山人”。四个字以草书体连缀写,似“哭之”、“笑之”,借此暗寓他面对富于戏剧性变幻的人生,哭笑不得,百般无奈的感慨之情。


▲清 八大山人 《柳树八哥》


在风格上,朱耷主要从唐代欧阳询、宋代黄庭坚和明代董其昌得益最多。他的山水画初师董其昌,后又上窥黄公望、倪瓒,多作水墨山水,笔墨质朴雄健,意境荒凉寂寥。亦长于书法,擅行、草书,宗法王羲之、王献之、颜真卿、董其昌等,以秃笔作书,风格流畅秀健。


▲清 八大山人 《松鹿图》

他的作品往往以象征手法抒写心意,画山水,多取荒寒萧疏之景,剩山残水,仰塞之情溢于纸素,可谓“墨点无多泪点多,山河仍为旧山河”,“想见时人解图画,一峰还写宋山河”,可见朱耷寄情于画,以书画表达对旧王朝的眷恋。其画笔墨简朴豪放、苍劲率意、淋漓酣畅,构图疏简、奇险,风格雄奇朴茂。


▲清 八大山人 《山水》 


八大山人的画在当时影响并不大,传其法者仅牛石慧和万个等人,但对后世绘画影响是深远的,他的艺术成就主要一点,不落常套,自有创造。


他的大写意,不同于徐渭,徐渭奔放而能放,八大山人严整而能放。清代中期的“扬州八怪”,晚期的“海派”以及现代的齐白石,张大千、潘天寿、李苦禅等巨匠,莫不受其熏陶。


八大山人以绘画逃避和抗议自己的命运,孤独、寂寥、清冷、傲岸,不仅将笔墨张力发挥到了极限,而且抵达了人画合一。在其极简、极淡的形式背后,是一张拉满的弓,数百年引而不发。后人学其画,至多学到皮毛,难以望其项背,更无从抵达其画道之微奥。


▲清 八大山人《岁寒三友图》

他是徐渭之后另一座傲然的孤峰。


就明皇室遗民朱耷的结果看,他在清朝初年就以其钝秃的画笔给出了答案。这个半僧半道、半哭半笑,失去了水、土和空气,身心均无所附丽的前朝贵胄,最终在绘画中找到了生命的根脉和依托,成为永存于艺术星空的“王子”。


鹌鹑 【题识】竟作一日谈,胸怀若雄雌。黄金并白日,都负五坊儿。甲戌重阳八大山人画并题【钤】八大山人(朱文无框屐形印)


齐白石曾叹服道,“恨不生前三百年,或为诸君磨墨理纸,诸君不纳,余于门之外饿而不去,亦快事也。”


学者黄锦祥赞其:“笔笔精奇妙不言!”


评论家王进玉说:“如果你真正读懂了八大,你会发现虽然扬州八怪风貌各异,且成就非凡,但他们加在一起却终究抵不过一个八大。”


可见朱耷17世纪中国画的一代宗师之名,当之无愧,对后世影响极大。


▲清 八大山人《鹫梅花图》 


朱耷的画作在东方尤其在日本备受推崇,并在世界画坛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如:《孔雀竹石图》《荷塘戏禽图卷》、《莲花鱼乐图卷》、《芭蕉竹石图轴》、《快雪时晴图轴》、《幽溪泛舟图轴》等,书法方面有《临兰亭序轴》、《临“临河叙”四屏》,以及各大家法帖和行草诗书轴册等,都在国内外的博物馆、院中珍藏。


▲清 八大山人《草书七绝诗》 


▲清 八大山人作品


▲清 八大山人作品


▲清 八大山人作品


▲清 八大山人作品


▲清 八大山人作品


▲清 八大山人作品


▲清 八大山人作品


▲清 八大山人作品


▲清 八大山人作品


▲清 八大山人作品


▲清 八大山人作品


▲清 八大山人作品


▲清 八大山人作品


▲清 八大山人作品


▲清 八大山人作品


▲清 八大山人作品


▲清 八大山人作品


▲清 八大山人作品


▲清 八大山人作品


▲清 八大山人作品


▲清 八大山人作品



▲清 八大山人作品


▲清 八大山人作品


▲清 八大山人作品


▲清 八大山人作品


▲清 八大山人作品


▲清 八大山人作品


▲清 八大山人作品


▲清 八大山人作品


▲清 八大山人作品


▲清 八大山人作品


▲清 八大山人作品


▲清 八大山人作品



▲清 八大山人作品



▲清 八大山人作品



▲清 八大山人作品



▲清 八大山人作品


▲清 八大山人作品



您转发朋友圈或点一个“在看”

就是对梅溪草堂最好的鼓励!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我们






梅溪草堂




为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促进国内外书法艺术交流,

举办成人,青少年书法艺术培训学习。

内容包括:

汉字文化;

篆隶楷行草各种书体的临摹与创作;

举行书法讲座及中外书法交流活动。

旨在通过书法学习丰富业余文化生活,

陶冶艺术情操,

提高艺术鉴赏与审美能力,

增强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

加深对传统优秀文化的理解,

增进学识修养,

提高书法技能。

成为广大书友书法学习与交流的平台。






更多推荐

看老师点评临好魏碑应该注意的细节。

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的十大著名饭局。

清秀风雅的中国式茶点。

中国传统颜色的雅称,美极了!

林语堂:怎样才叫受过教育?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