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生活美学 ∣一点心意,几味清欢。品味中式点心之美。

梅溪草堂 2021-05-02


中国点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炎黄时代,当时由于祭祀文化的产生,人们会上供最好的五谷,以期神农大帝赐予丰收。而“点心”这个词的由来传说是东晋时期的一位大将军看到战士们日夜血战沙场,屡建战功,传令民间烘制了美味糕点慰劳将士,以表“点点心意”,这个名词就保留了下来。此后,点心也成了礼尚往来的重要物件发展出越来越多的种类,花式,和各地的特色。


传统意义上的点心大致分为:京式,苏式,广式,扬式,闽式,潮式,宁绍式,川式,高桥式等。其中“京八件”作为皇室王族婚丧典礼中非常重要的礼品,造型精致,寓意丰富,“用一方小小的点心,记载了百年间的盛世华章。”苏式点心从春秋时期萌芽后就一直有着平稳的发展。由于物产丰富,点心在食材选择上讲究颇多。口味追求细腻柔和,外观精致富有寓意,也是最体现闲情雅致的小点心。


在中国的传统节日里,点心体现了重要的仪式感。人们从过年开始吃年糕,汤圆,到清明的青团,端午的粽子,中秋的月饼,还有重阳节的桂花糕,这大概是家家户户每年必不可少的。以前家里给老人过生日还有寿糕,寿团,寿包,邻里之间相互赠送,不仅丰富了我们的味蕾,也传递着友善的情谊。寻常日子里,走访亲友带点水果,点心也是一种必须的“体面”。


中国人对吃的讲究其实也是一种热爱生活的方式。点心虽然不如主食,大菜,却给了我们很多意料之外的满足感。也正是因为这种满足感,让人愿意花更多的心思让它变得更精致更好味。即使会被一口吃掉,也不厌其烦地刻上各种精美图案,而每一幅图后面,都有一个美好的愿望。小点心里面蕴含的大文化是对生命的关怀,字里行间充满浓浓的中国味道。


中国有句古话,

叫做“不时不食”,

就像古人做糕点一样,

尊重食材本身,尊重自然本身,

这是中国人“敬天惜物”最自然的流露,

春饼,夏糕,秋酥,冬糖

四时八节,应季而点,

这是古人对时令的尊崇和敬畏,

先人以一双巧手,

让随时更迭的食物和日子,

盈满古早味和人间温情,

糕点虽小,心意却大,

是人们对生活的认真,

更是对精致闲雅的追求,

一点心意,几味清欢。




“点心”传说源自东晋,

一将军为了犒赏士兵,

特制美味糕点,送往前线,

以表示“点点心意”,

唐宋时,“点心”已经颇为流行。


有顷,鸡鸣,诸客欲发,三娘子先起点灯,置新作烧饼於食牀上,与诸客点心。


——唐·孙頠《幻异志·板桥三娘子》


上觉微馁,孙见之,即出怀中蒸饼云:‘可以点心’。


——宋·庄季裕 《鸡肋编》



到了明清两代的文人,

用他们传世的文笔,

为我们描写了最楚楚动人的点心,

那些味道犹如透过累世的深情

扑面而来,我们无法招架,,

如张岱、袁枚,

都是大名鼎鼎的美食家,

中国的点心在他们笔下,

成了最深情的表达。




藏在那些花香里,

传统糕点是有花香的,

古人以花入点心,

就像中国人“敬天惜物”一样,

用四个季节的花信,

捎入那些精致的点心之中,

它们像上了妆的女子,

依偎在长安的河畔,

沉静在开封的汴水旁,

从唐宋走到明清,

还将一直延续下去,

这是中国饮食文化里,

另一种动人可口的精致,

它们可解馋,亦可解乡愁,

咬一口,仿佛是千年的芬芳。


▲桂花糕


▲荷花酥


▲莲蓉酥


▲玫瑰酥



藏在那些名字里,

包、饺、糕、团、卷、饼、酥,

都是它们的名字,

光念着,都会让人满口生津,

蟹黄汤包,汤汁飞迸肉鲜美,

水晶虾饺,玲珑蘸酱不腻味,

各种酥饼,焦香叠叠,沙沙松脆,

古代的点心,

更像是一位位旖旎的丽人,

莲叶羹、梅花香饼、香薷饮、

玫瑰酥、七巧点心……

它们从后厨登上大雅之堂,

成为人们的盘中珍,桌上宝,

名如其物,光是让人看着名字,

便会让人浮想垂涎,

忍不住要咽口水。



中国传统的点心,

是时光里的一抹风雅,

它们是活色生香的美人,

无论是名字,还是样子,

都有着楚楚动人的芳华,

在它们安静的眉目之下,

暗藏着对生活美好的寄寓,

尝一口家乡的点心,

解几味人间的清欢。


您转发朋友圈或点一个“在看”

就是对梅溪草堂最好的鼓励!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我们








梅溪草堂


为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促进国内外书法艺术交流,

通过书法学习丰富业余文化生活,

陶冶艺术情操,

提高艺术鉴赏与审美能力,

增强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

加深对传统优秀文化的理解,

增进学识修养,

提高书法技能。

成为广大书友书法学习与交流的平台。





更多推荐

2021辛丑年你一定要去游玩的几个“诗意”之地。

疏肝解郁、补肝明目。春季养肝最当时!

“书中自有颜如玉”,油画里那些优雅的读书人。

古人十雅,“偷得浮生半日闲”。

古诗中的饮食文化

书香茶韵,品味惬意人生。

古代文人酒趣琐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