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夏日八雅,常寄幽情

梅溪草堂 2021-09-27




曹庭栋(公元1700—1785年),清代养生家,字楷人,号六圃,又号慈山居士,浙江嘉善人,生活于清代康熙、乾隆年间,享年八十六岁。天性恬淡,曾举孝廉而坚辞不就。勤奋博学,尤精养生。代表作为《养生随笔》又名《老老恒言》。此书乃集古人养生之法,兼以个人所得,是老人养生的很好参考。



近日读清人曹庭栋的《养生随笔》,摘小句示于诸君。







笔墨挥洒,最是乐事,素善书画者兴到时,不妨偶一为之。书必草书,画必兰竹,乃能纵横任意,发抒性灵,而无拘束之嫌。饱食后不可捉笔,俯首倚案,有碍胃气。若因应酬促逼,转成魔障。



“纸寿千年,墨润万年。”笔墨取于物,发之心,为物之象、心之迹。


如果说书法体现的是一种闲情雅致、修身养性,那画画更在于它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的思考。古人作画,一支笔,一张宣纸,纵横恣肆,写意流畅。一张纸,寥寥数笔丹青于白宣之上,诗意盎然,寄托着隐逸超俗的思想。





能诗者偶尔得句,伸纸而书,与一二老友共赏之,不计工拙,自适其兴可也。若拈题或和韵,未免一番着意。至于题照,及寿言挽章,概难徇情。







棋可遣闲,易动心火;琴能养性,嫌磨指甲。素即擅长,不必自为之。幽窗邃室,观奕听琴,亦足以消永昼。



古人云,善琴者通达从容,善棋者筹谋睿智,善书者至情至性,善画者至善至美。


在古代,琴棋书画乃是“文人四友”。而这四友中,又以琴为首,由此已能窥见琴在古代文人生活中所占地位非同一般。


白居易在《船夜援琴》中写道:“七弦为益友,两耳是知音。心静即声淡,其间无古今。”琴能养性,高山流水遇知音,夏日幽窗邃室,观奕听琴,亦足以消永昼。






法书名画,古人手迹所存,即古人精神所寄。窗明几净,展玩一过,不啻晤对古人;无帖不得法,可关注中式精致生活公众号,到心领神会处,尽有默然自得之趣味在。






院中植花木数十本,不求名种异卉,四时不绝便佳。呼童灌溉,可为日课。玩其生意,伺其开落,悦目赏心,无过于是。







拂尘涤砚,焚香烹茶,插瓶花,上帘钩,事事不妨身亲之。使时有小劳,盘骸血脉,乃不凝滞。所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也。



诸葛亮弹琴时不仅有童子相侍左右,而且常置香案,焚香助兴。


在古代,有闲人家,这是一种比较高雅的消夏方式。香料燃起,伴随一缕缕袅袅青烟升起的不仅是香味,还有静下来的心。心静自然凉,这大概就是古人焚香度夏的原因。


烟气袅袅,清幽淡雅,制造出幽静风雅的氛围,使人放松,静静感受这夏日的美好。






鹤,野鸟也,性却闲静,园圃宽阔之所,即可畜。去来饮啄,任其自如,对之可使躁气顿蠲。若笼画眉、架鹦鹉,不特近俗,并烦调护,岂非转多一累。







阶前大缸贮水,养金鱼数尾,浮沉旋绕于中,非必池沼,然后可观。闲伫时观鱼之乐,即乐鱼之乐,既足怡情,兼堪清目。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细看,这水里几尾游鱼正在嬉戏。


魏晋名士嵇康言“游山泽,观鱼鸟,心甚乐之”。


游鱼与水,一跃一静, 营造出一份清雅的格调,带给人轻松愉悦的心情。夏日,闲伫时观鱼之乐,即乐鱼之乐,既足怡情,兼堪清目。



您转发朋友圈或点一个“在看”

就是对梅溪草堂最好的鼓励!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我们







梅溪草堂


为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促进国内外书法艺术交流,

通过书法学习丰富业余文化生活,

陶冶艺术情操,

提高艺术鉴赏与审美能力,

增强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

加深对传统优秀文化的理解,

增进学识修养,

提高书法技能。

成为广大书友书法学习与交流的平台。



       

           
更多推荐
           

陆游:扫地焚香,是养生也是修行

国画大师作品中的的端午!

林岫:闲中悟道莫过棋

贾平凹 | 以文字立身,用字画养性

初夏,不妨到中国最安逸的这十座城市走一走。

真正供养生命的东西,是内心的繁华似锦。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