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件件堪称逸品,吴昌硕故宫馆藏十佳书画作品鉴赏

梅溪草堂 2021-12-08





▲岁朝清供图轴
纸本,设色,纵151.6cm,横80.7cm
故宫博物院藏


岁朝指农历元旦,历代画家特别是文人画家都喜欢在这一天绘制《岁朝清供图》,作为新年伊始的首幅作品。吴昌硕作为一名文人画家,也几乎每年都画《岁朝清供图》,且多所变化,其最大的特点是很少取材于牡丹,他在《缶庐别存》中有一段话披露了其用意,文曰:“己丑除夕,闭门守岁,呵冻作画自娱。凡岁朝图多画牡丹,以富贵名也。予穷居海上,一官如虱,富贵花必不相称,故写梅取有出世姿,写菊取有傲霜骨,读书短檠,我家长物也,此是缶庐中冷淡生活。”此段话写于1889年,而在这幅1915年的《岁朝清供图》中仍然不见牡丹形象,其时吴氏的生活已有了极大改善,但仍不画牡丹,可见其富贵不移初志的高雅人格与画品。

此图以瓶梅、水仙、蒲草、秀石诸品组合而成,并置于瓶盆等器物中,以示为案头清供之物。物品高下低昂、错落有致地安排于画面,并以右高左低的对角形式排列,左上角和右下角分别配以题识和印章,这是吴昌硕花卉画中常用的构图形式。画面左上角自题:“岁朝清供。岁朝写案头花,象古人所作岁时物之迁流也,兹拟其意。乙卯岁寒吴昌硕。”

此图信手挥洒,真情流溢笔端。高颈古瓶中的一枝红梅,以及翠绿的水仙,纷披的蒲草,皆得其大意,笔法隽逸洒脱,极具清逸雅淡之气。用墨、设色也恰到好处,用墨浓淡相宜,设色俏丽鲜艳,雅妍相兼,双勾敷色的水仙花,更体现了吴氏晚年运笔遒劲古拙的独特风韵。


 ▲荷花图轴
纸本,设色,纵163.4cm,横47.5cm
故宫博物院藏


右上方以篆书自题:“石师泼墨,往往如此。乙巳秋中吴俊卿。”钤“吴俊之印”白文印。乙巳为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吴昌硕时年62岁。

图绘荷塘小景。荷叶以泼墨法绘出,墨分五彩,浓淡相宜;荷花以胭脂加水晕染,得娇艳欲滴之貌。构图盈满,层次鲜明,画风新奇。


 ▲紫藤图轴
纸本,设色,纵132.5cm,横41.2cm
故宫博物院藏


吴昌硕有着深厚的书法功底,因此他在绘画创作上能够以书入画,曾自言:“草书作葡萄,笔动走蛟龙”,又言:“临抚石鼓琅玡笔,戏为幽兰一写真。”此图便是他以狂草笔法创作的写意画佳作。其画意而不画形的洒脱笔墨,显现出书法中气贯神通的审美意趣,同时也生动地展现出紫藤沐浴春光的勃勃生机。



▲玉兰图轴
纸本,设色,纵174.8cm,横47.5cm
故宫博物院藏


图绘玉兰花依石而开的景致。白描的玉兰与墨染的山石形成强烈的黑白对比,相互依托,虚实相生。兰、石以金石篆籀的笔法入画,浑厚老辣的笔墨融入简率疏野的写意花鸟画格之中,营造出“豪放而馨香”的绮丽效果,与图中苍劲有力的书法相映生辉。此幅当属诗书画有机结合的佳作。

款署 :“木笔年年纪岁华,昌硕。”钤“昌硕”白文方印。右下自题五言诗:“风过影玲珑,帘开雪未融。色疑来蜀后,光欲夺蟾宫。不夜云归晚,无暇玉铸工。青莲真失计,贪赋鼠姑红。己酉夏四月,安吉吴俊卿。”钤“仓翁”白文方印、“古鄣”白文方印。

“己酉”为宣统元年(1909年),作者时年66岁。


 ▲天竺水仙图轴
纸本,设色,纵174.7cm,横47.5cm
故宫博物院藏
本幅款署:“群仙祝寿。拟范湖居士。己酉吴俊卿。”钤“昌硕”白文印。


此图又名《群仙祝寿》。图绘天竺、水仙。构图颇具匠心,水仙顺坡生长取斜势,而参差错落的天竺直、斜之姿兼备,使画面富于变化,情趣盎然。水仙的叶片以墨笔勾线,石绿填色,浓厚的色彩增添了鲜活的生机;高挑的天竺则以写实手法点染而成,其艳丽的嫣红色与水仙的绿色形成冷暖色调的对比,色彩明亮却不俗艳。此作是吴昌硕花卉画的代表作之一。


天竺、水仙均有长寿之意,且谐“诸仙”之音,是寿意画的常用题材。范湖居士即周闲(1820-1875年),字存伯,一字小园,号范湖居士,浙江秀水(今嘉兴)人。晚清上海重要画家,精于水墨花卉,与任熊、任颐、吴昌硕等相友善。图题“拟范湖居士”,可知此图有借鉴周氏之处。

 ▲吴昌硕 紫藤图 

金笺,设色,纵163.4cm,横47.3cm 

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是1905年吴昌硕62岁作,为花卉四条屏之末条。款:“乙巳(1905年)八月八日,安吉吳俊卿擬十三峰草堂”。钤“吴俊之印”。绘藤叶凌空倚势,宛若龙翔凤舞。藤条盘绕回曲,缠石数重。作者娴熟地运用狂草般的笔法,飞动迅疾,一气呵成。同时,此画画气不画形,追求书法中气贯神通的审美意趣。正如他自言:“草书作葡萄,笔动走蛟龙”,又言:“临抚石鼓琅玡笔,戏为幽兰一写真”等。这种以书入画的画风别开蹊经,对近现代中国画的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

此外,该图施墨浑厚沉稳而又淋漓酣畅,构图不拘陈法,巧于设陈布势。挥洒之中妙趣横生,生动的笔墨赋予紫藤生机勃勃,其显现出的画境充分地印证了本幅题画诗:“繁英垂紫玉,條系好春光。歲歲花長好,飄(飄)滿畫堂。”的诗境。


 ▲牡丹水仙图轴
洒金,设色,纵174.7cm,横47.5cm
故宫博物院藏

本幅款署:“梅生沈老伯大人德配伯母周夫人七十双寿。俊卿敬画。”钤“吴昌石”朱文印。

图中牡丹以没骨积染法刻画,笔致潇洒飘逸,水与墨、色有机地交融,表现出牡丹旺盛的生命力和贵而不骄、艳而不俗的神韵。水仙以白描双勾法刻画,其不着一色的叶片与浓艳的牡丹相比具有洗尽铅华始见真的淡雅之美。生机勃发的牡丹和水仙营造出喜庆祥和的氛围,成功地表达了作者以此图祝福长辈健康长寿的主题,当属吴昌硕花卉画的代表作之一。



 ▲篆书临石鼓文轴
纸本,纵149.5cm,横82.3cm
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
田車孔安鋚勒既簡左驂
旙旙右驂騝騝?以?于原?
止?宮車其寫秀弓寺射
麋豕孔庶麀鹿雉兔其又
何其?大出各亞旲執而
勿射庶??麋豕君子逌樂右臨
獵碣第三

吾家賴父先生嘗謂:臨石鼓宜重嚴不(而)不滯,宜虛宕而不弱,近時作者唯臯文張先生能之,缶願學焉而已。乙卯夏五月客滬上,吳昌碩。

本幅临石鼓第三鼓“田车”篇,末款“吳昌碩”,下钤“俊卿之印”、“昌碩”印二方。此轴书于1915年,吴昌硕时年71岁。本幅无藏印。

此轴笔法沉厚浑朴,笔力雄健,线条粗细富于变化,既师原文之意,得其形,又独具风骨。近人向燊评其书云:“昌硕以邓法写石鼓文,变横为纵,自成一派。”此轴结字以上下左右参差取姿,用笔遒劲,气息沉郁雄壮,自具新意。
 ▲行书诗轴
纸本,纵130.2cm,横40.8cm
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
风香邻有无,花影佛跏趺。历劫龙吁盋,餐霞凤别梧。石真彊取(诗字点去)柱,诗奈不奇觚。山傥燕支夺,狂歌待老夫。普宁寺牡丹。丁卯凉秋录于癖斯堂。吴昌硕年八十四。

本幅书录五言诗一首,末作者自识:“普宁寺牡丹丁卯凉秋录于癖斯堂,吴昌硕年八十四。”下钤“仓硕”印。无藏印。“丁卯”为1927年。普宁寺位于今杭州市余杭区仁和镇东塘普宁村,始建于五代后晋天福年间(936-944年),吴越王钱氏所建。普宁寺屡毁屡兴,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是最后一次重建。寺内原有“玉楼春”牡丹十八墩,相传为于谦手植,至清时花满庭院。今存六大本,花朵特大,白中带紫。据记载,普宁寺牡丹为塘栖二十四景之一,被誉为花中之魁。

此轴书法古拙遒劲,于法度之外别开生面。用笔时而厚重沉著,时而潇洒飘逸,起笔与横笔多沉实,撇笔多细长,有如其画梅之法。结字多欹侧,但以笔划之粗细保持字形的稳定,无倾倒之势,充分体现了吴氏书法“用笔遒劲,气息深厚”,“结体以上下左右取姿势”的书法特征,并可从中看到许多绘画的用笔特点,面貌独具一格。


 ▲篆书八言联
纸本,纵172.5cm,横36.7cm
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
花时鲤帛寓安迺乐,辞中虎帅写翰为猷。集猎碣字。时丁巳先花朝数日客春申浦。安吉吴昌硕。

此件集石鼓文对联书于民国六年(1917年),吴昌硕时年74岁。笔法浑厚流畅,方圆兼济,变化丰富,充满古朴凝练、沉实恣肆的金石气,是吴昌硕晚年创作的石鼓文精品。

石鼓为战国时期秦国刻石,以形状似鼓而得名,因铭文内容记述贵族游猎事,又称猎碣。石鼓共十只,分刻先秦古歌一篇。石鼓文是籀文向小篆过渡阶段的文字,其体态堂皇整肃,笔法雄浑圆活,风神气质在古文字书法中独树一帜。因时代久远,字迹多有磨灭。石鼓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于石鼓馆展出。

作为继邓石如之后的又一位篆书大师,吴昌硕将邓石如立足小篆的探索领域拓展到商周大篆,主要围绕石鼓文进行创作。他打破了清人以笔追金的拟古观念,以自然舒展的行书笔法入篆,从神形两方面表现三代文字雄强苍浑的审美趣味,为大篆古法注入了新的气息。


资料源于网络,文字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侵权必删!

僅限交流學習。


您转发朋友圈或点一个“在看”

就是对梅溪草堂最好的鼓励!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我们






梅溪草堂


为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促进国内外书法艺术交流,

通过书法学习丰富业余文化生活,

陶冶艺术情操,

提高艺术鉴赏与审美能力,

增强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

加深对传统优秀文化的理解,

增进学识修养,

提高书法技能。

成为广大书友书法学习与交流的平台。

更多推荐

干货 ∣ 关于写意花鸟画中蘸墨、用墨技法的解析。

名家讲堂 ∣ 何海霞山水绘画技法详解

毛主席称赞他是“博古通今”的人才,刘继卣人物画精品欣赏

陆俨少:中国画家应该如何进行书法练功

国画技法 | 黎雄才大师教你画山石

他用极致癫狂的笔墨, 影响了中国书画400余年。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