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联通云”正式浮出水面,要讲出云计算怎样的“新故事”?

科技云报道 科技云报到 2023-08-09

如今的云计算就像水一样,无声无形却与各行业融为一体,成为无处不在的基础设施。

虽然在外界看来,云计算市场格局已经尘埃落定,头部云厂商呈现出马太效应,但在算网融合以及未来网络新技术趋势下,以中国联通为代表的运营商依然开启了自我进化之路。

近日,在2021中国联通合作伙伴大会上,联通云以全新品牌形象正式浮出水面。


在众强林立的云计算市场中,联通云将如何三分天下取其一?其手中又有哪些博弈的筹码?

积蓄已久高调出击
企业级云服务成必争之地

从发展历程上看,中国云计算已经迈入了成熟期,行业应用相对此前也大幅增加。

根据信通院发布的《云计算白皮书(2021)》显示,2020年,我国云计算市场发展亮眼,整体规模达到2091亿元,增速达到56.6%。

面对如此巨大的企业级服务市场,各家云计算厂商都使出浑身解数,深耕细分业务场景。
 
相比阿里云、腾讯云等互联网厂商成为国内云计算市场的主导力量,运营商进入云计算头部市场的时间显然较晚。

但值得注意的是,运营商的技术起步并不晚。

以中国联通为例,自2008年以来深耕云计算已有13年,作为国内最早一批研发云计算的厂商,中国联通立足自主创新,在2013年已推出了云计算平台“沃云”,形成了安全可信、云网一体、专属定制、多云协同的特色。
 
同时,由于在企业级市场扎根多年,以中国联通为代表的运营商还拥有丰富的服务经验和成熟的解决方案。凭借优势网络和丰富的IDC资源,其云计算产品在政务、央企等领域迅速得到认可,特别是对于信创这类具有较高安全需求和自主可控门槛的领域,身为“国家队”的运营商具有不可比拟的竞争优势,成为中国云计算市场中不可或缺的角色。
 
基于对自身业务的实践和对外服务客户的积累,近期中国联通再次迎来了新的战略升级,明确了“大联接、大计算、大数据、大应用、大安全”五大主责主业。

而此次全新亮相的联通云则作为承接大计算业务的统一算力基座,旨在聚合“5G、云、大、物、智、链、安”等数字能力为数字经济打造第一计算引擎。
 
如果将之前中国联通在云计算领域的种种动作视为“升级”,那么此次联通云的发布,可以被视为其云计算业务的彻底“进化”,不仅再一次对自身角色定位进行了重新审视,更对能力边界、技术优势和业务价值进行理清,从而实现由顶层战略到微观战术的焕新和再造。
 
那么,作为综合性的大计算服务品牌,联通云将如何运用运营商特有的优势,激活行业数字化的“一池春水”?
 

左手算力右手网络
借力算网融合欲实现
“弯道超车”
 
当前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工业制造、零售、医疗、电信服务等行业的应用创新不断涌现,数据出现了爆发式的增长,算力已经成为比流量更加宝贵的基础资源。
 
一方面是边缘侧算力需求驱动了实时计算成为行业的热点,计算泛在网要求高效率的算力连接,云网边端算力得到了广泛认可。

另一方面,信息通信网络已经步入了云网深度协同发展的新阶段,积极打造算力网络,不仅符合网络服务创新发展的根本需求,还可以带动网络技术朝全面智能化的方向去演进。
 
而在算力和云网方面,运营商相比互联网领域的云计算厂商,不仅拥有国家、省、地市等多层级算力资源池,遍布全国的运营商网络也为其打造低时延、广联接、智能化的云网边协同一体化新型算力网络提供坚实基座,更有助于实现国家枢纽节点间、以及与省级、地市、边缘数据中心的有效连接与一体化调度。

这一切都是运营商从单一的云计算向更高层级的大计算进化的先决条件,也为联通云这类具有运营商背景的云计算厂商提供了弯道超车的机会。
 
从中国联通明确提出的生态体系来看,也十分希望联通云在具备天然的算力和网络资源优势下,能够在蓬勃发展的云服务市场上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

作为算网融合的新基座,联通云借助中国联通在算力和网络方面的天然优势,全面强化了算力感知网络、算网编排管理、算力路由、算网联合调度、算力交易等技术,实现了算力和网络在协议和形态上的深度融合、一体共生。


为此,联通云在技术方面进行全面升级,具体而言:
 
首先,云原生技术得到进一步加强。

此前,联通云全面支撑中国联通内部的集约化业务系统,稳定承载超过4亿用户的核心业务运营,单一集群规模超过5万多个节点,创造了30万+容器实时在线的超大规模云原生技术实践。

基于央企最大规模云原生的最佳实践,联通云更有底气为政企客户数字化转型提供可信赖的算力支撑。
 
其次,通过分布式云跨域一体,联通云实现了四级云网覆盖、秒级跨域调度、5G应用一键下发,进一步深化云网协同融合。
 
在安全可信方面,联通云全新推出的操作系统3.0版本,支持云原生+虚拟化双技术栈,全面适配主流国产软硬件,支持以统一技术内核多形态交付,提供国产化端到端全栈解决方案。
 
在组件丰富程度方面,联通云PaaS产品数智融合,具备强大的开放性,便于应用集成,实现关键组件的自主研发,超过160款自研组件满足用户对自主可控的需求,同时还开放所有PaaS生态,能够帮助客户快速的适配行业需求。
 
在云网深度融合方面,联通云将算力与网络深度融合,构建CUBE-Net3.0新型算力网络,增强覆盖336个城市的产业互联网CUII的可编程能力,实现一点入云,智能组网,算网一体调度,打造“一网联多云,一键网调云”的云网一体化服务。
 
从这一系列技术升级动作不难看出,联通云在技术上已经实现跃迁,其完全有能力在这个大市场中“分一杯羹”。
 
可信数智云平台
深度赋能千行百业转型升级
 
近年来全球数字经济快速发展,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成为国家战略。

值得注意的是,在产业数字化领域,中国与欧美头部国家还有较大的差距。

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数字经济占GDP比重约为38%,而美国、德国、英国普遍达到61%-63%。
 
面对和全球先进水平的差距,中国联通作为央企,打造新型的数字信息基础设施义不容辞,而这正是推出联通云全新品牌的意义所在。
 
联通云作为算网融合的主承载基座,其目标不仅在于提供功能完善的IT基础设施,更要以数字化的磅礴之力渗透千行百业、赋能千场万景,成为数字经济的“使能者”,力求抢占新一轮产业变革的制高点。


不同于互联网云计算厂商的发展路线,联通云基于运营商自身优势,走出了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方向同步延展的整体路径。
 
一方面,基于中国联通的基础通信网络和先进的5G技术服务能力,联通云可以灵活调用、整合这些资源和能力,在算网融合的统一基座之上,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的综合运用,开发出更多面向行业的应用。

尤其是中国联通作为最早实现全国31省数据集中的运营商,使得联通云为政府、企业、社会提供大数据服务、挖掘数据价值时具备了“数智领先”的先天优势。
 
目前,联通云已打造出物联感知云、数海存储云、智能视频云、智链协同云、5G边缘云、自主可控云、混合云七大场景云,为千行百业上云提供坚强保障,推动包括政府、工业、金融等在内的千行百业从连接、分析走向智能。
 
比如中国联通承建的民政部金民工程,以数海存储云提供大容量、低成本的存储资源和高可靠的异地灾备能力,为核心系统灾备上云提供最佳实践;

承建的河南省产融平台,以智链协同云实现企业数据采集、链上数据存证、数据溯源流转,为金融服务安全上云提供最佳实践;

承建的辽宁省政务云,以混合云实现联通云与其它云的统一管理、调度和运营,为政府上云、用云、管云提供最佳实践。
 
另一方面,中国联通在各省、地市、区县四级的完整交付运营体系,以及旗下联通数科等专业子公司、产业互联网公司的技术和行业能力,为联通云向政企客户提供从顶层设计、解决方案、集成交付、运营服务的一揽子数字化服务提供了更为强大的赋能。
 
基于云服务商(CSP)与云运营管理服务商(CMSP)的准确角色定位,让联通云既能提供从IaaS到PaaS、SaaS全栈服务的能力,也可以围绕客户多样化的数字业务需求,以贴身服务打造个性化的解决方案。
 
同时,随着国产化和信创需求的逐步旺盛,大量的政府和央企开始寻求更加自主可控的方案。

联通云针对国产的芯片、服务器、操作系统、数据库等中间件,以及大量的信创应用进行全方位适配,为国内客户提供了“一云多芯、自主可控”安全可信云服务的新选择,这既是中国联通作为“国家队”的责任,也是优势所在。
 
如今,联通云已成功向数字政府、智慧城市、医疗健康、工业互联网、文化旅游、生态环境等行业领域输出整体解决方案及新基建能力,赋能行业客户高质量发展并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

目前,联通云已服务了20多个部委、300家以上的大型企业,包含了网络服务、云、大数据应用及安全等各项服务。
 
不难发现,此次联通云高调而来,无论是资源、研发、产品还是服务,都为抢占云计算市场做好了充足准备,可谓沉淀已久蓄势待发。

如今的联通云已经成为集技术能力、产品能力、运营能力、服务能力、资源能力、生态能力于一身的综合性大计算服务品牌。
 
基于运营商特有的丰富应用场景实践与算网融合技术,联通云构建起“算网融合新基座”,并以此为基础,加速构建新一代可信数智云平台,打造服务于数字经济的“超级算力大脑”,为中国企业的数字化发展赋能提供最为坚实的后盾。



 相关阅读


乘风破浪的联通沃云,是一朵安全可控的国产云

联通沃云携全新“上云引擎”,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

决胜5G新战场,联通沃云全新战略重磅发布

云计算厂商迎来升级拐点,边缘计算布局或将成决胜点

持续拥抱云原生,现代化应用将把云计算带进怎样的“新世界”?

云计算搭上“碳中和”,驶向节能减排快车道


【科技云报道原创】

转载请注明“科技云报道”并附本文链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