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20日,国内新能源汽车明星企业蔚来以介绍方式在新加坡交易所(以下简称新交所)上市,一下把这个少被人了解的机构推到了聚光灯下,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很多人不熟悉新交所,但实际上它跟中国一直颇有渊源,新交所北京代表处也是新交所在新加坡以外设置的第一个办公室。过去这些年也有很多中国企业在新加坡上市,目前新交所700多家上市企业中,来自大中华区的企业已经占到了新交所上市公司市值的15%。虽然新加坡整体流动性稍低于美国、中国香港的资本市场,但其实新交所在成立之初,就一直配套优化了很多非常灵活的机制,比如介绍上市、二次上市机制,还有跟不同交易所的互通互认等等。在国际政经环境发生巨大变化的今天,新加坡也因为各种灵活开放的机制,在中概股回流,中国企业走出去上市这样的大机遇下,成为了仅次于中国香港的第二大选择。同时,相比于中国香港,新加坡还有更多一层的定位,一些想要进入国际市场获取业务和资本的企业,新交所是一个极佳的跳板,“让走出去的时候跨的那一步不用太大。”虽然说现在整体流通性不如中国香港,但新交所也发现,市值在5-50亿新币的企业,在新交所拥有在其他市场没有的适应性和流通性。为了让外界更深入了解新交所,志象网在近期对话了新交所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谢采含,她2004年进入新交所,长期驻扎北京,对新加坡和国内两地的情况都非常熟悉。可以预想,蔚来绝对不会是在新交所上市的第一家中概股回流公司,谢采含透露,现在有大量企业上门来咨询,对于很多观望的企业来说,蔚来打了一个很好的样板 ,他们希望成为下一个。谢采含:其实我们从大概1997年就开始接触中国企业,了解中国企业境外融资的想法。但真正活跃应该是2003年开始,那个时候比较多的中国企业主动找国际市场做融资。我2004年加入新交所。2008年我们在北京设了第一个新加坡以外的办事处。我们的团队70%的时间跟一些有意愿去新加坡上市或发债的公司去接触,另外30%的时间服务我们已经上市的企业。现在新加坡市场有15%的企业是大中华地区的,也是我们持续服务的对象。新交所的投资者群体也非常多元,而且持续在更新,来新交所上市的企业,可以引进一些对他们在公司不同发展阶段,所需要的战略投资资源。比如一家企业来了,可以通过投资人在东南亚的网络,去把品牌、产品、服务带到更大的一个市场,接触对的一些消费群体或者是一些对的中介机构,帮他们更好的去推广公司的整体战略和优势。而且后续即便公司考虑其他的资本市场,我们也会通过我们跟其他交易所的合作,跟其他地方中介机构、投资人的合作,帮助公司找到更大的市场。志象网:5月20日蔚来在新加坡上市,是一个备受瞩目的案例,这个案例也有很多特别之处,帮助蔚来上市,还有哪些外界不知道的细节吗?在蔚来之前来新交所上市的可能有中航油、扬子江造船,这都是比较知名的公司,但它们都是十多年前上市的。所以蔚来对我们是有标杆性的意义和价值。蔚来在新交所上市,也可以帮它在国际市场上的定位去加分。蔚来在美国上市的时候,在欧美做了很多开拓性的工作,但其实东南亚市场对于中国的一些好的品牌也是非常认可的。再加上新加坡本身也是一个华人为基础的市场。但在上市之前,无论是投资机构,还是潜在的消费群体,都不知道他这个公司的品牌。我们结合我们政府机构的资源,让蔚来在我们新加坡设研发中心做一些产品上的测试,帮它去发展一些适合东南亚市场新的产品。我们也为蔚来提供了很多上市流程的支持,包括在上市前后的宣传,我相信,蔚来在此之前从来没有在新加坡甚至东南亚地区得到这么大的一个关注。这个对于蔚来在新能源品牌在汽车板块的定位,都是非常有帮助的。蔚来也帮新交所确定了我们的自身优势。对于很多对于来新加坡上市持观望态度的公司,蔚来成为一个可参考的案例。志象网:这一次蔚来在咱们新加坡上市,是没有融资的,对吧?谢采含:因为是介绍上市,所以是没有融资的,介绍上市的方式其实就是帮助企业尽快的把上市的更多一个平台搭建起来。如果一个企业要在新加坡上市,基本上有三种方式,第一就是你做两地的第一上市。两地的第一上市就是企业必须满足两套的上市规则。就比如说在美国上市,它需要满足美国的上市规则,在新加坡上市,需要满足新加坡的上市规则,从IPO开始,到它后续上市持续的合规要求。新加坡跟其他地方的规则不一定是完全不一样,但毕竟是两套规则。除了两地第一上市,第二种方式是第二上市,但有融资。第二上市在新加坡的操作方式是,如果企业是在一个发达司法管辖区做了第一上市,来到新加坡第二上市,不用添加任何的持续上市条件。也就是说后续做任何的增发、并购,所需要做的披露,不需要为了回应这边的规则需求,去做另外的披露,只需把比如美国做的公告,在新加坡的交易所上再公告一次就可以。除了第二上市有融资,还有第三种方式,就是介绍上市,介绍上市是没有融资的,所以文件我们不把它叫招股书,我们叫它介绍上市文件,这份文件比较简单,准备起来效率比较高。当然也因为这个文件比较简单,所以不能来做融资,直到它上市后的三个月后,才可以进行融资。志象网:所以蔚来这次决定来上市,到真正上市,花了多久?谢采含:我们最初接触公司是今年年初,公司上市是5月20号,所以严格来讲就是四个月的时间。我们监管审批的时间其实比较少。志象网:蔚来之后,整体外界的反馈什么样,来交流的企业会有什么特别关注的问题吗?谢采含:大家都想学蔚来。因为蔚来其实有几个特点,是他们格外关注的,第一是,怎么那么快;蔚来为什么会选择新加坡,蔚来已经有两地上市了,新加坡上市的附加值在哪里;新加坡提供了哪些灵活的机制?蔚来成功上市也让更多的企业真正了解在新交所上市的比较优势。志象网:可预见的未来,无论是中概股回流,还有未来很多中国公司上市,新交所都将扮演重要的角色,为了迎接这一巨大机遇,新交所在制度规则上做出了哪些调整?谢采含:其实灵活调整还真的不至于。我们的二次上市框架一直都在那边。蔚来帮到我们的一个非常大的地方就是它帮我们证明了,我们一直在介绍的二次上市框架效率有多么高,具体执行也确实效率很高。我们第一家做介绍上市的企业,它可能不是中国企业,好几年前我们就开始有介绍上市的安排了。所以二次上市在我们新加坡不陌生,我们现在有差不多30家的二次上市的企业。二次上市也比较符合欧美的一些地区,不是亚洲的时段的企业的需求,企业也希望有更多的交易时间。很多欧美的企业,当地晚上了,我们这边亚洲刚好开市,这种多地上市也延长了它的整个交易的时间段。所以对于一些在欧美的企业,对在新加坡二次上市会比较感兴趣。志象网:国际上整个政治还有资本市场的变化,现在有一些机遇摆在面前,我不知道你们是怎么看待这些机遇,有制定哪些策略吗?谢采含:从交易所的角度,我们对于每个企业,无论是从哪一个地区来,在哪一个成长阶段,我们都会全力支持。但在这段时间外界会觉得新交所在这一波市场的波动下有一些受惠。其实是因为整个大环境形势,把这种趋势给放大了。因为新加坡一直都努力引进企业赴新上市。当然,也因为可能蔚来这次上市把很多的东西更放大了,让更多的人关注到我们。对于整个大环境来讲,无论是新交所也好,或者是境内的交易所也好,都是一个契机。我们可以调整我们的整体的战略。看准哪一些企业是真的对于资本市场有需求,它需要哪一方面的需求,我们再相应调整我们的宣传方式,以及接触企业的方式。实际上,在此之前,我们就在大力推动企业来新交所上市。比如房地产公司,可以来新加坡做房地产信托。新加坡有亚洲最领先的房地产信托市场,虽然它没有日本大。但新加坡信托市场资产的多元化程度是日本没有办法比的,日本相对还是一个比较本土的的市场,主要支持本土的开发商。我们也看到一些中国企业在新加坡成功上市的案例,2015年北京华联就到新加坡来上市,之后一直到2018年,基本上每年都会有一个中资背景的房地产企业来上市。当然现在受大环境的影响,房地产公司可能不是我们吸引上市的主要目标。那我们可能会调整方向,去吸引一些新经济公司,在新交所,新经济公司一直表现都非常好。所以对于新经济公司,新加坡也有自己的优势。所以新经济的企业,如果你是5亿-50亿新币规模的亚洲企业,去美国上市,可能刚开始在IPO阶段,估值会稍微好一点,但后续再融资会比较难,因为没有投资人认识你的品牌。反倒在新加坡。我们的持续性流动性会很好,而且它的市值会越来越高。在蔚来之前,我们也在重推我们的SPAC规则,这是我们去年九月份公布的规则,中国发行人目前想在美国发行SPAC可能不容易,但是新交所却很支持和欢迎。而且我们是一个新的框架,在出台之前跟市场做了很多的沟通,是一个真正属于亚洲人的SPAC市场。很多跟我们交流的企业都透露,新交所的SPAC规则很好,因为我们允许散户交易,流动性好且市场参与度高。目前已经有三支SPAC已经在新交所上市了,目前这三支SPAC的流动性,对比中国香港来讲是更好的,而且这较好的二级市场表现也可以延伸至SPAC完成并购交易。志象网:随着东南亚区域整体经济的发展,新加坡作为东南亚的资本高地,新交所接下来的角色肯定会跟中国香港越来越出现差异性,您怎么看新交所接下来的定位?谢采含:我们的定位是由来新交所上市的企业决定的。如果一家中国企业要到一个国际的中立市场拓展业务,新加坡作为一个独立的资本市场,可以帮助它更好的接触投资人和潜在客户。所以我们看到,来新交所的企业,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第一种是淡化贸易摩擦对业务的冲击。通过新加坡这个中立国的资本市场上市,中国公司获得了一个新加坡上市公司的身份,以这个身份进行业务拓展和产品销售可以降低中美贸易冲突带来的影响。现在国际贸易形势不断变化,中国的研发和制造在国际舞台上影响力也日趋扩大,作为一家新加坡上市公司可以更直接的沟通公司的研发优势和回应需求端的机遇。第二种公司是出于灵活引入外资的考虑。现在欧美一些比较大的基金对于所投企业所属地有限制,但普遍觉得像新加坡这样的中立市场投资风险较低。新加坡上市公司合规要求国际化,执行投资决策的成本和风险低,所以吸引全球资金较为顺利。中国企业要走出去,把自身的业务和品牌辐射到更远的国际市场,客观来说,就是需要走稍微远一点的路。到新加坡上市可能就是其中一种方式。志象网:可能一些想要全球化的企业,如果想有个跳板,其实新加坡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谢采含:中国国内是一个庞大的市场,它天然可以自给自足,不过度依赖外部资本这在全球都是少有和稀缺的,所以很多主营国内业务的企业,不需要去国外上市。但如果你真的要到国际市场,尤其是要将一个比较成熟的品牌带到国际市场去,还是需要一个跳板。一个像新交所这样的跳板。志象网:从更长远角度来说,在新交所上市会成为一个中国企业全球化很重要的一环?谢采含:是的,新交所好的地方在于,在企业国际化的过程,新加坡是自己跟中国拉近的。让走出去的时候跨的那一步不用太大。让企业可以很容易,很自在,很顺其自然的去进行这件事情。新加坡和中国在文化基础和思维方式有相近的地方,也更愿意配合中国的发展节奏,认可中国的一些政策和制度。新交所会顺应中国国情去支持中国企业。谢采含:非常密切。一直以来我们都在沟通上比较开放,从我们的角度,是一直抱着一个怎么样去支持中国企业有更多的选择的角度,让企业在拥有中国的同时也拥有更多国际市场的选择 。志象网:对于新交所来说,流动性是一个不可能绕开的问题,您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谢采含:新交所市场的交易量不如美国、中国香港,这是客观的事实,其实也很简单,因为中国香港有两千多家公司,新交所只有700多家公司,所以交易量肯定相对会低一些。但个别上市公司的流动性表现取决于公司自身的情况,也因为新交所投资人类别多元化,交易量较平均的分散在不同的市值区间,新交所的流动性其实能更好的支持不同规模的企业长期融资需求。我们关注到的是市值在5亿-50亿新币区间的企业在新加坡拥有非常好的流动性。因为这个区间的企业,可能在别的市场算比较小,但是在新交所是属于中大型的企业。企业估值大概达到70-80亿新币,就可以进入海峡时报指数,50亿的企业如果成长的快,进入指数后的流动性也会大大地提升,引入更多被动基金关注,有效提升流动性。新交所也持续推出政策优化市场流动性。我们的做市商,活跃交易员计划,和各种机制也持续的帮企业提高市场关住力,加强流动性。这些服务覆盖了新交所几乎所有的上市公司,推出以来成效显著,是企业通过新交所能持续获得的支持。志象网:这些企业吸引来交易的资本,除了泛大中华区的,是否还有欧美和其他地方的?谢采含:新加坡是很多欧洲甚至中东的主权基金在海外的重要的站点,所以你可以看到很多的主权基金会把本国之外的国际总部设在新加坡,这意味着很多的投资决策人都常驻在新加坡。在疫情期间,一个公司如果想见例如卡塔尔或者挪威的主权基金的投资人,不必去卡塔尔也不必去挪威,在新加坡就可以了。所以新加坡其实汇集了很多的主权基金、对冲基金。大量的机构投资者为企业再融资提供给了很好的支持。新加坡整体流动性看似较低的一个原因是散户不如像内地多。但我们也在努力改善。近几年有很多的网络券商都在新加坡开始落地了,包括在国内比较熟悉的富途和老虎在新加坡也很活跃。老虎证券最近的一次财报也透露其近期新开账户的客户很多来自新加坡。志象网:最后问一个问题,你们今年会有kpi目标吗?谢采含:如果我能帮助一家蔚来上市,通过蔚来再吸引两三家品牌好、合规记录优的中国企业上市,我们市场的质量就会越来越好,中国企业也能更直接的感受到新加坡市场给中国企业带来的优势。相比数量,我们更看重企业质量。